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ei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小康社会建设呈现出一个鲜明特点:前20年(1980—2000年)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全力实现邓小平提出的初步小康目标;后20年(2001—2020年)在已经实现的初步小康基础上不断巩固已有成果,为建成更加全面、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不懈奋斗。这一特点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状况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的国情特点是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认识依据,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的实践基础。国家多次调整小康社会的评价方法及指标完成体系,从人均1000美元到人均10000美元,从小康之家、小康生活、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都是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
  1997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五大,就对中国到2010年、建党1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这三段时期改革和发展的任务作出了战略安排,被称为“小三步走”,即“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个奋斗目标的提出,是基于20世纪以来经历百年沧桑的中国在通过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这三次历史性巨变后得出的结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此后5年,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一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7.4万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0.2万亿元;财政收入从8651亿元增加到1.89万亿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399亿美元增加到2864亿美元。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完成长达3500多公里的长江干堤和近千公里的黄河堤防加固工程。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二期工程基本完成。交通建设空前发展,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全国高速公路建成通车2.52万公里,从1997年居世界第三十九位跃升到2002年的第二位。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由8354万户增加到4.21亿户,居世界首位。三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7年的5160元增加到2002年的7703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090元增加到2476元。城乡居民存款余额由4.6万亿元增加到8.7万亿元。农村贫困人口由4960万人减少到2820万人。
  党的十五大后的改革发展成就,鼓舞党中央进一步抓住机遇,推进发展。2000年10月9日至11日,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一个重大战略研判。进入2002年,筹备十六大列入中央政治局的重要议程。十六大必须对十五大提出的2010年、2020年、2050年这三个阶段的目标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因此,十六大报告起草组就建议划出新世纪头20年为一个阶段,安排一个新的奋斗目标,为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后30年实现现代化。那么,新世纪头20年提出什么奋斗目标呢?邓小平当年提出的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再一次进入党中央的视野。
  这一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不断深化。
  首先,对什么是小康社会取得了新认识。虽然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1993年盘点扶贫工作的成效时发现还有8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于是党和国家制定出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下决心用7年时间解决这8000万人的温饱问题。2000年,当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94万亿元,超额完成比1980年的7100亿元翻两番的任务,人均达到7858元后,党中央认识到, “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全党上下对进一步提高小康社会的标准形成共识。
  其次,对贫困人口实现小康的艰巨性认识不断加深。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本质就是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一部分人富起来,一部分人长期贫困,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就是所有人都能过上小康生活。实现小康目标,不仅要看全国的人均收入,还要看是否基本消除了贫困现象。这就必须促进各个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如果不能基本消除贫困现象,进一步拉大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就会影响全国小康目标的实现,影响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党中央认为,不管扶贫任务多么艰巨,时间多么紧迫,也要下决心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
  再次,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这个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的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由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东、中、西部之间,南、北地区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发展不平衡,出现贫困人口、贫富差距是不可避免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是要消灭这种不平衡,实现共同富裕,但这需要一个较长期的奋斗过程,而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落后状况,缩小地区差距,更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
  對小康社会现状、目标、前景的判断,促使党中央下决心以更高的标准继续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以此推动现代化建设第三步的落实。党中央在认真考虑之后,提出21世纪前20年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奋斗目标,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写入十六大报告,并成为大会的主题。对此,胡锦涛解释说:“党的十六大报告开宗明义提出,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这是针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情况提出来的,也是针对我们党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来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十六大报告作了这样的概括:“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个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有6个特征: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经济更加发展”,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民主更加健全”,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就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更加和谐”,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就是“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总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目标,就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03年7月28日,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谈到“进一步加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工作”时,胡锦涛指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讲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里的发展绝不只是指经济增长,而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发展。我们要更好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更加自觉地坚持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促进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不仅要增加促进经济增长的投入,而且要增加促进社会发展的投入,增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投入。”这是胡锦涛在提出“发展观”概念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科学的发展观,并将它的内涵概括为:“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坚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发展观。这段话也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就是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要确保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也要重视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目标的实现。就在这次会议的讲话中,胡锦涛再次把科学的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联系起来。
