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物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思维、分析与表达等多种能力,同时能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在生物课的实验教学中,我发现了许多影响实验成功的因素,就济南版初中生物学实验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规范的指导与创新,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 生物学实验 注意的问题
初中生物学实验课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从细微处着手, 对实验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规范的指导与创新,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济南版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在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时,应注意详细指导与演示
在初中生物学实验中,《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是初一学生必须学会且能独立规范操作的一个必学实验,这个实验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后面的实验。因此,初学这一实验时,教师必须详细指导到位。实验前先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 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我先让学生把使用显微镜的步骤从总体上加以把握,总结为五步:取拿与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与存放。再细分每一步:第一步,握臂托座距边7厘米;第二步,四转,分别转粗准焦螺旋、转换器、遮光器和反光镜;第三步,玻片标本对中心;第四步,先下后升细观察,看完低倍转高倍;第五步,提升镜筒转转换器,竖立反光镜送镜箱。在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放录像资料再观看显微镜的使用步骤,这样学生再操作时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再指导学生并注意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巡视时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并纠正错误操作,如用左眼观察时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纠正扳物镜的错误操作。
二、通过创新实验,可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只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就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例如: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我引导学生对所做实验进行了两次创新:一是把用消毒牙签刮取口腔上皮细胞改用消毒的冰糕棒刮取,则刮取口腔上皮细胞的面积增大,且不会刮破口腔上皮,学生易于操作,方便简单,观察效果好。二是为了减少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效果,把镊子换为眉夹。用尖头镊子时,学生往往力度把握不好而把盖玻片夹破或手握得太松、太紧而让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让学生从自己家里带来眉夹,用眉夹代替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松开眉夹(让眉夹的上方离开盖玻片,下方贴着盖玻片),手向后下方缓缓移动,最后慢慢放平,这样可以避免产生气泡。再如: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时,把课本上用的种子这种器官改为用新鲜的根、茎、叶、花、果实,用塑料洗瓶代替保温瓶,同时从两个洗瓶中接上两根软橡胶管,再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也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效果明显,从而拓展了呼吸作用实验材料。
三、选取的材料要合适
如果一个实验选取的材料不适合,就会影响整个实验的效果。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给学生分发的洋葱鳞片要新鲜,而且切取的大小以5厘米为宜,若提前发放,需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以免材料失水,影响实验效果。再如: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时,可选用小叶菠菜、小叶黄杨或女贞叶等材料,这些材料大小适宜,且在切取时不易起皱褶;但在制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则易选用小叶菠菜撕取表皮,其他的植物不易观察到气孔。在染色时,所用的染液的浓度也非常关键,适宜的染液能明显地将细胞各部分显示出来。而染液过浓时,细胞失水收缩变形,会影响观察;浓度过小,又不易着色,视野中不易找到物像。
四、重视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实验中的水电气安全是第一位的,每节实验课前要加以强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其次是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叶片的结构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都要用到小刀,在使用时要注意不要伤到手指。在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一实验做完后,清洗锥形瓶时,使用盐酸注意不要伤到手。
总之,实验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各个器官的参与,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几年的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我体会到生物实验课对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决心将实验课的改革继续深入进行下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兴昌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10,11,01。
[2]刘艳红 《有效生物实验教学的四个关键》[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3]张成军《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M].科学出版社,2009,8,1。
关键词:初中 生物学实验 注意的问题
初中生物学实验课是生物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从细微处着手, 对实验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规范的指导与创新,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济南版初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在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时,应注意详细指导与演示
在初中生物学实验中,《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是初一学生必须学会且能独立规范操作的一个必学实验,这个实验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后面的实验。因此,初学这一实验时,教师必须详细指导到位。实验前先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 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我先让学生把使用显微镜的步骤从总体上加以把握,总结为五步:取拿与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与存放。再细分每一步:第一步,握臂托座距边7厘米;第二步,四转,分别转粗准焦螺旋、转换器、遮光器和反光镜;第三步,玻片标本对中心;第四步,先下后升细观察,看完低倍转高倍;第五步,提升镜筒转转换器,竖立反光镜送镜箱。在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放录像资料再观看显微镜的使用步骤,这样学生再操作时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再指导学生并注意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巡视时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而且准确的学生,并纠正错误操作,如用左眼观察时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转动转换器时纠正扳物镜的错误操作。
二、通过创新实验,可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每个人都有创新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只要适当地加以引导,就能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例如: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我引导学生对所做实验进行了两次创新:一是把用消毒牙签刮取口腔上皮细胞改用消毒的冰糕棒刮取,则刮取口腔上皮细胞的面积增大,且不会刮破口腔上皮,学生易于操作,方便简单,观察效果好。二是为了减少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效果,把镊子换为眉夹。用尖头镊子时,学生往往力度把握不好而把盖玻片夹破或手握得太松、太紧而让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让学生从自己家里带来眉夹,用眉夹代替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松开眉夹(让眉夹的上方离开盖玻片,下方贴着盖玻片),手向后下方缓缓移动,最后慢慢放平,这样可以避免产生气泡。再如: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时,把课本上用的种子这种器官改为用新鲜的根、茎、叶、花、果实,用塑料洗瓶代替保温瓶,同时从两个洗瓶中接上两根软橡胶管,再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也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效果明显,从而拓展了呼吸作用实验材料。
三、选取的材料要合适
如果一个实验选取的材料不适合,就会影响整个实验的效果。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给学生分发的洋葱鳞片要新鲜,而且切取的大小以5厘米为宜,若提前发放,需放在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以免材料失水,影响实验效果。再如: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时,可选用小叶菠菜、小叶黄杨或女贞叶等材料,这些材料大小适宜,且在切取时不易起皱褶;但在制作叶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则易选用小叶菠菜撕取表皮,其他的植物不易观察到气孔。在染色时,所用的染液的浓度也非常关键,适宜的染液能明显地将细胞各部分显示出来。而染液过浓时,细胞失水收缩变形,会影响观察;浓度过小,又不易着色,视野中不易找到物像。
四、重视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实验中的水电气安全是第一位的,每节实验课前要加以强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其次是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叶片的结构和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都要用到小刀,在使用时要注意不要伤到手指。在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一实验做完后,清洗锥形瓶时,使用盐酸注意不要伤到手。
总之,实验课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各个器官的参与,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几年的生物实验课教学实践,我体会到生物实验课对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决心将实验课的改革继续深入进行下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兴昌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10,11,01。
[2]刘艳红 《有效生物实验教学的四个关键》[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3]张成军《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M].科学出版社,200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