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墨女性原始公房兴衰与区域均衡发展的人类学考察

来源 :学术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勒墨人是60年前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白族支系,其原始公房遗存至今,在今天仍是其族群繁衍生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乡间盘崖公路的修通,公房急剧减少、衰微、废弛,大山深处女性与时代氛围接轨凸显出的是严重的乡村性别比失衡,数百年传统文化风化、式微,对勒墨公房兴衰演变语境中的环境和生计进行人类学考察,可以窥见特殊地域语境中区域间均衡发展对边疆少数民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勒墨女性;原始公房;区域发展;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C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8—0062—04
  “勒墨”是傈僳语,是怒江沿岸的傈僳族对白族支系勒墨人的称呼,勒墨人自称“巴尼”(“白尼”),没有自己的文字,说“白话”,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白语支,是60年前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群体。我国勒墨人总计有一万多人,主要居住在怒江州兰坪县和泸水县的洛本卓地区,其余少数居住在怒江其他地区,另外在中缅边境的缅甸俅江两岸也有居住。勒墨人在怒江西岸繁衍生息了近四百年,历史上没有文字记载他们祖籍何方,勒墨人自己也不知道他们的祖先来自哪里,只有传说故事告诉人们:勒墨人是四百年前由澜沧江翻越碧罗雪山而来,自称“巴尼”(“白尼”),意为翻山(指碧罗雪山东边)过来的人。怒江较早民族怒族称勒墨人为“苗旺”,意为会使用牛耕地的人;傈僳族称其为勒墨,其意最初有些贬义。由于勒墨人无论是在兰坪澜沧江流域或在怒江流域,他们和傈僳族交往较多,通婚关系也很平常,勒墨人与傈僳族共居的村寨也很多,最后完全变成傈僳族村寨的也有不少,因此,在生活习俗方面勒墨人和傈僳人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乃历史必然。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勒墨人属于260多个民族中的一个民族,后经过民族识别小组的大量调查研究确认,1956年把勒墨人划为白族的一个支系。勒墨人虽属白族,但其社会进程、语言、民间风俗等却与白族大相径庭,生产方式、物质生活、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心理意识等与白族差异甚大,如勒墨人聚居村——金满村就很典型,其中原始公房习俗延续至今,一直是族群繁衍、生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始遗风在日常生活中甚为显著,传统禁忌较繁复,女性仍沉潜于原始传统对其角色的塑造,视野有限,发展空间有限,与外界交流有限。最近几年,金满村原始与现代碰撞甚为激烈,公房急剧减少,村寨性别比严重失衡,村民生活水平呈区域性落差,社会发展缓慢、停滞甚至严重滞后,边疆区域间共同发展的诉求未能实现,区域社会和谐的途径有待完善和提升。
  一、勒墨人聚居区金满村现状
  金满村位于怒江州泸水县怒江西面高黎贡山1700米的陡坡上,它西邻缅甸,国境线长4。1公里,有4条便道可直接通往缅甸,当地村民仅需6个小时就可攀爬行至边境线。金满村下辖周围山脊上、山峰旁、悬崖边的万俄、念昌、付昂、尤迪、孟基、古机安、路本邓、捌邓、马社瓦底、水冲坡、则干邓11个呈点状聚居或依高山斜坡山间凹地分散居住的自然村(组),鸡犬之声相闻,炊烟之色可见,老死难以往来,全村总人口1482人,其中勒墨人是村寨主体,有1471人,占总人口的99%,傈僳族14人,占1%(根据2011年4月21日洛本卓白族乡政府统计数据统计)。金满村所居地域群峰耸立,谷深箐大,坡陡岩滑,行政区划隶属于洛本卓白族乡(勒墨人乡),从怒江河谷边的乡政府所在地到金满村虽然只有10。08公里的路程,但需攀越一座又一座险峻的高山沟箐,社会发展极为滞后,属于绝对贫困的少数民族村寨。
  为了生存和温饱,外出打工、租地为生的勒墨村民比比皆是,在勒墨人群体中延续族群血脉、构建性别平衡、促进社群和谐、至今仍在族群中发挥作用的传统原始公房数量也正逐年减少,女性流失显著,特别是最近几年性别比严重失衡,农村“剩男”现象非常突出。
  2011年6月,根据我们对金满村的田野调查,金满村几乎每户家庭均有家庭成员在外打工或打工的经历,随机入户访谈的22户人家,有成员在外打工或有打工经历的占100%,多数人家都有适龄未婚男青年加入到“剩男”的行列;访谈的22户人家中家庭成员外出打工仅剩两个老人的空巢家庭有6户;访谈的22户村民家中有电视机的仅有5户,其中2户的电视机是政府科技下乡和文化宣传时配发的,另外3户的电视是其家庭成员打工挣钱买回的旧电视;入户访谈的22户人家均未有15岁以上未婚恋女孩留在村寨中;访谈的22户人家(包括村干部),户户赤贫,均居住于简易竹篾千脚杈杈房、板板房中,宅中无所有,仅有两个1米高的破旧储物柜,一两张十公分左右高的木板床而已,户户悉然,无一例外。根据访谈和调查,按勒墨传统,女孩通常在15岁就可谈婚论嫁,2004年以前,她们主要通过“公房”寻到合适的伴侣,恋爱自由、婚姻遵循传统仪俗。由于与世隔绝、出门就是陡坡崖壁、稍不留神就坠崖坠箐的居住生活环境使得金满村勒墨男女青年选择对象的面比较狭窄,婚恋不得不考虑出行难度、劳动成本、人际往来路途成本,婚配大多就近在附近不足一公里范围内的村组,青年男女大多十七八岁就已做了父母,建在陡峻山脊山峰上的竹篾杈杈房、板板房就是他们的家,近亲、血缘关系不远是其婚姻家庭常态,加之传统的近亲通婚习俗以及现实的险恶生存环境,这种婚姻常态就更加显得突出和无奈。
