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21
在一些初中数学课堂里,由于对"动"和"静"的关系控制不当,造成课堂效率低。"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了当下时髦的口号。还有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即分别记录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与教师讲授的时间,如果前者的时间多,就认为学生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就是好课,否则就不是好课。此类见解,不仅是对新课程的一种误解,对数学教学也势必产生不利的影响,容易造成课堂教学陷入随意性、盲目性。
我觉得"动"与"静"之间就象是一个钟摆一样"荡"过去再"荡"回来,快要到顶的时候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一会儿摆向"动",一会儿摆向"静",不过再怎么摆来摆去还是课堂这个范围,牵着它们的那条线就应该是教学目标了。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设计的定向控制作用,努力让"动""静"协调一致,逐渐由对立趋于靠拢和融合,产生更好的教学状态。归结起来教学目标分以下几步教学活动实现:
一、方向明确,"动""静"有致
有就新课程标准而言,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更多是"动",而这个"动"又是相对的,也需要"静"。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节奏密而不疏,学生就因长时间紧张造成疲劳,产生抑制。再加上数学学科由于其本身具有的抽象性,学生往往感觉到乏味、单调、枯燥。所以,教师要针对数学学科和学生好奇、好问的特点,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富有挑战性氛围的同时,还要注意复习旧知识,新课的导入,训练形式的转换,教学中的过渡和衔接时,教学活动的应力求"动",使得简洁、明快、紧凑,让学生不感到拖沓,不感到厌烦,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但是如果盲目追求"动",学生的各种感观难以对其充分感知。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学的进程,思维无法拓展,造成"消化不良",效果适得其反。如果全"静",教学节奏势必疏而不密,学生就因过于松弛分散了注意力,则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阻碍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有效把握教学内容和目标,恰当分配时间。若教学目标难达成时宜"静",且缓而不松,若教学目标易达成时宜"动",快而不虚。"动""静"结合,多层次、小台阶分步训练。"动"的时间要扣准,"静"的时间要适当,"动""静"轮换时间要力求准确。这样的教学节奏,高低起伏,张驰得当,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动"中求"静","静"中求"动"
什么是"动"中求"静"呢?一般来说从讲授到作业练习,教师活动范围递减,学生活动范围递增。所以在直接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人翁地位,从实际出发,千方百计地挤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自学,或者看书,或者操作,或者练习。在此期间以便直接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第一手材料的反馈信息,并且腾出手来到学习困难的同学进行"短动",利用有限的直接教学时间轮流点拨指导,适时反馈回授。这就是"静"中求"动"。两者有机结合、协调统一,可以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比如,在进行浙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4.6图形的位似的教学时,为了防止学生出现单纯地模仿与记忆,从上课的第一时间就能"抓住"学生,我决定采用游戏来进行教学,力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用更有效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结合自主探索、自主思辨进行学习。具体操作如下:我一手拿个大正五边形,一手拿个小正五边形,随意举起展示给学生们看。
(师)我手上的这两个相似的正五边形是不是位似图形?(学生回答说:不是)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现在你们手里有两类纸片,若干张大正五边形,若干张小正五边形,从中挑出一张大的和一张小的,你能否通过改变两者的位置,使这两个图形构成位似关系呢?把它们用双面胶拼贴在课堂练习本上,并把对应点用虚线相连,找到位似中心。另外,我们要比一比,哪个学习小组研究的成果多。
接下来,动手操作结合分组合作,把知识的探究与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之中。把枯燥的抽象的知识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学得高兴,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然后结合位似的定义,请各组同学分别总结他们的发现,并说明道理。
通过"动"和"静"结合的过程,不仅让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而且还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调动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三、以"动"开路,以"静"收果
"动"与"静"纵贯整个教学全局,"动""静"的交替与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性环环相扣,步步相生,具有特定的教学程序。比如在进行二次函数图象的教学中,由于二次函数相对初中生来说较为复杂、较为抽象,而且对灵活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时要求学生要深刻地理解,不能简单模仿、机械记忆。抓住教材的脉络与重点扼要地进行示范讲解、点拨指导,从而排难解惑,重点突破,冲淡重点,实现"一动一得"。在这一节课的开始,建议教师留出一段时间与学生共同列表、画图,允许学生有一个走弯路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疑问。这恰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带动全部教学活动的顺利发展,并为下一个"静"作好准备。
当然教学可以从画个图开始,但不能仅限于熟练画出图像。还要借助图象,整体、全面地把握知识,更要会用数学抽象,概括的语言去刻画,这就要以"静"收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这种模式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知识与新知识产生联系。这就要做到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的轮换交替,连贯衔接,同步进行。有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进行自学、自练和自改作业,注重学习活动的创造与运演。鼓励和帮助学生在"静"中自己探究问题,用理性的思维对当前现象或问题去加以分析解释,经历思辨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主旨,就是努力让学生亲自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积累丰富的经验,凭借自己的力量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但其中要忌"动""静"轮换过于频繁,这样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没有做的最好,只有做的更好。不论"动"的教学活动设计还是"静"的教学设计,都必须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向之内。教学目标是数学教学活动的根本,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那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特点等诸多方面来考虑,灵活地进行选择"动""静"与组合"动""静",这样才能实现最佳的教学过程,真正协调好"动"与"静"的一致性,做到真正的融合。
