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随着人类的社会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而产生、发展。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小学生是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培养的重要时期,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让学生在言语交际中锻炼思维、发展智力,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教师要言传身教,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语言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所以教师的语言必须要具有:
(1)要有“教育性”。教师被人民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教师不仅教师,更要育人。因此,教师的每一句工作用语,都必须以能给学生积极、进步的影响为准则,而绝不是相反。
(2)要有“科学性”。教师职业口语的科学性,是由教师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决定的。当教师给学生做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时,用语必须入情入理,符合客观实际。当教师给学生讲课、做辅导工作时,用语必须准确、简练、得体,用精当的话表达知识的内涵,揭示科学的奥妙,使学生听得有趣,记得牢靠,获得准确的科学知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要有“规范性”。教师职业口语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自身的规范性。即首先,语音规范,应当使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教师口语应当是学生学习普通话口语的模范。其次,用词、造句、成章等,都应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标准,准确、生动,没有错误。
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
(一)发展听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提高听说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一方面是现代社会传声技术的发展,声音直接替代了许多过去必须靠文字来传递的信息。比起书面语言来,“说”比“写”来得更迅速而直接,运用得更加广泛。另一方面,在人们日常交际活动中,听话、说话是不能须臾离开的。现代人高频率、快节奏的社会活动,对人的“口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话人必须能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出来。因此,要使读写能力得到发展,就必须充分重视听说训练。
(二)良好的听说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前提
培养听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古代发明印刷术以前,人们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口耳传授。老师耳提面命,弟子细听强记。后来有了印刷术,书籍大量出现,阅读就逐渐成为人们学习知识的重要手段。但是,无论在旧时的私塾,还是今天的课堂,“听讲”仍然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师生双方的听说能力影响教学效果。从学生方面来看,听说能力强的学生,听课时注意力集中,对语言有敏锐的感受力,能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捕捉住知识的要点,因而学习效果就比较好。
(三)小学语文阶段应分年级段着重做到的训练
1.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着重加强学生汉语拼音的训练
低年级是学习拼音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学习普通话最容易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将学习标准的规范了的北京语音,从而为学习普通话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发准声韵调,这是基础;第二步,读准常用字,这是行之有效的捷径;第三步,掌握语流中的音变规律,这是做到“字音标准”,“语调自然”必不可少的条件。
2.中年级注意加强学生阅读、朗读能力及复述能力的训练
中年级要在低年级普通话学习的基础上多读一些优美的文章,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进行词语的积累,这样对于学生口语交际及写作能力都会有所提高。教师要加强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复述培养,通过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复述锻炼学生口语表达,增强学生口语交际的自信心。
3.高年级在中低年级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新教材内容增加了对学生的口语训练,教师要根据教材中口语交际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
三、巩固和发展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一)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操作活动,促进思维,边做边说,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有声言语阶段。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少,好奇心强,又好动,抽象思维能力还很弱,解决某个问题时往往说不出自己的想法、思路,或者不能完整地表达出来。根据这个特点,为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先用直观教具摆一摆,想一想,再说一说。
从有声言语过渡到内部言语。把操作、思维和语言结合起来,是学生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有声言语过度到内部言语,从而使学生的心智活动简化,自动化把“外化”活动方式转化为“内化”的智力活动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发展空间观念。
(二)、在解题答问的过程中,进行有的放矢的数学语言训练,纠正各种语言错误
教学中,进行解答时,必须运用语言,而运用语言,实质上是人脑对思维进行加工整理与运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解题答问这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景象运用语言的训练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
(三)创造条件,给学生增加独立训练的机会,巩固和发展其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训练与能力的培养,不能单凭教师传授得来,而要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在完成某项学习活动中实现。因此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数学“语感”,初步可以克服表达数学思想时思维品质方面的缺陷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创造一定的条件,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并逐渐增加,让学生独立训练其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四、加大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的力度,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1)学讲普通话,逐步提高学生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改革开放的深入使人们的交际越来越广,“读写”与“听说”的应用比例也发生了很大改变。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传递口语信息的技术越来越先进,运用规范的语言和准确的表达方式进行交际也就格外重要。
(2)多方面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进入社会之后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而口语表达能力(口才)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能力,为此从小就要对学生一定的说话训练。①说话要适应语境,注意前言后语。②注重体态。如面部表情要与表达内容配合。③讲究修辞。
