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性的昭示和信仰的力量

来源 :南风·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nstop_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元主义和现代化盛行的当代语境中,我们一方面在追逐着具有时代特色的主流美术,另一方面又热衷于从传统文化构筑的美学背景中寻找资源和灵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的因素为当代绘画的创作提供了丰茂的學术支撑和持续的创作动力。甘肃画家郭平是一位以敦煌壁画为主要创作题材的青年画家,他的绘画既继承了敦煌壁画的艺术特色,又体现了“笔墨当随时代”的创造性,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他的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完善,这位来自于敦煌的青年画家日益被国内艺术界以及收藏圈所关注。
  郭平出生于甘肃省敦煌市,与大多数成功的书画艺术家一样,他自幼喜欢绘画、学习绘画。但他的更大优势还在于,他在少年时代刚刚开始学习绘画的时候,就有幸接触到敦煌莫高窟这座享誉世界的文化艺术宝库。20世纪80年代末,青年时代的郭平走遍大江南北,遍访名家,刻苦学习中国的传统工笔绘画,并借此不断校正自我美学意识上的偏差,丰富自己的艺术阅历、完善自己的绘画语言。到1990年初,他进入了敦煌书画院创作部工作,主要从事敦煌莫高窟壁画的临摹与创作。那时,郭平先后受教于天津美术学院李庆增先生、著名画家范有信先生,接受着严格的、系统的专业艺术训练。在这一时期,他又不断得到敦煌莫高窟美术研究所诸位前辈的点拨和指教,在敦煌壁画的临摹和创作等方面有了很大提高。溯源郭平的艺术学习经历,我们可以发现,在他的整个艺术认知成长期都没有离开过传统绘画、没有离开过敦煌壁画,可以说一直都在绘画艺术的正途与正脉上坚守和跋涉。这种特殊的经历让郭平自然而然地拥有了优于常人的先天优势和创作后劲。
  中国传统绘画自古以来就一直讲求“传移模写”。南齐的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对上古绘画进行梳理后总结出了“六法”,其中就有“传移,模写是也”。在强调形式和意气的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仿习临摹是学习传统的主要方式,比如戏剧的唱念做打、书法的横平竖直、绘画的点厾提按,皆是从一招一式、一点一画中传承。郭平多年来一直在潜心于研究、整理、临摹敦煌壁画,对敦煌壁画的各种表现手法和技巧已然了熟于心。在此基础上,他从没有懈怠和停止对艺术创作的向前推进。从他近期的一些代表性作品中可以看出,在他的笔下所呈现的不再是静态的、刻板的、固定的绘画图式,而是在包容、吸纳和吞吐中不断拓展新的艺术疆域。从某种角度而言,我认为他的作品更注重在精神层面的认知。他善于把握“面”的稳定和“线”的张力,同时再利用象征性皴法以及线条的规则律动,最终形成一种完整而又持续的艺术体系。
  走进郭平的艺术世界,扑面而来是浓郁的神性气息。在艺术的表现方式上,郭平习惯于从现实主义精神出发,不满足、不拘泥于陈法旧式,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艺术特长和聪明才智,尽量让表现技法千变万化、样式丰富,以此来弥补某种题材的单一性和单调性。他笔下的人物,无论是形象的塑造,还是表情的刻画、服饰的造型等,都运用了很多不同的处理方式和技巧,或者是坚毅果敢的眼神,或者是柔美飘逸的形象,都渲染出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和冲击力。在色彩的运用上,郭平善于采用敦煌壁画的敷色方法,或者单线平涂,或者是以色彩的浓淡体现出阴阳向背,色彩的对比十分强烈,富有生机。比如,在他的敦煌飞天、菩萨等系列作品中,通过饱满的色彩塑造了一个个奇幻而又通灵的神话世界,为敦煌壁画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当年,已经功成名就的张大千还要千里迢迢带着家人去敦煌临摹壁画,由此可见这片荒凉之地的艺术魅力和独特价值所在。虽偏居于祖国的大西北,但却能守护着、感召着、沐浴着敦煌的艺术之光,作为一位艺术家的郭平是幸福的,是让人羡慕的。但是我想,每当面对煌煌夺目的敦煌壁画、面对铺在案头的笔墨纸砚,郭平的内心一定是虔诚的、宁静的、是沐手敬仰的。在这个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生发出一种信仰的力量、一种神性的昭示、一种来自于文化深层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令人向往的同时也给人以警示。因此在郭平的笔下,很少见到那种庸俗化的程式和样式,也绝少有市井矫揉的习气,更没有那种讨巧取乖的油滑与浮佻,而是彰显出一种品格和品味,一种葆守传统文化的贞味,一种与“现代浮躁病”绝缘的安定与沉静。
  遥接敦煌壁画、反复临摹琢磨,郭平在很多细节上已渐次打通,并逐渐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当然,艺术毕竟不是百米冲刺可以在短暂发力之后一劳永逸,艺术之路更像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途跋涉,每一位艺术家都需要一个长期探索和不断探险的过程。从这个角度上讲,郭平先生要取得更大成就,还需要在艺术的精神内核产生一次裂变、巨变。我认为,下一步要就看他如何把握所掌握的传统技法与修养来表达自我,如何在艺术面貌方面丰富和完善自己了。
其他文献
