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甘肃哈萨克族是最具游牧性的民族之一,其定居到城镇化的过程,不仅是游牧生计方式与农耕生计方式的磨合,也是游牧心性与制度化管理的磨合。本文试图以甘肃哈萨克族这支自愿城镇化的游牧民族的婚礼仪式变化作为切入点,呈现游牧民族对当下城镇化的适应情况。
关键词:哈萨克族;城镇化;婚俗
哈萨克族在中国的分布,大部分在新疆,少部分在甘肃哈萨克族自治县。1993年开始,阿克塞县历时几年经历了县城大搬迁,进入了完全城镇化的时代。哈萨克族牧民不仅在县城的民族新村中人人有住房,而且实现了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城镇接轨。牧民的收入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而本文的写作则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的。
婚姻是建立家庭的基础,是依照风俗或者法律结成两性关系的稳定开始,不仅有其外在特征,也有其内在属性。而婚礼,是婚姻缔结的仪式,受到社会的影响,也对社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所以,从游牧社会进入到城镇社会的哈萨克族婚礼变化,反应了当下牧民对城镇化生活的适应。
一、仪式程序的简化
传统牧区的哈萨克族结婚程序一般有六个步骤,分别为说亲、订婚、男方送彩礼、商定婚期、姑娘出嫁仪式、男方迎亲仪式。而当下,由于男女双方自由恋爱,说亲仪式不再特意进行,而是男女双方觉得感情差不多了,回家跟双方的长辈讲,由长辈们商定订婚的日期。订婚的仪式比较简单,由男方家来两个人携带习俗上的物品,如做裙子的料子、头巾、衣服、鞋等等,和礼金(大约3000块),前往女方家订婚。订婚后男方可以开始送彩礼了,每次送的东西不一样,放在女方家的东西,女方也并不打开,这一过程会多次进行。然后再约定具体的日子来女方家,进行给女方亲戚送彩礼的仪式。对于在彩礼单上未涉及的亲戚,女方家长会再给男方一个彩礼单,在出嫁那天由男方将彩礼送上。这一过程中便也商定了婚期。①
传统上,姑娘的出嫁仪式和男方的迎亲仪式因为牧区距离遥远,往往要持续几天。而在阿克塞县,因为牧民们都已定居县城,姑娘的出嫁仪式和男方的迎亲仪式往往在一天完成。除了仪式日子缩短,对于婚房的布置也早早进行。出嫁当天,在车上的嫁妆,除了被褥等,其他多是家电的外包裝,新家电已经摆入新房,这也大大节约了新人婚后布置新房的时间。传统的以骆驼拉彩礼的方式也不再使用,当下习惯以汽车拉嫁妆。汽车多为租赁,包括拉嫁妆的小卡车,及结婚的礼仪车。少数物质经济条件较好的父母,会给女儿陪嫁车辆,新车会在这一天一起开入新郎家。
结婚当天,女方家和男方家分别宴请客人。宴请客人可以在家里搭建的毡房里进行,也可以在饭店进行,根据每家的实际情况选择。很多结婚的家庭为了方便,将宴席开在饭店,揭面纱仪式等也在饭店完成,这些相关程序会外包给婚庆司仪。遇到好日子,很可能一天有两三对新人结婚。作为一个哈萨克族人口只有三千多人的县城,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亲戚关系,因而你可能会在四场宴席上看到相同的面孔。总之,在阿克塞县的哈萨克族婚礼中,出嫁仪式、送嫁妆、摆嫁妆、迎亲仪式往往一天内即可完成。②
二、结婚服饰的地方特色
阿克塞县的哈萨克族与新疆哈萨克族结婚习俗相似,但是最大的不同,是结婚服饰的颜色不同。新疆的哈萨克族新娘婚服是白色的,而阿克塞县哈萨克族的新娘婚服是红色的。这种默认红色的传统,已经持续了很久,及至当下,成了地方特色。
关于甘肃哈萨克族对白色婚服的看法,他们认为白色取自于“白天鹅”的颜,色,或认为表示“纯洁”的寓意等。而关于红色并没有本地人对此进行解释。笔者认为这一颜色的由来,原因可能有两种。
(一)传统因素
显然,红色不可能来自于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极为崇尚绿色,对红色并没有热情。不仅如此,还对教徒若做坏事死后会下火狱的告诫。所以,对红色的喜爱,可以追溯到早期游牧社会形成的萨满教遗存,即对火的崇拜。若是仔细观察哈萨克族结婚的服饰,会发现对动物的喜爱,如帽子上的花纹形状、猫头鹰的羽毛装饰等,这些都来自于早期游牧生活的遗存。
对于红色的喜爱,也可以从传统的日常服饰中看出。哈萨克族女子的服饰,多为用白色、红色、绿色和淡蓝色的绸缎、毛纺织品等制作而成的连衣裙。当然,这些传统的服饰,在当下的阿克塞县青年人日常生活中并不盛行,而是作为节日的盛装。