  2009年,乡村公路修通以后,金满村与外界的联系得以改善,外嫁女和外出租地为生的人开始出现,尤其是最近几年,为求温饱、生活改善而外出打工的群体甚为庞大(主要是男性);女性外嫁、外流相当突出,近年已经鲜有年轻女子就近在村中婚配,密布村寨的“公房”在笔者调查时已经减至3、4间甚至已在废弃中,利用率极低。15岁左右的少女外出打工、租地、外嫁成为金满勒墨人摆脱绝对贫困、获得生存发展空间的根本希望。然而,由于所处地域自然环境恶劣、长期与世隔绝、贫困程度深、男性受教育程度极低、生存视野狭窄、技能缺失等等原因,只能留在家中成为“剩男”的现象非常突出。
  二、原始公房遗俗与女性流失   金满勒墨人日常生活传统习俗和族群禁忌较多,原始信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仍较为浓厚,最为显著的是目前还保留有完备的勒墨原始“公房”的婚恋习俗。金满村未修通乡村公路以前,“公房”仍然是勒墨人构建婚姻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维系勒墨族群社会性别平衡、村社和谐稳定的重要方式,“公房”数量多且使用率高,它不仅是勒墨青年男女交往、婚恋的场所,也是勒墨族群繁衍生息的主要习俗惯例,群体意识强。
  “公房”在勒墨人习俗中也叫“花房”,又叫“光乃好”(意思是“逛情侣的房子”)。尽管勒墨人的传统和繁文缛节使得勒墨人的婚姻必须需经过定情、订婚、结婚三个过程,但是他们的恋爱却是极其自由的。按传统,勒墨女孩成人后(通常为十五六岁),就不与父母同屋住宿了,父母家人为了方便女孩与小伙交流,寻找心仪的伴侣,便专门在正房50米旁再建一个“千脚落地”的竹篾茅草房,准备好被褥行李,让女孩搬到那里单独住宿,并作为女孩的社交活动场所,供青年男女们谈天说地、增进了解、谈情说爱。每当夜幕降临,男青年会陆陆续续到未婚女孩的“公房”聊天、对歌,讲逸闻趣事,交流信息等,以期觅到心仪的伴侣。有时姑娘则躺在床上假寐,小伙子们坐在床边述说着各种各样的见闻,吹弦、弹琵琶、唱调子尽情展示才艺以求姑娘青睐,通宵达旦,凌晨才离去,婚姻家庭形态由此而形成,族群得以繁衍,经久不衰,直至近年,由于村中男多女少现象突出,为“公房”制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竞争机制开始浮出水面,男女交往中,“插队”与姑娘对歌交流沟通的现象时有发生并逐渐得到勒墨男青年的一致认可,女孩则有充分的选择权、决定权,因此,近几年来,在某种程度上,男青年受教育程度高低决定着能否在“公房”中获得姑娘青睐的机会,同时也决定着男青年能否在村中婚配的机会,相较于仅受过小学二、三年级教育的男青年来说,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村男青年受到女孩青睐的几率远远高于受教育程度低者,尽管女孩是文盲或者半文盲。通常情况下,勒墨青年男女一旦互定终身,便可禀告父母择日完婚,父母一般不加阻拦。然而,也有一种情况就是,有时互相倾心的男女青年在“公房”以身相许,出现未婚先孕的,男方需向父母说明意图,然后持双倍定亲礼物到女方家道歉、提亲、定亲,然后结婚,无背弃之事,群体道德约束力强。但是如果男女青年一旦结婚,就再也不能进入“公房”,鳏夫寡妇则又有另外的交流活动场所,互不相扰。
  近年尤其是乡村公路修通以后,金满村原始与现代碰撞尤为激烈,女性价值观和人生观开始变化,女性大量外流,村寨性别比逐渐失衡,原始公房急剧减少,至2011年6月调查期间,金满村还剩三四间“公房”,笔者一行夜晚寻访“公房”时因雨天坡陡路滑,仅剩的几间“公房”均未有青年男女交往,随着适龄女青年的外流,金满村“公房”也在迅速消失之列,族群传统婚俗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瓦解越来越迅速。根据调查,金满村女性早些时候外流主要是外嫁到江苏、安徽一带,近年来主要嫁到保山的芒宽一带,婚配突破了传统的族别窠臼,大多是嫁到汉族、彝族等经济较发达、地势较为平缓的地方。村寨男青年即使在具有悠久传统的原始公房制度下也早已没有了竞争优势。调查期间,金满村17岁至25岁之间的未婚男女青年比例为1/17,25岁至35岁的未婚男女青年比例为1/23,村中15岁至25岁的未婚女性已经极少,各种社会问题已露端倪。目前金满村外出务工人员有406人。其中:举家到保山芒宽乡等地承包土地种植粮食赖以生存的有38户210人;举家到缅甸承包土地种植粮食赖以生存的有18户125人;劳动力外出到乡外(含出省)打工的有71人(根据2011年4月21日洛本卓白族乡人民政府统计数据统计)。