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的诗歌学习过程中主要偏重于死记硬背的积累,更多是理性方面的讲解,而缺乏感性体验,从而使大多数学生在升入更高一级后在诗歌的感性体悟上苦恼不堪。
【关键词】阅读 诗歌鉴赏 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92
诗歌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为璀璨,也是最具美感和培养审美能力的一种文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册都有古诗词单元,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的重要性。培养小学学生在语文中的诗歌鉴赏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对培养学生的自我审美能力和学习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诗歌教学的作用
诗歌教学不仅有利于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对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从小建立起审美情趣方面有着显著作用。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论语·阳货》一篇中就有“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观群怨”四点是孔子对诗的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而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诗歌学习是实现美育的途径之一。语文教学作为人文科学,更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审美和思维的发展,诗歌教学通过文字,传达出的美感,是属于审美的角度的。而在审美实践中又实现了对小学生情操的陶冶,实现了对小学生心灵的美化。
同时这也是丰富小学生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的良好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诗歌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此,诗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就小学生本身来说,由于自身的好动性,自我约束力还没有完全形成,以及自身没有大量的实践,而诗歌教学可以使小学生体会到没有实践过的生活,历史事件,是获得感性知识的很好途径。同时在学习诗歌后,小学生在对诗歌学习感兴趣的基础上通过主观积极地使用工具书和独立回忆,扩展学习,这就在复习预习诗歌时不自觉的加深了自我阅读能力,达到一举两得的结果。
二、诗歌教学的方法
有了对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好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就需要付诸实践,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诗歌教学才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与阅读能力,培养小学升对诗歌的鉴赏和审美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扎实指导小学生学好,读好教材中的古诗的基础上,还掌握读诗赏诗的方法,能够使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还能运用这些方法去读教材以外的古诗词。
(一)情境引导,发挥想象,探索意境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在文学作品中,尤以诗歌的语言最为精练,表达的感情也最为丰富,审美性也更为浓郁。也是这一点,体现出欣赏诗歌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探索意境,创设情景就显得非常重要,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成果事半功倍。
首先,基于诗歌偏重于抒情言的特点,教师的教学可以从阅读欣赏诗歌的感情着眼,从分析诗歌的语言入手,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含义,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切感情。这样有利于小学生养成在阅读诗歌时将自己作为“意中人”的习惯,小学生这个年龄正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年龄段,这种代入式教学有利于小学生的思维成长,有利于小学生在学习诗歌时体会到美好和愉悦。
其次,教师的教学应该联系实际的生活经验和各种阅历,将诗歌的内容通过分析,判断来教述给学生。小学生本身没有丰富的知识和人生阅历,这就要求教师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生动,活泼,同时达到学生领悟到诗的情境美、形象美、内涵美,获得美的享受。如骆宾王的《咏鹅》,首句是一种陈述的语气“鹅,鹅,鹅”这样的朗诵语调就较为平和。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几个孩童和一群鹅的景象或者几个孩童看见一群鹅在水中高唱的情景。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调,语气以及腔调来读,让学生自己体会不同的读法所产生的不同感情,当然老师要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在这个过程的学习中逐步引导。这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诗歌中的情感和美,还培养了学生的诗歌学习兴趣。
(二)启发学生探求诗歌的深层意蕴,着重于朗读、背诵
在教师帮助小学生初感诗歌的情境后,深化对诗歌的理解,通过对一首诗歌的学习扩展至这首诗歌的作者,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来读更多有关与这个作者和时代背景的诗歌,这也就很好的做到了课堂教学的扩展,锻炼了学生的自学与表达能力,积极有效地将学生领进了更为广阔的诗歌天地。
另一方面,因为诗歌本身具有的特点,在学习诗歌的时候需要反复吟咏,“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学生在多读,乃至背诵的情况下,更易于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中也应该要求学生在品赏诗句,体味诗情后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以加深记忆力和理解程度。而小学生这个年龄是记忆力强,接受能力强的年龄,因此背诵诗歌也有利于小学生的智力发育。
(三)培养兴趣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将发现、拓展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作为研究的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当学生对事物感到兴趣,进而再转化为乐趣和志趣时,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互相启发等学习过程,使这种兴趣加深,最终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也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今后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提高就辨别真伪美丑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情操的陶冶。
诗歌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重要的一环,也是最难的,这也就对语文教师而言,不仅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诗歌教学不仅对学生当前的学习理解能力有影响,而且诗歌学习的好坏程度还影响着学生今后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兴趣程度,所以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使一个学生从学好诗歌到好学诗歌,甚至乐学诗歌的关键,这也是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阅读 诗歌鉴赏 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92
