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货币国际化的五个阶段的标准基本可以判定,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仍处于起步阶段,刚刚迈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且这第一步从抬腿到落地已经迈了十年之久,我们又何来的亢奋之情?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重构国际货币体系议题正备受关注。其中,人民币国际化呼声在国内空前高涨,许多观点认为,金融危机使人民币迎来了实现国际化的重大战略机遇,“人民币挑战美元的条件接近成熟”。
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和广东省内四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对此,不少分析人士用“里程碑式的意义”来形容我国这一举措,在他们看来,人民币国际化指日可待。
人民币国际化时代真的到来了吗?人民币挑战美元的条件真的成熟了吗?亢奋之余不妨冷静下来稍作分析的结果是,“2009人民币国际化元年”只不过是个传说。
人民币国际化尚处起步阶段
理论上讲,可以将货币国际化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一是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货币发行国的货币只是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边民互市贸易中作为计价结算手段,在空间上是货币发行国与个别邻国使用,且多在民间进行。
二是初级阶段,将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扩展到边境贸易中作为计价结算的手段,空间上是货币发行国与多个邻国间使用,且货币兑换使用开始进入官方渠道,自由化程度略有提高。
三是中级阶段,将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扩展到一般贸易中作为计价结算手段,扩展到货币发行国与非邻国之间的贸易,货币发行国的货币已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
四是中高级阶段,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扩展到作为国际投资和国际借贷工具,空间上扩展到非货币发行国之间的交易,被接受的范围更大,货币发行国有成熟的国内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为非居民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和投资环境。
五是高级阶段,货币发行国发行的货币成为国际储备手段,不仅成为个人和企业的储备资产,也成为政府干预资产,即成为储备货币的组成部分,被相当多的国家所接受。
以此标准判断,人民币国际化的情况如何呢?以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为契机,人民币现金跨境流通现象逐步扩大,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中作为支付手段被广泛使用。我国政府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先后与越南、俄罗斯、老挝、蒙古、缅甸等协定了边境贸易结算协定,并先后与亚、欧、南美多国签署6500亿元人民币互换协议。
但实际上人民币的结算范围仍然局限于边境的民间贸易,且使用地域主要限于越南、缅甸等我国南部和西南部的邻国边境贸易中,北部和西部及东部邻国中除蒙古和朝鲜的边贸中较多使用外,在与其他邻国的边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并不高,更没有出现邻国之间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大量进入官方储备的情况。
从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来看,在国际贸易结算当中,美元所占比重超过60%,日欧元都低于10%,而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可以完全用“忽略不计”来表达,即便是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以美元进行结算的比例也高达73%左右,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至于国际储备货币中人民币所占比例连进行统计的理由都不充分。
所以,根据前述货币国际化的五个阶段的标准基本可以判定,就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而言仍处于起步阶段,只能说是刚刚迈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且这第一步从抬腿到落地已经迈了十年之久,我们又何来的亢奋之情?
勿轻言挑战现存国际货币体系
回顾一下主要国际货币的国际化过程可以发现,历史上成为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的英国、美国、西德、日本等,无一不是在该国科学技术水平站到了时代高峰的前提下完成的。
英国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品,推动着英镑成为第一代国际关键货币;美国的综合科技实力二战后在全球一直独领风骚,成为在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怀特方案”战胜“凯恩斯方案”最坚实的后盾,并最终确立美元在二战之后世界储备货币的霸主地位;战后西德的精密机器制造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将马克推上了第二大国际货币地位;而日本的汽车、电子、化工等全都站世界级的台阶上,使日元成为亚洲国家货币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货币。
事实上,货币的国际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实际货币持有人根据成本收益原则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货币发行国某项政策推动的结果。而一国的综合国力,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是推动一国货币国际化的根本因素。其背后的理论依据是,国际货币的选择过程信奉的是“丛林法则”,货币国际化过程实际上是“良币逐劣币”的过程,“良币”的标准就是用“良币”是否能够购买到用“劣币”买不到的商品和服务。所以,货币竞争力的背后实际上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支持产品和服务竞争力的是货币发行国科学技术实力,亦可以说科学技术实力是一国货币成为“良币”的最终支撑力量。
此外,国际贸易选择理论告诉我们,无论是进口商还是出口商,只要使用非本国货币进行国际贸易就会面临汇率风险。在双方都希望降低外汇风险的情况下,贸易货币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而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很重要的依据就是看自己是否可以提供具有较高的可区分性和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基于此,应该说,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整体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2008年中国的GDP达到了4.23万亿,成为世界第三,不过,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相比,我国目前尽管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学科领域,形成了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但就整体科学技术水平而言,同美国、欧洲和日本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且这种差距必须经过几代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弥补。
而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落后,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有竞争力核心技术,使得中国制造业长期处于世界中低端位置。虽然我们被称为“世界工厂”和“中国制造”,实际上更准确的说法应该叫“中国组装”。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但是我们出口的大量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区分度低,可替代性高,我们的出口商在贸易谈判中手中根本没有多少筹码,虽然出口商希望能够用人民币结算,以减少和降低汇率风险,但结算货币的选择并不是我们的出口商说了算。这也可以从人民币跨境结算推出几个月来,其结算量并没有预期那样大这一现实情况得到解释。
所以,人民币要挑战美元,中国则要具备挑战美国科技的实力,面对欧元和日元也同样如此。既然这些实力短时间还不具备,那么就不要动不动就去谈用人民币取代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而是应该认真研究如何更好的利用现存国际货币体系,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服务。若要真的希望有一天用人民币挑战美元,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就必须承认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质”的差距,从教育做起,扎扎实实提高国民素质,树立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使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真正站在世界前列,让中国成为世界尖端产品的制造中心。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重构国际货币体系议题正备受关注。其中,人民币国际化呼声在国内空前高涨,许多观点认为,金融危机使人民币迎来了实现国际化的重大战略机遇,“人民币挑战美元的条件接近成熟”。
