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宜居村落微更新过程中对地域文脉的融入,积极探索留住乡愁、焕发乡容、彰显乡韵的在地性研究策略,以苏北小城镇村庄改造实践为例,从村庄界面重塑、典型院落整治及建筑微改造等方面,提出可操作的在地性微更新规划现实引导路径,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为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庄改造;微更新;在地性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3.032
1、引言
2021年9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发布团体标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指南》,对我国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强调以“特色”、“田园”、“乡村”三要素為核心,以重塑乡村魅力、推动多元参与、实现综合振兴为路径,立足乡土社会、彰显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富有持久活力、体现现代文明的当代乡村建设的创新理念。代表了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迈入新阶段。
微更新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兼具低成本、可持续的乡村发展策略,随着乡村建设发展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大尺度乡村改造相比,宜居村落“微更新”以针灸式的改造手法,在节约成本,保持传统村落格局,凸显在地特色等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逐渐成为提升乡村活力的主流策略。
2、项目概况
便仓镇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的南部门户,是盐城的母亲河串场河上的盐运古镇。该镇是见诸宋史的千年古镇,人文资源丰富。拥有古青色马道、卞氏宗祠遗址、极乐寺、千亩楠竹园、枯枝牡丹园等众多人文景观。项目基地以田园景观为基底,生态环境良好,西侧是开放大道,东侧紧邻连盐高铁,村内街巷空间较窄,民居建筑临水、临路布置、整体风貌欠佳。
3、微更新提升方向
3.1“点+线”的景观模式,突出重点资源,打造核心兴趣点
借鉴案例:溧阳·1号旅游公路。该案例基于生态敏感性、土地适应性、村落位置、交通可达性、景观视线等要素进行评估,选择一条串联农田、果林、鱼塘、森林、湿地、水库、茶园7种自然景观的道路,以服务驿站的营建为重点,构筑“线+点”的景观模式。
3.2以水环境修复为抓手,结合闲置空地设置节点,以点带面升级村镇形象
借鉴案例:苏州·田肚浜自然村。该案例通过重点修复村庄水生环境,对村庄进行河道清淤,结合特色水生植物净化,设计“乡村海绵”,有效提升河道自净能力;随形就势,利用邻里间的闲置空地,营造“乡邻中心”等村民活动与服务空间场所,以点带面,营造具有水乡特色的新乡村环境。
3.3明确主题形象,强化村落品牌效应
借鉴案例:苏州·西巷村。该案例以“湖墨叠翠,果茶西巷”为主题,保留了历史文化名村的乡土气息,以青蛙为主题,将文化创意植入乡村改造,反推村庄主题定位、环境设计、建筑设计、运营管理、文化活动和营销宣传规划。
4、核心策略
以新家园.新花园.新田园为目标,力求通过村落微改造,在便仓镇打造特色鲜明、宜居和谐的新型田园乡村。
4.1新家园焕发乡容
重塑村落界面,塑造宜居家园。梳理房前屋后景观,塑造村庄门户形象,增加村口标志,提升村落景观品质;打造健身休闲活动场所,提升空间活力;修复生产生活污水对河道的污染,梳理驳岸,增加亲水空间,营造生活化岸线空间;增加院墙、庭院,形成特色鲜明、形式美观的院落空间,提升沿街景观界面品质。
4.2新花园留住乡愁
挖掘潜在空间,强化文脉特质。通过对村庄牡丹文化、盐运文化、红色文化、《镜花缘》传说等文化的演绎,擦亮便仓镇文化品牌。
4.3新田园彰显乡韵
借力产业优势,展现田园风情。利用入境通道沿线景观要素的改造,点、线、面结合,力求实现30秒高铁风景、村、田、路、河尽收眼底。
5、村庄界面微更新
