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产学研平台是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重要的联系纽带,对二者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论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并构建完善的产学研平台合作体系,以加强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合作,保障二者共同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学研平台;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理念是重视理论知识,轻视实践操作,导致学生就业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工作岗位,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经济发展。而企业的经营理念与高职院校恰恰相反,重视实践操作,轻视理论知识,致使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较差,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不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人才,并帮助人才就业,而人才主要的就业地点就是各个企业,所以人才是校企合作的联系和纽带,为校企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首先,企业应帮助高职院校进行教育体系的改革,使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企业的岗位要求,缩短人才到岗后的适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其次,企业还可以到高职院校讲座,宣传企业文化,并邀请优秀人才到企业实习工作,以提高人才的操作水平和实践能力。再次,企业应为高校注资,让高校研究新的生产技术,并对现有产品进行升级和创新,以提高市场竞争力。最后,企业还可以运用高校资源组织对现有员工的培训,以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通过改革教育体系,实行对人才的定向培养,让人才学会更多的实践知识,能够将更多人才输送到企业,达到帮助人才就业的目的。高职院校有了充裕的资金,就能够深入研究科学技术,更好地完成科研工作。同时,还可以购买更多先进的设备仪器,扩建师资队伍,以加快研究进度,提高科研水平。高职院校具备领先的科学技术和雄厚的物质基础,就可以招收更多的优秀学生来校学习,有助于人才的培养。
二、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平台内涵
产学研平台是校企合作的主要措施,即将生产、教学、科研融于一体,共享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各项资源,使技术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以构建科学完善的合作体系。产学研平台既是高职院校的科研机构,也是企业的研发中心,高职院校运用产学研平台进行科研工作,为高校改革创新教育体系,为企业研发新型产品和生产技术,企业将出售新产品、新技术获得的利润投入到产学研平台中,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体系,从而使校企之间能够长久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平台合作机制
1.建设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产学研平台是以平等互利为基础,使高职院校和企业能够长远合作,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但是高职院校和企业由于性质不同,获取盈利的方式不同,所以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容易在合作中产生不同的意见,甚至会导致合作关系破裂。为了保证产学研平台的稳定性,高职院校和企业应秉持互利互惠原则,向对方显示最大的诚意,发生分歧时,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公平分配所得利益,以促使合作的顺利进行。
2.高职院校要把握产学研平台的主导地位
由于高职院校是所有科研项目的执行者,所以高职院校应在产学研平台中占据主导地位。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权力,提高高职院校自身和产学研平台的综合实力。高职院校不能将心思全部用于研究企业的技术项目,应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扩充师资力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并自主研发和创新研究技术,使产学研平台也能够与时俱进,拥有先进的技术水平,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四、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平台内部运行和管理机制
1.建立产学研平台的支持机制
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平台在起步时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说高职院校自身的技术限制、外界的环境因素、企业的资金支持不到位等等,这些都会阻碍产学研平台的建立。而且产学研平台建立初期往往规模较小,不能获得盈利,所以高职院校要在思想上和物质上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储备资金不足导致产学研平台无法正常运行。科学的方法是建立产学研平台的支持机制,从物质上给予最大的帮助,帮助产学研平台渡过难关,从而实现平稳运行。
2.落实技术研发人员科研奖励机制
过去高职院校受到的关注度较小,不能得到广泛的外界资源,所以现有的科研技术较为落后,不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为了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需要引起各行各业的关注,通过吸收外界资金来壮大自身,所以高职院校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而快速提高技术水平的方法就是提高研究效率,加快研究进度。研发人员在产学研平台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激发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对科研工作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高职院校要建立科学的奖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研发人员提供物质奖励和晋升机会,并给予其优厚的福利待遇。
3.处理好短期经济利益与技术研发人员长远发展的关系
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平台既是企业的技术研发部,又是高职院校的研发机构,在运行过程中,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最大化,希望用技术水平最高超的人员承担研发任务,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还要承担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的长远任务,因此要通过构建团队等有效手段,有侧重地分配研发任务,有目的地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水平,做到短期经济利益与技术研发人员长远发展的有机结合。高职院校还要通过有效调控机制,使参与技术研发工作的教师合理承担教学任务,以确保教学质量不受冲击和影响。
五、小结