作为画家,高扬真、善、美是责任,是义务,是崇高的历史使命。那么画家的实践过程就应是去伪存真、弃恶扬善、弃丑择美的过程。因为对真、善、美的认识,理解往往受特定的历史条件、文化环境以及画家人格品行、文化风尚、伦理道德的影响,所以画家从客观事物中寻求美、认识美、表现美的兴趣将表现为一种积极或消极的倾向。那么积极的倾向将成为艺术创作中最活跃的成分,它迫使你发现新的内容、探索新的形式,发挥创造能力,找到新的
期刊
[摘要]宋代墨戏写意画风的兴起与其时盛行的尚意书风具有内在的精神关联,两者皆是宋代文人尚“意”精神的产物。尚意与写意,前者表征于书法之“意造无法”,后者表征于绘画之“逸笔墨戏”。但由于绘画在物象构形方面的限制性,要实现和完成“写意”的嬗变,必然超越“形似”而求诸尚意书风之助,“以书入画”遂成为顺理成章之事。黄庭坚曾以“草书三昧”称谓文人的“逸笔墨戏”,恰切地揭示了文人写意画风与草书艺术之间的渊源关
期刊
一  中国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能体现文人的诗情画意的绘画形式,自其肇始以来,为广大的文人雅士们所钟爱,不惜韶华青灯加以研究实践,锻造笔墨,刻画形象,描绘出一部源远流长的花鸟画卷,启迪着人类的智慧和历史的文明进程。王同君就是这部画卷上一个光彩夺目的亮点。三十多年来,他的足迹在黑土地上坚实地行走,他的绘画描绘着黑土地上时空的变迁,记录着历史的沧桑,从而奠定了自己的艺术品格,成为黑土地上花鸟画界独树
期刊
我近年的创作,主要是《北国系列》《荷塘系列》《青绿花鸟系列》和《雪景寒禽系列》,首先我要说,其中三个系列是以题材命名的,而传统中国画中只有青绿山水,并无青绿花鸟之说,用青绿花鸟之名,是为了将我近年来画的一部分作品做一归类罢了,因为我所用的表现形式在传统的绘画当中,不好对号入座,所以决定为它起个名号。青绿山水是指主要以石青、石绿为主要颜色画的山水画,而我的花鸟画用色则并不尽然。  我认为,艺术是精神
期刊
李廷先  李廷先,1965年生,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本科,后進入首都师大美术学院现代水墨人物画研究生课程班学习。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吉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吉林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吉林省书画院专业画家,吉林省书画院管理部主任,吉林省民进书画社副社长,长春市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政协委员,长春市政协文史专员。  其作品形成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多次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曾获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览
期刊
经一位藏家介绍,我与画家李廷先先生相识。那天,我从吉林专程赶往长春吉林省书画院。寒暄过后,李廷先先生随手递过一本画册。刚入眼帘,便忘情其中。正山小种那浓烈的芳香从我的口齿间顿然消失。  我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是李廷先先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质朴、清新、恬淡,使我读出了李廷先先生内心的平实与安宁;自然、随性、亲和,使我洞悉了李廷先先生思想的成熟与深刻。  李廷先先生的《远方》,画的是一位饱经沧桑的
期刊
诗如鼓琴,声声见心。心为人籁,诚中外形。我心清妥,语无烟火;我心缠绵,读者泫然。禅偈非佛,理障非佛。心之孔嘉,其言蔼如——袁牧《续诗品·斋心》。  赏画如读诗文,必须有其意思。没有意思的画,绝对不是好画。王本杰的山水画,颇有意思。对王本杰的山水画,我的确读过不少,总觉得内中意绪繁谐,情致绵渺,不是那种可以容易明白的作品。  不容易明白的东西,是好还是不好?谁也没有资格定义,谁也没有标准论断。因人而
期刊
真正接触以宏的画,是近两三年的事,其时我在彼岸,他依旧在海南岛,我在彼岸为生活奔波劳碌,他却依旧拿着他的画笔和画夹,默默地行走在家乡的热带丛林,将雨林荆棘、灌木草丛、缠绕藤萝和参天古树一一收归画布中,仍然沉浸在他的线条和色彩世界里,一如既往地迷恋着这片熱带雨林大地上的一草一木。  以宏出生在海南西部小镇一个文人世家,祖上三辈都能绘画,家学渊源,自幼和祖父、父亲学习国画技法,从小就表现出对色彩世界的
期刊
著名青年山水画家谢其云的山水之间,明显呈现了当代水墨的诸多特性——审美的新奇感、错位感、陌生感,尝试穿越时空的熔铸传统与现代结合体图像艺术,因而异峰突起,成为时下市场和藏界关注的新热点之一。山水画家谢其云,在文化精神层面依然是深深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东方传统绘画沃土中,骨子里是老庄、儒释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脉取向。这从艺术取向上,首先奠定了他的诸多现在与未来创作探索,一定是居于主流审美脉络的新成。
期刊
认识谢其云之前,先是从认识熟悉他的叔祖父边塞山水画家谢家道先生开始的,而后与张志民先生接触后得知谢其云是他的学生,而且在艺术见解方面有其独到的认识,让我着实刮目相看。朦胧的色调里山水的悠远与氤氲在他的笔下凸显出来,他精于绘画的构图与细节处的雕琢,更多追寻一种内在的意境营造,他是走心的人,画如其人从容不迫、张弛有度。  作为学院派培养的中国画山水研究生的谢其云蕴积扎实,早在他的毕业展的写意山水线逸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