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播属于传统媒体的一种,因为传播信息比较快而广受欢迎,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人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更快地获取新闻信息,还能自由发表言论评价,这使得广播受到了很大冲击,听众也越来越少。为此,广播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创新,由于新闻评论是广播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我們必须对其进行改进与提升。
关键词:广播 新闻评论 改进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083-01
媒体在解读政策、阐释重要观点上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就是进行新闻评论,它在宣传党和政府重大政策理念上有着非常重要的风向指示作用。同时,利用新闻评论还可以针对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引导社会舆论。为此,改进和提升广播新闻评论,使其能够更好地契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引导社会舆论的正确发展意义重大。
一、积极发挥广播“快”的作用
在新闻评论方面,许多广播电台都会针对当时或者当时当地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论,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还是有不少区域、地方台所选择的新闻有一定滞后性,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滞后的新闻是很难引起听众的共鸣并积极参与其中的。所以,广播新闻评论要想生存与崛起,就应该多向移动媒体学习,利用连续直播等形式来积极发挥广播“快”的作用,满足人们对于新闻及时性的要求。我们也可以在网络上筛选出一些当下热议并有讨论意义的观点来做简短评论,以达到针砭时弊的效果。
二、新闻评论的主题与内容选择要恰当
在广播新闻评论当中应该注意选择那些受众会关注、有讨论意义、能够贴近民意的话题和内容,这是广播新闻评论中最关键的环节与内容,其所选的新闻热度关系到整个节目的成败。广播新闻评论在主题和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选择那些能够同时满足高收入群体和中下层阶层收听习惯的、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贴近百姓的问题来展开。
三、鼓励受众积极参与新闻评论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受众的主观意识。互联网科技时代,人们能够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多种渠道来获取新闻信息,在接收和阅读新闻信息的同时也能通过自身再将这些信息传播过去,从新闻的受众变成传播新闻的媒介。我们还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创造,或者自己创造新闻并传播新闻。可以说,这是一个全民记者的时代,每一个人既能够传播信息又能够自主选择创造新闻信息,参与度非常高。因此,在广播新闻评论当中我们也应该重视受众的参与度,合理设计社会热点解读、热点新闻爆料、发表个人见解等环节,并鼓励受众积极参与,让受众能够通过广播将自己的心声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广播新闻评论节目需要创新受众参与的模式,包括让受众参与节目主题的策划,表述新闻观点等,或者设计并组织“快评”“短评”等一系列新型广播评论环节,通过这些手段来提高人民群众的新闻评论参与度,让他们能够通过这个平台表述自身的观点,让节目更加接地气。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对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合理利用,在广播新闻评论当中融入新媒体技术,在保持广播新闻评论自身个性的同时,促进新闻评论效果的提升。
四、正确把握新闻评论的“度”
21世纪是个信息大爆炸时代,每天都有许多新的新闻信息让人应接不暇,人民群众每天所接触到的新事物、产生新问题也非常多,这就需要广播新闻评论在挖掘新闻内容的时候必须正确把握一个“度”,包括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过去我们在进行新闻评论时仅仅是就事件的表层含义进行评论分析,但现在的受众需要的不仅仅是了解整件事的发生与结果,还需要透过现象为广大人民群众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新闻评论具有一定的深度。同时,正确把握新闻评论的度还包括评论的长短,如果评论太短则无法挖掘新闻背后的本质,但若评论过长则有拖沓嫌疑,受众也会很不耐烦。所以,在信息量大的快餐经济时代,作为一名新闻广播评论者,必须具有提炼新闻信息的能力,并能进行长度适中且有深度的新闻评论。
五、创新广播新闻评论形式
通过广播电臺工作人员进行评论与通过电话连线等方式来进行评论是广播新闻评论最常见的两种形式。过去,这两种方式对于促进广播新闻评论都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采用广播电台工作人员进行评论,则播音员并不能真正表达出作者的意图和新闻所要表达的情感,存在新闻评论不到位的现象。但若经常使用电话连线等非电台工作人员进行评论的方式则削弱了广播的主体地位,同时讨论过多还减弱了新闻评论的深度。所以,创新广播新闻评论形式意义重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进行创新:一,建立学者专家评论专栏,这是因为专家与学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对某一观点进行完整的阐述,评论也更有逻辑性。二,增设记者博客专栏,这样一来听众就可以对故事背景进行深入了解,丰富新闻评论内容。三,增设听众专栏,让更多的听众可以参与到节目当中,表达个人观点和看法。
六、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广播新闻评论需要借鉴新媒体优势进行广播新闻评论形式的创新,选择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主题与内容进行评论,同时注意新闻评论的长度与深度,积极鼓励更多的听众参与到评论当中,让老百姓说出自己的心声,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广播新闻评论的进一步发展,在新媒体迅速占领市场的今天能够另辟蹊径,获得长远的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王阳艳.广播新闻评论之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2013(9):166-167.
