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国诗歌的光辉源头

来源 :学苑创造·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75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好,我们又见面啦。今天大鸭梨请来的嘉宾——哎?是谁呢?《诗经》的作者是谁我也不知道呀……
  哎哟哎哟,好重呀。这次的嘉宾还是让我来当吧。大家好,我是孔丘,你们后人都叫我“孔子”。这本《诗》呢,可是我编的哦。
  【知识链接】《诗经》原来称为《诗》,收录了从西周至春秋中期500多年间的诗歌305首,故也称为《诗三百》。500年间的诗歌当然不止305首,是孔子把它们从3000多首诗中精选出来的。这些诗的作者是谁已没法知道了,不过一提到《诗》人们总会联想到编选者孔子,也正因如此,从西汉开始,人们把《诗》尊为儒家经典,于是就有了《诗经》之名。后来,《诗经》更被奉为“五经”(五本儒家最经典的著作)之一。
  对对对,我怎么把您给忘了呢?由您来介绍《诗经》是最合适不过的啦。那么孔子爷爷,电视上的专家们都说,《诗经》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的古代文化珍宝,您能给大家讲讲,这是为什么吗?
  首先,当然是因为《诗经》的内容啦。这些诗篇,反映了两三千年前咱们祖先方方面面的生活。有周民族起源和振兴的历史,有先人们迁徙和劳动的艰辛,有一国之君举行祭典的隆重庄严,有贵族游乐征战的豪华盛大,有战士保家卫国的悲壮英勇,还有百姓感叹生活的辛劳和愤怒、对美好事物的歌颂与向往……
  听您这么一说,我好像真的看到了古人们生活的场景呢。
  同学们请看,我带来了一幅古画《豳(bīn)风图》,画中的村民们正在开宴会,边吃喝边观看歌舞表演,它表现的正是《诗经》中一些篇章的诗意。
  【知识链接】《诗经》里的作品可分成“风(民间歌谣)”“雅(宫廷乐歌)”“颂(祭祀乐歌、史诗)”三类。其中“风”收录了十五个地区(国)的当地歌谣,又称“十五国风”。画作的标题“豳风”,指的就是豳地的民歌。
  其次,是这些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再有呢,是感情的真挚和文学水平的高超……哎呀,怎么介绍都不如直接感受好,下面就让我带着大家来欣赏几首吧。
  没问题的,只要按着我说的方法做,大家一定能感受到这些美妙诗篇的魅力。准备好了吗?首先让我们一起把诗句大声朗读出来吧——
  孔子爷爷小贴士:在朗读之前先默念,有不认识的字先看拼音,暂时不用管它是什么意思;所有字都会念后再大声朗读,你就能感受到朗朗上口的节奏。
  秦风·无衣
  岂qǐ曰yuē无wú衣yī?与yǔ子zǐ同tónɡ袍páo。
  王wánɡ于yú兴xīnɡ师shī,修xiū我wǒ戈ɡē矛máo,与yǔ子zǐ同tónɡ仇chóu!
  岂qǐ曰yuē无wú衣yī?与yǔ子zǐ同tónɡ泽zé。
  王wánɡ于yú兴xīnɡ师shī,修xiū我wǒ矛máo戟jǐ,与yǔ子zǐ偕xié作zuò!
  岂qǐ曰yuē无wú衣yī?与yǔ子zǐ同tónɡ裳chánɡ。
  王wánɡ于yú兴xīnɡ师shī,修xiū我wǒ甲jiǎ兵bīnɡ,与yǔ子zǐ偕xié行xínɡ!
  翻译:
  谁说没有衣裳穿?和你同穿一外袍。
  君王出兵去杀敌,修整我的戈与矛,和你同仇又敌忾!
  谁说没有衣裳穿?和你同穿一汗衣。
  君王出兵去杀敌,修整我的矛与戟,和你一同练武艺!
  谁说没有衣裳穿?和你同穿一战裙。
  君王出兵去杀敌,修整铠甲与刀兵,和你一起向前进!
  【字词注释】
  第1段 岂曰:难道说。 子:你。 袍:外衣。 兴师:出兵。 修:整顿。 戈、矛:古代兵器。 同仇:共同对敌,同仇敌忾。
  第2段 泽:内衣、汗衫。 戟:古代兵器。 偕:共同。 作:行动。
  第3段 裳:古人下身的衣服,类似裙子。 甲兵:铠甲和兵器。 行:行进。
  这些诗以前是配乐歌唱的,虽然现在乐曲已经失传了,不过咱们读的时候,也可以自己编个小调哼出来哦。
  读完后我们再看右栏的翻译,是不是也很好懂?根据翻译,可以猜猜具体字词的意思。这样一点一点积累,以后再读其他古诗文也不怕啦。
  嘻嘻,我发现很多字词的意思我都猜对啦,真有成就感!不过,这首诗想表达什么呢?我还是不大懂。
  这是秦国的歌谣。秦国位于周朝的边境,常受外敌骚扰,所以秦国人民特别骁勇善战,大家都以参军杀敌、保家卫国为荣。这首诗表达的就是战士们互相帮助、同甘共苦的战友情谊——说到这里,我还想起了一个故事呢。
  申包胥哭秦庭——《无衣》背后的故事
  春秋时候,有一次楚国被吴国攻打,楚军节节败退,国家危在旦夕。爱国的大臣申包胥日夜跋涉,不远千里赶到秦国求援。但秦哀公不想得罪吴国,就没答应。申包胥绝望地痛哭起来。他站在王宫的庭院里,不眠不休地一连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终于被感动了,答应援助楚国。申包胥还不放心,于是秦哀公就念了这首《无衣》,表达与楚国并肩作战的决心。后来,秦哀公果然遵守诺言,派出大军帮楚国收回了失地。
  这个故事真感人,现在我对《无衣》这首诗的感受更深啦。
  在我的时代,王公贵族们都很重视《诗经》,常会引用其中的诗篇,来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所以我有句话叫“不学《诗》,无以言”——不好好学习《诗经》,连话都说不好,哈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非常非常优美的短诗。
  王风·采葛
  彼bǐ采cǎi葛ɡé兮xī,一yí日rì不bú见jiàn,如rú三sān月yuè兮xī!
