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相应地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及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高校就业指导思路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高度融合,缓解就业压力。文章分析了高校就业指导及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阐述了如何促进高校就业指导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一、前言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目前社会热点话题,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使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断凸显,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且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直接影响高校自身的“生死存亡”,目前来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高校辅导员应不断创新管理内容与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业指导思想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也要不断贯穿进去,将二者很好地相融合,达到良好地教学效果。
二、高校就业指导中出现的不足
(一)就业指导内容单一
就业形势的严峻,在一定程度上就业指导工作在高校内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很多学校增设了相关指导课程,但对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还应实际运用到实践中去,需要从大量的实践工作之中得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信息。在目前各个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大多以就业指导理论课程及讲座为主,且有的教师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只是讲解理论课程、就业方针与政策的宣贯,为学生仅仅传达出一些基本的就业信息,这种情况下的就业指导内容与形式针对性、指导性并不强,无法满足当前学生应对就业压力的需求。就业指导形式、内容单一、枯燥,直接导致高校就业指导效果较差。
(二)缺乏专业人员指导
通过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现状的研究、分析,部分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配备了就业指导中心的学校部门,且配备有就业指导老师,但是在大多数学校,就业指导老师大多是由不具备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背景的辅导员老师或学校行政人员来担任,这些人大多是一人两职或一人多职,且不说工作时间与内容紧凑,有些就业指导人员自身并没有丰富的就业指导相关工作经验,不具备就业指导的专业知识,因此,学生也不可能真正领会并实现就业指导的最终目的。
三、高校学生思想中存在的不足
(一)严重的攀比心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及人们传统观念的变化,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目前大学生基本以90后为主,且这些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了过度溺爱,对父母也是过度依赖,将这些家庭优越、父母溺爱的学生放在一个环境中,他们的心理状态极其微妙复杂,基本表现为嫉妒、自卑、依赖、攀比等心理,尤其是相互攀比,是高校学生思想存在的重要的亟待化解的问题。
(二)缺乏责任感
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理应将自身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回报国家、社会,为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择业问题上,最先考虑的还是自己的利益,当国家需要、社会责任与其个人利益相冲突时,这部分学生会毫不犹豫选择对自己个人利益有益的工作,没有了担当与社会责任感,更别提为集体做出奉献与牺牲,这是高校学生思想中极为消极的一面,教师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四、高校就业指导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一)指引学生树立职业意识
为促进高校就业指导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高校应帮助学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树立职业意识。传统高校教育体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没有进行合理地引导,大部分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只是在进入大学三年级下学期、甚至临近毕业才开始考虑,对就业准备不足,提升自身能力适应就业形势的针对性准备不充分,这就源于学校在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就没有指导学生着手准备就业的能力及知识储备,开展就业形势分析报告会,让学生对就业形势有全面的了解,而是放任学生自流,没有帮助学生及早在学习中融入职业目标及职业规划,树立职业意识。
(二)提高学生竞争实力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综合型及全能型素质人才早已成为用人单位的硬性要求与标准,大学生就业专业实力竞争逐渐变成综合素质、综合实力的比拼,这就要求大学期间大学生应促进自身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如就业指导老师可以和学生组织的各种社团沟通、联系,组织大学生就业演讲辩论赛,或者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容应对激烈的职业竞争。
(三)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就业指导中
高校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作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融入思政政治教育,使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与追求目标,对自身就业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规划。
(四)加强建设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未引起高校足够的重视,导致就业指导工作缺乏专业性,专业队伍建设欠缺,且目前校方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也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就需要校方不断提高教师、辅导员及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提供专业知识学习的机会,加强专业化队伍培训,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专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促使二者共同进步与发展。
五、总结
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与严峻的就业形势,各大高校应不断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不仅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也应重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就业问题的指导教育,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指引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并适时根据市场对各种人才的需求,帮助学生做好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整体竞争实力,进而推动高校就业指导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朱楠、黎斌.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有效融合[J].品牌,2014(10):175.
[2]何旭.试论高校就业指导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8-9.
