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证融合、校企一体的教学模式对学科发展的研究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8423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证融合是目前高职教育的新动态,校企一体在培养人才的实用能力方面有明显意义,笔者研究了课证融合和校企一体的关系,并将二者作为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科发展的内涵。
  关键词:课证融合 校企一体 教学模式 学科发展
  一、课证融合的定义及作用
  《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中提出:推进建立和完善“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近年来,各类高职院校在实施“双证书”制度方面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高等职业教育推行的“双证书”制度中,如何实现“课证融合”是关键,更是前提和保障。课证融合,又称之为“双证教学”。教学过程中的课程体系设置与职业资格考试相对应,课程教材的编写与选用和教学内容的实施与考证内容相统一,教学计划的安排要求融证入课,最后达到学生学习完相关专业课程,就能直接参加相关职业证书的考试。实现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即能取得阶段性教育的学历证书,同时又能拿到对应专业的职业资格或能力证书。为学生顺利快递就业打开零距离通道。
  二、校企一体的定义及作用
  “校企合作”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核心,我国著名社会学家郑也夫在《吾国教育病理》中提道“具备了校企合作的条件,才具备了办职业学院的资格,因为它是职业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故应该是职业教育制度安排的底线。”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一方面,企业能获得更加贴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高质量人才;另一方面,各类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能帮助各院校在办学定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更加与“企”俱进。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校企一体”是学校与企业深化合作的高级阶段。校企双方以利益为基础, 共同投入, 一起参与, 分享成果, 共担风险。最终实现教学实习上岗全过程“管理一体化,机制一体化,评价体系一体化”。“校企一体”的办学模式,让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必将极大调动企业直接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校教学条件与设施的改善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课证融合,校企一体的关系
  目前有这样一个普遍现象,有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好的岗位,有岗位招不到好的学生,这种矛盾出现的原因就是因为学校办学与社会产业发展相脱节,学校教学内容与岗位实际需求相脱节,人才培养的岗位针对性不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不够。“校企一体”是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必要通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的竞争力与对口率。“课证融合”则是实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职业素养的高技能技术人人才的方法保障。
  1.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实用型专业人才
  课程是实现专业人才目标的必要工具,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应针对所学专业结合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人才培养方向与目标,再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制订系统全面的教学计划,把职业资格及能力考试相关内容融入到实际教学活动中。高等职业教育应与岗位职业培训相区别,不仅要教会学生实用的技能技术,还应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强调学生专业体系的结构搭建,强化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高规格的职业技能人才。
  在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高等职业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建立在准确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之上,我们要通过收集各种招聘广告、深入走访企业和对毕业生进行就业问卷反馈等各种方法和形式,了解本地区企业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需求,以会计专业为例,通过调查研究要得知企业的会计工作流程,岗位设置及核心工作任务。从而明确职业服务方向和职业资格的内容。课程内容反映职业的内容和定位,证书反映课程成绩和执业的水平。
  2.从能力认证和企业用人需求相联系
  换个角度来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在客观上就要求我们对经济环境、就业市场、岗位需求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等各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听取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基础上,定位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并按照能力的性质进行分解,把能力划分为职业核心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针对不同的能力需要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并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证”的元素,体现对应考证的要求。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等实践和测试平台,让学生熟悉工作流程、感受职业氛围、体验职业素质,帮助学生及早实现角色转化。
  四、课证融合、校企一体的教学教学模式对学科发展展的意义
  1.课证融合、校企一体的教学模式让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明确
  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各专业都在积极的开展和实施,校企一体则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深水区,需要不断的坚持和探索。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必须要把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起深度融合的合作关系。在教学、科研、实训基地建设等各方面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坚定不移地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道路,依据市场需求来建立有效的专业型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拟定教学计划。在市场和企业的指导引领下,不仅彻底解决了学生专业不对口,就业难的问题,而且在教学团队、实习设施、技能鉴定、学术研究、招生与就业等方面发展过程中,打造出示范专业的品牌,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2.课证融合、校企一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科体系更加精简
  课证融合、校企一体,让原有的教学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现阶段,在课程教学中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为导向的教学,就是以职业技能项目为载体,依据实际岗位工作流程的特点,总结出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不同的任务设计教学项目和模拟工作场景,充分发展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囊,理解和吸收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让知识与技能对接,岗位能力与市场需求对接。并将学生的业道德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为最终实现价值与优势互补等目标而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孔德兰.三双模式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9)
  [2]崔奎勇. 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其他文献
生产性粉尘的致癌和辅癌作用的研究近年受到重视,尘肺和肺癌的关系也引起注意。业已确认,石棉粉尘引起肺癌和胸膜间皮瘤的高发,矿尘中含有镉、铬、镍、铁、砷等可造成癌症增
有效的电力企业信用管理,是市场化运营的电力公司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事先准确地预知电力客户的信用类别,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依据电力公司对客户信息的管理数据以及企
由于日语学习者的突然增多,致使地方高校日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明显下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已成为地方高校日语专业的工作重点之一。通过对当前地方高校日
近些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装修日益风靡,而由此引起的室内有机物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在众多的室内污染物中,甲醛以其来源广,毒性大,污染时间长等特点,已成为主
亚里士多德的德福一致,表现为德性论从属于幸福论。他首先以"自然目的论"的方式,确立了幸福之为人生的终极目的,进而以"功能论证"将幸福具体表达为灵魂合德性的活动。孔子的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二者之间的关联也在不断加深,产业发展支撑城镇化,城镇化的发展又对产业结构的演进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因此,城镇化与产业结
目的 观察持续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儿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 4 5例 5~ 8岁哮喘缓解期患儿分 3个开放治疗组 ,吸入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 )分别为 1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SNIP)及鼻腔鳞状细胞癌(nasal squamous cell
<正>中医理论强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其治疗方法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杀灭肿瘤细胞、改善体质等方面可以弥补西医的许多不足[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肝癌术后患者,开始关注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