伴水而生,田院共融 。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抓手,以水乡田园景观和乡土生活为载体,提升人居环境,传承乡土文脉,彰显地方文化内涵,打造山水相依、自然共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宜居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环境整治、建筑改造、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提升相结合;水乡特色打造:彰显水村相依、自然共融的生态格局;文化底蕴彰显:结合时代特征,传承历史文化;乡土记忆重塑:强调乡土韵味和在地营造。
6、典型院落空间及建筑微更新
典型院落空间的田园意境和在地特色通过牡丹种植、墙面修缮、乡土廊架、农地围栏等方式来实现。建筑微更新力求打造现代与传统并存、美观协调、体现乡土韵味、彰显文化内涵的乡村建筑风貌。
7、在地性景观节点微更新
7.1村委会节点
以满足周边居民需求为主要出发点,设计健身广场、儿童游乐、弧形廊架、卫生间等多重功能。将居民汇聚,满足不同时间点各类人群棋牌、健身、游乐、广场舞等多种需要。场地入口配有景石造型松和组团下木,场地内以朴树为骨干树种,配以开花小乔,增添场地景观活力。
7.2“镜花园”游园节点
提取清代李汝珍所著《镜花缘》书中多人外出游历时小船形象,打造特色入口广场节点,并配有十二花师雕塑,运用扁舟花坛贯穿整个场地,增加在地文化气息。场地内多植开花乔木,结合地形,部分种植地被草花,呼应《镜花缘》内百花仙子的形象。
7.3桃园菜圃节点
以 “乡野花趣”为设计理念,突出村庄在地特色。选用乡土植物,以桃花为骨干树种,结合地形大面积种植四季草花,增添场地乡野情趣。对村口形象标志进行植物组团设计,凸显村口的节点功能。
7.4仓南驿站节点
以驿站服务为主要功能,设计停车、餐饮、码头、公厕等便民设施。提取便仓古镇水车、耕牛、菜田等多个在地性景观元素进行打造,设计花瓣雕塑强调枯枝牡丹的形象,凸显在地特色。
结语:
在村庄是有生命的,在宜居村落微更新改造过程中,需要基于在地性特征,综合多项因子进行考量。新家园.新花园.新田园,新型田园乡村的建设需立足乡土,承载富有生命力的田园乡愁。
参考文献:
[1]团体标准《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建设指南》(T/UPSC0004-2021)[S].2021
[2]《微更新策略下山西乡村建筑的在地设计实践》[J].山西建筑,2021,47(13):16-20
【关键词】乡村振兴;村庄改造;微更新;在地性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3.032
1、引言
2021年9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发布团体标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指南》,对我国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强调以“特色”、“田园”、“乡村”三要素為核心,以重塑乡村魅力、推动多元参与、实现综合振兴为路径,立足乡土社会、彰显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富有持久活力、体现现代文明的当代乡村建设的创新理念。代表了我国美丽乡村建设迈入新阶段。
微更新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兼具低成本、可持续的乡村发展策略,随着乡村建设发展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大尺度乡村改造相比,宜居村落“微更新”以针灸式的改造手法,在节约成本,保持传统村落格局,凸显在地特色等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逐渐成为提升乡村活力的主流策略。
2、项目概况
便仓镇位于江苏省盐城市的南部门户,是盐城的母亲河串场河上的盐运古镇。该镇是见诸宋史的千年古镇,人文资源丰富。拥有古青色马道、卞氏宗祠遗址、极乐寺、千亩楠竹园、枯枝牡丹园等众多人文景观。项目基地以田园景观为基底,生态环境良好,西侧是开放大道,东侧紧邻连盐高铁,村内街巷空间较窄,民居建筑临水、临路布置、整体风貌欠佳。
3、微更新提升方向
