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实效低下一直是困扰学校教育工作的最大问题之一,其中既有社会原因,又有学校教育原因。就教育内部原因来看,德育异化是德育实效低迷的主要原因,异化的德育主要表现在德育概念边缘化、目标神圣化、内容政治化、方法教条化。
关键词:学校教育;德育;异化
作者简介:曾祥志(1977-),女,湖南常德人,湖南女子学院,讲师;赵淑媛(1983-),女,湖南邵阳人,湖南女子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41000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3-0134-02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永恒话题,近年来,学校做了大量德育工作,但总体效果不甚理想,青少年道德危机事件层出不穷、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乏、社会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现象屡见不鲜。人们对教育的指责也不绝于耳,德育实效低下一直是困绕学校教育工作的最大问题之一。我国学校德育为什么会陷入困境,这其中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学校教育原因。就教育层面来看,德育异化是一个主要原因。
异化一词源自拉丁文,有转让、疏远、脱离等意。德育异化是指品德教育的根本意义发生了改变,脱离了原有的意义。在当代中国,学校德育已经发生了异化,主要表现在德育概念边缘化、目标神圣化、内容政治化、方法教条化。
一、德育概念边缘化
提到德育,中国人会就理所当然地想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想到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想到思想方针政策教育,似乎这是德育的全部内涵。那究竟什么德育?王道俊在主编的《教育学》[1] 中指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此外,有些书上还把青春期教育、心理咨询与指导,也列入德育范围,我们称之为“广义的德育”。
一般来说,在西方国家,德育即道德品质教育,它与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公民教育等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我国则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以及未成年人价值观念和世界观念的形成都归入德育。个人品行的形成、思想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和政治立场的形成、觉悟的提高并不是一回事,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本就是两种相对独立的教育形态,其形成过程也各有不同的规律,如果用“德育”包容这几种教育,其结果会导致德育的模式方法简单化,最直接的后果便是用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等一统德育过程,导致德育的泛政治化。这种德育概念的出现,并不是什么自然现象,其根源正如张楚廷先生[2]所说:“德育被大大地泛化,就像政治曾经在中国被大大泛化过那样……”。
那德育是指什么?德育是关于善的知识。在《哲学大词典》中是指“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仰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在现在的学校德育中,品德教育被排在“广义德育”的末位,实际上,德育被边缘化了。现有德育理论和实践中,一方面是思想和政治教育在不断得到强化,另一方面最基本的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却在不断地被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取代了品德教育,其后果是很多学生(特别是大学生)伦理道德观念淡薄,缺乏做人的基本道德素养。为什么天天强调德育工作,学生的德育水平不见提高,德育概念的改变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我们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品德教育。
二、德育目标神圣化
德育目标,就是对德育活动结果的具体要求,德育的全过程服务于德育目标。德育目标设置得合理与否,决定着德育过程和德育效果。德育的目标是什么?先要讨论一下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于德育总目标是什么,根据教育的目标推测相应的德育目标,应该是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热爱社会主义和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实际上,中小学生不能很好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如果不能理解,就不能从内心认同和接受,对于大学生,能理解共产主义,是否能成为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者呢?那要看共产主义是否能为他们所认同。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共产主义理想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行为规范?有着共产主义理想的人应该是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他的精神几乎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道德文化的表征,也是学校教育让学生学习的榜样。雷锋精神主要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要求普通人完全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种目标过于理想化。如果作为一个目标,过于理想化的结果是大多数人都无法达到,即没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国内很多学者也认为我国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回避道德价值目标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定位“高、大、空”,没有考虑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是当前德育效果低迷的重要原因。
德育目标可以分为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不同的德育目的体现了不同的道德价值观念。我国德育目标较多的体现了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对个人的需要与德育的关系关注得不够,是以社会本位为主的德育目标体系。这种德育目标强调社会的利益,强调个体的义务,忽视了作为主体应该享有的权利,忽视了它满足自我完善的价值,这种德育目标往往因要求过高而无法落实。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人的发展和完善;德育的目标是引导人成人之道,做人之理,使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德育应该是关注生活中的人,关注人和人的生活,刘铁芳[4]在《现代德育的困境与德育向生活的回归》中提出,“德育只有把个人引向生活,引向好生活,引向对好生活的追求,才可能摆脱以手段取代目的,以生活手段作为生活标准的歧途;只有尊重个人的生活,才可能赢得生活的尊重。”