在金满村人口构成中,男性的受教育程度往往略高于同龄女性(20岁至35岁男性大多小学三、四年级或五、六年级,女性大多一、二年级或文盲),个别还受过高中或中专的教育,他们与外界交往较多,近几年还是外出打工养家糊口的主体,所以,男性的汉语沟通能力、外出求生计的能力普遍强于女性,在我们调查的40个20岁至39岁的村寨女性人群中,鲜有能用汉语沟通者,但是如果她们曾经跟随家人到保山芒宽一带租地或在外打过工(极少),她们则能说简单的汉语,能与外界进行简单的汉语交流,然而,与外界语言沟通的障碍和外界生活适应难度并不妨碍该村女性成为人口流失的主体。再者,金满村原始传统习惯积淀深厚,年青女性普遍受教育程度极低,即使是16岁至25岁左右的年青女性受教育程度也不高,大多仅仅有小学一、二年级左右的受教育程度,沉潜于原始遗俗和传统观念仍然是她们的主要生活法则,生存能力和商品买卖意识微弱,族群社会地位不高,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服饰经济在金满村依然是零意识,极具传统的特色服饰也仅仅是作为婚嫁的纪念物(嫁妆)而存在,个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受制于原始信仰、原始意识支配,人畜混居,人畜同厕,对鬼神比较敬畏,日常生活中甚至不允许孩子洗脸,因为“洗脸鬼会附身,不吉利”等等。
  三、女性生存发展和区域均衡发展的关系
  勒墨人虽然在新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中被归并为白族的一支,但是他们的社会发展程度、习俗惯例、文化进程、生存的地域环境、自然条件等等均与白族有很大差异,与所居地域内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的社会进程、自然条件、生存处境、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独立的民族特征比较突出,但勒墨人较为“尴尬”的少数民族身份位系和不一致的区域民族发展政策要使勒墨人在孩子入学、就业、生产生活、发展的政策扶持饱有度等方面获得一致的政策倾斜、发展机遇是很难的,因为日常语境中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甚至是更多地视勒墨人为历史文化悠久的白族(其实他们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白族),而泸水上江、兰坪营盘一带的白族对他们的认同度又不高,即使是他们自己本身也存在身份位系认同的问题,笔者田野调查中常常听到他们称自己为“勒墨族”、“勒墨人”、“勒墨白”、“白族”,自称和他称都存在认识上的不一致,客观上加速了他们的尴尬处境,混淆了他们的实际发展水平,绝对贫困成了他们的硬伤,大大拉大了他们与同一地域其他民族的发展距离,阻碍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民族团结的因素受到制约,全社会共同发展受到挑战。   然而,在中国社会,区域发展失衡是我国现代化、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少数民族地区族群社会发展区域失衡表面上是经济系统运行效率的差异,实际上却隐含着整个区域族群社会系统多方面的发展失衡,交织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和政策因素,阻碍区域民族团结,影响实现区域社会和谐、稳定与发展。金满村勒墨人社会发展失衡是以勒墨女性外流外嫁、勒墨族群性别比严重失衡为显性特征的,其他社会危机潜隐于此,由此衍生。应该看到,族群发展、社会发展是女性获得良性生存发展的前提,离开了这个前提,女性的生存和发展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金满村社会进程缓慢、所居环境恶劣、贫困程度深且面大、政策不给力、扶持难度大,基本的生存、温饱都难以保证,遑论发展,而且金满村原有集体社会经济生产格局被打破后,新的个体生产组织体系很难引导女性群体的生产生活、改善她们的经济状况和生存处境,原始习俗惯例、恶劣的自然生存环境又制约着他们与外界交流协作、取长补短,人口素质无法提高,科学诉求被漠视,贫困得不到改变,在本地得不到发展,只有外流、外嫁才能求得生存和改变,所以族群千年伦理、习俗、心理意识在公路修通后迅速被释放、瓦解,原始遗存公房荒疏、失效,族群性别比严重失衡,社会结构面临失范。因此,少数民族边境地区社会发展失衡因素虽然复杂,但也不是不可考究的,对金满村来说,异地搬迁不仅急需而且非常必要,其次就是区域发展失衡纠正不能仅仅限于非常规的社会管理,而是要转化为政府发展战略的差异化工作,特殊问题特殊处理,根据区域发展机会与需求,合理灵活、均衡配置资源,实现区域间均衡发展,有效遏制区域发展失衡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提高边疆生产生活水平,增强区域幸福指数,防范边境地区女性流失表征下的社会危机滋生、蔓延,实现边疆地区的和谐、发展,维护边境社会的持久安全与稳定。
  唯有如此,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女性才能有安全、安心、安定的社会生存环境,人类生存发展、构建性别平衡的元素才能产生,族群素质、科学意识才能提高,区域发展失衡才能得到有效遏制,社会和谐发展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花四波。勒墨人社会历史调查与研究[M]。内部材料,2005。
  [2]杨国才,陈星波。少数民族女性学学科建设与妇女发展[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
