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枝裕和:“绅士”的表达更引人回味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uxin_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枝裕和,日本著名导演、编剧、制作人。他的作品专注于家庭题材,风格朴实,注重内省,富有人文主义色彩。代表作有《幻之光》《无人知晓》《步履不停》《如父如子》等。在刚刚闭幕的第71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是枝裕和凭借新作《小偷家族》赢得最佳影片金棕榈奖,再次聚焦了世界的目光。
  “侯孝贤仿佛是我的第二个父亲”
  


  是枝裕和1962年生于日本东京。小时候,父母望子成龙,总是塞给他很多名人传记。上高中时,他想成为一名小说家,因此选择报考了早稻田大学文学部。不过不久之后他便迷上了看电影,早上从位于东京清濑市的家里出发,乘地铁到新宿的高田马场车站,溜进早稻田大学附近的电影院,到了中午,跑到食堂吃份便宜的咖喱饭,午饭过后继续看电影。这位不怎么上课的学生,天天泡在电影院,一年能看300~400部电影,所有电影大师的作品,都浏览了一遍。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台湾导演侯孝贤的作品,深受触动。是枝裕和被侯孝贤片中的乡村风光和老派的人情味吸引,暗下决心也要拍出像《童年往事》《恋恋风尘》这样的电影。“在电影创作的道路上,他的存在, 仿佛就是我生命中的第二个父亲。”
  1995年,是枝裕和首次执导了电影作品《幻之光》,开启了剧情片创作之途。这是一部讲述爱、希望与重生的影片。在拍摄时,他更多借鉴了侯孝贤的镜头特点。最终,这部影片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摄影奖。
  电影里没有超级英雄
  《幻之光》之后,是枝裕和致力于探索属于自己的风格。接下来的两部长片作品《下一站,天国》和《距离》,都是偏实验色彩的电影。前者用了大量的平民演员和他们自己的故事,后者干脆没有剧本,给每个演员的只是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大体剧情走向,具体台词都是在现场排练中,演员自己决定的。但更能彰显他个人风格的,还是2004年推出的那部影片:《无人知晓》。
  现在提起《无人知曉》,最大的标签可能就是,14岁的主演柳乐优弥打败梁朝伟成为史上最年轻的戛纳影帝。但抛开精湛的表演,《无人知晓》是是枝裕和创作成熟的标志。在剧本细节上,《无人知晓》明显更为成熟和扎实,琐碎的生活情节通过朴实的细节进行填充,而他喜欢通过料理场景来表达人物情绪的习惯,也在片中第一次得以展现。另外,在艺术表现上,是枝裕和将残酷黑暗的剧情和光明美好的影像风格结合,造成了一种别样的矛盾观感。
  影片中没有超级英雄,只是苦中带甜。“我不喜欢主人公克服弱点、守护家人、拯救世界之类的情节,更想表达没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甚至有点肮脏的世界忽然变得美好的瞬间。”
  步履不停,爱比海深
  2008年,是枝裕和的母亲去世。《步履不停》是他献给母亲的电影,表达的是来不及孝敬父母的愧疚之情。“母亲很爱看电影。一起看电影时,她总是会告诉我,‘这个人会被杀掉’,‘凶手是这个家伙’,我每每很不开心,母亲却像搞恶作剧的孩子那样笑笑,并不打算作罢。”这形象与《步履不停》中的那位母亲如出一辙。
  现实生活中,是枝裕和的父母关系并不亲密,其中或许父亲该负的责任更大一些。他的父亲从没有为家庭好好工作过,一到发工资的时候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2008年到现在,是枝裕和经历了家庭关系变化最剧烈的十年:父母相继去世,女儿诞生,他自己也成了父亲。他开始思考家庭是什么,“家庭就是在不断缺失不断填补中才得以持续的,像人的器官一样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
  2016年,是枝裕和出品了《步履不停》的姊妹篇《比海更深》。《比海更深》饱含了他对父母深深的爱意。这也是十年来,是枝裕和真实心境变化的投影。
  导演不是上帝和法官
  2018年5月19日,五次入围戛纳影展的是枝裕和终于凭借《小偷家族》摘得金棕榈大奖。《小偷家族》讲的是一个看似平静过日子的普通家庭靠偷窃货架上的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故事。个人的温情与现实的冷峻交织,是是枝裕和一以贯之的电影主题。
  纵观是枝裕和的电影作品,无论是《距离》《无人知晓》这种取材于真实社会事件的残酷故事,还是《花之武者》这样的喜剧片,抑或是《鬼怪文豪怪谈》的恐怖题材,脱去题材的外衣,是枝裕和都能将其处理成类似《步履不停》的温情家庭剧的内核,细腻地刻画人们的日常状态。不同于赤裸的批判,他找到了更“绅士”的表达方式:沉静、克制,留给观众足够的空间,去体味影像背后的深情。
  “电影的存在并非为了审判个人,导演也不是上帝和法官。设计一个坏人,故事也许就变得黑白分明,但我认为不这样做,反而会让观众将这个问题带回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反复思考。”他讲述着小人物,又似乎映照着所有人。这种不断挖掘人类内在情感体验的方式,使他正走在一条通往大师的路上。
  是枝裕和访谈录
  问:您认为什么样的电影才是好电影?