  2003年10月14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在会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讲话中,他还回顾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把科学发展观写进文件,表述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进一步阐发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他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此后,党中央进一步加快理论创新的步伐。在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上,都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科学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地位,并写入党章。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十一五”期间,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大跨步前进并取得丰硕成果。
  (一)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党中央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经过多年努力,2006—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不仅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而且比“十五”时期年平均增速快1.4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5年增长69.9%。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位。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平均汇率折算达到5.88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濟体。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在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人均创造价值水平也在不断提高。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万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05年增长65.7%。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我国财政收入2007年超过5万亿元,达到51322亿元;2008年超过6万亿元,达到61330亿元;2010年超过8万亿元,达到83080亿元,比2005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1.3%。“十一五”时期,我国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加大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投入,增强政府调节收入分配能力等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消费环境的不断完善,也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消费积极性,城乡商品交易市场繁荣活跃,商业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二)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
  人是发展的实践主体和价值主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十一五”时期,党中央继续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
  在城乡居民就业方面,“十一五”期间,我国城乡就业人数从2005年末的75825万人增加到2009年末的77995万人,年均增加543万人。在公共卫生事业方面,国家以建设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业医疗救治体系为重点,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并取得积极成效。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卫生机构93.9万个,比2005年底增加5.7万个;有卫生技术人员584万人,比2005年底增加127.6万人;医院和卫生院有床位437万张,增加100万张。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比2005年增长82.1%,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比2005年增长81.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9%。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改善。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471元,比2005年增长69.6%,年均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382元,比2005年增长71.5%,年均增长11.4%。在社会保障事業方面,我国采取多种措施, 城乡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保险覆盖人群迅速增长。2010年末,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5673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4320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337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1617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2306万人。2010年,全国2678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3%;全国列入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人数达10277万人;2311.1万城市居民和5228.4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在教育事业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增加对农村和西部偏远地区的教育补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继续提高,普通高中的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明显扩大,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教育结构有所改善。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661.8万人、在校2231.8万人、毕业575.4万人、比2005年分别增加157.3万、670万、268.6万人。
  (三)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
  “十一五”时期,我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调整经济结构方面,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与2005年相比,2010年我国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15.2个百分点。在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服务业发展加快,比重提高。2006—2010年,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9%,比“十五”时期加快1.4个百分点。2010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0%,比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由2005年的47.4%下降到46.8%,第一产业的比重由12.1%下降到10.2%。在进出口贸易方面,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与国际市场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201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2.9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09倍,年均增长15.9%。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分别为9334亿美元、4924亿美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2倍、1.3倍;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59.2%、31.2%。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及大宗资源能源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分别达到6603亿美元、4127亿美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0.9倍、1.1倍;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进口量分别为61863万吨、23931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1.2倍、0.9倍。