  [3]吕昭河。发展失衡、预警与超越预警——边疆民族地区发展失衡的思考[J]。民族问题研究,2011,(7)。
  
  Vicissitude of Traditional Public House of Lemo Females and the Anthropological Study of the Inter—regional Balanced Development
  ——Taking Jinman Village of Lushui County for Example
  SONG Jian—feng
  (Scientific Development Dianchi Lake Pan—Asian Cooperation Institute, Kunming University, Kunming, 650214, Yunnan, China)
  
  Abstract:Lemo people is one branch of Bai people, who directly entered the socialist society from the late of primitive society sixty years ago。 The traditional “public house” which means the house for the young lovers to live is still remaining today, becoming one of the crucial components of multiplying in Lemo peopl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building of winding roads in rural areas, the number of “public house” is sharply decreasing, declining and deserting。 The poor contact of females in deep mountains with the modern atmosphere reveals the high imbalance of rural sex ratio and the declination of hundred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anthropological study on the environment and livelihoods in the context of the ups and downs of Lemo “public house”, one can see that the inter—regional balanced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special zon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for ethnic minorities in border areas。
  Keywords:Lemo female; the traditional “public house”; inter—regional development; anthropology
  〔责任编辑:左安嵩〕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2002—2011年度共486篇思想政治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学科导向,揭示了该领域当前的研究态势。研究发现,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倾向于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政治核心(京津)地区倾向于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及党建研究,而经济更为发达的上海地区的研究则呈现出开放性与多元化。同时研究还发现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研究倾向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的外延与内涵界限模糊。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博士
期刊