  是枝裕和:我认为好电影,就是会让人看完之后,长久不能忘怀的,会真切地对你的人生造成一点点改变的电影。
  问:如何才能塑造一个成功的角色?
  是枝裕和:写剧本的时候,如果给角色的设定仅仅写着“一个粗心的人”,那么他就会变得很粗糙,面目不清晰,容易失败。但如果这个人物设定拥有很多细节,他穿什么样的衣服,喜欢吃什么样的东西,就是这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塑造了这个角色。只要它们足够丰富,就会带来一个成功的角色。
  问:有人说,是枝裕和是全日本声音最小的导演。这是真的吗?
  是枝裕和:可能是真的吧。在拍摄现场的时候,我的声音的确比较小,我不喜欢大声说话。以前我曾被人大声怒斥过,我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感受。所以我自己很注意,不要成为这样的人。在工作现场大声说话,会让周围的人变得紧张,也会让他们害怕,怕自己接下来会被批评。从某个角度来说,导演也算是一个掌权者,我觉得片场应该离军事氛围越远越好。
  问:你曾经多次来中国,中国让你最感兴趣的地方是什么?
  是枝裕和:我想知道,当城市高速发展,人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得到和失去,我对这一点非常感兴趣。在日本曾经的经济高速发展期,那时候的人们每天都在抬头看着上面的生活,却失去了很多很多脚下的东西。我在日本拍的电视纪录片,很大一部分都在探讨这种迷失。我很想知道这个问题在中国的答案。
  (一航整理)
其他文献
拥有一千多万粉丝,全网播放量10亿,金秒奖最佳脱口秀获奖者、微博十大影响力幽默博主……他就是网络红人“大连老湿王博文”。他通过无实物表演,一人演绎多重角色,创作了一系列有观点性的方言短视频作品,被称为脱口秀演绎短视频第一人。  王博文,是个土生土长的大连人,小时候在学校总喜欢模仿老师,经常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上大学时,寝室里除了他都是广东本地人。一天,大家聊到中学时学校里的一些趣闻,一个同学突然
期刊
在2018郑州航展世界环球飞行员年会上,亚洲第一位挑战环球飞行的女飞行员陈静娴获得了首枚环球飞行员奖章。她曾作为机长,驾驶着一架小型单引擎活塞式飞机,从美国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机场启航,穿越4个大洲,经过26个国家,飞行距离超越37000公里的北回归线,完成挑战。  陈静娴原本是位律师,外婆突然离世,工作也遇到瓶颈,让她感觉到巨大的迷惘。偶然间她读到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在《风沙星辰》里的一段话,“与我
期刊
连续几天的阴雨,使得车窗外的城市沉默而空旷,天色亦是有些暗淡。母亲开着车带上我,匆忙赶往乡下,去看望外公。  刚走不远,天色便漆黑得令人害怕,几道闪电划破天际,惊得母亲扶握方向盘的手又加了些气力。紧接着,雨点愈来愈密,“啪嗒啪嗒”地砸向車窗,模糊了眼前的路。  汽车在滂沱大雨中缓慢爬行了好久,终于可以从远处望见外公家。外公家有一段遇雨则烂的土路。路面坑坑洼洼,而且窄得连车都过不去。雨这么大,路早已
期刊
如果当下做的事,和心里真正想做的事不一致,你会怎样选择?  十年前,刘增做着一份销售工作,有次在山西跑业务的时候,他遇到了一种神奇的东西,从此改变了生活。  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生长着一种柏科崖柏属植物,据说它的历史可追寻到3亿年前白垩纪,因生长环境险绝,故称“崖柏”。崖柏在岩石巨壁的挤压中生长,越是挤压,反而越炼造出形态之美。悬崖的土壤贫瘠,它的生长速度极慢,加上常年风霜侵袭,能够生存下来的崖