  “十一五”期间,党中央把可持续发展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大力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在继续调整、改造我国传统工业行业的同时,加快资源整合,提高生产集中度和产业集约化水平,大力发展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5年间,我国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污染治理投资保持较快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环境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保护全面加强,环境保护事业取得积极进展,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监测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占82.7%,比2005年提高22.4个百分点。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2010年,七大水系的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59.6%,比2005年提高18.6个百分点。2010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0262万立方米,比2005年末增长79.2%。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6.9%,提高24.9个百分点。在节能降耗方面,“十一五”期间,随着国家和各地区节能降耗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政策措施逐步落实,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2006—201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9.06%,基本完成“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主要耗能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明显下降。例如,单位铜冶炼综合能耗下降35.9%,单位烧碱生产综合能耗下降34.8%,吨水泥综合能耗下降28.6%,原油加工单位综合能耗下降28.4%,电厂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16.1%,吨钢综合能耗下降12.1%,单位电解铝综合能耗下降12.0%,单位乙烯生产综合能耗下降11.5%。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面,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COD)比2005年下降12%左右,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4%左右,双双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减排任务。在淘汰高排放落后产能方面,“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淘汰炼铁落后产能约11172万吨、炼钢落后产能约6683万吨、焦炭落后产能约10538万吨、铁合金落后产能约663万吨。   (四)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我国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一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短板。为此,胡锦涛多次阐发统筹发展的思想。2005年,在编制实施“十一五”规划时,党中央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总体战略部署。
  2000年1月,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研究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部署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作。同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到2010年,西部大开发取得重要成就,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标志性工程相继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全面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特色优势产业加速发展,综合经济能力大幅提升。2000—2008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从16655亿元增加到58257亿元,年均增加11.7%。
  2003年10月,党中央和國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12月8日,成立了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组长、副总理黄菊和曾培炎为副组长、26个部委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协调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到2009年,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工程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多种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重点民生问题逐步解决,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
  2006年,国家启动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中部崛起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经过10年努力,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三基地、一枢纽”(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日益巩固,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全方位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也得以顺利实施。自2006年起,东部地区进行了一场有组织的经济发展转型,通过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式积极推进创新发展,在全国继续发挥重要增长引擎和辐射带动作用,为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由大变强提供了有力支撑。区域经济一体化渐入佳境,政府自身的变革创新也从未停歇。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手续,让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自由流动,推动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社会财富,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坚实基础,为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它几乎是与科学发展观同时提出来的。
  党的十六大在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首次使用“和谐”的概念,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具有里程碑意义,胡锦涛说:“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概念,把它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六大战略任务之一,标志着我们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逐步成熟。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并从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5个方面提出要求。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任务和各项工作等。他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6个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揭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以胡锦涛这次讲话为标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定型。   为什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在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同时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从对内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来说,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逾越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我国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00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二三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城市化路程,这就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在二三百年内围绕工业化、城市化漸次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能会集中出现;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近20年内,由于我国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所以矛盾和问题将更为凸显,这就需要努力实现社会的和谐。从我们党肩负的使命来说,我国呈现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全国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职业、不同方面群众的具体利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整合社会关系、促进各种社会力量良性互动,如何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如何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等等,就成为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无可回避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着眼于我们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着眼于我们社会已经和正在出现的深刻变化提出来的。胡锦涛指出:“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为此,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针原则和总要求。《决定》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二者互有侧重,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和“十一五”规划的推动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推进。
  (一)全面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