高职院校和企业在产学研平台中应进行平等对话,公平分配利益,高职院校还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产学研平台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并提高科研人员的福利待遇,以保证产学研平台的平稳发展。同时,高职院校还要扩充师资力量,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文治.高职院校产学研的协同创新[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6).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学研平台;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理念是重视理论知识,轻视实践操作,导致学生就业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工作岗位,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经济发展。而企业的经营理念与高职院校恰恰相反,重视实践操作,轻视理论知识,致使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较差,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不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人才,并帮助人才就业,而人才主要的就业地点就是各个企业,所以人才是校企合作的联系和纽带,为校企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首先,企业应帮助高职院校进行教育体系的改革,使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企业的岗位要求,缩短人才到岗后的适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其次,企业还可以到高职院校讲座,宣传企业文化,并邀请优秀人才到企业实习工作,以提高人才的操作水平和实践能力。再次,企业应为高校注资,让高校研究新的生产技术,并对现有产品进行升级和创新,以提高市场竞争力。最后,企业还可以运用高校资源组织对现有员工的培训,以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院校通过改革教育体系,实行对人才的定向培养,让人才学会更多的实践知识,能够将更多人才输送到企业,达到帮助人才就业的目的。高职院校有了充裕的资金,就能够深入研究科学技术,更好地完成科研工作。同时,还可以购买更多先进的设备仪器,扩建师资队伍,以加快研究进度,提高科研水平。高职院校具备领先的科学技术和雄厚的物质基础,就可以招收更多的优秀学生来校学习,有助于人才的培养。
二、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平台内涵
产学研平台是校企合作的主要措施,即将生产、教学、科研融于一体,共享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各项资源,使技术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以构建科学完善的合作体系。产学研平台既是高职院校的科研机构,也是企业的研发中心,高职院校运用产学研平台进行科研工作,为高校改革创新教育体系,为企业研发新型产品和生产技术,企业将出售新产品、新技术获得的利润投入到产学研平台中,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体系,从而使校企之间能够长久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平台合作机制
1.建设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产学研平台是以平等互利为基础,使高职院校和企业能够长远合作,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但是高职院校和企业由于性质不同,获取盈利的方式不同,所以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容易在合作中产生不同的意见,甚至会导致合作关系破裂。为了保证产学研平台的稳定性,高职院校和企业应秉持互利互惠原则,向对方显示最大的诚意,发生分歧时,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并公平分配所得利益,以促使合作的顺利进行。
2.高职院校要把握产学研平台的主导地位
由于高职院校是所有科研项目的执行者,所以高职院校应在产学研平台中占据主导地位。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权力,提高高职院校自身和产学研平台的综合实力。高职院校不能将心思全部用于研究企业的技术项目,应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扩充师资力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并自主研发和创新研究技术,使产学研平台也能够与时俱进,拥有先进的技术水平,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四、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平台内部运行和管理机制
1.建立产学研平台的支持机制
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平台在起步时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说高职院校自身的技术限制、外界的环境因素、企业的资金支持不到位等等,这些都会阻碍产学研平台的建立。而且产学研平台建立初期往往规模较小,不能获得盈利,所以高职院校要在思想上和物质上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储备资金不足导致产学研平台无法正常运行。科学的方法是建立产学研平台的支持机制,从物质上给予最大的帮助,帮助产学研平台渡过难关,从而实现平稳运行。
2.落实技术研发人员科研奖励机制
过去高职院校受到的关注度较小,不能得到广泛的外界资源,所以现有的科研技术较为落后,不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为了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需要引起各行各业的关注,通过吸收外界资金来壮大自身,所以高职院校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而快速提高技术水平的方法就是提高研究效率,加快研究进度。研发人员在产学研平台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激发研发人员的积极性,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对科研工作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高职院校要建立科学的奖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研发人员提供物质奖励和晋升机会,并给予其优厚的福利待遇。
3.处理好短期经济利益与技术研发人员长远发展的关系
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平台既是企业的技术研发部,又是高职院校的研发机构,在运行过程中,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最大化,希望用技术水平最高超的人员承担研发任务,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还要承担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的长远任务,因此要通过构建团队等有效手段,有侧重地分配研发任务,有目的地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水平,做到短期经济利益与技术研发人员长远发展的有机结合。高职院校还要通过有效调控机制,使参与技术研发工作的教师合理承担教学任务,以确保教学质量不受冲击和影响。
五、小结
高职院校和企业在产学研平台中应进行平等对话,公平分配利益,高职院校还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产学研平台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并提高科研人员的福利待遇,以保证产学研平台的平稳发展。同时,高职院校还要扩充师资力量,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文治.高职院校产学研的协同创新[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6).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