(二)现实因素
哈萨克族有同部落不婚的习俗,七辈以内严禁通婚。但是,阿克塞县的哈萨克族曾经出现过近亲结婚的例子。这一现象被新疆的哈萨克族提出异议。本地哈萨克族自己也开始注意这个现象,近些年不再有近亲结婚的例子。这一现象出现,是因为本地的哈萨克族人数很少,难以找到合适的本族人结婚。尤其在早期,交通状况并不便利,本地人对外交流的机会很少,出现了几例近亲结婚的例子。依照当地人的说法,近亲结婚也不是非常近,也算隔代旁系,比如叔叔和外甥女结婚,这在汉人中是可行的。但是依照哈萨克族传统,属于近亲结婚。结果生出智力有问题的孩子,这引起当地人的注意。随着社会发展,交通便利、通讯发达,2000年后本地近亲结婚的基本没有了。
可是,在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年轻人有结婚生子的需求,所以前些年当地哈萨克族与其他民族通婚的情况较为常见。族外通婚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下,成为可以理解的现象。有汉族女子嫁哈萨克族男子,也有哈萨克族女子嫁汉族男子的现象。但是通常是哈萨克族男子娶汉族女子的较多。而汉族结婚尚红,这也许是婚服红色的可能原因之一。也就是说,红色婚服的由来很可能是基于长期与汉人生活的互动经历。如果到当地做调研,会发现当地哈萨克族的汉语水平普遍很好,从事牧业的汉族也多会讲哈萨克语,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当地哈萨克族与汉族的交往情况。
三、婚俗中传统与现实的联结
从传统的游牧社会进入现代社会,游牧民族不得不进行现代性转型。而在婚礼中,仪式性与实用性的呈现,可以看到游牧民族城镇化的抉择。 首先,毡房。现在,即使在牧区,毡房的使用率也不算很高,因为每个草场都有砖土结构的房子。尤其城镇化的生活,毡房的实用性在现实生活中大打折扣。但是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毡房,因为毡房在每个哈萨克族生命中不可或缺。毡房成为象征,记录了哈萨克族的重要人生礼仪。就婚礼来看,新娘从娘家的毡房走出,再从夫家的毡房进入,才算真正嫁入男方大家庭。
旧时毡房的住居需要,在当下替换为城里的住房——楼房。常有哈萨克族老人表示,没有楼房,儿子娶不上媳妇。组成家庭首先要有一个居住的场所,但是在当下,居住要求的提高,增加了娶親的经济困难。而住在楼房,在另一方面,更加割裂了牧民与牧场的关系,年轻人不愿再从事放牧工作。
其次,嫁妆。传统的婚礼中,男方准备新房,女方添置家中所有生活用品,以及出行工具。以前姑娘的嫁妆主要是自己缝制的刺绣用品,以及被褥、箱柜、简单厨具等,传统陪嫁的出行工具是马匹和骆驼。而当下,除了被褥以外,还需各种家电,以及电动摩托车或汽车等出行工具。这当然也是根据当下城镇生活需求而来。城镇生活往往与牧区生活大为不同,选择在城镇定居,很难再进入牧业生活。
还有,婚礼仪式中的攀比现象。过去,牧民们的财产一眼能看出来,牲畜群就是其财产。但是当下,牧民不在牧区结婚,因而婚礼成了夸富宴。除了房子与车子的攀比,婚礼的豪华程度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内容。这些在传统的游牧社会生活中不存在。常有老人指责年轻人结婚不懂事,要好车,要好房,要贵衣服、电脑,要大的婚庆场面——这些与游牧的生活现实不同,也注定了年轻人难以再走向牧场。
但是不可否认,城镇化的生活相对于牧区生活是舒适的,因而年轻人才纷纷选择在县城定居,并努力就近寻找就业机会。
四、结语
甘肃哈萨克族的城镇化程度较深,县城的规划与搬迁也来自于其自身的诉求。在对婚礼仪式的分析中发现,即使仪式过程简化,联结亲朋好友的功能仍是仪式的重点诉求,否则不会出现同一群人参加四个席面的情况。即使传统婚礼中的内容多有替换,但是功能的完整性仍然存在,如住的需求以及出行的需求。只是城镇化的过程中,牧民逐渐脱离了牧区以及游牧的生计方式,且并未找到较好的替换方式。这是游牧民族城镇化的困境,也是甘肃哈萨克族积极寻找转型的内在动力。
【注释】
①此一资料来自对当地哈萨克族牧民的访谈。
②此一总结来自于作者对四个婚礼的参与观察。
【参考文献】
[1]帕提曼.哈萨克族民俗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苏北海.哈萨克族文化史[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朱娜(1987-),女,蒙古族,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研究方向:历史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关键词:哈萨克族;城镇化;婚俗
