神奇的记忆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849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是人类心智活动的一种,记忆代表着一个人对过去活动、感受、经验的印象累积,有多种分类,主要因环境、时间和知觉来分。
  各国科学家都对记忆的生理和生化方面有所研究,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记忆存在于覆盖在人脑表面的大脑皮质之中,记忆的获得与整个大脑的突触的抑制和促进有关。他们认为大脑一旦受到刺激,则在每一神经细胞(神经元)上生长出更多的突起,这些突起将使人脑内部的突触连接。神经联系的总量增加,形成记忆。不断的刺激,细胞间联络密切,枝叉型的突触不断增多,信息才易通过。经多次反复,促进突触愈加发达。反之,如形成的突触长期不用,会变弱、缩小,突触数也减少,使信息不能顺利通过。所以为了增强记忆,就要经常用脑,就像经常要进行体育锻炼一样,进行头脑锻炼。
   人的大脑结构功能单元就是神经细胞,每个神经细胞相当于一个记忆元件,它有兴奋和抑制两种状态,就像一个双稳态继电器。当今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大脑都具有巨大的潜力尚待进一步开发,而少数已经完成开发的大脑超前者有着令世人惊叹称羡的记忆力。
  历史上不少人经过认真地看、听、默诵、观察以及种种刻苦的磨炼,造就了非凡的记忆力。据传我国东汉时,有一位名叫贾逵的人,他五岁时还不会开口说话,他的姐姐听到隔壁私塾里传来朗朗读书声,常抱着他到篱笆旁倾听。到了贾逵10岁时,他姐姐发现他在暗诵五经的内容,感到十分吃惊,原来私塾里学生反反复复地念书,使贾逵耳熟能详。姐姐帮助他将庭院里桑树皮剥下来,裁成薄片,使他能边诵边写,经过几年的努力,贾逵已能够通晓五经和其他史书了。
   报载美国纽约一所中学的生物教师霍华德·贝格在1990年以一分钟阅读并理解25000字的速度,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他接受了一家杂志的采访和测试,采访者给了他一本刚刚印刷完毕的《戴安娜传》,这是本厚达320页的书,读完了这本书后他接受提问,结果令人昨舌:10个问题中他竟准确无误地答对9题,采访者又拿出另一本近500页的新小说《卧房》,他用12分钟读完并答对了10个问题。
   对于这些记忆大师,我们不能“望洋兴叹”、“妄自菲薄”,更要树立信心急起直追,努力实践,开发自己尚在沉睡的大脑。爱因斯坦把正确的方法纳入成功的要素之中。即:成功=艰苦劳动十正确方法十少说空话。我们要刻苦地研究记忆的知识和它的规律,通过科学的记忆方法和持之以恒的训练,真正把自己大脑的潜能发挥出来,“梅以寒而茂,荷以暑而清”,艰辛而科学地培植,长期而持久的训练,就一定能开出美丽的记忆之花。
  
  记忆逸事
  动物也有记忆
  记忆并不是人类独有的本领,动物同样也有记忆力,而且有些动物的记忆力还很惊人。
  在溪流中,每年有不少鱼产卵,受精卵孵化成小鱼后顺流而下,游进小河,进入大江,经过漫长的游程,最后进入大海长成大鱼。当产卵季节又来临时,它们会循着小时候游过的路线,重返故乡,在那里产卵。
  当幼龟脱壳而出后就头也不回地爬向大海。这个过程只有数分钟,但幼龟却记住了它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的海水气味,15~30年后,它们会千里迢迢正确无误地重返自己出生的故地,繁殖后代。
  美国科学家也做过实验,把一只阿拉斯加狼从其老窝附近的巴罗机场用飞机运到300 公里以外的怀俄明州,并把它关在一个围有栅栏的场地,一年以后放了它,这头狼花了约4个月时间,自己回到了故乡。
  有一匹马在矿井下拉车10年,这段时间它从未上过地面,后来由于衰老的缘故,有一天主人把它送出矿井,它立即直奔离矿井很远的饲养场。10年光阴一点都没有冲淡老马的记忆。
  在非洲肯尼亚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非洲大象能辨认其他100多头大象发出的叫声,哪怕是在分开几年之后。
  柏林神经生物学和动物学家兰道夫·门策尔说,蜜蜂学东西很快,它拥有5个记忆阶段。像其他动物一样,蜜蜂学东西建立在回报模式的基础上。他说:“如果蜜蜂因某一行为得到了一次酬劳,它会记住一个星期。如果因同一种行为得到过3次酬劳,它这辈子都不会忘了”。实验证明,蜜蜂可以从50种甚至更多的气味中准确地嗅出要找的那一种。他说,有趣的是,蜜蜂喜欢的气味也是人们所喜欢的沁人心脾的芳香。
其他文献
听朋友复述已故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生前所讲的一个故事:  在大草原上,有事出远门的人只需背负一条生羊腿,便可以不必为一路上的食宿担心。  每当日暮黄昏,孤独地行走了一天的旅人,只消将背负的生羊腿献给前往投宿人家的主人,便会蒙人以一饭相款、设一榻供眠。次晨客人动身前,留客人家的主人,会主动交给他一条新鲜的羊腿,让其带上继续赶路。  汪老称,他本人就曾背负一条生羊腿,游历草原月余,及至返回住处,手上仍拎
期刊
傅青主是明末的名医,传说他医术非常高明,尤其善治心病。  有一天,一对恩爱的夫妻偶然争吵,妻子闷闷不乐,茶饭不思,一病不起。其夫到傅青主处求治。傅听完陈述后,随手在路边拾起一块石头,叮嘱其回家后放在锅内用慢火加水煮软作为药引,煮时要不断加水,人不能离开。他回家后按医生的话日夜不停地煮石头。几天后,人瘦了,眼睛也熬红了,但为了治好妻子的病而毫无倦意。  妻子目睹此情此景,化恨为喜,深受感动,主动下床
