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最早的游牧社会到今天的信息社会,地球正在变成一个村庄。生活在同样一片蓝天下,节能环保、“绿色制造”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及有关机构的重要目标。
联合国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当中,制定了工业化的具体目标,并强调三个重要方面,对于绿色制造业国际合作至关重要。第一,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各工业部门的技术能力。第二,通过对非洲国家、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和工艺支持,促进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和富有韧性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技术發展、研究和创新,包括确保有利于工业多元化的政策环境和对大宗商品的增加值。


《巴黎协定》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形成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

2014年10月,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发布了题为《提速美国先进制造业》的报告(俗称“先进制造伙伴计划2.0”),该计划与“德国工业4.0”等量齐观,是由美国联邦政府主导的国家级制造业发展战略。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2.0”中,将“可持续制造”列为11项振兴制造业的关键技术,利用技术优势谋求绿色发展新模式。
美国制造企业每年在降低能耗方面花费的成本总计超过2000亿美元,相当于GE的市值。多年来,为了更有效地支持制造业的发展,美国能源局始终不遗余力地通过推进各类创新技术的发展与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促进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
2017年初,美国商务部能源局委任可持续制造创新联盟牵头,在位于纽约的罗彻斯特理工学院,正式建立REMADE,并于2017年5月正式开始运营。REMADE专注于能够显著降低制造关键材料所需能源的创新技术的早期应用研究,并通过提高对金属,纤维,聚合物以及电子产品废弃物这四大类重点能耗领域材料的回收、重复利用和再制造,促进制造业整体能效提升,其目标是:到2027年,整体能源效率实现50%的提升。REMADE总投资1.4亿美元,其中7000万美元来自联邦基金拨款,另有7000万美元以众筹的方式,从100多家成员机构募集而来,包括26所高等院校、7家国家级实验室、44家企业和26个行业协会、组织与基金会。
REMADE预计,通过技术优化,美国制造业每年能够节省大约1.6千兆英热单位(quads)的能量,相当于2.8亿桶石油,价值等同于美国全国一个月石油进口总额。
欧盟制定了RoHS、WEEE等一系列与产品环境相关的指令,提高了欧洲市场上电器、电子和汽车等的环境性能,极大地推动了产品的绿色制造。到现在为止,RoHS、WEEE在国际业界成为对产品绿色环保的最高指标。
碳税(carbontax)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碳税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的,通过对燃煤、石油及其下游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欧盟,尤其是北欧国家碳税开征较早,英国、德国、丹麦、芬兰、荷兰、挪威、波兰和瑞典等国已经开始推行不同的碳税政策。
自2007年以来,英国、法国、德国等十几个国家先后推出碳标签制度。碳标签是把产品在其全生命周期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已逐步演化为隐性的市场准入条件,这一趋势似乎不可阻挡。同时,欧盟不断强化政府的绿色采购措施,绿色产品占欧盟公共采购的比例已达到20%左右。
德国“工业4.0”是欧洲工业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汽车业是德国最大的工业产业,德国汽车行业凭借其强大的科研优势,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而带动德国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德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将有100万辆电动汽车投入使用。此外,在世界上几个发展迅速的“绿色科技”领域(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汽车效能),德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一旦抢占了绿色科技市场的先机,就能持续占据出口优势,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日本通过大数据分析、网格化、新能源与新材料、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性手段,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与“智慧城市”建设体系紧密结合,有效提高了城市能源与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管理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与此同时,不断推进智能交通和智能电网建设,提升居民出行效率,统筹能源资源的平衡,降低了能源消耗强度。
日本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提出超智能社会5.0战略;企业也跃跃欲试,加大投入,人工智能社会似乎越来越近。在日本2019年度预算概要中,科学技术领域较2018年度增长13.3%,达到4.351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11日元)。人工智能(AI)相关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等是预算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中在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方面的预算约为133亿日元。立教大学等一些日本大学也纷纷开设或者计划开设人工智能学院,大力培养人工智能技术人才。

韩国作为后起之秀,已成为后发国家建设制造强国的典范。目前,韩国也紧跟发展潮流,实施绿色增长战略,尤其是把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S)作为重要抓手,推进绿色循环型社会建设。韩国提出的“国家绿色低碳增长战略”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将绿色科技创新打造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二是逐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加快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实现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目标;三是加快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提升国际影响力。
印度政府計划在20到25年内,大幅提升太阳能发电行业的竞争力,探索将目前极为分散的千瓦级光伏发电或太阳能发电系统集中发展,逐步成为兆瓦级、可配送的“聚光发电系统”。此外,印度政府把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与《全国农村就业保障法案》的落实、《节能灯推广计划》等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结合起来,把适应气候变化的需求与经济增长目标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具体配套措施主要包括:一是要求国家电网系统必须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厂的产品,并以累进目标制度保障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发展;二是强制关停高耗能、低效率、污染重的火电厂,重点支持“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和“超临界发电技术”的研发应用;三是对重点用能企业进行能源审计,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四是对电器电子等终端用能产品试行节能产品标识制度。
巴西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提出,将乙醇产量提高1.5倍(约640亿升/年),力争在产量上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乙醇燃料生产国。同时,巴西政府还期望将乙醇的出口量从50亿升/年提高到80亿升/年,保持乙醇燃料出口第一大国的优势。在国内大力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使生物能源在其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据一半以上,每年新售出的汽车中80%左右是可以使用乙醇燃料的新能源汽车。到2020年,正在投资建设中的乙醇生产项目将为巴西新增燃料乙醇产量约180亿升/年。
联合国有关机构
联合国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当中,制定了工业化的具体目标,并强调三个重要方面,对于绿色制造业国际合作至关重要。第一,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各工业部门的技术能力。第二,通过对非洲国家、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和工艺支持,促进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和富有韧性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国内技术發展、研究和创新,包括确保有利于工业多元化的政策环境和对大宗商品的增加值。


