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比较传统开放与保护膈肌的小切口微创前路矫形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系统性回顾分析72例特发性胸腰椎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34例,
【机 构】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传统开放与保护膈肌的小切口微创前路矫形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系统性回顾分析72例特发性胸腰椎脊柱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34例,行保护膈肌的小切口微创前路矫形内固定术,男3例,女31例,平均年龄16岁(12~25岁),术前Cobb角平均58°(42°~76°), 内固定节段T11~L3 18例,T11~L4 10例,T11~L2 6例;B组38例,行传统开放胸腰段前路矫形内固定术,男4例,女34例,平均年龄17岁(13~26岁),术前冠状面Cobb角平均54°(40°~ 74°),内固定节段T10~L3 7例,T11~L3 20例,T11~L4 11例.结果 A组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 术后Cobb角平均12°,纠正率为81%,4例胸腰段后凸畸形术后矢状面恢复形态良好.最终随访冠状面Cobb角平均14°,丢失率4%.出现手术侧下肢皮温升高3例,术后渗出性胸膜炎2例,胸腔积液2例(其中1例行穿刺引流).B组随访6~22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冠状面侧凸术后平均15°,矫正率73%,最终随访Cobb角平均18°,丢失率5%.5例出现手术侧下肢皮温升高,胸腔积液2例.结论保护膈肌的小切口微创胸腰椎脊柱侧凸前路矫形是可行的,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能够达到与传统入路相似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悬浮填料工艺的特点以及在原水生物预处理中的试验情况,并就工程实例对其在应用中的要点进行了分析.
目的 探讨在磁共振质子波谱分析(1H MRS)对颞叶癫(癇)的定侧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用1.5T场强的MR成像系统1H MRS,对40例不同病程的颞叶癫(癇)患者和20名正常对照者分别进行
本文介绍了临床研究中常用设计方案的特征和使用范围,并从不同角度为临床设计方案的合理选用提供了参考意见.
设计了基于CPLD的超声SF6气体超标报警系统数据串行通信的方案,用VC和VHDL语言分别实现了上位机和下位机的通信程序,经实际运用证明:采用CPLD实现的串口通信具有波特率高、传
目的探讨中国北方地区家族性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与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方法对中国北方地区15例家族性MG、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人肝癌棵鼠肝原位移植瘤模型3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FK506组、雷帕霉素常规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用药
介绍了MCGS组态软件的特点及主要功能,分析了基于MCGS的煤矿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并给出了一种实现方案.
目的研究凋亡是否参与嗅上皮正常生理更替和嗅球摘除后嗅觉神经元死亡而后再生的过程,探讨凋亡与神经元再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透射电镜观察正常成年大鼠以及
分析了大型生产企业中影响备件库存的众多因素,提出了一个简单实用的备件库存数学计算公式,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备件智能化库存管理软件.
目的对发生于鼻腔和鼻咽部位的外周 T 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探讨治疗方法的改进。方法 112例患者均经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诊断[其中39例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