  中国共产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把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 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些能力要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重大历史使命,着眼于适应经济社会将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的阶段性特征的需要,客观反映了新的形势任务对我们党执政的要求。只有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在这5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才会顺利实现。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稳,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农业和农村经济能否得到较快发展,农民收入能否得到较快增加,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三农”问题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在对我国现阶段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客观形势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对于为什么要明确提出这个重大任务,党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说明》中是这样解释的:“一方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另一方面,我国农村发展和改革已进入新的阶段,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各方面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样才能较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这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提出来的,既符合科学发展观中协调发展的理念,也顺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十一五”规划确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内容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构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科学、和谐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加強农村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三)切实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只有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才能心情舒畅,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在坚持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收入分配问题,既坚持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推动先富带未富、先富帮未富,并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以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并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从收入分配、利益调节、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政府施政、执法司法等方面采取措施,让人民群众都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市场竞争、劳动创造,都能够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四)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体系中,人文指数占着重要的比重。为此,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十一五”期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快速、稳定的重要发展期,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60个、文化馆3258个;有线电视用户18730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8798万户,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6%。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提出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目标,第一条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党的十七大后,紧紧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以及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并通过积极应对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排除万难,办成大事、办好喜事、办妥难事。在这个过程中,大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使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责编 申世杰)
其他文献
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山西省地方志研究院)组织编纂的《山西改革开放口述回忆》第一辑、第二辑,出版已近两年。在该书的编纂过程中,共征集省、市、县、乡镇以及企事业单位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回忆文章900余篇。这是山西第一次大规模征集改革开放口述回忆史料。先行选编58篇,结集出版。简牍犹新,翰墨飘香。作为本书主编,笔者愿与广大读者分享编辑中的一些感悟。  回答为什么要改革开放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
期刊
抗日战争期间,晋中地处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三大抗日根据地的结合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华北敌后抗战的重要战略支点。英雄的晋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强烈的爱国热情投身革命,喋血沙场,或主动出击或积极协助八路军,同日军展开殊死斗争,从粉碎“围攻”到反“扫荡”,从击溃“蚕食”到摧垮敌人的“总决战”,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篇章。  日军犯下滔天罪行  自1937年10月日军侵入晋中到1945年8月抗日
期刊
我的父亲邓发一生忠于党忠于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不畏艰险,直至光荣牺牲。父亲的事迹时刻提醒着我爱党爱国。  父亲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1941年,父亲任延安中央党校校长时,在一个寒冬的雪后早晨,新学员贺安一大早就去党校报到。走到学校门口附近,他“看见一个穿一身破灰布棉军衣的同志,头上戴着一顶航空员式的皮帽,棉裤的两膝补着两个大补丁”的人,正在校门口铲雪。此人看到贺安就和蔼地问他:“天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经验与力量。他曾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位于山西太谷县的山西农业大学太谷校区有着马克思主义传播和教育的光荣历史和红色基因,太谷县第一个中共党员、晋中地区第一个党组织都从这里产生,成为晋中地区孕育红色火种的摇篮。从这里培养出的一大批革命家、政治家乃至数以十万计的优秀人才,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的火种播撒到中华大地,将满腔热
期刊
1944年2月15日,含辛茹苦养育了朱德总司令的母亲钟太夫人离开人世。4月10日,中共中央所在地陕甘宁边区延安的各界人士隆重举行追悼朱德母亲钟太夫人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唯一一次为党的主要领导人的母亲举行公祭活动。  一  朱德母亲钟太夫人,1858年生于四川省仪陇县周河乡钟家山下一户贫苦家庭。她体格高大,娴淑温柔,19岁时嫁入朱家,一共生了13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没能全部养活,只留下6男2
期刊
我的舅舅李玉堂,原名李清,山西应县人,17岁参加八路军,2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察绥游击支队侦察小分队队长、怀仁武工队队长、怀仁县游击大队大队长、解放军雁北军分区暂编十四团团长等职务。他如同一颗本应绚烂却突然坠落的流星,在他短暂而波澜壮阔的一生中“杀日寇、擒汉奸、救战友”,为应县解放作出了贡献。  苦难磨砺当自强  1920年深秋,我的舅舅李清出生了。6岁丧母的舅舅自小聪明懂事,是村里人见人
期刊
一个出身殷实家庭的热血青年,从山西省立国民师范毕业后报考黄埔军校,就此戎马倥偬,再没回过家乡。90多年过去了,村里已经将其淡忘,地方志书也无记载,烈士牺牲后葬于何处?至今連张照片都没留下。我是2018年10月到大别山干部学院学习时偶然得知,他叫赵輖,山西高平马村人,是早期的共产党员,是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八一南昌起义的英雄,是长期从事兵运工作,参与策划了两次兵变,掩护和安排了一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的
期刊
续范亭是爱国、救国、报国的典范。他带着坚定的革命追求和执着的理想信念,毕生追求民族和人民的解放,跟随时代潮流奋勇前进,从一个革命的三民主义者,最后成为坚强的共产主义者,人生信仰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不仅是一位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革命将军,也是一位热情洋溢、慷慨悲歌的革命诗人;他不仅用军人的刀剑和枪炮杀伤敌人,也用犀利的笔作为武器向反革命进行攻击。他在戎马生涯中写了270多首诗,以
期刊
听父亲说,大伯是1938年参加革命的。  在祖国生死存亡之际,大伯和几个有志青年从家乡吕梁中阳县城出发,绕过敌人的封锁,过黄河到达了陕北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革命道路。自此,他再也没有回过家,没有见过家中的母亲和弟妹们。  1947年,大伯写给奶奶的信一直被奶奶妥善保管着。信中,大伯不仅关心家乡的亲人及其生活状况,还讲述了自己的工作,并把最新的革命形势讲给奶奶听,感觉
期刊
1944年4月1日,在太行抗日根据地的辽县(今左权县)麻田镇,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滕代远与副参谋长兼后勤部部长、政委杨立三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持制定并颁布了《滕参谋长杨副参谋长手订总部伙食单位生产节约方案》,史称《滕杨方案》。其在总结敌后生产运动经验的基础上,突破以往“平均主义” “反对私有” “一切归公”的固化观念,主张“生产有分工,劳动有报酬,公私两利”,根据“按劳分配,公私兼顾”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