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工作是作为专业的理论与作为实践的服务相结合的产物。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实践在回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时所体现的包容性与社会工作理论的专业性的矛盾。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平衡实践和理论的张力,构建本土
关键词:社会工作;理论;实践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导向,运用专业方法从事社会工作实践的专业和职业,其服务对象涵盖了个人、家庭、群体、社区等多元主体,服务内容从注重解决问题的“补缺型服务”走向改善环境、注重参与、增进福祉的“发展型服务”。由此过程可以看出,社会工作是作为专业的理论与作为实践的服务相结合的产物。
以实践充实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的社会工作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是学界共识。但在现实中的却呈现出“理论是浮在实践表面的‘一层油’1、实践中‘去专业化’2、‘反理论’3的关系。究其原因,是社会工作实践在回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时所体现的包容性与社会工作理论的专业性的矛盾。
一、实践呼唤包容性
包容即兼收并蓄和求同存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整合”、“融和”的意义。社会工作实践的包容性体现了这一专业独特的借鉴和反思能力4,也成就了这一专业自身的艺术性。
社会工作的包容性常导致这样的疑问“社会工作能否是独立的学科?”社会工作萌芽于西方宗教的慈善事业,在长期助人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其源起决定了实践在理论形成、学科发展中的先行地位。济贫法、汉堡制、慈善组织会社、睦邻组织运动等早期社会工作活动中,借用法制、管理、教育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以缓和贫困、流浪、失业等社会矛盾。玛丽·瑞奇蒙在《个案诊断》中,建立“研究—诊断—治疗”的助人框架,将医学融入社会工作实践。时至今日,社会工作依旧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社会科学密切相关,但社会工作并非单纯的拿来主义,而是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有选择地使用。
社会工作的艺术性也常常让人产生这样的怀疑“社会工作的方法是否专业?”“社会工作不需要专业的学习?”实则不然,社会工作面对多元服务对象与多样社会需求,其工作过程是对专业方法和技术的灵活运用,这一点在社区工作中尤为凸显。但巧妙应对问题绝不等于失去专业性,接地气的方法也并非不科学。
二、理论发展专业性
理论是专业发展的基石,形成特有的科学理论体系的专业发展的重要条件。5理论以其普遍性、恒常性帮助社会工作者深入理解问题的性质及原因,并提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技巧与模式。社会工作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理论的争议集中于社会工作究竟是否有独立的、深刻的理论体系。社会工作理论来源于两方面:其一,借鉴社会科学的知识扩充其理论框架;其二,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知识生产,提出独特的学科理论。
西方社会工作经过百年发展,依旧面临着“依附”、“浅显”的质疑。就其特点来说,是因为借鉴大于发展,实践重于理论。Howe(1987)指出,社会工作在20世纪20年代起,逐渐从“实干家”、“调查者”的身份逐渐向运用理论指导工作过渡。这一时期,弗洛伊德成为社会工作理论模式的核心人物6,精神分析学理论几乎成为社会工作的风向标。20世纪30年代,宾夕法尼亚大学功能学派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注重工作过程,与精神分析学派并立成为社会工作的指导理论。20世纪60年代后,认知主义、行为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社会学、心理学流派成為时至今日仍然发挥重大作用的社会工作指导理论。
在吸收与借鉴过程中,如何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社会工作知识生产,建构学科话语体系成为理论发展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唯有如此才能促进社会工作纵深向发展。社会工作领域“范式革命”的优势视角理论,产生于社会工作实践并超越传统的理论模式,实现了社会工作理论的创新与飞跃。
三、平衡实践和理论的张力
社会工作理论学习的意义在于破除社会工作实践与理论分割的相离发展模式,在包容性中寻找特殊性,在专业性中寻找独立性。中国社会工作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纵观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社会工作经历了教育先行与嵌入政策式等不同过程,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嵌入政策的社会治理、社区治理又缺乏工作的独特性而不能成为不可替代的专业服务。社会工作实务扎根现实为案主提供“全能式”的服务以促进案主的终身发展,汲众家所长满足人的多种需要,合大智以求圆满,从而在微观、中观、宏观、在个人、制度、环境、在精神、心理、生活上构成“大珠小珠落玉盘”式的服务结构。而后专业化时代社会工作的发展应从单向的实证主义和理论框架中挣脱,建立实践生产与多元知识的双向互动关系,融合科学和艺术而在社会发展中成为独立、独特的专业与职业。
参考文献:
[1]侯利文. 教育先行抑或实践引领:再思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1): 13-20.
[2]吴越菲. 社会工作“去专业化”:专业化进程中的理论张力与实践反叛[J]. 河北学刊,2018(4):168-174.
[3]文军,何威. 从“反理论”到理论自觉:重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 的关系[J].社会科学,2014(7):65-78.
