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考作文题常常试图引领学生对现实和未来生活进行个性的思考和判断,然而学生作文却往往让人不忍卒读。本文从学生的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学生的课外阅读方面和学生的思辨能力三个方面来关注其精神世界和思维品质,并以此推动其文章走向深入。
【关键词】高考作文 精神层面 课外阅读 思辨能力
这些年来,各地高考作文题不再局限于狭隘层面上的“写”字,而是常常引领考生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历来对现实和未来生活的思考和判断,难度并不大,然而出乎意外的是,他们写出来的作文往往让人不忍卒读,问题出在哪儿?我以为,提倡学生写个性化的作文,我们就得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思维品质,也就很有必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好好研讨。
其一,学生的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方面
我们知道,人有三重生命,即自然生命(也就是肉体生命,是后两重生命有机“载体”)、社会生命(也就是人际生命,这属于社会学意义的层次)和精神生命(也就是永恒生命,这属于心理学和哲学层面的)。只有第一重生命的人,他们浑浑噩噩,行尸走肉;而更多人同时具备了前两重生命,在享受生活的快意同时,把自己的人生意义放在社会之中,与之沉浮,这是自然的生命常态;还有一类人,他们同时拥有三重生命,以有限的个体奉献给社会,于是他有限活着的时空无限扩展了,演绎了先哲老子所说的“死而不亡者寿”,成了人们永远敬仰的对象。
学生代表着的是社会中新生力量,高考应矢志不渝地引导他们去关注着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过去我们在作文引导中常常过于功利,把活生生的生命价值拗折、扭曲、压制而恒定于既定的模式上,这样刻意摆出的所谓“生命活体”的作文便面目可憎。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先哲的体悟。作为一个考生,你在享受社会生命时的真实感悟、困惑、思考以及幸福等等都可以也必须真实地表达出来,以引起他人共鸣。当然,命题者自然也希望考生有第三重生命的预设——走出自己的小圈子,胸怀大志,放眼未来,或拼搏终生、自强不息,或平淡守拙、厚德载物,或科学发现、感悟真理,或刻苦修炼、身怀绝技,或鞠躬尽瘁,肩担道义……让生命灿如夏花,滋润无穷。
所以,如果让教学往这方面动起来,并沉浸下去,多反思并求发展,那就必然会有大收获的。
比如,去年北京高考作文题和社会热点结合紧密,贴近生活,引导考生比照现实,树立人生观,论述的重点集中在公平竞争、坚持原则等方面;重庆高考作文题所提供的两段材料都可以说很有现实意义,彰显了时代价值、个性特色、生命追求和理想信念,非常切合学生实际;新课标卷高考作文题更加贴近生活,偏重理性思维,还得有一定的社会关怀。
留心我们身边的事物,凝聚我们对现实和人文的关怀,审视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是他们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现实是这样摆在你面前,内化的事物就在这片大地上,放眼于外,未来更是丰富,考生应该有理由只眼独具。
个体不同,体验不同,其精神生命与社会生命自然五彩斑斓,形成的认知和思考的深度也不同。
其二,学生的课外阅读方面
阅读应该包括书本、生活、社会以及心灵方面,但以我之见,书本的阅读乃是冲破或升华其他阅读的最有效手段。
强化和引导读书,是与新课标的“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科学,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的要求相吻合的。许多有识之士早就疾呼应该读书,作为将来社会主力军的学生理所当然更要主动沉入文化长河中,受其熏陶,生长成为新民族的灵魂。
有人曾在《中国教育报》撰文认为,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考生只是追求流行阅读,获得只是感官上的轻松、表层上的享乐,与精神、灵魂、思想、哲学、生命、本质等等无关,甚至背道而驰。在这样背景下,重返经典阅读之乡显得特别重要。
