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乐生活课程;幼儿拖沓行为习惯;原因及措施
当前,越来越多的幼儿群体养成了拖沓的行为习惯,在幼儿园中,教师反映最多的就是“总是边玩边写做任务”“磨磨蹭蹭,总是在规定的时间完不成任务”;在生活中,家长也经常反映“马上要出门了,鞋子还在手里拿着没穿”“吃饭的时候总是饭前吃到饭尾”这些均反映幼儿的拖沓习惯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当前乐生活的课程改革下,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研究幼儿是如何养成了拖沓的行为习惯的,以及如何利用乐生活的游戏教学模式改变幼儿的拖沓行为。
一、幼儿拖沓习惯的形成原因
(一)幼儿自身缺乏自律性和有效的时间管理能力
幼儿的年龄较小,一般在3~6岁,在此阶段还不能对自身有着一定的管理能力,而且幼儿对这个世界存在着很大的新鲜感,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好奇心,例如突然出现在视野中的小猫小狗,又或者是其他人说的一句话等,这些外界事物对幼儿有着很大的诱惑力,很容易被这些事物所吸引。因此,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特别是在他们对这件事情感到乏味无趣时,他们的注意力便容易被转移,又因为自身并不具备一定的自律能力,对时间也没有一定的观念,导致在做作业或者做其他事情时不能集中精力,很难持之以恒地完成一件事情,最终形成拖沓的行为习惯。
(二)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依然有大部分家庭信奉专制型的教养方式,认为严加管理便会让幼儿因害怕后果而改变习惯,对幼儿严加呵斥,不具备耐心,要求幼儿对自己言听计从,幼儿犯了错,往往也会采用惩罚的方式教育幼儿。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总是说孩子做事太墨迹,磨磨蹭蹭,三心二意,而幼儿也往往觉得父母太啰唆。这样的教养方式会使幼儿因害怕做不好而被父母责备的心情使幼儿在做事的时候小心谨慎、唯唯诺诺,使做事更加拖沓,或者使用拖沓的方式来反抗父母。此外,由于父母早期并不注重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生活也是放纵随意,导致幼儿没有明确的任务观、时间观,做事情不专心,从而形成拖拉的毛病。
二、改变幼儿拖沓习惯的具体做法
(一)為幼儿树立自律的观念
幼儿的身心还不够健全,在这个阶段,家长教师要给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改变拖沓习惯的过程中,首先让幼儿知道的就是自律能力,自己对自己有一定的管理。例如在写作业的时候不能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能边写作业边看电视玩手机,给幼儿营造安静的学习氛围,不被外界因素所影响,让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如果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做与这件事无关的事情,并且没有拖延时间,就应当给予幼儿一定的奖励,不仅是语言上的鼓励,也可以是有实质性的奖励。反之,则应当采用合理的方式教育幼儿,切不可严加呵斥。
(二)家长要找准方法正确引导幼儿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如果想要幼儿改变拖沓的坏习惯,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其次,家长在幼儿拖沓的时候,往往以责备的方式教育幼儿,认为幼儿受到责备后就可以提高效率,这种方式往往适得其反。所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实验研究找到了正确的教育方法,那就是把家长对幼儿的美好期待通过沟通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幼儿知道。因此,家长在改变幼儿的拖沓习惯时,首先要告诉幼儿这不是一个好的行为习惯,然后在实际生活中以鼓励的形式引导幼儿,在鼓励之下,他们也会很乐意朝你所期待的方向去做。
(三)幼儿园结合乐生活的教学课程提高幼儿的做事效率
幼儿园在课改背景下推出了具有创新理念的游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幼儿的生活实践能力。对于幼儿来说,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把兴趣和教育结合起来便会事半功倍,教师在游戏教学中可以针对幼儿的拖沓问题开展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例如可以结合比赛的模式,幼儿在比赛中因为有对手,又因为求胜心的促使,他们会在比赛中自己想办法如何提高效率,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让幼儿独立思考,并且在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时,便会在下一次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从而改掉拖沓的习惯。
三、结语
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一个人受益终生。幼儿的可塑性强,改变拖沓的习惯需要幼儿自身、家长、教师的共同努力。在乐生活的课程背景下,找到适合幼儿的改变方法,家长教师要不断鼓励,切不可言语批评呵斥,要知道责备、批评的教育方法只能让幼儿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只有不断进行精神鼓励才会向着家长期待的方向成长。
