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劳动部门所属的职业技术学校为龙头的培训机构的兴起,社会中职培训机构纷纷涌现,虽然近几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职业教育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教师的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对基于中职教育基础之上的中职专业教师的素质结构进行研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教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
一、提高中职专业教师素质的意义
1是职业教育发展与完善的要求
目前,国家虽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但是受历史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始终未摆脱其“二流教育”的阴影,职业学校无论在社会地位、生源、政府投入、政府保障等各方面均低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加强教学质量,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必然需要高素质的专业教师。
2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需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综合了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无形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它需要我们的毕业生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外向化的职业结构以及开拓型的工作方式。
3是提高教师现有素质水平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绝大多数职专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但有部分教师仍存在很多问题,如一些教师的心态较为复杂,价值观动摇,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实践指导能力不强等。
二、中职专业教师的素质结构
1中职专业教师的观念结构
中职专业教师一方面要树立适应社会的教育观。作为中等专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必须以坚持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为宗旨,树立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另一方面要树立新型的学生观。大多学生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想发挥他们的长处和潜能,想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因此,我们不能一味用传统的方法评价他们。
2中职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
(1)专业学科知识。对于中职专业教师而言,通晓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发展过程,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还应掌握专业相关知识。这一层面的专业知识是满足教学中对学科知识“厚”的需要,也是显示教师教学业务素质底蕴的知识结构。
(2)教育理论知识。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特征和普通高中学生的大不一样,普通高中学生多有心理优越感,追求的目的较明显。而中职的学生大多是考不上高中的学生,有些学生还存在着自卑感,学习动力不足,胸有大志的少。因此,职业高中、中专的教师应了解自己学生心理的特征,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3)一般教学法知识。“学”在人的各项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对于人的成长与发展起辅助作用。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传统的“四一”(一本大纲、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没法让学生掌握应有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认知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让他们具备可持续学习的本领,并最终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3能力素质结构
(1)教育教学能力。当前,课堂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应用研究,而在职业学校中,学生的厌学情况比较严重,而专业知识相对来说又比较枯燥。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中职教师应根据职业教育教学大纲及职业教育的培养目的、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特点等方面出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创业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增强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就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2)专业实践能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初、中级技术的管理人员或是高素质、复合型的劳动者。衡量职业中学毕业生的质量高低,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看在本职岗位上是否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动手技能,这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有着质的区别。
(3)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不断提高教育素质修养、教育素质品位的能力。它包括教师教育艺术的改进与创新能力,撰写论文、编写教参、教材、撰写学术著作的能力。
(4)知识更新能力。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适应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专业设置方面要有灵活、转向快、适应性强等特点,为了提高办学效率,充分地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三、提高中职专业教师素质的途径
1通过各种途径,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1)开展后续教育。这是提高专业教师素质的激励机制。根据专业教师的现状,一方面要加强专业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培训,尽快解决专业教师在教育规律、教育心理等方面知识和经验比较薄弱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理论的培训,帮助教师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后续教育的方式可以针对教师的不同情况来制定培训内容。
(2)实施岗位轮换。专业课程的设置可分为专业主干课程和相关的边缘学科理论知识,很多专业教师多年只从事一到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导致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对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业教师来说,专业课程教学应当实行定期轮换制,这是促进专业教师素质改善的一种手段,它对于防止教师的知识老化、避免产生工作惰性、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加强同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具有明显的作用。
2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培养“双师型”教师。在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上,学校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应合理安排好各专业教师的工作任务,为促进其知识更新和专业发展留出充足的时间;二是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作兼职或社会实践,参与他们的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以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缩短学校与社会、教育教学与行业实践之间的距离,促进由“专业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化。
(2)推进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力度,将专业理论课与实习指导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积极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造条件,促进“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3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筹建专业教师实践基地
为提高中职教育教学效果,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建设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以实现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建立实践基地的目标。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方在提供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实践场所的同时,要重视基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充分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调动实训基地和专业教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4开展各种活动,提高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
积极开展各种以教科研与实践相结合为主题的活动,鼓励教师走向企业,接触生产,亲身参与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通过技术研发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开发新产品,转化新成果,使生产、教学与科研学三方面紧密结合,提高专业教师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能力。
5创造学习平台,关心专业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育及其相关部门,要多搞一些与专业教师成长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比武、展示等形式,加强骨干教师的交流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与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为专业教师创造先进理念与方法的共享平台。
