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践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天津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实际,从“实践教师的责任心”、“实践教师的实验基本技能和指导效果”、“实验教学内容与当前技术的贴合程度以及是否符合当前社会的需求”三个方面构建一套新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进行制度化,促进我院的实践教学迈上一个新高度。
【关键词】:计算机类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评价指标;研究与实践
实践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对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教学质量和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根据天津师范大学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精神,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信息工程专业定位于“工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近几年培养方案进行了较大调整,加大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实践教学在整个培养方案中占有较大比例,实践课程占到总学时数的40%以上;同时形式也多种多样,除了实验性课程外,还包括职业体验、项目实习等其他形式,因此探索和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很强的紧迫性。
教学质量评价是分析与认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必要方法与手段,贯穿于教学体系所有环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对实践教学质量实施监控的有效方法。已有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核心,通过教材、教案、语言表达能力、板书或投影、作业等环节对教学质量做出评价。而实践教学不同于课堂教学,具有互动性强、时间灵活、方法灵活、考核方式灵活等特点,对于教师的实践经验、认真投入程度、表达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有的质量评价方法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任课教师的能力、投入和教学效果。因此在我校已有的质量评价体系基础上,构建体现实践教学特点、引导调节激励实践教学工作、具有合理评价指标和权重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绩效的关键。
为了有效地评价实践类课程的任课老师,我们必须探索出一套客观公正且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每年我校都会对所有课程进行质量评价,可是现有指标不能完全有效地对任课老师实践类课程的授课水平进行评价,也不能反映出计算机类课程的特点(比如软硬件的迅速更新、编程语言的层出不穷、网络应用的瞬息变化等)。为此我们制定了分三步制定新的评价指标:
第一,学院的教学院长组织实践类课程的任课老师进行座谈,详细了解任课老师对指标的建议和需求。此项工作引起广大老师对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认真关注,也获得了他们的宝贵支持。在座谈会上老师们提出了各种中肯的意见,首当其冲的是软硬件课程对实践概念的要求是不同的,需要针对两类课程的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比如“C++与面向对象技术”这门实验课要求任课老师必须有很强的编程经验,在编程过程中如果出现编译、语法、运行错误等,老师应该能迅速做出反应,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有些老师在理论讲授方面能力强,可面对实际编程的错误却束手无策。“EDA技术基础”的实验课偏重于硬件,强调对各种芯片的巧妙运用和制作焊接能力,上课的氛围是活跃而且充满创新气息的,而该门课程的理论讲授相对比较枯燥。我举了这两门课程的例子就是说明要充分考虑软硬件课程对评价指标的不同要求。
第二,教学办在学生信息员中进行广泛的意见征求。我们召集三个年级的学生信息员开会,希望从横向和纵向都能取得第一手的资料。我们询问按照学校评价指标得出的实践课评价结果是否准确反映出他们对老师的真实想法;经过每个学期的评价后,老师们的授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虽然学生信息员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不够系统化,但是也反映出学生们对实践类老师最真实的想法。我们把这些意见归纳总结,做出相应的评价指标。
第三,我们对学校统一的评价指标进行细化和改进,根据我院两个专业的特点,采纳广大师生的意见,制定出“实践教师的责任心”、“实践教师的实验基本技能和指导效果”、“实验教学内容与当前技术的贴合程度以及是否符合当前社会的需求”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
依据这套新的评价体系,我院组织2010、2011和2012级三个年级两个专业将近500名学生,针对二十余门实践类课程和三十余位实践课老师进行评价。经过统计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實验课内容与理论课衔接不够紧密,实验课老师和理论课老师欠缺“配合”。某些实验课的目的是为了理论实践化,增强学生对理论的运用能力。可有时会出现实验课的题目和内容安排与理论课不相关,形成“你讲你的,我做我的”的现象。
第二,实验室设备陈旧,学生无法开展某些前沿性实验。同时学生们对一些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欠缺,造成实验室设备的闲置和浪费。
第三,有些老师实践能力欠缺,在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没有问题,可面对实验课上学生们出现的操作问题,老师应对能力不够。
第四,墨守陈规,缺乏更新。有些实验老师不能及时更新实验教案,实验内容过于陈旧,不符合计算机类课程实时更新的特殊性。
本次评价检查加大了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初步查明了我院实践教学的现状,找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下一步整改打下基础。本轮检查的重点是对三个指标的检验和修订,通过不断的讨论和修改,慢慢制定出符合我院实践类课程特色的质量评价指标。我们今后还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以推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 李波,高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探析,课程·教材·教法,2009(11):93-96