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俄罗斯一直是一个充满书香的国度。据说,即使是战争期间,人们仍然不放弃经典阅读,甚至集体农庄的农妇,都可以为你背上一段普希金的诗或契诃夫的剧本台词。国民素质一直很高。然而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后,这么好的阅读传统在俄罗斯(前苏联)却渐渐式微了。流行阅读代替了经典阅读。结果是,人们的精神状态日趋萎靡,社会风气急剧败坏。有识之士总结说,这是必然的。因为,老一辈俄罗斯人,都是读着普希金、屠格涅夫、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列夫·托尔斯泰所提供的精神养料成长起来的,他们心灵坚强、宏大、高尚。而现在的一代人,不读这些作家了,没有这样的精神养料了,所以也就有了这样的结果。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样的社会,产生什么样的畅销书;反过来看,什么样的畅销书,什么样的阅读,也产生什么样的社会。
美国人也许正是从俄罗斯的经历中得到了启发,引起了警惕,所以他们这些年一直在倡导阅读经典。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弥尔顿的《失乐园》、柏拉图的《理想国》、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等。这是美国高中在校生的必读书目,而且教育部门规定,这些书目“数十年不变,且要参加相关内容的考试”。他们的目的当然在于培养新一代人的思想素质和文学艺术素养。他们是要以这些伟大作品所展现的宏大、高尚、开阔的精神境界去帮助新一代抵抗丑恶,改造贫乏和平庸,远离虚无和轻浮,同时也获得对于古典美、传统美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更好地去创造自我,创造世界。
我们的教学也应该为“新民族的灵魂”做出力所能及的奉献。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选择一些凝聚着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学艺术的经典之作,让学生认真去阅读,借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素质,丰富他们的文学艺术素养;以这些伟大作品所展现的宏大、高尚、开阔的精神境界,引导和帮助学生去抵抗丑恶,改造贫乏和平庸,远离虚无和轻浮,同时也获得对于古典美、现代美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更好地去创造自我,创造世界。 虽然读与写存在着巨大区别,甚至高投入而少回报,但持之以恒,导之以法,必然会有大效果的。古人“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可谓至理,一本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对于高考,不是游刃有余吗?当然,阅读和作文一样,在理论上也是一种纯个人的精神综合活动,想读什么书读什么书,怎么读就怎么读。但任何书籍都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故而对一些书籍的是非判断、优劣判断、价值判断就必然存在着不同社会阶段的不同社会标准,这些标准既影响着当时代人们个体的主观阅读活动,也同书籍一起流传下来影响着后代人们个体的主观阅读活动。所以,中小学生在纯阅读个人性化的综合活动中,实际上是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各种共性认识的影响,而不能完全以个人的价值观和文化积累自由自主地阅读与汲取。让学生从功利和走捷径中走向真实的阅读,在阅读中去提升认识,造就作文和做人的品质,多好!
其三,学生的思辨能力方面
有了前面所言关于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要求,有意识地进行阅读的积累,思辨意义的重要就日益凸显了,因为高考毕竟是以提倡面对现实生活,鼓励学生对客观世界多元解读,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考查学生的个性思维品质与辩证能力为宗旨的。
只要细加揣摩,我们就知道,当话题作文走向容易被套题或者几无限制时,又会出现了这样一个极端:许多考生在故纸堆里挖出或拾人牙慧地重复一些浅薄的所谓“积累”以及“感悟”硬充斥在作文里,致使这种四不像作文层出不穷。而很有些人却因此而得意忘形,这真是一种悲哀!学校也似乎成了制造这种悲哀的厂家。学生的低幼已难以复加,也就失去了这个年龄层次上所应有的思辨。一个苏东坡可套出无尽的话题,成了继爱因斯坦、爱迪生以及张海迪、雷锋等之后的万金油,并且还能得到较高分数,他们似乎已经有了真实的积累,我们似乎也听到他们成长的拔节声,而其真正的素养却令人痛心疾首。
我们许多考生的文章常常就是这样敷衍而成的,假感性比比皆是,让人不忍卒读。而一谈起理性思维,总是专横独断,似乎非此即彼,甚至为了表明态度,置真实情感和客观条件于不顾。这种低幼的简单判断要得到改观,师生都必须以客观和理智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事物,辩证地分析,公正地判断。