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和广东省内四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对此,不少分析人士用“里程碑式的意义”来形容我国这一举措,在他们看来,人民币国际化指日可待。
人民币国际化时代真的到来了吗?人民币挑战美元的条件真的成熟了吗?亢奋之余不妨冷静下来稍作分析的结果是,“2009人民币国际化元年”只不过是个传说。
人民币国际化尚处起步阶段
理论上讲,可以将货币国际化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一是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货币发行国的货币只是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边民互市贸易中作为计价结算手段,在空间上是货币发行国与个别邻国使用,且多在民间进行。
二是初级阶段,将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扩展到边境贸易中作为计价结算的手段,空间上是货币发行国与多个邻国间使用,且货币兑换使用开始进入官方渠道,自由化程度略有提高。
三是中级阶段,将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扩展到一般贸易中作为计价结算手段,扩展到货币发行国与非邻国之间的贸易,货币发行国的货币已成为可自由兑换货币。
四是中高级阶段,货币发行国的货币扩展到作为国际投资和国际借贷工具,空间上扩展到非货币发行国之间的交易,被接受的范围更大,货币发行国有成熟的国内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为非居民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和投资环境。
五是高级阶段,货币发行国发行的货币成为国际储备手段,不仅成为个人和企业的储备资产,也成为政府干预资产,即成为储备货币的组成部分,被相当多的国家所接受。
以此标准判断,人民币国际化的情况如何呢?以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为契机,人民币现金跨境流通现象逐步扩大,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边境贸易中作为支付手段被广泛使用。我国政府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先后与越南、俄罗斯、老挝、蒙古、缅甸等协定了边境贸易结算协定,并先后与亚、欧、南美多国签署6500亿元人民币互换协议。
但实际上人民币的结算范围仍然局限于边境的民间贸易,且使用地域主要限于越南、缅甸等我国南部和西南部的邻国边境贸易中,北部和西部及东部邻国中除蒙古和朝鲜的边贸中较多使用外,在与其他邻国的边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并不高,更没有出现邻国之间的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大量进入官方储备的情况。
从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来看,在国际贸易结算当中,美元所占比重超过60%,日欧元都低于10%,而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例可以完全用“忽略不计”来表达,即便是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以美元进行结算的比例也高达73%左右,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可以说是微乎其微,至于国际储备货币中人民币所占比例连进行统计的理由都不充分。
所以,根据前述货币国际化的五个阶段的标准基本可以判定,就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而言仍处于起步阶段,只能说是刚刚迈出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且这第一步从抬腿到落地已经迈了十年之久,我们又何来的亢奋之情?
勿轻言挑战现存国际货币体系
回顾一下主要国际货币的国际化过程可以发现,历史上成为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的英国、美国、西德、日本等,无一不是在该国科学技术水平站到了时代高峰的前提下完成的。
英国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品,推动着英镑成为第一代国际关键货币;美国的综合科技实力二战后在全球一直独领风骚,成为在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怀特方案”战胜“凯恩斯方案”最坚实的后盾,并最终确立美元在二战之后世界储备货币的霸主地位;战后西德的精密机器制造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将马克推上了第二大国际货币地位;而日本的汽车、电子、化工等全都站世界级的台阶上,使日元成为亚洲国家货币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货币。
事实上,货币的国际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实际货币持有人根据成本收益原则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货币发行国某项政策推动的结果。而一国的综合国力,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是推动一国货币国际化的根本因素。其背后的理论依据是,国际货币的选择过程信奉的是“丛林法则”,货币国际化过程实际上是“良币逐劣币”的过程,“良币”的标准就是用“良币”是否能够购买到用“劣币”买不到的商品和服务。所以,货币竞争力的背后实际上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支持产品和服务竞争力的是货币发行国科学技术实力,亦可以说科学技术实力是一国货币成为“良币”的最终支撑力量。
此外,国际贸易选择理论告诉我们,无论是进口商还是出口商,只要使用非本国货币进行国际贸易就会面临汇率风险。在双方都希望降低外汇风险的情况下,贸易货币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讨价还价”能力,而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很重要的依据就是看自己是否可以提供具有较高的可区分性和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基于此,应该说,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整体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2008年中国的GDP达到了4.23万亿,成为世界第三,不过,与美国、欧洲和日本相比,我国目前尽管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学科领域,形成了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但就整体科学技术水平而言,同美国、欧洲和日本相比还存在巨大的差距,且这种差距必须经过几代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弥补。
而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落后,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有竞争力核心技术,使得中国制造业长期处于世界中低端位置。虽然我们被称为“世界工厂”和“中国制造”,实际上更准确的说法应该叫“中国组装”。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但是我们出口的大量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区分度低,可替代性高,我们的出口商在贸易谈判中手中根本没有多少筹码,虽然出口商希望能够用人民币结算,以减少和降低汇率风险,但结算货币的选择并不是我们的出口商说了算。这也可以从人民币跨境结算推出几个月来,其结算量并没有预期那样大这一现实情况得到解释。
所以,人民币要挑战美元,中国则要具备挑战美国科技的实力,面对欧元和日元也同样如此。既然这些实力短时间还不具备,那么就不要动不动就去谈用人民币取代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而是应该认真研究如何更好的利用现存国际货币体系,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服务。若要真的希望有一天用人民币挑战美元,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就必须承认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质”的差距,从教育做起,扎扎实实提高国民素质,树立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使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真正站在世界前列,让中国成为世界尖端产品的制造中心。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