在一些初中数学课堂里,由于对"动"和"静"的关系控制不当,造成课堂效率低。"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了当下时髦的口号。还有所谓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即分别记录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与教师讲授的时间,如果前者的时间多,就认为学生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就是好课,否则就不是好课。此类见解,不仅是对新课程的一种误解,对数学教学也势必产生不利的影响,容易造成课堂教学陷入随意性、盲目性。
我觉得"动"与"静"之间就象是一个钟摆一样"荡"过去再"荡"回来,快要到顶的时候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一会儿摆向"动",一会儿摆向"静",不过再怎么摆来摆去还是课堂这个范围,牵着它们的那条线就应该是教学目标了。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设计的定向控制作用,努力让"动""静"协调一致,逐渐由对立趋于靠拢和融合,产生更好的教学状态。归结起来教学目标分以下几步教学活动实现:
一、方向明确,"动""静"有致
有就新课程标准而言,对于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更多是"动",而这个"动"又是相对的,也需要"静"。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学节奏密而不疏,学生就因长时间紧张造成疲劳,产生抑制。再加上数学学科由于其本身具有的抽象性,学生往往感觉到乏味、单调、枯燥。所以,教师要针对数学学科和学生好奇、好问的特点,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富有挑战性氛围的同时,还要注意复习旧知识,新课的导入,训练形式的转换,教学中的过渡和衔接时,教学活动的应力求"动",使得简洁、明快、紧凑,让学生不感到拖沓,不感到厌烦,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但是如果盲目追求"动",学生的各种感观难以对其充分感知。容易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学的进程,思维无法拓展,造成"消化不良",效果适得其反。如果全"静",教学节奏势必疏而不密,学生就因过于松弛分散了注意力,则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阻碍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有效把握教学内容和目标,恰当分配时间。若教学目标难达成时宜"静",且缓而不松,若教学目标易达成时宜"动",快而不虚。"动""静"结合,多层次、小台阶分步训练。"动"的时间要扣准,"静"的时间要适当,"动""静"轮换时间要力求准确。这样的教学节奏,高低起伏,张驰得当,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动"中求"静","静"中求"动"
什么是"动"中求"静"呢?一般来说从讲授到作业练习,教师活动范围递减,学生活动范围递增。所以在直接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人翁地位,从实际出发,千方百计地挤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自学,或者看书,或者操作,或者练习。在此期间以便直接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第一手材料的反馈信息,并且腾出手来到学习困难的同学进行"短动",利用有限的直接教学时间轮流点拨指导,适时反馈回授。这就是"静"中求"动"。两者有机结合、协调统一,可以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
比如,在进行浙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4.6图形的位似的教学时,为了防止学生出现单纯地模仿与记忆,从上课的第一时间就能"抓住"学生,我决定采用游戏来进行教学,力求"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用更有效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结合自主探索、自主思辨进行学习。具体操作如下:我一手拿个大正五边形,一手拿个小正五边形,随意举起展示给学生们看。
(师)我手上的这两个相似的正五边形是不是位似图形?(学生回答说:不是)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现在你们手里有两类纸片,若干张大正五边形,若干张小正五边形,从中挑出一张大的和一张小的,你能否通过改变两者的位置,使这两个图形构成位似关系呢?把它们用双面胶拼贴在课堂练习本上,并把对应点用虚线相连,找到位似中心。另外,我们要比一比,哪个学习小组研究的成果多。
接下来,动手操作结合分组合作,把知识的探究与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之中。把枯燥的抽象的知识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学得高兴,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然后结合位似的定义,请各组同学分别总结他们的发现,并说明道理。
通过"动"和"静"结合的过程,不仅让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而且还极大地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调动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三、以"动"开路,以"静"收果
"动"与"静"纵贯整个教学全局,"动""静"的交替与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性环环相扣,步步相生,具有特定的教学程序。比如在进行二次函数图象的教学中,由于二次函数相对初中生来说较为复杂、较为抽象,而且对灵活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学习这一部分知识时要求学生要深刻地理解,不能简单模仿、机械记忆。抓住教材的脉络与重点扼要地进行示范讲解、点拨指导,从而排难解惑,重点突破,冲淡重点,实现"一动一得"。在这一节课的开始,建议教师留出一段时间与学生共同列表、画图,允许学生有一个走弯路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会有许多的疑问。这恰是学习新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带动全部教学活动的顺利发展,并为下一个"静"作好准备。
当然教学可以从画个图开始,但不能仅限于熟练画出图像。还要借助图象,整体、全面地把握知识,更要会用数学抽象,概括的语言去刻画,这就要以"静"收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这种模式最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是否有适当的知识与新知识产生联系。这就要做到直接教学与自动作业的轮换交替,连贯衔接,同步进行。有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导下进行自学、自练和自改作业,注重学习活动的创造与运演。鼓励和帮助学生在"静"中自己探究问题,用理性的思维对当前现象或问题去加以分析解释,经历思辨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主旨,就是努力让学生亲自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积累丰富的经验,凭借自己的力量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但其中要忌"动""静"轮换过于频繁,这样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没有做的最好,只有做的更好。不论"动"的教学活动设计还是"静"的教学设计,都必须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向之内。教学目标是数学教学活动的根本,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那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的特点等诸多方面来考虑,灵活地进行选择"动""静"与组合"动""静",这样才能实现最佳的教学过程,真正协调好"动"与"静"的一致性,做到真正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