期刊
获得金棕榈大奖的影片《小偷家族》近日上映了,评委会主席凯特·布兰切特对该片的评价是——“它击中了每个人的心”。导演是枝裕和把封闭空间下的日常生活,拍出了雀跃的生动。  《小偷家族》讲述的是一个被遗弃也被接纳的故事。影片中六个没有血缘关系、被抛弃的边缘人抱团取暖,组成了一个临时家庭。他们恪守着寻常人家的亲情结构,过着安逸自足的生活。  然而,这个温情脉脉的家庭里每个成员都有着自己的秘密。  治与信代
期刊
近日,纪录片《四个春天》斩获了第12届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片大奖。影片以导演陆庆屹年逾古稀的父母为主要拍摄对象,朴素而真切地展现了他们相濡以沫的生命状态,真挚地记录了一个普通家庭的四个春天。  陆爸爸热爱读书和音乐,精通二十多种乐器,更自学了音乐编辑软件。陆妈妈脾气火爆,只要高兴了就要引吭高歌。“哉耶!(美啊)”是她开心时的口头禅。老俩口总是一起挖野菜、拉二胡,出门时爸爸自然地走在妈妈
期刊
故事解读  一个人的一生或多或少会犯不同的错,有时是因为怯懦,有时是因为认知的浅薄。那时候的我们是那么懦弱,以至于当一些事突如其来发生,很可能本能地选择了逃避,事后又想切断或忘记那些与之相关的人与事。最终是否成长,取决于最终你是否在对往事的追悔中懂得了责任与承担。  在《追风筝的人》中,你会看到许多主题:友情与亲情,正义与邪恶,战争与和平等等,不过,最能震撼我们的,应该是对人性的拷问:主人公阿米尔
期刊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有这样一群大学生,他们每周翻译一首好听的中文歌曲,请校园歌手翻唱后,在微信公众号上定期推送。他们的粉丝遍布全国乃至世界,这些歌曲还曾在巴黎街头的出租车上响起。  潘江浩是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生会主席,曾经参加过接待联合国青年特使的活动。一名特使说,以前他几乎对中国“一无所知”,希望能听到更多来自中国青年的声音。这句话,让潘江浩陷入了思考。  2016年9月,潘江浩与女朋友、民乐团团长
期刊
弥补年少时辍学的遗憾  1919年,田家炳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一个书香门第。童年的田家炳聪颖好学,极有可能成长为一个学者。但是在他16岁那年,不幸降临:父亲突然去世了。  父亲的去世,使本来宽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主要的经济支柱垮掉了,万般无奈之下,正在读初中的田家炳只能放弃学业,通过经商来维持整个家庭的生计。  在那个年代,到处都是兵灾战乱,做生意并非易事。胆大心细的田家炳决定去国外闯一闯。他
期刊
“出什么事了,妈妈?”  “我快死了。”  “你为什么要死了,妈妈?”  “到时候了。我应该死了。你不要害怕,我的宝贝,死是人生的一部分,人注定是要死的,这点我知道。不过作为你的妈妈,我尽了最大的努力。”  “你做得很好,妈妈。”  “你应该把握好自己的命运。不辜负上帝给你的一切机会。”  “我的命运是什么?”  “你应该自己去体会。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什么味道都有。”  “我会想你的,福瑞斯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