三、德育内容政治化
由于我国的学校德育是在“广义的德育”的指导下组织德育内容的,德育内容中大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在王道俊主编的《教育学》[1]中,德育内容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与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可以看出这八条内容真正属于品德教育的内容非常少,思想政治教育占绝大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被极大的强化的同时,真正的德育却被弱化被忽视。
特别是小学的德育内容,过于空乏抽象。参考《小学德育纲要》中规定的小学的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10条:“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热爱人民的教育;热爱集体的教育……”。对于小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教育显得太抽象而脱离了他们的接受能力。如果把爱父母、爱师长、讲公德、讲礼貌等做人的基本道理作为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这样就更贴合学生实际,更易于他们接受。
“两课”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两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在“两课”的内容中,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处于领导和核心地位。大学生对德育内容的评价如何?根据相关调查,[4]“当问及‘你对《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内容满意吗’时,选择‘很满意’、‘基本满意’、‘基本不满意’、‘很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5.33%,11.96%、61.85%、20.86%……” 不满意率占到82.71%。
道德内容政治化使得道德成为一种“工具理性”而非“价值理性”,从而丧失了自己在本体意义上的独立价值和品格,它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由于德育内容政治化取向,德育关注的焦点仅是如何适应政治形势的变化,而不是基本道德规范的养成,学生对政治问题过分敏感而对道德问题却麻木不仁,整个社会对于不道德现象普遍采取一种熟视无睹的态度。当今社会中,人们对社会基本公德普遍缺失的抱怨不绝于耳,德育内容的政治化是一个重要原因。
德育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德育的根本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德育的内容应该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规范。中国五千年文化,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伦理道德理论体系,人是文化的存在,文化是教育的内涵,教育是文化的延续,人的教育更需要根植于文化,道德意识也不例外。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用最精确八个字概括了主要道德规范: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即忠报国家,孝顺父母;仁施世人,爱待家人;礼敬贤者,义信友逹;廉以正身,耻知奋进。这八德,仁孝为根本,礼义为枝干,忠爱是茂叶,廉耻是皮表。
儒家伦理道德,国外有很多机构和学者都在研究,在新加坡,儒家伦理道德精髓“八德”得到新的拓展成为了全社会的行为准则,我们国家在确定道德内容时,是否可以把儒家伦理道德作为参考呢?
四、德育方法教条化
“西方从苏格拉底所处时代开始就确认:美德即使可教,也不是像知识那样的‘教’,因而也就不是由专门教师去教。即道德的‘教育’不同于知识的‘教学’。”[5]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就等同于智育教育,把道德教育当作一种知识体系来传授。教师灌输的是课本上的条文,学校考的是课本上的道德知识,学生上德育课,就像上其他课程一样,面面俱到地做笔记,以便以后借助笔记去应付考试。这样的德育过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很难对学生心灵产生较大的触动,更不能形成情感的认同,最终导致学生知情分离、情意相悖、知行脱节,学生在遭遇复杂道德生活时难以适应;这样的德育过程,一方面学生失去了主动体会德育的体验;另一方面学校德育变为纯粹的形式。
方法的教条化是与目标的理想化,内容的政治化相联系的,由于我国学校德育目标定位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德育内容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的方法也相应地是说服、榜样、行为训练、奖励和惩罚等手段,通过简单的肯定某些行为、否定某些行为,把社会认可的道德信仰体系灌输给年轻一代,让学生单纯地去接受这些内容,使学生无法进行质疑与独立思考。这种只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和行为的机械训练的做法,忽视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无视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与人性的尊严,根本上泯灭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造就的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具有双重人格的人。
五、总结
德育不是课程,他不是通过考试,答卷得出一个人的品德优劣的,他是一种感染。德育就是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的责任。道德作为一种实践智慧,只能在生活实践中习得,一个人是否真正有德性,也只能在生活实践中去检验。正如陶行知所说的:修身伦理一类的学问,最应注意的,在于实行。
德育异化作为历史现象是可以被克服的,教育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它是社会的产物。德育工作的改善首先取决于社会制度的完善,这是走出德育异化的必要前提。其次,德育的改善要在德育研究者和工作者的德育理论和实践上改进,只有既满足个人需要也适应社会要求的德育目标和内容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接受,只有品德高尚的教师才有可能陶冶出真正美德。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30,334.
[2]张楚廷.教育基本原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0,171.
[3]刘铁芳.现代德育的困境与德育向生活的回归[J].上海教育科研,115.
[4]王贵喜,王贤珍,贺双艳.道德情感教育:高校德育的困境与出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5).
[5]陈桂生.“中西德育比较”问对[J].当代教育论坛,2004,(1).