我们平时也注意到,谁的思考深远些,与生活结合得紧密点,谁的文章就更可能引人共鸣。我们也明白,如果只是吟风弄月或在故纸堆里翻翻拣拣,显然是害意的。所以在强调作文自主、真情、个性时,不妨反观一下我们教学曾有的得意或者所谓的收获,很可能成为一种幽默的反讽。
理性需要感性的升华,不管命题老师初衷为何,这方面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涉及到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成长。当然,我们也要善于利用教材内容,利用生活资源,利用现实情景启发和触动学生的好奇心,并由此不断质疑,正所谓“疑而问,问而辩,问辩之道也”,有了疑点才会去问,问到了自己不满足的答案自然要在辩说中追问,最终要达到使自己解疑为止,这正是由问题而到辩论,最后有所心得的规律。
我想再借最典型的2006年福建卷作个引申,为何当时许多考生看到前两个话题都懵了,90%以上的都选择第三个话题来做?为数甚少的人选择第一个话题来写,他们只知道诸葛亮完成了任务,至于“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的这个结果,可以演绎出多少人矛盾、人生、社会、价值、智慧、态度等他们全然不管,于是就当作所谓故事新编,下笔千言却离题千里;而“戈多今天已经来了”这一话题,虽然课本有《等待戈多(节选)》,但许多考生(包括社会各界)并不知道什么是戈多,于是率然地下结论——今年高考作文好难。这除了再次告诉我们要重视阅读,要多方引导重视经典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命题者很聪明,本是有意的假设,却一下子洞察了二十多万考生内心的虚脱。写到此,如果当年命题者没有来一个较常规第三个话题,考生又该如何对待?
综上所述,在今后作文教学中,除了要继续引导学生注意一些写作技巧、方法外,我们还应该关注上面提及的三个方面内容。
作者单位:福建德化一中。
【关键词】高考作文 精神层面 课外阅读 思辨能力
这些年来,各地高考作文题不再局限于狭隘层面上的“写”字,而是常常引领考生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历来对现实和未来生活的思考和判断,难度并不大,然而出乎意外的是,他们写出来的作文往往让人不忍卒读,问题出在哪儿?我以为,提倡学生写个性化的作文,我们就得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思维品质,也就很有必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好好研讨。
其一,学生的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方面
我们知道,人有三重生命,即自然生命(也就是肉体生命,是后两重生命有机“载体”)、社会生命(也就是人际生命,这属于社会学意义的层次)和精神生命(也就是永恒生命,这属于心理学和哲学层面的)。只有第一重生命的人,他们浑浑噩噩,行尸走肉;而更多人同时具备了前两重生命,在享受生活的快意同时,把自己的人生意义放在社会之中,与之沉浮,这是自然的生命常态;还有一类人,他们同时拥有三重生命,以有限的个体奉献给社会,于是他有限活着的时空无限扩展了,演绎了先哲老子所说的“死而不亡者寿”,成了人们永远敬仰的对象。
学生代表着的是社会中新生力量,高考应矢志不渝地引导他们去关注着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过去我们在作文引导中常常过于功利,把活生生的生命价值拗折、扭曲、压制而恒定于既定的模式上,这样刻意摆出的所谓“生命活体”的作文便面目可憎。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先哲的体悟。作为一个考生,你在享受社会生命时的真实感悟、困惑、思考以及幸福等等都可以也必须真实地表达出来,以引起他人共鸣。当然,命题者自然也希望考生有第三重生命的预设——走出自己的小圈子,胸怀大志,放眼未来,或拼搏终生、自强不息,或平淡守拙、厚德载物,或科学发现、感悟真理,或刻苦修炼、身怀绝技,或鞠躬尽瘁,肩担道义……让生命灿如夏花,滋润无穷。
所以,如果让教学往这方面动起来,并沉浸下去,多反思并求发展,那就必然会有大收获的。
比如,去年北京高考作文题和社会热点结合紧密,贴近生活,引导考生比照现实,树立人生观,论述的重点集中在公平竞争、坚持原则等方面;重庆高考作文题所提供的两段材料都可以说很有现实意义,彰显了时代价值、个性特色、生命追求和理想信念,非常切合学生实际;新课标卷高考作文题更加贴近生活,偏重理性思维,还得有一定的社会关怀。
留心我们身边的事物,凝聚我们对现实和人文的关怀,审视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是他们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现实是这样摆在你面前,内化的事物就在这片大地上,放眼于外,未来更是丰富,考生应该有理由只眼独具。