哈萨克族在中国的分布,大部分在新疆,少部分在甘肃哈萨克族自治县。1993年开始,阿克塞县历时几年经历了县城大搬迁,进入了完全城镇化的时代。哈萨克族牧民不仅在县城的民族新村中人人有住房,而且实现了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城镇接轨。牧民的收入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而本文的写作则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的。
婚姻是建立家庭的基础,是依照风俗或者法律结成两性关系的稳定开始,不仅有其外在特征,也有其内在属性。而婚礼,是婚姻缔结的仪式,受到社会的影响,也对社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所以,从游牧社会进入到城镇社会的哈萨克族婚礼变化,反应了当下牧民对城镇化生活的适应。
一、仪式程序的简化
传统牧区的哈萨克族结婚程序一般有六个步骤,分别为说亲、订婚、男方送彩礼、商定婚期、姑娘出嫁仪式、男方迎亲仪式。而当下,由于男女双方自由恋爱,说亲仪式不再特意进行,而是男女双方觉得感情差不多了,回家跟双方的长辈讲,由长辈们商定订婚的日期。订婚的仪式比较简单,由男方家来两个人携带习俗上的物品,如做裙子的料子、头巾、衣服、鞋等等,和礼金(大约3000块),前往女方家订婚。订婚后男方可以开始送彩礼了,每次送的东西不一样,放在女方家的东西,女方也并不打开,这一过程会多次进行。然后再约定具体的日子来女方家,进行给女方亲戚送彩礼的仪式。对于在彩礼单上未涉及的亲戚,女方家长会再给男方一个彩礼单,在出嫁那天由男方将彩礼送上。这一过程中便也商定了婚期。①
传统上,姑娘的出嫁仪式和男方的迎亲仪式因为牧区距离遥远,往往要持续几天。而在阿克塞县,因为牧民们都已定居县城,姑娘的出嫁仪式和男方的迎亲仪式往往在一天完成。除了仪式日子缩短,对于婚房的布置也早早进行。出嫁当天,在车上的嫁妆,除了被褥等,其他多是家电的外包裝,新家电已经摆入新房,这也大大节约了新人婚后布置新房的时间。传统的以骆驼拉彩礼的方式也不再使用,当下习惯以汽车拉嫁妆。汽车多为租赁,包括拉嫁妆的小卡车,及结婚的礼仪车。少数物质经济条件较好的父母,会给女儿陪嫁车辆,新车会在这一天一起开入新郎家。
结婚当天,女方家和男方家分别宴请客人。宴请客人可以在家里搭建的毡房里进行,也可以在饭店进行,根据每家的实际情况选择。很多结婚的家庭为了方便,将宴席开在饭店,揭面纱仪式等也在饭店完成,这些相关程序会外包给婚庆司仪。遇到好日子,很可能一天有两三对新人结婚。作为一个哈萨克族人口只有三千多人的县城,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亲戚关系,因而你可能会在四场宴席上看到相同的面孔。总之,在阿克塞县的哈萨克族婚礼中,出嫁仪式、送嫁妆、摆嫁妆、迎亲仪式往往一天内即可完成。②
二、结婚服饰的地方特色
阿克塞县的哈萨克族与新疆哈萨克族结婚习俗相似,但是最大的不同,是结婚服饰的颜色不同。新疆的哈萨克族新娘婚服是白色的,而阿克塞县哈萨克族的新娘婚服是红色的。这种默认红色的传统,已经持续了很久,及至当下,成了地方特色。
关于甘肃哈萨克族对白色婚服的看法,他们认为白色取自于“白天鹅”的颜,色,或认为表示“纯洁”的寓意等。而关于红色并没有本地人对此进行解释。笔者认为这一颜色的由来,原因可能有两种。
(一)传统因素
显然,红色不可能来自于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极为崇尚绿色,对红色并没有热情。不仅如此,还对教徒若做坏事死后会下火狱的告诫。所以,对红色的喜爱,可以追溯到早期游牧社会形成的萨满教遗存,即对火的崇拜。若是仔细观察哈萨克族结婚的服饰,会发现对动物的喜爱,如帽子上的花纹形状、猫头鹰的羽毛装饰等,这些都来自于早期游牧生活的遗存。
对于红色的喜爱,也可以从传统的日常服饰中看出。哈萨克族女子的服饰,多为用白色、红色、绿色和淡蓝色的绸缎、毛纺织品等制作而成的连衣裙。当然,这些传统的服饰,在当下的阿克塞县青年人日常生活中并不盛行,而是作为节日的盛装。
(二)现实因素