当前,越来越多的幼儿群体养成了拖沓的行为习惯,在幼儿园中,教师反映最多的就是“总是边玩边写做任务”“磨磨蹭蹭,总是在规定的时间完不成任务”;在生活中,家长也经常反映“马上要出门了,鞋子还在手里拿着没穿”“吃饭的时候总是饭前吃到饭尾”这些均反映幼儿的拖沓习惯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当前乐生活的课程改革下,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研究幼儿是如何养成了拖沓的行为习惯的,以及如何利用乐生活的游戏教学模式改变幼儿的拖沓行为。
一、幼儿拖沓习惯的形成原因
(一)幼儿自身缺乏自律性和有效的时间管理能力
幼儿的年龄较小,一般在3~6岁,在此阶段还不能对自身有着一定的管理能力,而且幼儿对这个世界存在着很大的新鲜感,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好奇心,例如突然出现在视野中的小猫小狗,又或者是其他人说的一句话等,这些外界事物对幼儿有着很大的诱惑力,很容易被这些事物所吸引。因此,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特别是在他们对这件事情感到乏味无趣时,他们的注意力便容易被转移,又因为自身并不具备一定的自律能力,对时间也没有一定的观念,导致在做作业或者做其他事情时不能集中精力,很难持之以恒地完成一件事情,最终形成拖沓的行为习惯。
(二)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依然有大部分家庭信奉专制型的教养方式,认为严加管理便会让幼儿因害怕后果而改变习惯,对幼儿严加呵斥,不具备耐心,要求幼儿对自己言听计从,幼儿犯了错,往往也会采用惩罚的方式教育幼儿。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总是说孩子做事太墨迹,磨磨蹭蹭,三心二意,而幼儿也往往觉得父母太啰唆。这样的教养方式会使幼儿因害怕做不好而被父母责备的心情使幼儿在做事的时候小心谨慎、唯唯诺诺,使做事更加拖沓,或者使用拖沓的方式来反抗父母。此外,由于父母早期并不注重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生活也是放纵随意,导致幼儿没有明确的任务观、时间观,做事情不专心,从而形成拖拉的毛病。
二、改变幼儿拖沓习惯的具体做法
(一)為幼儿树立自律的观念
幼儿的身心还不够健全,在这个阶段,家长教师要给幼儿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改变拖沓习惯的过程中,首先让幼儿知道的就是自律能力,自己对自己有一定的管理。例如在写作业的时候不能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能边写作业边看电视玩手机,给幼儿营造安静的学习氛围,不被外界因素所影响,让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如果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做与这件事无关的事情,并且没有拖延时间,就应当给予幼儿一定的奖励,不仅是语言上的鼓励,也可以是有实质性的奖励。反之,则应当采用合理的方式教育幼儿,切不可严加呵斥。
(二)家长要找准方法正确引导幼儿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如果想要幼儿改变拖沓的坏习惯,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其次,家长在幼儿拖沓的时候,往往以责备的方式教育幼儿,认为幼儿受到责备后就可以提高效率,这种方式往往适得其反。所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实验研究找到了正确的教育方法,那就是把家长对幼儿的美好期待通过沟通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幼儿知道。因此,家长在改变幼儿的拖沓习惯时,首先要告诉幼儿这不是一个好的行为习惯,然后在实际生活中以鼓励的形式引导幼儿,在鼓励之下,他们也会很乐意朝你所期待的方向去做。
(三)幼儿园结合乐生活的教学课程提高幼儿的做事效率
幼儿园在课改背景下推出了具有创新理念的游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幼儿的生活实践能力。对于幼儿来说,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把兴趣和教育结合起来便会事半功倍,教师在游戏教学中可以针对幼儿的拖沓问题开展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例如可以结合比赛的模式,幼儿在比赛中因为有对手,又因为求胜心的促使,他们会在比赛中自己想办法如何提高效率,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让幼儿独立思考,并且在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时,便会在下一次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从而改掉拖沓的习惯。
三、结语
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会使一个人受益终生。幼儿的可塑性强,改变拖沓的习惯需要幼儿自身、家长、教师的共同努力。在乐生活的课程背景下,找到适合幼儿的改变方法,家长教师要不断鼓励,切不可言语批评呵斥,要知道责备、批评的教育方法只能让幼儿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只有不断进行精神鼓励才会向着家长期待的方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