参考文献:
[1]高 瑛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师资伍建设对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刘洪翔,周尧华对“教师素质”概念及其结构的再思考[J].教育探索,2009(4)
关键词:中职教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
一、提高中职专业教师素质的意义
1是职业教育发展与完善的要求
目前,国家虽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但是受历史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始终未摆脱其“二流教育”的阴影,职业学校无论在社会地位、生源、政府投入、政府保障等各方面均低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加强教学质量,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必然需要高素质的专业教师。
2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需要
现代社会是一个综合了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无形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社会,它需要我们的毕业生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外向化的职业结构以及开拓型的工作方式。
3是提高教师现有素质水平的必然要求
在我国,绝大多数职专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但有部分教师仍存在很多问题,如一些教师的心态较为复杂,价值观动摇,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实践指导能力不强等。
二、中职专业教师的素质结构
1中职专业教师的观念结构
中职专业教师一方面要树立适应社会的教育观。作为中等专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必须以坚持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为宗旨,树立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另一方面要树立新型的学生观。大多学生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主要目的是想发挥他们的长处和潜能,想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因此,我们不能一味用传统的方法评价他们。
2中职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
(1)专业学科知识。对于中职专业教师而言,通晓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发展过程,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还应掌握专业相关知识。这一层面的专业知识是满足教学中对学科知识“厚”的需要,也是显示教师教学业务素质底蕴的知识结构。
(2)教育理论知识。中职学生心理素质特征和普通高中学生的大不一样,普通高中学生多有心理优越感,追求的目的较明显。而中职的学生大多是考不上高中的学生,有些学生还存在着自卑感,学习动力不足,胸有大志的少。因此,职业高中、中专的教师应了解自己学生心理的特征,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3)一般教学法知识。“学”在人的各项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而“教”对于人的成长与发展起辅助作用。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传统的“四一”(一本大纲、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没法让学生掌握应有的知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认知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让他们具备可持续学习的本领,并最终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3能力素质结构
(1)教育教学能力。当前,课堂教学设计越来越注重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应用研究,而在职业学校中,学生的厌学情况比较严重,而专业知识相对来说又比较枯燥。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中职教师应根据职业教育教学大纲及职业教育的培养目的、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特点等方面出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创业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增强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和就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2)专业实践能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初、中级技术的管理人员或是高素质、复合型的劳动者。衡量职业中学毕业生的质量高低,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看在本职岗位上是否有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动手技能,这与普通高中毕业生有着质的区别。
(3)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不断提高教育素质修养、教育素质品位的能力。它包括教师教育艺术的改进与创新能力,撰写论文、编写教参、教材、撰写学术著作的能力。
(4)知识更新能力。由于职业技术教育必须适应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专业设置方面要有灵活、转向快、适应性强等特点,为了提高办学效率,充分地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做到人尽其才,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三、提高中职专业教师素质的途径
1通过各种途径,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
(1)开展后续教育。这是提高专业教师素质的激励机制。根据专业教师的现状,一方面要加强专业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培训,尽快解决专业教师在教育规律、教育心理等方面知识和经验比较薄弱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理论的培训,帮助教师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后续教育的方式可以针对教师的不同情况来制定培训内容。
(2)实施岗位轮换。专业课程的设置可分为专业主干课程和相关的边缘学科理论知识,很多专业教师多年只从事一到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导致知识结构不合理,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对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业教师来说,专业课程教学应当实行定期轮换制,这是促进专业教师素质改善的一种手段,它对于防止教师的知识老化、避免产生工作惰性、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加强同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具有明显的作用。
2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培养“双师型”教师。在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上,学校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应合理安排好各专业教师的工作任务,为促进其知识更新和专业发展留出充足的时间;二是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作兼职或社会实践,参与他们的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以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缩短学校与社会、教育教学与行业实践之间的距离,促进由“专业型教师”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化。
(2)推进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力度,将专业理论课与实习指导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积极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造条件,促进“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3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筹建专业教师实践基地
为提高中职教育教学效果,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建设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训基地,以实现中职学校专业教师建立实践基地的目标。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方在提供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实践场所的同时,要重视基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充分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调动实训基地和专业教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4开展各种活动,提高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
积极开展各种以教科研与实践相结合为主题的活动,鼓励教师走向企业,接触生产,亲身参与技术研发和技术转化,通过技术研发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开发新产品,转化新成果,使生产、教学与科研学三方面紧密结合,提高专业教师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能力。
5创造学习平台,关心专业教师的心理健康
教育及其相关部门,要多搞一些与专业教师成长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比武、展示等形式,加强骨干教师的交流活动,为教师提供学习与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为专业教师创造先进理念与方法的共享平台。
参考文献:
[1]高 瑛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师资伍建设对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刘洪翔,周尧华对“教师素质”概念及其结构的再思考[J].教育探索,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