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中心主任马文广承认,每届奥运会最“难产”的就是女子举重奥运名单。尤其是小级别,几个省份好手众多,选谁不选谁,很难平衡各省利益。
马文广如此解释:上届奥运会,关于确定名单的会议曾开了11次之多。但本届奥运更侧重于公开选拔赛的一锤定音,“综合评定”只是辅助手段。
湘妹子王明娟作为48公斤级选手,最后时刻“爆冷”,取代世界纪录保持者田源出征奥运会,有着地方长年角力的影子——
上届奥运会,王明娟曾与队友杨炼组成双保险,却在临战之际被广东选手陈燮霞占得先机。国家举重中心欠下湖南一个“人情”;
今年春节期间,湖南重竞技中心负责人、国家队教练梁小冬在国家队团拜之后意外身亡,据称是因过于劳累引发心脏病。
为向湖南还这份沉重的人情,在纵观湖南各个级别只有王明娟才有冲金把握的情况下,只能牺牲湖北的田源;而又为了安抚湖北,不得已让17岁的小将周俊出赛53公斤级比赛。毫无大赛经验的周俊在场上3次抓举全部失败,提前出局。
好在王明娟不负众望,在48公斤级比赛中一举夺金。
马文广说:“希望有朝一日中国举重的奥运选拔也像美国的田径奥运选拔赛一样,简单明了,一锤定音。”
练举重,是给她条活路
作为一项重竞技运动,练习举重意味着比常人吃更多的苦。
美国7月版《时代》杂志刊登的题为《China’s Gold Standard》(《中国的金牌标准》)的文章指出,中国在1996年就已经准确预测了女子举重会成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金牌项目,于是用苛刻的标准从边远农村地区广泛选拔年幼运动员开始备战。
中国举重的实力在世界范围数一数二,女子举重更具有可怕的统治力。“因为是举国体制的原因,全国从事专业举重训练的运动员多达万人,如果算上业余体校的运动员,这个数字接近两万。”昔日奥运冠军陈艳青的教练曹新民如是说。
江永县是湘南边陲小城,“七山半水二分半田”,是个省级贫困县。王明娟的家在距县城几里路的潇浦镇桐岩村“大山背”脚下,父母都是本分的农民。王成志对3个孩子的成长盯得很紧。“村子里的水井距离我们家大约五十多米,但我发现7岁的王明娟就能挑一担水。这孩子力气大。在学校,跑步、跳远和投垒球,王明娟经常拿第一。我当时在家门口的老槐树上自制了一个单杠,她能把脚钩住倒挂坚持分把钟,比她大3岁的哥哥却做不到……”
一次在街上偶遇在江永体校工作的老同学,寒暄后,王明娟的命运自此改变。王成志说:“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让王明娟练举重,也是给她条活路。”
早有退意的好苗子
2001年,王明娟九运会一战成名,拿下女举48公斤级冠军,随后进入国家队。
真正让她名扬世界的还是2002年波兰世锦赛:17岁的王明娟一举夺得抓举、挺举和总成绩3块金牌,并打破3项世界纪录。然而,在第二年的长沙城运会上,王明娟却在家门口摔倒了,医生诊断为“左膝韧带撕裂并伴有撕脱性骨折”。北京奥运会结束,昔日队友一一退役,从伤病中恢复的王明娟选择了继续坚持。
原本希望在2009年借世锦赛走出低谷,最终却因工作人员出现低级失误——加错杠铃片而将到手的冠军丢失。
虽然对家里一向“报喜不报忧”,但王成志还是知道年届25的王明娟已经萌生退意。“家里像她这么大的伙伴,如今早已结婚生子……如果不是梁教练一直鼓励她,她可能在山东全运会后就退役了。”
“让我先喝一口水吧”
王明娟萌生退意时,教练一直鼓励她,父母也不断劝说,她才选择了继续坚持。此时,后起之秀田源杀了出来,一举成为世界冠军。
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之时,田源成绩突飞猛进,无论年纪和状态都占优势,但是顶着压力,国家举重队选择了经验更为丰富的王明娟,这一事件引发了媒体的空前争吵。王明娟有夺冠实力,但媒体的关注显然增大了她的心理压力。
就这样,27岁的王明娟在夺得世界冠军10年后,终于踏上了奥运征途。
