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外省的考生,第一次踏上四川的土地,没有一个亲戚、朋友在四川,查了地图,才知道自贡在成都与重庆的中间……在一轮又一轮的竞争之后,我得到了令自己渴望又意外的结果。”新被选拔为自贡市卫生局副局长的陈张铭感言。
2007年8月至11月,四川省打破地域、身份、资历限制,面向全国统筹公开选拔了55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原长沙医学院设备处处长、临床医学系主任陈张铭就是其中之一。
大规模公选干部,“跳出了属地‘官中选官’思维定式”,对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有所帮助。同时,有关人士分析,公选直接挑战“一把手”用人权,加上现行属地干部人事制度化的限制,“扩面”缓慢,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全国公选实现“三个打破”
四川省于2007年8月始,贯彻“开放引进人才、竞争选拔干部”的理念,组织了全国范围的干部公选。
此次公开选拔的县(处)级领导干部职位共有72个,涉及四川18个市(州),其中8位正职,64位副职。选拔范围包括:全国范围内的各级党政群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海外留学回国人员。
从选拔范围不难看出,四川此次公选打破过去选官的三个惯例:即打破地域限制,变过去就地选干部为面向全国公开选干部;打破身份限制,变在公务员系统内部选人为在多个领域、多个层面、不同群体中选人;打破资历限制,对博士生和海外留学回国的硕士以上人员不规定任职资格条件,工作满3年或5年的,就可直接报考副县级或正县级职位。
四川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川表示,坚持“三个打破”,跳出了属地“官中选官”的思维定式,有利于打破体制壁垒,做到不拘一格选人用人。
四川公选在全国引起不小反响。报名参选者有2300多人,分布广、覆盖面宽,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所占比例比较高。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275人,博士4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206人,省外考生212人,中央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34人,女干部200人。
最终胜出的55名人选,涵盖了机关、事业单位、高校、非公企业、社会团体等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社会阶层。其中,研究生23人、博士1人,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1人,省外6人。
对此,陈张铭很感慨。在2007年,他共报考了3个省的公选县处级干部,其他两省都以要求“现任国家干部”为由拒绝了他,没想到最终在四川圆了梦。
阳光操作提高公信力
遂宁市是四川开展基层民主改革较早的地区之一。从1988年该市首次公开选拔5名县级领导干部以来,至今已有近20个年头,其间经历了基层主动探索、上级认可鼓励、各地热情推广、相对冷落,再到统筹公选的不同阶段。
遂宁市委组织部长雷世界表示,这大起大落之间,反映了人们对公选从朴素热情,到客观质疑,再到理性完善的过程。他认为,统筹公选,关键在于“统”,核心在于“公”,有助于提高选拔干部的公信力,是今后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方向。
“统”,主要针对以往干部公选零敲碎打、各自为政,影响政策的统一性和社会公信度。四川此次公选,省里主要负责宏观指导和政策统筹,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公告、统一标准、统一命题和测试、统一程序、统一公布结果,而由各市(州)具体组织实施。这种制度设计既强化了省里对干部选任工作的指导,又充分尊重市(州)党委选人用人上的自主权,有利于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公信度。
“公”是指开放阳光、竞争有序。四川一方面把公选置于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省市两级都开通了咨询电话和监督电话,对公选工作动态特别是资格审查、笔试面试成绩、拟任人选名单等,及时在网上和省内重要媒体上公开、公示。
另一方面,采取“分轮淘汰、逐层遴选”的办法,确定最终人选。按照10:1或8:1的比例确定开考职位,按笔试成绩取前5名进入面试,综合笔试面试成绩取前3名进入考察,根据考察情况,由职位所在地的市州常委会票决出1名同志、公示后正式录用,做到在公开、平等条件下的有序竞争、公平竞争、阳光竞争。
“无论你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无论你是‘朝里有人’,还是‘朝里无人’,只要你是人才,都可以被重用。”这是四川此次公选中,许多参与者的共同感受。例如,内江市农业局副局长职位共有5人进入面试,尽管笔试成绩前三名中有2名本市考生,但经过面试,入围者全是外地人。
注意避免“高分低能”
“高分低能”、“会考的不会干、会干的不会考”,是长期以来困扰干部公选的一大难题。实现“会考”与“会干”的有机统一,四川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创新。