[4].6.何雪松. 社会工作理论[M]. 2007.
关键词:社会工作;理论;实践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导向,运用专业方法从事社会工作实践的专业和职业,其服务对象涵盖了个人、家庭、群体、社区等多元主体,服务内容从注重解决问题的“补缺型服务”走向改善环境、注重参与、增进福祉的“发展型服务”。由此过程可以看出,社会工作是作为专业的理论与作为实践的服务相结合的产物。
以实践充实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的社会工作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是学界共识。但在现实中的却呈现出“理论是浮在实践表面的‘一层油’1、实践中‘去专业化’2、‘反理论’3的关系。究其原因,是社会工作实践在回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时所体现的包容性与社会工作理论的专业性的矛盾。
一、实践呼唤包容性
包容即兼收并蓄和求同存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整合”、“融和”的意义。社会工作实践的包容性体现了这一专业独特的借鉴和反思能力4,也成就了这一专业自身的艺术性。
社会工作的包容性常导致这样的疑问“社会工作能否是独立的学科?”社会工作萌芽于西方宗教的慈善事业,在长期助人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其源起决定了实践在理论形成、学科发展中的先行地位。济贫法、汉堡制、慈善组织会社、睦邻组织运动等早期社会工作活动中,借用法制、管理、教育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以缓和贫困、流浪、失业等社会矛盾。玛丽·瑞奇蒙在《个案诊断》中,建立“研究—诊断—治疗”的助人框架,将医学融入社会工作实践。时至今日,社会工作依旧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社会科学密切相关,但社会工作并非单纯的拿来主义,而是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有选择地使用。
社会工作的艺术性也常常让人产生这样的怀疑“社会工作的方法是否专业?”“社会工作不需要专业的学习?”实则不然,社会工作面对多元服务对象与多样社会需求,其工作过程是对专业方法和技术的灵活运用,这一点在社区工作中尤为凸显。但巧妙应对问题绝不等于失去专业性,接地气的方法也并非不科学。
二、理论发展专业性
理论是专业发展的基石,形成特有的科学理论体系的专业发展的重要条件。5理论以其普遍性、恒常性帮助社会工作者深入理解问题的性质及原因,并提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技巧与模式。社会工作理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理论的争议集中于社会工作究竟是否有独立的、深刻的理论体系。社会工作理论来源于两方面:其一,借鉴社会科学的知识扩充其理论框架;其二,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知识生产,提出独特的学科理论。
西方社会工作经过百年发展,依旧面临着“依附”、“浅显”的质疑。就其特点来说,是因为借鉴大于发展,实践重于理论。Howe(1987)指出,社会工作在20世纪20年代起,逐渐从“实干家”、“调查者”的身份逐渐向运用理论指导工作过渡。这一时期,弗洛伊德成为社会工作理论模式的核心人物6,精神分析学理论几乎成为社会工作的风向标。20世纪30年代,宾夕法尼亚大学功能学派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注重工作过程,与精神分析学派并立成为社会工作的指导理论。20世纪60年代后,认知主义、行为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社会学、心理学流派成為时至今日仍然发挥重大作用的社会工作指导理论。
在吸收与借鉴过程中,如何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社会工作知识生产,建构学科话语体系成为理论发展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唯有如此才能促进社会工作纵深向发展。社会工作领域“范式革命”的优势视角理论,产生于社会工作实践并超越传统的理论模式,实现了社会工作理论的创新与飞跃。
三、平衡实践和理论的张力
社会工作理论学习的意义在于破除社会工作实践与理论分割的相离发展模式,在包容性中寻找特殊性,在专业性中寻找独立性。中国社会工作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纵观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社会工作经历了教育先行与嵌入政策式等不同过程,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嵌入政策的社会治理、社区治理又缺乏工作的独特性而不能成为不可替代的专业服务。社会工作实务扎根现实为案主提供“全能式”的服务以促进案主的终身发展,汲众家所长满足人的多种需要,合大智以求圆满,从而在微观、中观、宏观、在个人、制度、环境、在精神、心理、生活上构成“大珠小珠落玉盘”式的服务结构。而后专业化时代社会工作的发展应从单向的实证主义和理论框架中挣脱,建立实践生产与多元知识的双向互动关系,融合科学和艺术而在社会发展中成为独立、独特的专业与职业。
参考文献:
[1]侯利文. 教育先行抑或实践引领:再思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0, 20(1): 13-20.
[2]吴越菲. 社会工作“去专业化”:专业化进程中的理论张力与实践反叛[J]. 河北学刊,2018(4):168-174.
[3]文军,何威. 从“反理论”到理论自觉:重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 的关系[J].社会科学,2014(7):65-78.
[4].6.何雪松. 社会工作理论[M].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