【2】 刘元林,张增凤,孟庆强,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8):126-128
【3】 高鹰,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分类化初探,福建电脑,2011(10):26-27
姓名:张瑞
电话:18622761755
快递样刊的地址:天津市武清区杨村镇栖仙公寓西区2-2-103
【关键词】:计算机类实践教学质量评价;评价指标;研究与实践
实践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对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教学质量和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根据天津师范大学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精神,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信息工程专业定位于“工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近几年培养方案进行了较大调整,加大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实践教学在整个培养方案中占有较大比例,实践课程占到总学时数的40%以上;同时形式也多种多样,除了实验性课程外,还包括职业体验、项目实习等其他形式,因此探索和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很强的紧迫性。
教学质量评价是分析与认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必要方法与手段,贯穿于教学体系所有环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对实践教学质量实施监控的有效方法。已有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核心,通过教材、教案、语言表达能力、板书或投影、作业等环节对教学质量做出评价。而实践教学不同于课堂教学,具有互动性强、时间灵活、方法灵活、考核方式灵活等特点,对于教师的实践经验、认真投入程度、表达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有的质量评价方法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任课教师的能力、投入和教学效果。因此在我校已有的质量评价体系基础上,构建体现实践教学特点、引导调节激励实践教学工作、具有合理评价指标和权重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绩效的关键。
为了有效地评价实践类课程的任课老师,我们必须探索出一套客观公正且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每年我校都会对所有课程进行质量评价,可是现有指标不能完全有效地对任课老师实践类课程的授课水平进行评价,也不能反映出计算机类课程的特点(比如软硬件的迅速更新、编程语言的层出不穷、网络应用的瞬息变化等)。为此我们制定了分三步制定新的评价指标:
第一,学院的教学院长组织实践类课程的任课老师进行座谈,详细了解任课老师对指标的建议和需求。此项工作引起广大老师对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认真关注,也获得了他们的宝贵支持。在座谈会上老师们提出了各种中肯的意见,首当其冲的是软硬件课程对实践概念的要求是不同的,需要针对两类课程的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指标。比如“C++与面向对象技术”这门实验课要求任课老师必须有很强的编程经验,在编程过程中如果出现编译、语法、运行错误等,老师应该能迅速做出反应,解决问题,也就是说,有些老师在理论讲授方面能力强,可面对实际编程的错误却束手无策。“EDA技术基础”的实验课偏重于硬件,强调对各种芯片的巧妙运用和制作焊接能力,上课的氛围是活跃而且充满创新气息的,而该门课程的理论讲授相对比较枯燥。我举了这两门课程的例子就是说明要充分考虑软硬件课程对评价指标的不同要求。
第二,教学办在学生信息员中进行广泛的意见征求。我们召集三个年级的学生信息员开会,希望从横向和纵向都能取得第一手的资料。我们询问按照学校评价指标得出的实践课评价结果是否准确反映出他们对老师的真实想法;经过每个学期的评价后,老师们的授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虽然学生信息员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不够系统化,但是也反映出学生们对实践类老师最真实的想法。我们把这些意见归纳总结,做出相应的评价指标。
第三,我们对学校统一的评价指标进行细化和改进,根据我院两个专业的特点,采纳广大师生的意见,制定出“实践教师的责任心”、“实践教师的实验基本技能和指导效果”、“实验教学内容与当前技术的贴合程度以及是否符合当前社会的需求”三个方面的评价指标。
依据这套新的评价体系,我院组织2010、2011和2012级三个年级两个专业将近500名学生,针对二十余门实践类课程和三十余位实践课老师进行评价。经过统计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實验课内容与理论课衔接不够紧密,实验课老师和理论课老师欠缺“配合”。某些实验课的目的是为了理论实践化,增强学生对理论的运用能力。可有时会出现实验课的题目和内容安排与理论课不相关,形成“你讲你的,我做我的”的现象。
第二,实验室设备陈旧,学生无法开展某些前沿性实验。同时学生们对一些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欠缺,造成实验室设备的闲置和浪费。
第三,有些老师实践能力欠缺,在课堂上的理论讲授没有问题,可面对实验课上学生们出现的操作问题,老师应对能力不够。
第四,墨守陈规,缺乏更新。有些实验老师不能及时更新实验教案,实验内容过于陈旧,不符合计算机类课程实时更新的特殊性。
本次评价检查加大了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初步查明了我院实践教学的现状,找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下一步整改打下基础。本轮检查的重点是对三个指标的检验和修订,通过不断的讨论和修改,慢慢制定出符合我院实践类课程特色的质量评价指标。我们今后还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以推动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 李波,高校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探析,课程·教材·教法,2009(11):93-96
【2】 刘元林,张增凤,孟庆强,实践类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8):126-128
【3】 高鹰,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分类化初探,福建电脑,2011(10):26-27
姓名:张瑞
电话:18622761755
快递样刊的地址:天津市武清区杨村镇栖仙公寓西区2-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