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蜡烛实验为素材的化学主题式教学设计实践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kjzh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质的化学变化”主题的教学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发生的化学变化。选择学生熟悉的“蜡烛实验”作为教学素材,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燃烧的发生,引导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发现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等,既有助于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更直观地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也为以后如何进行主题式内容的学习,给学生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蜡烛实验;化学变化的特征;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促进燃烧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01-0033-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0.01.010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物质的化学变化”主题的教学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发生的化学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变化的规律,初步了解研究化学变化的科学方法;通过具体、生动的化学变化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逐步形成“物质可以变化”的观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中本主题包含了化学变化的特征、常见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与能量关系、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与反应类型等内容。
  用蜡烛实验创设学习情境,既贴近生活、操作简单、现象直观,又能使学生从中观察、思考、动手,比单纯的观察会得到更多的收获,对问题的认识也更深刻、更全面。本主题的教学,选择学生熟悉的蜡烛作为主线素材,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化学变化的发生,有利于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认识常见化学反应,掌握物质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等。以下是笔者在相关内容的教学中,以蜡烛实验为素材创设学习情境的具体应用与过程。
  一、化学变化的特征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义务教育教材《化学》上中有关物质变化的学习,选用蜡烛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点燃蜡烛并仔细观察现象。实验中,首先观察到石蜡先熔化后凝固,其次观察到蜡烛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内壁产生水珠,烧杯拿下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学生通过比较两组现象的不同之处,帮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同时通过实例了解虽然化学变化同时可能伴随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但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始终是有新物质生成。
  二、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1.燃烧概念的得出
  通过回顾蜡烛、红磷等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引导学生从中归纳出燃烧的共同特征是发光发热、化学变化,得出燃烧的概念: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通过实例对比,辨析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同时也让学生了解燃烧与缓慢氧化的异同点,共同点是都是放热的氧化反应,不同點是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2.燃烧条件的探究
  教材中有关燃烧条件的教学,采用交流与讨论的形式,针对性与对比性不够。为了增强对比性,在实际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选择以蜡烛为主要实验素材,设计实验探究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见表1)。
  其次,给学生播放红磷、白磷燃烧的对比实验视频,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铜片上白磷燃烧而铜片上红磷和水中白磷没有燃烧。引导学生分析得出: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没有与氧气接触。如果要使铜片上红磷燃烧可用酒精灯火焰加热,使水中白磷燃烧可用一根空试管罩住白磷或往水中通人空气。通过这个实验说明:燃烧的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最后,归纳总结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3.灭火条件(原理)的探究
  在知道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请学生讨论如果其中任意一个燃烧条件没有达到,结果会怎样?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燃烧无法发生。那么要灭火,就应该是朝着破坏燃烧条件的角度考虑。
  教材中有关灭火方法和原理内容的教学,主要通过举例完成,这样的方法直观性欠佳。为了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灭火的原理,在实际教学中,预先录制了用三种方法熄灭蜡烛的视频,然后在课堂上播放(也可以直接课堂上演示实验),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归纳三种方法各自依据的灭火原理,同时对应地例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灭火方法(见表2)。
  由实验得出,灭火的原理有:降温至着火点以下;隔绝空气(氧气);隔离可燃物。并强调说明,三个条件只要满足一个就可以灭火。
  最后,将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如图1所示。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条件(原理)
  1.物质有可燃性→1.隔离可燃物
  2.与氧气接触→2.隔绝氧气(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3.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三个条件具备其一
  图1燃烧条件与灭火条件的关系
  4.促进燃烧的方法
  (1)使燃料燃烧更旺的方法