[2]张明磊.广播新闻评论的吸引力[J].新闻前哨,2013(4):105.
责任编辑:孙瑶
关键词:广播 新闻评论 改进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083-01
媒体在解读政策、阐释重要观点上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就是进行新闻评论,它在宣传党和政府重大政策理念上有着非常重要的风向指示作用。同时,利用新闻评论还可以针对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引导社会舆论。为此,改进和提升广播新闻评论,使其能够更好地契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引导社会舆论的正确发展意义重大。
一、积极发挥广播“快”的作用
在新闻评论方面,许多广播电台都会针对当时或者当时当地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评论,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还是有不少区域、地方台所选择的新闻有一定滞后性,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滞后的新闻是很难引起听众的共鸣并积极参与其中的。所以,广播新闻评论要想生存与崛起,就应该多向移动媒体学习,利用连续直播等形式来积极发挥广播“快”的作用,满足人们对于新闻及时性的要求。我们也可以在网络上筛选出一些当下热议并有讨论意义的观点来做简短评论,以达到针砭时弊的效果。
二、新闻评论的主题与内容选择要恰当
在广播新闻评论当中应该注意选择那些受众会关注、有讨论意义、能够贴近民意的话题和内容,这是广播新闻评论中最关键的环节与内容,其所选的新闻热度关系到整个节目的成败。广播新闻评论在主题和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选择那些能够同时满足高收入群体和中下层阶层收听习惯的、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贴近百姓的问题来展开。
三、鼓励受众积极参与新闻评论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受众的主观意识。互联网科技时代,人们能够通过电视、网络、广播等多种渠道来获取新闻信息,在接收和阅读新闻信息的同时也能通过自身再将这些信息传播过去,从新闻的受众变成传播新闻的媒介。我们还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创造,或者自己创造新闻并传播新闻。可以说,这是一个全民记者的时代,每一个人既能够传播信息又能够自主选择创造新闻信息,参与度非常高。因此,在广播新闻评论当中我们也应该重视受众的参与度,合理设计社会热点解读、热点新闻爆料、发表个人见解等环节,并鼓励受众积极参与,让受众能够通过广播将自己的心声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广播新闻评论节目需要创新受众参与的模式,包括让受众参与节目主题的策划,表述新闻观点等,或者设计并组织“快评”“短评”等一系列新型广播评论环节,通过这些手段来提高人民群众的新闻评论参与度,让他们能够通过这个平台表述自身的观点,让节目更加接地气。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对互联网等新媒体进行合理利用,在广播新闻评论当中融入新媒体技术,在保持广播新闻评论自身个性的同时,促进新闻评论效果的提升。
四、正确把握新闻评论的“度”
21世纪是个信息大爆炸时代,每天都有许多新的新闻信息让人应接不暇,人民群众每天所接触到的新事物、产生新问题也非常多,这就需要广播新闻评论在挖掘新闻内容的时候必须正确把握一个“度”,包括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过去我们在进行新闻评论时仅仅是就事件的表层含义进行评论分析,但现在的受众需要的不仅仅是了解整件事的发生与结果,还需要透过现象为广大人民群众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新闻评论具有一定的深度。同时,正确把握新闻评论的度还包括评论的长短,如果评论太短则无法挖掘新闻背后的本质,但若评论过长则有拖沓嫌疑,受众也会很不耐烦。所以,在信息量大的快餐经济时代,作为一名新闻广播评论者,必须具有提炼新闻信息的能力,并能进行长度适中且有深度的新闻评论。
五、创新广播新闻评论形式
通过广播电臺工作人员进行评论与通过电话连线等方式来进行评论是广播新闻评论最常见的两种形式。过去,这两种方式对于促进广播新闻评论都有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采用广播电台工作人员进行评论,则播音员并不能真正表达出作者的意图和新闻所要表达的情感,存在新闻评论不到位的现象。但若经常使用电话连线等非电台工作人员进行评论的方式则削弱了广播的主体地位,同时讨论过多还减弱了新闻评论的深度。所以,创新广播新闻评论形式意义重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进行创新:一,建立学者专家评论专栏,这是因为专家与学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够对某一观点进行完整的阐述,评论也更有逻辑性。二,增设记者博客专栏,这样一来听众就可以对故事背景进行深入了解,丰富新闻评论内容。三,增设听众专栏,让更多的听众可以参与到节目当中,表达个人观点和看法。
六、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广播新闻评论需要借鉴新媒体优势进行广播新闻评论形式的创新,选择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主题与内容进行评论,同时注意新闻评论的长度与深度,积极鼓励更多的听众参与到评论当中,让老百姓说出自己的心声,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广播新闻评论的进一步发展,在新媒体迅速占领市场的今天能够另辟蹊径,获得长远的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王阳艳.广播新闻评论之探讨[J].中国传媒科技,2013(9):166-167.
[2]张明磊.广播新闻评论的吸引力[J].新闻前哨,2013(4):105.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