诗歌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为璀璨,也是最具美感和培养审美能力的一种文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册都有古诗词单元,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诗歌教学的重要性。培养小学学生在语文中的诗歌鉴赏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对培养学生的自我审美能力和学习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诗歌教学的作用
诗歌教学不仅有利于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对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从小建立起审美情趣方面有着显著作用。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论语·阳货》一篇中就有“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观群怨”四点是孔子对诗的作用的高度概括,是对诗的美学作用和教育作用的深刻认识。而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诗歌学习是实现美育的途径之一。语文教学作为人文科学,更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审美和思维的发展,诗歌教学通过文字,传达出的美感,是属于审美的角度的。而在审美实践中又实现了对小学生情操的陶冶,实现了对小学生心灵的美化。
同时这也是丰富小学生精神生活,启发其自觉性的良好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诗歌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于美的感受鉴赏能力,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此,诗歌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就小学生本身来说,由于自身的好动性,自我约束力还没有完全形成,以及自身没有大量的实践,而诗歌教学可以使小学生体会到没有实践过的生活,历史事件,是获得感性知识的很好途径。同时在学习诗歌后,小学生在对诗歌学习感兴趣的基础上通过主观积极地使用工具书和独立回忆,扩展学习,这就在复习预习诗歌时不自觉的加深了自我阅读能力,达到一举两得的结果。
二、诗歌教学的方法
有了对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好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就需要付诸实践,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诗歌教学才可以帮助小学生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与阅读能力,培养小学升对诗歌的鉴赏和审美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扎实指导小学生学好,读好教材中的古诗的基础上,还掌握读诗赏诗的方法,能够使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还能运用这些方法去读教材以外的古诗词。
(一)情境引导,发挥想象,探索意境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在文学作品中,尤以诗歌的语言最为精练,表达的感情也最为丰富,审美性也更为浓郁。也是这一点,体现出欣赏诗歌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正因为如此,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探索意境,创设情景就显得非常重要,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成果事半功倍。
首先,基于诗歌偏重于抒情言的特点,教师的教学可以从阅读欣赏诗歌的感情着眼,从分析诗歌的语言入手,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含义,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真切感情。这样有利于小学生养成在阅读诗歌时将自己作为“意中人”的习惯,小学生这个年龄正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年龄段,这种代入式教学有利于小学生的思维成长,有利于小学生在学习诗歌时体会到美好和愉悦。
其次,教师的教学应该联系实际的生活经验和各种阅历,将诗歌的内容通过分析,判断来教述给学生。小学生本身没有丰富的知识和人生阅历,这就要求教师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生动,活泼,同时达到学生领悟到诗的情境美、形象美、内涵美,获得美的享受。如骆宾王的《咏鹅》,首句是一种陈述的语气“鹅,鹅,鹅”这样的朗诵语调就较为平和。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几个孩童和一群鹅的景象或者几个孩童看见一群鹅在水中高唱的情景。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调,语气以及腔调来读,让学生自己体会不同的读法所产生的不同感情,当然老师要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在这个过程的学习中逐步引导。这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诗歌中的情感和美,还培养了学生的诗歌学习兴趣。
(二)启发学生探求诗歌的深层意蕴,着重于朗读、背诵
在教师帮助小学生初感诗歌的情境后,深化对诗歌的理解,通过对一首诗歌的学习扩展至这首诗歌的作者,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来读更多有关与这个作者和时代背景的诗歌,这也就很好的做到了课堂教学的扩展,锻炼了学生的自学与表达能力,积极有效地将学生领进了更为广阔的诗歌天地。
另一方面,因为诗歌本身具有的特点,在学习诗歌的时候需要反复吟咏,“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学生在多读,乃至背诵的情况下,更易于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因此在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中也应该要求学生在品赏诗句,体味诗情后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以加深记忆力和理解程度。而小学生这个年龄是记忆力强,接受能力强的年龄,因此背诵诗歌也有利于小学生的智力发育。
(三)培养兴趣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将发现、拓展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作为研究的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当学生对事物感到兴趣,进而再转化为乐趣和志趣时,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互动,互相启发等学习过程,使这种兴趣加深,最终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也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今后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提高就辨别真伪美丑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情操的陶冶。
诗歌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重要的一环,也是最难的,这也就对语文教师而言,不仅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诗歌教学不仅对学生当前的学习理解能力有影响,而且诗歌学习的好坏程度还影响着学生今后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兴趣程度,所以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使一个学生从学好诗歌到好学诗歌,甚至乐学诗歌的关键,这也是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