个体不同,体验不同,其精神生命与社会生命自然五彩斑斓,形成的认知和思考的深度也不同。
其二,学生的课外阅读方面
阅读应该包括书本、生活、社会以及心灵方面,但以我之见,书本的阅读乃是冲破或升华其他阅读的最有效手段。
强化和引导读书,是与新课标的“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科学,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的要求相吻合的。许多有识之士早就疾呼应该读书,作为将来社会主力军的学生理所当然更要主动沉入文化长河中,受其熏陶,生长成为新民族的灵魂。
有人曾在《中国教育报》撰文认为,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考生只是追求流行阅读,获得只是感官上的轻松、表层上的享乐,与精神、灵魂、思想、哲学、生命、本质等等无关,甚至背道而驰。在这样背景下,重返经典阅读之乡显得特别重要。
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俄罗斯一直是一个充满书香的国度。据说,即使是战争期间,人们仍然不放弃经典阅读,甚至集体农庄的农妇,都可以为你背上一段普希金的诗或契诃夫的剧本台词。国民素质一直很高。然而进入后工业文明时代后,这么好的阅读传统在俄罗斯(前苏联)却渐渐式微了。流行阅读代替了经典阅读。结果是,人们的精神状态日趋萎靡,社会风气急剧败坏。有识之士总结说,这是必然的。因为,老一辈俄罗斯人,都是读着普希金、屠格涅夫、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列夫·托尔斯泰所提供的精神养料成长起来的,他们心灵坚强、宏大、高尚。而现在的一代人,不读这些作家了,没有这样的精神养料了,所以也就有了这样的结果。他们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样的社会,产生什么样的畅销书;反过来看,什么样的畅销书,什么样的阅读,也产生什么样的社会。
美国人也许正是从俄罗斯的经历中得到了启发,引起了警惕,所以他们这些年一直在倡导阅读经典。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弥尔顿的《失乐园》、柏拉图的《理想国》、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等。这是美国高中在校生的必读书目,而且教育部门规定,这些书目“数十年不变,且要参加相关内容的考试”。他们的目的当然在于培养新一代人的思想素质和文学艺术素养。他们是要以这些伟大作品所展现的宏大、高尚、开阔的精神境界去帮助新一代抵抗丑恶,改造贫乏和平庸,远离虚无和轻浮,同时也获得对于古典美、传统美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更好地去创造自我,创造世界。
我们的教学也应该为“新民族的灵魂”做出力所能及的奉献。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选择一些凝聚着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学艺术的经典之作,让学生认真去阅读,借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素质,丰富他们的文学艺术素养;以这些伟大作品所展现的宏大、高尚、开阔的精神境界,引导和帮助学生去抵抗丑恶,改造贫乏和平庸,远离虚无和轻浮,同时也获得对于古典美、现代美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更好地去创造自我,创造世界。 虽然读与写存在着巨大区别,甚至高投入而少回报,但持之以恒,导之以法,必然会有大效果的。古人“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可谓至理,一本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对于高考,不是游刃有余吗?当然,阅读和作文一样,在理论上也是一种纯个人的精神综合活动,想读什么书读什么书,怎么读就怎么读。但任何书籍都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部分,故而对一些书籍的是非判断、优劣判断、价值判断就必然存在着不同社会阶段的不同社会标准,这些标准既影响着当时代人们个体的主观阅读活动,也同书籍一起流传下来影响着后代人们个体的主观阅读活动。所以,中小学生在纯阅读个人性化的综合活动中,实际上是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各种共性认识的影响,而不能完全以个人的价值观和文化积累自由自主地阅读与汲取。让学生从功利和走捷径中走向真实的阅读,在阅读中去提升认识,造就作文和做人的品质,多好!