当然教师在教学之中还要培养学生听话能力以及多方面的培養学生说话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多说、敢说,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而且也会使教学工作事倍功半,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一、教师要言传身教,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语言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所以教师的语言必须要具有:
(1)要有“教育性”。教师被人民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教师不仅教师,更要育人。因此,教师的每一句工作用语,都必须以能给学生积极、进步的影响为准则,而绝不是相反。
(2)要有“科学性”。教师职业口语的科学性,是由教师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的科学性决定的。当教师给学生做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时,用语必须入情入理,符合客观实际。当教师给学生讲课、做辅导工作时,用语必须准确、简练、得体,用精当的话表达知识的内涵,揭示科学的奥妙,使学生听得有趣,记得牢靠,获得准确的科学知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3)要有“规范性”。教师职业口语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自身的规范性。即首先,语音规范,应当使用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教师口语应当是学生学习普通话口语的模范。其次,用词、造句、成章等,都应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标准,准确、生动,没有错误。
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
(一)发展听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提高听说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一方面是现代社会传声技术的发展,声音直接替代了许多过去必须靠文字来传递的信息。比起书面语言来,“说”比“写”来得更迅速而直接,运用得更加广泛。另一方面,在人们日常交际活动中,听话、说话是不能须臾离开的。现代人高频率、快节奏的社会活动,对人的“口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说话人必须能用简洁、清晰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出来。因此,要使读写能力得到发展,就必须充分重视听说训练。
(二)良好的听说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前提
培养听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古代发明印刷术以前,人们传播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口耳传授。老师耳提面命,弟子细听强记。后来有了印刷术,书籍大量出现,阅读就逐渐成为人们学习知识的重要手段。但是,无论在旧时的私塾,还是今天的课堂,“听讲”仍然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师生双方的听说能力影响教学效果。从学生方面来看,听说能力强的学生,听课时注意力集中,对语言有敏锐的感受力,能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捕捉住知识的要点,因而学习效果就比较好。
(三)小学语文阶段应分年级段着重做到的训练
1.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着重加强学生汉语拼音的训练
低年级是学习拼音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学习普通话最容易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将学习标准的规范了的北京语音,从而为学习普通话打下坚实的基础。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发准声韵调,这是基础;第二步,读准常用字,这是行之有效的捷径;第三步,掌握语流中的音变规律,这是做到“字音标准”,“语调自然”必不可少的条件。
2.中年级注意加强学生阅读、朗读能力及复述能力的训练
中年级要在低年级普通话学习的基础上多读一些优美的文章,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进行词语的积累,这样对于学生口语交际及写作能力都会有所提高。教师要加强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复述培养,通过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复述锻炼学生口语表达,增强学生口语交际的自信心。
3.高年级在中低年级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新教材内容增加了对学生的口语训练,教师要根据教材中口语交际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
三、巩固和发展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一)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操作活动,促进思维,边做边说,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有声言语阶段。低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少,好奇心强,又好动,抽象思维能力还很弱,解决某个问题时往往说不出自己的想法、思路,或者不能完整地表达出来。根据这个特点,为促进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先用直观教具摆一摆,想一想,再说一说。
从有声言语过渡到内部言语。把操作、思维和语言结合起来,是学生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有声言语过度到内部言语,从而使学生的心智活动简化,自动化把“外化”活动方式转化为“内化”的智力活动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发展空间观念。
(二)、在解题答问的过程中,进行有的放矢的数学语言训练,纠正各种语言错误
教学中,进行解答时,必须运用语言,而运用语言,实质上是人脑对思维进行加工整理与运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解题答问这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景象运用语言的训练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
(三)创造条件,给学生增加独立训练的机会,巩固和发展其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训练与能力的培养,不能单凭教师传授得来,而要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在完成某项学习活动中实现。因此在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数学“语感”,初步可以克服表达数学思想时思维品质方面的缺陷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创造一定的条件,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并逐渐增加,让学生独立训练其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四、加大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的力度,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1)学讲普通话,逐步提高学生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改革开放的深入使人们的交际越来越广,“读写”与“听说”的应用比例也发生了很大改变。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传递口语信息的技术越来越先进,运用规范的语言和准确的表达方式进行交际也就格外重要。
(2)多方面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生进入社会之后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而口语表达能力(口才)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能力,为此从小就要对学生一定的说话训练。①说话要适应语境,注意前言后语。②注重体态。如面部表情要与表达内容配合。③讲究修辞。
当然教师在教学之中还要培养学生听话能力以及多方面的培養学生说话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多说、敢说,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而且也会使教学工作事倍功半,教学质量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