  利用氧气的性质学习中做过的蜡烛、木炭等物质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通过对比不同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剧烈程度)不同,得出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之一是可燃物的种类(即可燃物的性质)。然后通过对比同种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得出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之二是氧气的浓度,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旺。除了这两个因素以外,还有其他什么因素呢?通过生活中生篝火的经验,为了让篝火燃烧得更旺,常常将柴火架空,这样做可以增大木柴与空气(氧气)的接触面积,由此得出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之三是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现实生活中,要使某种燃料在空气中燃烧更旺,通常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为了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发生,再次选择以蜡烛实验为素材,取一根蜡烛在空气中点燃,然后将一块玻璃片压在火焰上方,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上出现黑色固体。依据现象,跟学生解释出现黑色固体的原因是氧气不充足,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而当氧气充足时,蜡烛就发生完全燃烧,看不到黑烟。接下来通过对比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的不同点,使学生了解燃料完全燃烧的优点是燃料利用率高、污染少,在生活生产中具有实际意义。
  除了上述教学中运用蜡烛为素材,在学习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的时候,也同样可以借助蜡烛实验创设学习情境。在化学主题式教学中,利用一个素材发生变化的不同角度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既有助于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更直观地学习新知识,同时也为以后如何进行主题式内容的学习,给学生一定的启发。化学教学的目的,除了教授学生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其他文献
皇宫的秘密  形形色色的皇宫,曾经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文化、艺术、科技的顶点,也是演绎各种人间传奇的天然舞台。恢宏的建筑空间里,汇聚了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也充满了扑朔迷离的历史隐秘,吸引着人们乐此不疲地用各种视角去发现并解读它们的无限魅力、无穷奥秘。  最近一次拜访凡尔赛宫,让我再次领教了法国人的“不靠谱”——提前预约好一位高级馆员为我的采访做一些官方讲解,但采访的前一天,他却突然失去联系,后
边境检查官翻着我的护照,纸页上,不同国家五颜六色的出入境章。他的手指指着个圆圆的戳记:“这是什么地方?”那个图章比其他的都要大些,正当中很显眼地站着一只北极熊。我笑了,说:“这个不是出入境章,是去加拿大小镇丘吉尔的纪念。”边境检查官有点困惑、有点怀疑地看着我。他的长官正好从边上走过,听到我们的对白,开心地插话:“啊哈,丘吉尔!北极熊!北极光!我的护照里也有这样一个戳!”我们会心地对视了一眼,嘴角都
最美航线  美国 纽约    在曼哈顿的摩天大厦上空乌云密布的时候,换个视角会有惊奇的发现。  拍摄特写通常会用到100mm以上的焦距,拿稳相机才能拍出清晰的大片。  其他拍摄地推荐:迪拜。    实战技巧    中焦段最便捷   选择体积小巧的摄影器材,会让你在狭小的机舱里活动自如。   24-70mm或者24-105mm这类小巧便捷的单反镜头或者微单都是不错的选择。    选择一个好位
史称“天府之国”的成都,不出御厨,却盛产名厨;不出皇后,却遍地美女。成都的各处美味宛若不同风情的女子,有的能让你高唱“爱不释手你的美”,有的给你的却是“爱恨交织的十字伤”,此间,有醉意朦胧的欲罢不能、芳心别寄的若即若离……那些情感上的酸甜苦辣,在百变川菜的活色生香中,都能找到贴切的记忆。    宽窄巷子,听听摩登少女的足音  宽巷子、窄巷子原是清朝八旗子弟的豪宅,如今是八方游客的天下。破败陈旧的老
如果将一座城市比做一部书,那么博物馆就是这部书的目录。想要认识一座城市,不妨先走进博物馆,一座城市所经历的风雨沧桑、所深藏的风土韵味,都能从中得以窥探。以往,人们关注的多是馆中各式各样的藏品,其实,博物馆本身也是一件浓缩城市悠悠历史和风土人情的特殊藏品。  苏州,一座2500年历史的古城,保留有历代私家园林百十余座。粉墙黛瓦传统建筑,让这座城市宛若一幅水墨画,而苏州博物馆正是这幅画卷的一处点睛之笔
摘要:优质课评比是老师在教学生涯中的必修课。文章以参加省化学优质课比赛为例,以赛前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课后反思几个方面谈如何准备好优质课的评比。  关键词:探究;角色转换;问题解决;教学流程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3-0061-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2012年12月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在连云港举办了高中化学优质课评比活动,作为选手,我有幸参
摘要:2016年江苏省初三学生CESL团体赛围绕科学、环境、社会、生活主题,通过社会实践、动手操作、现场竞技三个板块的活动,展示一年来化学启蒙给孩子们带来的成长,活动弘扬了化学的学科价值,传播了化学学科的正能量,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化学的热情,为初三化学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资源和经验。  关键词:科技竞赛;初三化学;实践;金钥匙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5-0066-03
摘要:作为科学素养重要组成部分的化学基本观念,是对化学科学的本质、特征、价值的总观性认识。它不仅是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而且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水的组成再认识”复习课为例,设计了一系列探究问题和学生活动,帮助学生构建化学基本观念,培养学科综合能力,从而提高中考化学复习课的效率。  关键词:基本观念;深度学习;中考复习;水的组成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02-
摘要:思维能力是一个人未来竞争力的核心,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得以落实。高三的课堂往往由于过分追求知识传授和高考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者以“氧化还原反应”一轮复习第一课时为例,探究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并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关键词:高锰酸钾;氧化还原反应;学科思维  文章编号:1008-0546( 2019)09-0040-03  中图分类号:G632.
儒勒·凡尔纳的秘密工厂  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大演化馆,画面中间是由大象引领的一群动物队列,仿佛奔向诺亚方舟,场景极为壮观。    斗牛士  尼姆古罗马斗兽场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伟大建筑之一,修建于公元前1世纪。内部面积为133X101米,高21米,可容纳2万余观众。    冰岛马  从1904年起,冰岛的马车交通被汽车取代,马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幸运的是,爱马者也在同一年建立了冰岛马协会,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