对于她的夺冠,中国举重队领队庞高兴表示:“她在走之前有这个雄心壮志要打破总成绩的世界纪录,降体重还有紧张的因素,决定了今天发挥得不是特别理想,但我们的主要目标达到了。奥运会比赛,中国举重代表队规定原则以稳为主,以夺金牌为主,拿金牌是最大的任务。”
赛后,记者让王明娟发表夺冠感言,她对着镜头直喊渴,“我好渴啊,让我先喝口水吧”——为降体重,赛前她甚至连水都不敢喝一口。
据一位基层教练介绍,女子举重运动员想要练出来不容易,天赋、努力、实力、运气一个都不能少,而真正能够拿到金牌取得成绩的人少之又少。
一位举重教练曾经介绍,北京拥有18个举重训练基地,但是“城里的孩子愿意练的几乎没有,选材只能从农村去找,不过现在的孩子愿意练的也越来越少,家长一听说练习举重,就会一口回绝,谁都不舍得孩子吃这个苦。”
有时,教练们为了招人,只得劝家长说,“可以先让孩子锻炼锻炼身体,再看看适合什么项目。”即使是这样,有时候跑了很多地方,也找不到多少人。
7月24日新华网伦敦记者在采访中国举重队队员时看到,他们每人带了两个箱子,其中一箱是方便面。随后,“举重队整装待发,方便面、煲汤锅成为必备品”成了诸多媒体争相报道的话题。
一名退役的举重运动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其实,举重队吃什么并不重要,如果非要捕捉他们舌尖上的冠军因素,那也只能是‘吃苦’。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对手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中国举重队能获得如此佳绩,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
王明娟
1985年出生于湖南永州,2001年入选国家队。2002年世锦赛独得3金并打破3项世界纪录开始声名鹊起。2005年世锦赛带伤夺冠后受困于伤病和恢复,成绩陷入低谷。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获得女子举重48公斤级冠军。
马文广如此解释:上届奥运会,关于确定名单的会议曾开了11次之多。但本届奥运更侧重于公开选拔赛的一锤定音,“综合评定”只是辅助手段。
湘妹子王明娟作为48公斤级选手,最后时刻“爆冷”,取代世界纪录保持者田源出征奥运会,有着地方长年角力的影子——
上届奥运会,王明娟曾与队友杨炼组成双保险,却在临战之际被广东选手陈燮霞占得先机。国家举重中心欠下湖南一个“人情”;
今年春节期间,湖南重竞技中心负责人、国家队教练梁小冬在国家队团拜之后意外身亡,据称是因过于劳累引发心脏病。
为向湖南还这份沉重的人情,在纵观湖南各个级别只有王明娟才有冲金把握的情况下,只能牺牲湖北的田源;而又为了安抚湖北,不得已让17岁的小将周俊出赛53公斤级比赛。毫无大赛经验的周俊在场上3次抓举全部失败,提前出局。
好在王明娟不负众望,在48公斤级比赛中一举夺金。
马文广说:“希望有朝一日中国举重的奥运选拔也像美国的田径奥运选拔赛一样,简单明了,一锤定音。”
练举重,是给她条活路
作为一项重竞技运动,练习举重意味着比常人吃更多的苦。
美国7月版《时代》杂志刊登的题为《China’s Gold Standard》(《中国的金牌标准》)的文章指出,中国在1996年就已经准确预测了女子举重会成为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金牌项目,于是用苛刻的标准从边远农村地区广泛选拔年幼运动员开始备战。
中国举重的实力在世界范围数一数二,女子举重更具有可怕的统治力。“因为是举国体制的原因,全国从事专业举重训练的运动员多达万人,如果算上业余体校的运动员,这个数字接近两万。”昔日奥运冠军陈艳青的教练曹新民如是说。