3.1“点+线”的景观模式,突出重点资源,打造核心兴趣点
借鉴案例:溧阳·1号旅游公路。该案例基于生态敏感性、土地适应性、村落位置、交通可达性、景观视线等要素进行评估,选择一条串联农田、果林、鱼塘、森林、湿地、水库、茶园7种自然景观的道路,以服务驿站的营建为重点,构筑“线+点”的景观模式。
3.2以水环境修复为抓手,结合闲置空地设置节点,以点带面升级村镇形象
借鉴案例:苏州·田肚浜自然村。该案例通过重点修复村庄水生环境,对村庄进行河道清淤,结合特色水生植物净化,设计“乡村海绵”,有效提升河道自净能力;随形就势,利用邻里间的闲置空地,营造“乡邻中心”等村民活动与服务空间场所,以点带面,营造具有水乡特色的新乡村环境。
3.3明确主题形象,强化村落品牌效应
借鉴案例:苏州·西巷村。该案例以“湖墨叠翠,果茶西巷”为主题,保留了历史文化名村的乡土气息,以青蛙为主题,将文化创意植入乡村改造,反推村庄主题定位、环境设计、建筑设计、运营管理、文化活动和营销宣传规划。
4、核心策略
以新家园.新花园.新田园为目标,力求通过村落微改造,在便仓镇打造特色鲜明、宜居和谐的新型田园乡村。
4.1新家园焕发乡容
重塑村落界面,塑造宜居家园。梳理房前屋后景观,塑造村庄门户形象,增加村口标志,提升村落景观品质;打造健身休闲活动场所,提升空间活力;修复生产生活污水对河道的污染,梳理驳岸,增加亲水空间,营造生活化岸线空间;增加院墙、庭院,形成特色鲜明、形式美观的院落空间,提升沿街景观界面品质。
4.2新花园留住乡愁
挖掘潜在空间,强化文脉特质。通过对村庄牡丹文化、盐运文化、红色文化、《镜花缘》传说等文化的演绎,擦亮便仓镇文化品牌。
4.3新田园彰显乡韵
借力产业优势,展现田园风情。利用入境通道沿线景观要素的改造,点、线、面结合,力求实现30秒高铁风景、村、田、路、河尽收眼底。
5、村庄界面微更新
伴水而生,田院共融 。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为抓手,以水乡田园景观和乡土生活为载体,提升人居环境,传承乡土文脉,彰显地方文化内涵,打造山水相依、自然共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宜居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环境整治、建筑改造、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提升相结合;水乡特色打造:彰显水村相依、自然共融的生态格局;文化底蕴彰显:结合时代特征,传承历史文化;乡土记忆重塑:强调乡土韵味和在地营造。
6、典型院落空间及建筑微更新
典型院落空间的田园意境和在地特色通过牡丹种植、墙面修缮、乡土廊架、农地围栏等方式来实现。建筑微更新力求打造现代与传统并存、美观协调、体现乡土韵味、彰显文化内涵的乡村建筑风貌。
7、在地性景观节点微更新
7.1村委会节点
以满足周边居民需求为主要出发点,设计健身广场、儿童游乐、弧形廊架、卫生间等多重功能。将居民汇聚,满足不同时间点各类人群棋牌、健身、游乐、广场舞等多种需要。场地入口配有景石造型松和组团下木,场地内以朴树为骨干树种,配以开花小乔,增添场地景观活力。
7.2“镜花园”游园节点
提取清代李汝珍所著《镜花缘》书中多人外出游历时小船形象,打造特色入口广场节点,并配有十二花师雕塑,运用扁舟花坛贯穿整个场地,增加在地文化气息。场地内多植开花乔木,结合地形,部分种植地被草花,呼应《镜花缘》内百花仙子的形象。
7.3桃园菜圃节点
以 “乡野花趣”为设计理念,突出村庄在地特色。选用乡土植物,以桃花为骨干树种,结合地形大面积种植四季草花,增添场地乡野情趣。对村口形象标志进行植物组团设计,凸显村口的节点功能。
7.4仓南驿站节点
以驿站服务为主要功能,设计停车、餐饮、码头、公厕等便民设施。提取便仓古镇水车、耕牛、菜田等多个在地性景观元素进行打造,设计花瓣雕塑强调枯枝牡丹的形象,凸显在地特色。
结语:
在村庄是有生命的,在宜居村落微更新改造过程中,需要基于在地性特征,综合多项因子进行考量。新家园.新花园.新田园,新型田园乡村的建设需立足乡土,承载富有生命力的田园乡愁。
参考文献:
[1]团体标准《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建设指南》(T/UPSC0004-2021)[S].2021
[2]《微更新策略下山西乡村建筑的在地设计实践》[J].山西建筑,2021,47(13):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