[3]孙晓静、王良印、金鑫.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J].学园,2013(14):67-68.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一、前言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目前社会热点话题,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普及,使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断凸显,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且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直接影响高校自身的“生死存亡”,目前来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高校辅导员应不断创新管理内容与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业指导思想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也要不断贯穿进去,将二者很好地相融合,达到良好地教学效果。
二、高校就业指导中出现的不足
(一)就业指导内容单一
就业形势的严峻,在一定程度上就业指导工作在高校内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很多学校增设了相关指导课程,但对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还应实际运用到实践中去,需要从大量的实践工作之中得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信息。在目前各个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大多以就业指导理论课程及讲座为主,且有的教师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只是讲解理论课程、就业方针与政策的宣贯,为学生仅仅传达出一些基本的就业信息,这种情况下的就业指导内容与形式针对性、指导性并不强,无法满足当前学生应对就业压力的需求。就业指导形式、内容单一、枯燥,直接导致高校就业指导效果较差。
(二)缺乏专业人员指导
通过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现状的研究、分析,部分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配备了就业指导中心的学校部门,且配备有就业指导老师,但是在大多数学校,就业指导老师大多是由不具备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背景的辅导员老师或学校行政人员来担任,这些人大多是一人两职或一人多职,且不说工作时间与内容紧凑,有些就业指导人员自身并没有丰富的就业指导相关工作经验,不具备就业指导的专业知识,因此,学生也不可能真正领会并实现就业指导的最终目的。
三、高校学生思想中存在的不足
(一)严重的攀比心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及人们传统观念的变化,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目前大学生基本以90后为主,且这些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了过度溺爱,对父母也是过度依赖,将这些家庭优越、父母溺爱的学生放在一个环境中,他们的心理状态极其微妙复杂,基本表现为嫉妒、自卑、依赖、攀比等心理,尤其是相互攀比,是高校学生思想存在的重要的亟待化解的问题。
(二)缺乏责任感
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理应将自身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回报国家、社会,为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但是当前大部分大学生在就业、择业问题上,最先考虑的还是自己的利益,当国家需要、社会责任与其个人利益相冲突时,这部分学生会毫不犹豫选择对自己个人利益有益的工作,没有了担当与社会责任感,更别提为集体做出奉献与牺牲,这是高校学生思想中极为消极的一面,教师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四、高校就业指导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一)指引学生树立职业意识
为促进高校就业指导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高校应帮助学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树立职业意识。传统高校教育体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没有进行合理地引导,大部分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只是在进入大学三年级下学期、甚至临近毕业才开始考虑,对就业准备不足,提升自身能力适应就业形势的针对性准备不充分,这就源于学校在学生进入大学开始就没有指导学生着手准备就业的能力及知识储备,开展就业形势分析报告会,让学生对就业形势有全面的了解,而是放任学生自流,没有帮助学生及早在学习中融入职业目标及职业规划,树立职业意识。
(二)提高学生竞争实力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综合型及全能型素质人才早已成为用人单位的硬性要求与标准,大学生就业专业实力竞争逐渐变成综合素质、综合实力的比拼,这就要求大学期间大学生应促进自身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如就业指导老师可以和学生组织的各种社团沟通、联系,组织大学生就业演讲辩论赛,或者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容应对激烈的职业竞争。
(三)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就业指导中
高校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对促进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作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融入思政政治教育,使高校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与追求目标,对自身就业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规划。
(四)加强建设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未引起高校足够的重视,导致就业指导工作缺乏专业性,专业队伍建设欠缺,且目前校方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针对性,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也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就需要校方不断提高教师、辅导员及相关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提供专业知识学习的机会,加强专业化队伍培训,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专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促使二者共同进步与发展。
五、总结
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与严峻的就业形势,各大高校应不断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不仅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教育,也应重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就业问题的指导教育,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指引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并适时根据市场对各种人才的需求,帮助学生做好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整体竞争实力,进而推动高校就业指导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朱楠、黎斌.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有效融合[J].品牌,2014(10):175.
[2]何旭.试论高校就业指导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8-9.
[3]孙晓静、王良印、金鑫.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J].学园,2013(14):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