摘要:如何借鉴《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理念和措施,创新与完善我国反腐败的法律体系和相关机制,是我国法学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我国历来重视腐败犯罪,在打击腐败犯罪方面积累了许多有效经验。但是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相比,我国依然需要修改腐败犯罪刑事法律,进一步跟进和加强国际合作。  关键词:反腐败;刑事;法律体系;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中图分类号:DF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在《反俄狄浦斯: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症》中,法国当代哲学家吉莱斯·德勒兹与利克斯·瓜塔里认为,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是人们心中的欲望源泉,又是资本主义统治的基础。因此,为了使人们能够挣脱资本主义,欲望本能需转向为欲望机器。通过精神分裂分析,他们提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才是“去俄狄浦斯化”的革命代理人,这与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造就自己掘墓人的思想如出一辙。  关键词:反俄狄浦斯;欲望机器;精神分裂分析
期刊
摘要:在我国,包括包装艺术设计在内的所有设计形式中,有部分设计在寻找国际化的路程中迷失了自己。殊不知,国际范儿就是站在本国传统美术肩膀上瞭望世界。在当今,曾经险些被遗忘、封存的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美术领域的一朵奇葩。将现代包装艺术设计与民间美术重构、融合,不仅可以继承、弘扬民间美术文化,创造中国特色包装,还可以让中国的艺术设计通过民族化发展道路,平缓、稳定地驶入世界艺术设计之中。  关键词:包装艺术
期刊
摘要:注意力经济模式下,品牌化是城市生存、发展之道。注意力经济对城市品牌的打造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其一要突出个性,迅速吸引注意力;其二要具有营销意识,善于打造和推介。本文结合石家庄的城市特点,对如何突出石家庄的城市个性从历史文化、城市精神和城市景观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注意力不会自发地获得,必须经过政府、企业和民众的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出政府信誉良好、产品值得信任、人们安居乐业的全方位立体的、具有生
期刊
摘要:三江并流区是我国多种类型贫困的重叠区,该区域是我国限制开发区,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平衡区。由于区域的特殊性,三江并流区的贫困人口众多、贫困率高、致贫因素复杂等因素贫困程度比较高。针对其致贫因素的多样性和特殊性,通过采取培育制度安排、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培育乡村能人、发展乡镇经济等内生增长方式对该区域构建特色反贫困机制。  关键词:特殊类型贫困;特色返贫机制;三江并流区  中图分类号:C9
期刊
摘要:本文利用2011年北京市婚姻家庭会进行的调查数据,分析北京城区已婚人群的婚姻质量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多数夫妻对婚姻的评价是满意的。积极的夫妻互动是影响夫妻婚姻满意评价的重要因素,物质性因素对人们评价婚姻满意状况无显著关系。夫妻间积极性的互动关系包括:夫妻间积极的意见沟通、相互陪伴、有满意的性生活和知心。其中夫妻间的相知和默契是最重要的影响人们评价婚姻质量的因素。个人自评的身体状况和是否雇用
期刊
摘要:民国时期,云南大力实施农业推广政策,建立了农业推广机构与法规体系,使本省农业由传统分散型走向由政府进行积极推广与改进的发展道路,农业教育与农业研究在这一时期也取得突破,标志着我省开始进入了现代农业推广的初创和持续发展时期,在本省数千年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对美烟品种的引进及推广种植,发展漆树、核桃、三七等产业,至今仍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民国时期;云南;农
期刊
摘要:意大利新先锋运动关注艺术的美学形式和社会使命之间的关系问题,六三学社是意大利新先锋运动最集中和有力的表达。翁贝托?埃科则通过参与六三学社的组建和活动,提出了自己的先锋派诗学主张:艺术的美学形式和社会使命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平衡关系。  关键词:翁贝托?埃科;新先锋运动;六三学社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8—0158—03  翁贝托?埃
期刊
摘要:探索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相适应的实验教学机制,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网络知识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值得所有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工作者们深思和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设想和具体思路,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