(责任编辑:苏宇嵬)
关键词:学校教育;德育;异化
作者简介:曾祥志(1977-),女,湖南常德人,湖南女子学院,讲师;赵淑媛(1983-),女,湖南邵阳人,湖南女子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41000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3-0134-02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永恒话题,近年来,学校做了大量德育工作,但总体效果不甚理想,青少年道德危机事件层出不穷、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缺乏、社会诚信缺失、道德失范现象屡见不鲜。人们对教育的指责也不绝于耳,德育实效低下一直是困绕学校教育工作的最大问题之一。我国学校德育为什么会陷入困境,这其中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学校教育原因。就教育层面来看,德育异化是一个主要原因。
异化一词源自拉丁文,有转让、疏远、脱离等意。德育异化是指品德教育的根本意义发生了改变,脱离了原有的意义。在当代中国,学校德育已经发生了异化,主要表现在德育概念边缘化、目标神圣化、内容政治化、方法教条化。
一、德育概念边缘化
提到德育,中国人会就理所当然地想到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想到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想到思想方针政策教育,似乎这是德育的全部内涵。那究竟什么德育?王道俊在主编的《教育学》[1] 中指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此外,有些书上还把青春期教育、心理咨询与指导,也列入德育范围,我们称之为“广义的德育”。
一般来说,在西方国家,德育即道德品质教育,它与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公民教育等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我国则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以及未成年人价值观念和世界观念的形成都归入德育。个人品行的形成、思想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形成和政治立场的形成、觉悟的提高并不是一回事,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本就是两种相对独立的教育形态,其形成过程也各有不同的规律,如果用“德育”包容这几种教育,其结果会导致德育的模式方法简单化,最直接的后果便是用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等一统德育过程,导致德育的泛政治化。这种德育概念的出现,并不是什么自然现象,其根源正如张楚廷先生[2]所说:“德育被大大地泛化,就像政治曾经在中国被大大泛化过那样……”。
那德育是指什么?德育是关于善的知识。在《哲学大词典》中是指“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仰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在现在的学校德育中,品德教育被排在“广义德育”的末位,实际上,德育被边缘化了。现有德育理论和实践中,一方面是思想和政治教育在不断得到强化,另一方面最基本的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却在不断地被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取代了品德教育,其后果是很多学生(特别是大学生)伦理道德观念淡薄,缺乏做人的基本道德素养。为什么天天强调德育工作,学生的德育水平不见提高,德育概念的改变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我们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品德教育。
二、德育目标神圣化
德育目标,就是对德育活动结果的具体要求,德育的全过程服务于德育目标。德育目标设置得合理与否,决定着德育过程和德育效果。德育的目标是什么?先要讨论一下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至于德育总目标是什么,根据教育的目标推测相应的德育目标,应该是要建设者和接班人热爱社会主义和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实际上,中小学生不能很好理解什么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如果不能理解,就不能从内心认同和接受,对于大学生,能理解共产主义,是否能成为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者呢?那要看共产主义是否能为他们所认同。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共产主义理想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行为规范?有着共产主义理想的人应该是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他的精神几乎成为我们这个时代道德文化的表征,也是学校教育让学生学习的榜样。雷锋精神主要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要求普通人完全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种目标过于理想化。如果作为一个目标,过于理想化的结果是大多数人都无法达到,即没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国内很多学者也认为我国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回避道德价值目标与现实的矛盾和冲突;定位“高、大、空”,没有考虑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接受水平,是当前德育效果低迷的重要原因。
德育目标可以分为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不同的德育目的体现了不同的道德价值观念。我国德育目标较多的体现了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对个人的需要与德育的关系关注得不够,是以社会本位为主的德育目标体系。这种德育目标强调社会的利益,强调个体的义务,忽视了作为主体应该享有的权利,忽视了它满足自我完善的价值,这种德育目标往往因要求过高而无法落实。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人的发展和完善;德育的目标是引导人成人之道,做人之理,使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德育应该是关注生活中的人,关注人和人的生活,刘铁芳[4]在《现代德育的困境与德育向生活的回归》中提出,“德育只有把个人引向生活,引向好生活,引向对好生活的追求,才可能摆脱以手段取代目的,以生活手段作为生活标准的歧途;只有尊重个人的生活,才可能赢得生活的尊重。”
三、德育内容政治化