《巴黎协定》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形成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

美国
2014年10月,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发布了题为《提速美国先进制造业》的报告(俗称“先进制造伙伴计划2.0”),该计划与“德国工业4.0”等量齐观,是由美国联邦政府主导的国家级制造业发展战略。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2.0”中,将“可持续制造”列为11项振兴制造业的关键技术,利用技术优势谋求绿色发展新模式。
美国制造企业每年在降低能耗方面花费的成本总计超过2000亿美元,相当于GE的市值。多年来,为了更有效地支持制造业的发展,美国能源局始终不遗余力地通过推进各类创新技术的发展与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促进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
2017年初,美国商务部能源局委任可持续制造创新联盟牵头,在位于纽约的罗彻斯特理工学院,正式建立REMADE,并于2017年5月正式开始运营。REMADE专注于能够显著降低制造关键材料所需能源的创新技术的早期应用研究,并通过提高对金属,纤维,聚合物以及电子产品废弃物这四大类重点能耗领域材料的回收、重复利用和再制造,促进制造业整体能效提升,其目标是:到2027年,整体能源效率实现50%的提升。REMADE总投资1.4亿美元,其中7000万美元来自联邦基金拨款,另有7000万美元以众筹的方式,从100多家成员机构募集而来,包括26所高等院校、7家国家级实验室、44家企业和26个行业协会、组织与基金会。
REMADE预计,通过技术优化,美国制造业每年能够节省大约1.6千兆英热单位(quads)的能量,相当于2.8亿桶石油,价值等同于美国全国一个月石油进口总额。
欧盟
欧盟制定了RoHS、WEEE等一系列与产品环境相关的指令,提高了欧洲市场上电器、电子和汽车等的环境性能,极大地推动了产品的绿色制造。到现在为止,RoHS、WEEE在国际业界成为对产品绿色环保的最高指标。
碳税(carbontax)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碳税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的,通过对燃煤、石油及其下游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欧盟,尤其是北欧国家碳税开征较早,英国、德国、丹麦、芬兰、荷兰、挪威、波兰和瑞典等国已经开始推行不同的碳税政策。
自2007年以来,英国、法国、德国等十几个国家先后推出碳标签制度。碳标签是把产品在其全生命周期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数量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已逐步演化为隐性的市场准入条件,这一趋势似乎不可阻挡。同时,欧盟不断强化政府的绿色采购措施,绿色产品占欧盟公共采购的比例已达到20%左右。
德国“工业4.0”是欧洲工业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汽车业是德国最大的工业产业,德国汽车行业凭借其强大的科研优势,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进而带动德国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德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将有100万辆电动汽车投入使用。此外,在世界上几个发展迅速的“绿色科技”领域(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汽车效能),德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一旦抢占了绿色科技市场的先机,就能持续占据出口优势,并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日本
日本通过大数据分析、网格化、新能源与新材料、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性手段,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与“智慧城市”建设体系紧密结合,有效提高了城市能源与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管理的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与此同时,不断推进智能交通和智能电网建设,提升居民出行效率,统筹能源资源的平衡,降低了能源消耗强度。
日本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提出超智能社会5.0战略;企业也跃跃欲试,加大投入,人工智能社会似乎越来越近。在日本2019年度预算概要中,科学技术领域较2018年度增长13.3%,达到4.351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11日元)。人工智能(AI)相关技术开发和人才培养等是预算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中在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方面的预算约为133亿日元。立教大学等一些日本大学也纷纷开设或者计划开设人工智能学院,大力培养人工智能技术人才。

韩国
韩国作为后起之秀,已成为后发国家建设制造强国的典范。目前,韩国也紧跟发展潮流,实施绿色增长战略,尤其是把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S)作为重要抓手,推进绿色循环型社会建设。韩国提出的“国家绿色低碳增长战略”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将绿色科技创新打造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二是逐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加快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实现保障能源安全的战略目标;三是加快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提升国际影响力。
印度
印度政府計划在20到25年内,大幅提升太阳能发电行业的竞争力,探索将目前极为分散的千瓦级光伏发电或太阳能发电系统集中发展,逐步成为兆瓦级、可配送的“聚光发电系统”。此外,印度政府把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与《全国农村就业保障法案》的落实、《节能灯推广计划》等社会发展规划的实施结合起来,把适应气候变化的需求与经济增长目标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从最早的游牧社会到今天的信息社会,地球正在变成一个村庄。生活在同样一片蓝天下,节能环保、“绿色制造”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也是世界各国政府及有关机构的重要目标。

具体配套措施主要包括:一是要求国家电网系统必须购买可再生能源电厂的产品,并以累进目标制度保障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发展;二是强制关停高耗能、低效率、污染重的火电厂,重点支持“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和“超临界发电技术”的研发应用;三是对重点用能企业进行能源审计,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四是对电器电子等终端用能产品试行节能产品标识制度。
巴西
巴西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提出,将乙醇产量提高1.5倍(约640亿升/年),力争在产量上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乙醇燃料生产国。同时,巴西政府还期望将乙醇的出口量从50亿升/年提高到80亿升/年,保持乙醇燃料出口第一大国的优势。在国内大力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使生物能源在其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据一半以上,每年新售出的汽车中80%左右是可以使用乙醇燃料的新能源汽车。到2020年,正在投资建设中的乙醇生产项目将为巴西新增燃料乙醇产量约180亿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