哈萨克族有同部落不婚的习俗,七辈以内严禁通婚。但是,阿克塞县的哈萨克族曾经出现过近亲结婚的例子。这一现象被新疆的哈萨克族提出异议。本地哈萨克族自己也开始注意这个现象,近些年不再有近亲结婚的例子。这一现象出现,是因为本地的哈萨克族人数很少,难以找到合适的本族人结婚。尤其在早期,交通状况并不便利,本地人对外交流的机会很少,出现了几例近亲结婚的例子。依照当地人的说法,近亲结婚也不是非常近,也算隔代旁系,比如叔叔和外甥女结婚,这在汉人中是可行的。但是依照哈萨克族传统,属于近亲结婚。结果生出智力有问题的孩子,这引起当地人的注意。随着社会发展,交通便利、通讯发达,2000年后本地近亲结婚的基本没有了。
可是,在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年轻人有结婚生子的需求,所以前些年当地哈萨克族与其他民族通婚的情况较为常见。族外通婚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下,成为可以理解的现象。有汉族女子嫁哈萨克族男子,也有哈萨克族女子嫁汉族男子的现象。但是通常是哈萨克族男子娶汉族女子的较多。而汉族结婚尚红,这也许是婚服红色的可能原因之一。也就是说,红色婚服的由来很可能是基于长期与汉人生活的互动经历。如果到当地做调研,会发现当地哈萨克族的汉语水平普遍很好,从事牧业的汉族也多会讲哈萨克语,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当地哈萨克族与汉族的交往情况。
三、婚俗中传统与现实的联结
从传统的游牧社会进入现代社会,游牧民族不得不进行现代性转型。而在婚礼中,仪式性与实用性的呈现,可以看到游牧民族城镇化的抉择。 首先,毡房。现在,即使在牧区,毡房的使用率也不算很高,因为每个草场都有砖土结构的房子。尤其城镇化的生活,毡房的实用性在现实生活中大打折扣。但是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毡房,因为毡房在每个哈萨克族生命中不可或缺。毡房成为象征,记录了哈萨克族的重要人生礼仪。就婚礼来看,新娘从娘家的毡房走出,再从夫家的毡房进入,才算真正嫁入男方大家庭。
旧时毡房的住居需要,在当下替换为城里的住房——楼房。常有哈萨克族老人表示,没有楼房,儿子娶不上媳妇。组成家庭首先要有一个居住的场所,但是在当下,居住要求的提高,增加了娶親的经济困难。而住在楼房,在另一方面,更加割裂了牧民与牧场的关系,年轻人不愿再从事放牧工作。
其次,嫁妆。传统的婚礼中,男方准备新房,女方添置家中所有生活用品,以及出行工具。以前姑娘的嫁妆主要是自己缝制的刺绣用品,以及被褥、箱柜、简单厨具等,传统陪嫁的出行工具是马匹和骆驼。而当下,除了被褥以外,还需各种家电,以及电动摩托车或汽车等出行工具。这当然也是根据当下城镇生活需求而来。城镇生活往往与牧区生活大为不同,选择在城镇定居,很难再进入牧业生活。
还有,婚礼仪式中的攀比现象。过去,牧民们的财产一眼能看出来,牲畜群就是其财产。但是当下,牧民不在牧区结婚,因而婚礼成了夸富宴。除了房子与车子的攀比,婚礼的豪华程度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内容。这些在传统的游牧社会生活中不存在。常有老人指责年轻人结婚不懂事,要好车,要好房,要贵衣服、电脑,要大的婚庆场面——这些与游牧的生活现实不同,也注定了年轻人难以再走向牧场。
但是不可否认,城镇化的生活相对于牧区生活是舒适的,因而年轻人才纷纷选择在县城定居,并努力就近寻找就业机会。
四、结语
甘肃哈萨克族的城镇化程度较深,县城的规划与搬迁也来自于其自身的诉求。在对婚礼仪式的分析中发现,即使仪式过程简化,联结亲朋好友的功能仍是仪式的重点诉求,否则不会出现同一群人参加四个席面的情况。即使传统婚礼中的内容多有替换,但是功能的完整性仍然存在,如住的需求以及出行的需求。只是城镇化的过程中,牧民逐渐脱离了牧区以及游牧的生计方式,且并未找到较好的替换方式。这是游牧民族城镇化的困境,也是甘肃哈萨克族积极寻找转型的内在动力。
【注释】
①此一资料来自对当地哈萨克族牧民的访谈。
②此一总结来自于作者对四个婚礼的参与观察。
【参考文献】
[1]帕提曼.哈萨克族民俗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2]苏北海.哈萨克族文化史[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朱娜(1987-),女,蒙古族,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研究方向:历史人类学、社会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