由于我国的学校德育是在“广义的德育”的指导下组织德育内容的,德育内容中大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在王道俊主编的《教育学》[1]中,德育内容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与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法制与纪律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可以看出这八条内容真正属于品德教育的内容非常少,思想政治教育占绝大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被极大的强化的同时,真正的德育却被弱化被忽视。
特别是小学的德育内容,过于空乏抽象。参考《小学德育纲要》中规定的小学的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10条:“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热爱人民的教育;热爱集体的教育……”。对于小学生,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教育显得太抽象而脱离了他们的接受能力。如果把爱父母、爱师长、讲公德、讲礼貌等做人的基本道理作为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这样就更贴合学生实际,更易于他们接受。
“两课”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两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在“两课”的内容中,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处于领导和核心地位。大学生对德育内容的评价如何?根据相关调查,[4]“当问及‘你对《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内容满意吗’时,选择‘很满意’、‘基本满意’、‘基本不满意’、‘很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5.33%,11.96%、61.85%、20.86%……” 不满意率占到82.71%。
道德内容政治化使得道德成为一种“工具理性”而非“价值理性”,从而丧失了自己在本体意义上的独立价值和品格,它伤害了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由于德育内容政治化取向,德育关注的焦点仅是如何适应政治形势的变化,而不是基本道德规范的养成,学生对政治问题过分敏感而对道德问题却麻木不仁,整个社会对于不道德现象普遍采取一种熟视无睹的态度。当今社会中,人们对社会基本公德普遍缺失的抱怨不绝于耳,德育内容的政治化是一个重要原因。
德育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德育的根本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德育的内容应该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规范。中国五千年文化,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伦理道德理论体系,人是文化的存在,文化是教育的内涵,教育是文化的延续,人的教育更需要根植于文化,道德意识也不例外。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用最精确八个字概括了主要道德规范: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即忠报国家,孝顺父母;仁施世人,爱待家人;礼敬贤者,义信友逹;廉以正身,耻知奋进。这八德,仁孝为根本,礼义为枝干,忠爱是茂叶,廉耻是皮表。
儒家伦理道德,国外有很多机构和学者都在研究,在新加坡,儒家伦理道德精髓“八德”得到新的拓展成为了全社会的行为准则,我们国家在确定道德内容时,是否可以把儒家伦理道德作为参考呢?
四、德育方法教条化
“西方从苏格拉底所处时代开始就确认:美德即使可教,也不是像知识那样的‘教’,因而也就不是由专门教师去教。即道德的‘教育’不同于知识的‘教学’。”[5]长期以来,我国道德教育就等同于智育教育,把道德教育当作一种知识体系来传授。教师灌输的是课本上的条文,学校考的是课本上的道德知识,学生上德育课,就像上其他课程一样,面面俱到地做笔记,以便以后借助笔记去应付考试。这样的德育过程,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很难对学生心灵产生较大的触动,更不能形成情感的认同,最终导致学生知情分离、情意相悖、知行脱节,学生在遭遇复杂道德生活时难以适应;这样的德育过程,一方面学生失去了主动体会德育的体验;另一方面学校德育变为纯粹的形式。
方法的教条化是与目标的理想化,内容的政治化相联系的,由于我国学校德育目标定位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德育内容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的方法也相应地是说服、榜样、行为训练、奖励和惩罚等手段,通过简单的肯定某些行为、否定某些行为,把社会认可的道德信仰体系灌输给年轻一代,让学生单纯地去接受这些内容,使学生无法进行质疑与独立思考。这种只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和行为的机械训练的做法,忽视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无视受教育者的道德需要与人性的尊严,根本上泯灭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造就的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具有双重人格的人。
五、总结
德育不是课程,他不是通过考试,答卷得出一个人的品德优劣的,他是一种感染。德育就是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的责任。道德作为一种实践智慧,只能在生活实践中习得,一个人是否真正有德性,也只能在生活实践中去检验。正如陶行知所说的:修身伦理一类的学问,最应注意的,在于实行。
德育异化作为历史现象是可以被克服的,教育不是独立于社会之外,它是社会的产物。德育工作的改善首先取决于社会制度的完善,这是走出德育异化的必要前提。其次,德育的改善要在德育研究者和工作者的德育理论和实践上改进,只有既满足个人需要也适应社会要求的德育目标和内容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接受,只有品德高尚的教师才有可能陶冶出真正美德。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330,334.
[2]张楚廷.教育基本原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0,171.
[3]刘铁芳.现代德育的困境与德育向生活的回归[J].上海教育科研,115.
[4]王贵喜,王贤珍,贺双艳.道德情感教育:高校德育的困境与出路[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5).
[5]陈桂生.“中西德育比较”问对[J].当代教育论坛,2004,(1).
(责任编辑:苏宇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