期刊
任何一种类型的糖友在任何时间都应该进行饮食治疗。特别是老年糖友,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们身体逐渐衰老,比如胃肠消化功能会减弱,因此适宜选择吸收更好、营养更全面的食物。其中,牛奶非常适合他们。  糖尿病患者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会燃烧脂肪和蛋白质来补充能量,因此糖友的蛋白质消耗比普通人要多,需要获取的量也更大。我们平时的饭菜,米饭、面条和各种蔬菜等植物性食物,所能提供的蛋白质含量往往并不能完全满足糖尿病患
期刊
春茶品质有讲究    目前,各种被包装的花里胡哨的春茶已经蜂拥上市,让消费者挑花了眼。找到真正的春茶,然后在午后泡上一壶,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春茶到底有哪些讲究呢?    叶绿素决定颜色 氨基酸影响口感  决定茶叶的品质主要是影响色泽的叶绿素以及影响口感的茶多酚、氨基酸和一些脂类物质。春天时由于太阳光不是很强烈,所以新长出的茶树叶芽需要较多的叶绿素以便吸收阳光。叶芽作为发育枝条尖端的部位,生长所
期刊
从互助献血到鼓励社会爱心勃发    ◆ 夏荷    最近南京江宁一名孕妇因剖腹产需要用血,但医院却催要家属的献血证来换取等量的血。这种在手术前要求患者亲友先去献血的情况,不仅南京,在全国许多大城市都存在。这让不少患者和家属难以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五条规定: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应当看到,在社会
期刊
健康过好每一天  “我要争取多活几年,为国家多做点贡献。”为国家培养了无数音乐人才的金铁霖教授,已经年逾七十,说起自己的健康计划,老人家爽朗一笑:“我要健康生活每一天。”  金铁霖教授在音乐的涛声里,畅游了一生,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彭丽媛、宋祖英、阎维文、张也、汤灿等都是他培养过的学生。如今,当身体的健康不再健旺如初的时候,他却能够心气平和,恬静淡然。  “我从来是培养别人上台的,而不是为了让自己上
期刊
面食蒸着吃 营养损失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麦的加工越来越精细,面粉越来越白,从营养学角度来讲,面粉加工越精制,其营养素的损失也越严重。  面食常用的烹调方法有蒸、煮、烙、烤、炸、煎等,制作的方法不同,营养素损失也有所不同。经发酵蒸出的馒头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的损失分别接近11%~21%和 6%~12%;煮面条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损失分别接近20%和30%;烙饼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
期刊
手中的禅意  ◆ 吕志宏  一位后生到寺中向方丈求教,谈起世态炎凉,他颇有感慨:“大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了,不是尔虞我诈,就是虚伪以对,实在是没意思。请问这是为什么?我该如何对待呢?”   此时,恰闻树上有鸟儿啼鸣。接着,有零星的鸟粪落下,差点儿沾到后生身上。后生举手指着鸟儿怒叱:“该死的东西,没长眼睛!”   “善哉善哉!”方丈言道,“施主,看看你伸出的手——道理就在其中。”   后生看着
期刊
男子连吃两顿笋吃出胃出血    2011年3月31日《钱江晚报》报道,前段时间,农村的一个亲戚给张先生送来一蛇皮袋毛竹笋,全是自家种的,刚刚挖出来,又白又嫩。张先生向来喜欢吃竹笋,第二天中午,他就与妻子动手,一起剥笋洗肉,烧出了一桌“竹笋宴”:春笋炖黄鳝、油焖春笋、笋煮腊肉等等,接连吃了两顿,甚是解馋。  当晚8点多,张先生感觉腹部不太舒服,身上一直冒冷汗。突然,胃里一阵翻滚,他连忙跑到厕所,对着
期刊
青光眼的危害    青光眼伴随人类数千年,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医学古书中都有记载。尽管如此,很多人却并不知道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常常被忽视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发病率仅次于白内障,居全球致盲眼病的第二位。青光眼多见于老年人,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上升。青光眼早期症状无特异性,患者也缺乏相应知识,因此有半数以上的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无从知晓或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耽误了早期诊断和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