江永县是湘南边陲小城,“七山半水二分半田”,是个省级贫困县。王明娟的家在距县城几里路的潇浦镇桐岩村“大山背”脚下,父母都是本分的农民。王成志对3个孩子的成长盯得很紧。“村子里的水井距离我们家大约五十多米,但我发现7岁的王明娟就能挑一担水。这孩子力气大。在学校,跑步、跳远和投垒球,王明娟经常拿第一。我当时在家门口的老槐树上自制了一个单杠,她能把脚钩住倒挂坚持分把钟,比她大3岁的哥哥却做不到……”
一次在街上偶遇在江永体校工作的老同学,寒暄后,王明娟的命运自此改变。王成志说:“家里条件也不是很好,让王明娟练举重,也是给她条活路。”
早有退意的好苗子
2001年,王明娟九运会一战成名,拿下女举48公斤级冠军,随后进入国家队。
真正让她名扬世界的还是2002年波兰世锦赛:17岁的王明娟一举夺得抓举、挺举和总成绩3块金牌,并打破3项世界纪录。然而,在第二年的长沙城运会上,王明娟却在家门口摔倒了,医生诊断为“左膝韧带撕裂并伴有撕脱性骨折”。北京奥运会结束,昔日队友一一退役,从伤病中恢复的王明娟选择了继续坚持。
原本希望在2009年借世锦赛走出低谷,最终却因工作人员出现低级失误——加错杠铃片而将到手的冠军丢失。
虽然对家里一向“报喜不报忧”,但王成志还是知道年届25的王明娟已经萌生退意。“家里像她这么大的伙伴,如今早已结婚生子……如果不是梁教练一直鼓励她,她可能在山东全运会后就退役了。”
“让我先喝一口水吧”
王明娟萌生退意时,教练一直鼓励她,父母也不断劝说,她才选择了继续坚持。此时,后起之秀田源杀了出来,一举成为世界冠军。
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之时,田源成绩突飞猛进,无论年纪和状态都占优势,但是顶着压力,国家举重队选择了经验更为丰富的王明娟,这一事件引发了媒体的空前争吵。王明娟有夺冠实力,但媒体的关注显然增大了她的心理压力。
就这样,27岁的王明娟在夺得世界冠军10年后,终于踏上了奥运征途。
对于她的夺冠,中国举重队领队庞高兴表示:“她在走之前有这个雄心壮志要打破总成绩的世界纪录,降体重还有紧张的因素,决定了今天发挥得不是特别理想,但我们的主要目标达到了。奥运会比赛,中国举重代表队规定原则以稳为主,以夺金牌为主,拿金牌是最大的任务。”
赛后,记者让王明娟发表夺冠感言,她对着镜头直喊渴,“我好渴啊,让我先喝口水吧”——为降体重,赛前她甚至连水都不敢喝一口。
据一位基层教练介绍,女子举重运动员想要练出来不容易,天赋、努力、实力、运气一个都不能少,而真正能够拿到金牌取得成绩的人少之又少。
一位举重教练曾经介绍,北京拥有18个举重训练基地,但是“城里的孩子愿意练的几乎没有,选材只能从农村去找,不过现在的孩子愿意练的也越来越少,家长一听说练习举重,就会一口回绝,谁都不舍得孩子吃这个苦。”
有时,教练们为了招人,只得劝家长说,“可以先让孩子锻炼锻炼身体,再看看适合什么项目。”即使是这样,有时候跑了很多地方,也找不到多少人。
7月24日新华网伦敦记者在采访中国举重队队员时看到,他们每人带了两个箱子,其中一箱是方便面。随后,“举重队整装待发,方便面、煲汤锅成为必备品”成了诸多媒体争相报道的话题。
一名退役的举重运动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其实,举重队吃什么并不重要,如果非要捕捉他们舌尖上的冠军因素,那也只能是‘吃苦’。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对手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中国举重队能获得如此佳绩,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背后付出的努力。”
王明娟
1985年出生于湖南永州,2001年入选国家队。2002年世锦赛独得3金并打破3项世界纪录开始声名鹊起。2005年世锦赛带伤夺冠后受困于伤病和恢复,成绩陷入低谷。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获得女子举重48公斤级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