首先,四川提出并施行了“3+2”结构化公选模式。其中,“3”:即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测试,主要考察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和归纳概括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对政策法规的掌握运用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等;“2”:即民主测评、综合评价,主要考察报考者在原单位的群众公认度,以及个人品行、能力素质、工作实绩、奖惩和廉政情况。
其次,严把命题、考试、考察三个重要环节,努力实现在坚持党管干部与群众公认原则上的有机统一。
在命题环节,重点研究选拔什么样的干部,偏重于考生的平时知识积累和储备;在考试环节,重点研究怎么样体现公平公正,采取考官交叉选派,考官、考生双抽签制,从程序上避免了“打招呼”、“搞勾兑”等问题;在考察环节,重点研究如何体现群众公认,全面考察各方意见,充分体现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有机统一,考试结果与平时表现的有机统一,党管干部与群众公认的有机统一。
宜宾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聂洪康说,以前的公选总给人以分取人的印象,导致公选陷入“高分低能”和“选不到最差也选不出最好”的尴尬局面。2007年则通过完善程序,减少了“应试型干部”入围的可能性。
记者注意到,四川规定,这次公选出的县处级领导干部都有一年的试用期,省市两级组织部门将进行跟踪了解和考察,一年后期满考核胜任者将正式任职,不胜任者将免去试任职务,按照原职级安排适当工作。
公选细节有完善空间
“统筹公选”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同时,四川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也坦言,在历时三个多月的公选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有的原用人单位领导对公选工作并不十分配合。重庆市和四川绵阳市各有一名参加公选的高校人员被“选中”,但原单位开始时根本不愿放人,对前期的干部考察也不积极配合,后来经过多方做工作,才最终得以解决。
有的参选干部存在顾虑,担心自己一旦未公选成功,在原单位日子会不好过。比如,单位领导是否会因此给自己“穿小鞋”,单位同志会不会对其另眼看待等。
还存在单位性质和人员身份界定问题。例如,大中型企业的标准是什么,民营企业又如何衡量,各地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以及统计部门不同,其认定标准和尺度也会所不同。另外,在一些新型社会组织中,何为“中高层管理人员”,因缺乏统一标准,有时也不好界定。
如何进一步解决好“高分低能”。公选的考试环节过度繁琐不可取,但通过一两次考试,尽量准确地考察出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发展潜能,需要从命题内容到考试、考察方式等都有全面、科学的设计,使之简洁、明了、实用。
如何提高考察环节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因为公选的考察环节时间一般较短,有的人难免会投感情票、人情票,送个“顺水人情”。
这位负责人说,以上各点均属于技术层面和细节问题,均可以通过不断改进、完善加以解决。
四川省委组织部研究室副主任隆斌表示,统筹公选得到了群众的认同。但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有必要把历次公选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固定下来,使之逐步走上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一把手态度成为制度化难点
有关人士介绍,当前推行公选的最大难点在于难以“制度化”,而其中的关键是一把手的态度问题。
按照中组部的要求,通过公选和竞争上岗产生的干部要占到干部总数的1/3以上,但在现实中基本上做不到。公选是扩大用人民主的一种方式,是对传统选人用人制度的补充,更是对地方一把手权力欲的挑战。地方的一把手是否认可公选制度、能否予以支持、愿不愿意放弃其原来主导的在干部任用上的权力,这对于干部公选制度能否推行、能否制度化至关重要。
这次四川面向全国统筹公选县处级领导干部,全省21个市州中,就有3个市州一个职位都没有拿出来,有的说“刚换过届,没有空缺职位”。强调这样的客观因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地领导对公选的态度。在参与公选的18个市州中,有的拿出的职位明显“含金量”不高、缺乏吸引力,这从某种程度上也与当地领导的“开明度”和“放权”的力度有关。
如果一个地方的领导真正认可干部公选制度,愿意支持这项工作的开展,那么其他技术和细节问题都容易解决。例如,有人提出异地任职的公选干部会面临户口、住房及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问题,而巴中市在对其6名公选干部的这些问题解决得很好,关键是当地领导对此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
因此,要真正落实中央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扩大民主的相关要求,使干部公选走向制度化、常态化,要从解决一把手的态度问题入手,使公选不受一把手的好恶所左右,真正做到“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