其三,学生的思辨能力方面
有了前面所言关于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要求,有意识地进行阅读的积累,思辨意义的重要就日益凸显了,因为高考毕竟是以提倡面对现实生活,鼓励学生对客观世界多元解读,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考查学生的个性思维品质与辩证能力为宗旨的。
只要细加揣摩,我们就知道,当话题作文走向容易被套题或者几无限制时,又会出现了这样一个极端:许多考生在故纸堆里挖出或拾人牙慧地重复一些浅薄的所谓“积累”以及“感悟”硬充斥在作文里,致使这种四不像作文层出不穷。而很有些人却因此而得意忘形,这真是一种悲哀!学校也似乎成了制造这种悲哀的厂家。学生的低幼已难以复加,也就失去了这个年龄层次上所应有的思辨。一个苏东坡可套出无尽的话题,成了继爱因斯坦、爱迪生以及张海迪、雷锋等之后的万金油,并且还能得到较高分数,他们似乎已经有了真实的积累,我们似乎也听到他们成长的拔节声,而其真正的素养却令人痛心疾首。
我们许多考生的文章常常就是这样敷衍而成的,假感性比比皆是,让人不忍卒读。而一谈起理性思维,总是专横独断,似乎非此即彼,甚至为了表明态度,置真实情感和客观条件于不顾。这种低幼的简单判断要得到改观,师生都必须以客观和理智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事物,辩证地分析,公正地判断。
我们平时也注意到,谁的思考深远些,与生活结合得紧密点,谁的文章就更可能引人共鸣。我们也明白,如果只是吟风弄月或在故纸堆里翻翻拣拣,显然是害意的。所以在强调作文自主、真情、个性时,不妨反观一下我们教学曾有的得意或者所谓的收获,很可能成为一种幽默的反讽。
理性需要感性的升华,不管命题老师初衷为何,这方面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涉及到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成长。当然,我们也要善于利用教材内容,利用生活资源,利用现实情景启发和触动学生的好奇心,并由此不断质疑,正所谓“疑而问,问而辩,问辩之道也”,有了疑点才会去问,问到了自己不满足的答案自然要在辩说中追问,最终要达到使自己解疑为止,这正是由问题而到辩论,最后有所心得的规律。
我想再借最典型的2006年福建卷作个引申,为何当时许多考生看到前两个话题都懵了,90%以上的都选择第三个话题来做?为数甚少的人选择第一个话题来写,他们只知道诸葛亮完成了任务,至于“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的这个结果,可以演绎出多少人矛盾、人生、社会、价值、智慧、态度等他们全然不管,于是就当作所谓故事新编,下笔千言却离题千里;而“戈多今天已经来了”这一话题,虽然课本有《等待戈多(节选)》,但许多考生(包括社会各界)并不知道什么是戈多,于是率然地下结论——今年高考作文好难。这除了再次告诉我们要重视阅读,要多方引导重视经典外,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命题者很聪明,本是有意的假设,却一下子洞察了二十多万考生内心的虚脱。写到此,如果当年命题者没有来一个较常规第三个话题,考生又该如何对待?
综上所述,在今后作文教学中,除了要继续引导学生注意一些写作技巧、方法外,我们还应该关注上面提及的三个方面内容。
作者单位:福建德化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