  彼bǐ采cǎi萧xiāo兮xī,一yí日rì不bú见jiàn,如rú三sān秋qiū兮xī!
  彼bǐ采cǎi艾’ài兮xī,一yí日rì不bú见jiàn,如rú三sān岁suì兮xī!
  翻译:
  那个采葛的人儿啊,一天不见她,好像隔了三月长啊!
  那个采萧的人儿啊,一天不见她,好像隔了三季长啊!
  那个采艾的人儿啊,一天不见她,好像隔了三年长啊!
  【字词注释】
  第1段 彼:他,她,那个。 采:采摘。 葛:一种植物。 兮:感叹词,相当于“啊”。
  第2段 萧:一种植物。 秋:秋天,这里用来指季节。
  第3段 艾:一种植物。 岁:年。
  果然很短,而且很好懂。这首诗是在表达对一个姑娘的思念,对不对?
  真聪明,给你点赞!当然,这种思念之情也可以是对朋友,或亲人。今天常用的成语“一日三秋”,就是从这首诗里来的。你看,全诗用了夸张和反复的手法,渲染同一个意思,读起来是多么优美,感情又是多么浓烈。咱们在写作文时,可以借鉴这样的写法哦。
  谢谢您的教导,回去我就试试,我还要读更多的诗!接下来请您布置国学任务吧。
  好。同学们,本期的国学任务就是:根据释义,把下列出自《诗经》的成语补充完整。全部答对者就有精美奖品哦!
  【国学任务】
  1.窈窕( )女:赞美女子美丽文静,端庄优雅。
  2.他山之( ),可以( )玉: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比喻他人的做法或意见能帮自己改进。
  3.七月( )火:农历七月,天上的大火星向西移动,标志秋天到来。形容天气转凉。
  本期任务截止时间为2016年9月30日(以邮戳为准,信封上记得贴上左下角的任务标志哦)。
  来信请寄:南宁市竹溪大道69号《学苑创造》B版 大鸭梨 收(邮编530021)
其他文献
1.0 引言结构上遵循语法规则,语义上符合逻辑常理的语句,若其深层可包含两种或多种释义,则出现歧义(ambiguity)。歧义是语言多义的属性,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歧义的现象。歧义
清华大学后勤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总体目标,坚持服务人才培养、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师生员工生活,形成《清华大学后勤综合改革与发展方案》和《清华大学
期刊
认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自身的办学要求和特色,在其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好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质量标准与工程特色、理论知识与工
迷路了,又漆黑一片,都怪你把地图弄丢了!  你不把电筒弄丢,我们也不会这么惨!
安全案例  我们见面吧!电脑屏幕上突然出现了这样一行字,范婷愣了一下,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第二天,范婷把这件事告诉了自己最信任的张老师。张老师想了想说:“婷婷,我并不支持你和他见面,尤其是单独见面。网络是虚幻的,我们不知道他在现实生活中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万一是个坏人呢?”范婷听了张老师的话,认真地点了点头。  安全贴士  1.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  网友要求见面,千万不要轻易答应。正确的做法是,马上
“木偶剧太好看了,我还想再看一遍!”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莲山镇中心校的同学们看完木偶剧之后,恋恋不舍地说。近日,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主办的科普木偶剧贺州巡演来到了
我们见到的糖浆通常是装在一个避光的玻璃瓶或塑料瓶里的深棕色液体,光看外观就没了兴趣。再看说明,对于神经大条、数字不敏感的人来说真的直接晕啦:毫升?几勺?勺子是多大的?算了吧
安全案例  星期天,何飞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商场。在商场大门口,何飞拿着爸爸给他的玩具高兴极了,他拿着玩具蹦蹦跳跳地挤进人群。妈妈想叫住他,可是他已经跑远了。何飞高兴地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当他想买好吃的东西时,才发现原本跟在自己后面的爸爸妈妈,此时已经不见了踪影……  安全贴士  1.不要盲目寻找  在公共场合发现自己走丢了,不要慌张,更不能盲目地钻到人群中去寻找。你可以待在
获得三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了几十种价廉实用的新型农机具。  在甘肃省陇西县有一位农民发明家,他就是李世全。三十多年来,文化程度不高的他通过自学成才,发明了豆腐磨浆分
科普书籍一定是枯燥无味的吗?一群年轻的科普迷们回答说“:不!”  你知道人类应该“吃多少细菌才安全”吗?你知道“懂数学的蝉”吗?你知道一些看起来可爱无比的松鼠曾制造了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