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识建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m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例描述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是爸爸的生日,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个大蛋糕。爸爸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了8块,爸爸吃了其中的3块,妈妈吃了其中1块,小丽吃了其中4块。
  师:你能用学过的分数知识说一说吗?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最大的优点就是图文并茂、灵活的呈现所学内容,教材中所选的都是切近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情景图,紧密联系生活,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出发。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要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生活情景,直接从生活中提取素材,进行数学分析,寻求数学解决。逐渐形成学生的数学意识。)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有目的的选择学生的答案:
  生:爸爸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块蛋糕的 ,爸爸吃了这块蛋糕的 ,妈妈吃了这块蛋糕的 ,小丽吃了这块蛋糕的 。
  师:你能根据刚才想到的分数知识,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说说怎样列式解决吗?
  (……)
  生:妈妈和爸爸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
  生:爸爸比妈妈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提出课题:
  师:今天就一起来探索这类分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方法。
  (……)
  根据学生汇报整理出:
  可能方法一:图示法
  通过画图的方法就能直观得出 + =
  可能方法二:分数组成法
  通过看图知道 里面有几个 , 里面有几个 ,合起来就是几个 ?而且这个 就是 和 的什么呢?(分数单位),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得出3个 加上1个 就是4个 ,就是 。
  板书: + = = =
  指出 计算熟练后可以省略不写。
  可能方法三:转化法
  利用学过的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0.125, =0.375 ,0.125+0.375=0.5=
  再结合直观图,使学生清楚地看到 即是 。并由此引出:“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加强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形成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质的特征,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来完成的,具体体现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是在具体的情景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知识点,而不是一下子就把问题解决了,不是一下子就告诉学生答案是什么,而是用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从文字——图形——符号这三块去挖掘,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师:大家用自己的方式,谈了自己的理解,很有创意,不过,在平时的分数加法的计算中,当分母较大时,如果我们也先画一个图,再把它平均分,然后再计算,你觉得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生:很难进行平均分)。
  师:刚才说到了将分数转化成小数,如果在转化时,遇到无限小数,可能导致结果不太准确。这样看来,我们应该找出计算同分母加法的一般方法。
  谁能找找?(看板书:)
  引导: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只需要把什么相加就可以了?(生答)
  师小结: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板书: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这节课的又一数学思想方法:从具体——抽象或是从特殊——一般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型结合的数学思想。)
  师:刚才大家已经明白该怎样计算同分母的加法,现在我把规范的格式写一遍,希望大家在做作业的时候能够用规范的格式做作业。并强调:因为我们今天刚刚学习,有一部分同学掌握的可能不是很熟练,那么希望大家用这样的格式来做作业,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掌握的比较好了,可以在算式后面直接写出结果。
  (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三的一些习题,深化提高,积累经验。及时练习很有必要,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为下来的减法扫清障碍)
  (三)知识迁移
  自主探究,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
  - 表示什么含义?(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几块蛋糕?)
  这段主要根据例题1的方法,放给孩子们去自主探讨同分母分数相减的规律,效果不错,有时模仿也是孩子们很愿意去做的一件事。在探究数学方法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四)接下来就是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课堂小结,拓展思维,布置作业
  (通过有梯次的练习,巩固并拓展学生的知识,让孩子们在应用规律的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对感悟数学思想培养数学素养的教学思考
  (一)解决问题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具体体现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强调:“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来自学生生活实际的丰富的课程资源中,都蕴涵着一个个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思维的源泉。在对问题分析、思考的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数学思想,关系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分析与综合的运用,能使我们做出合理的判断与预测,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在上述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分析与综合的思想方法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素养的核心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在对“推理能力”核心词的解释中指出:“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这其中包含了对学生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能力方面的要求。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推理能力重要的思想方法。教学中这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重要的,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深远的。
  (三)解决问题是培养数学素养的途径之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學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从上述的教学片段中,有引发学生思考的数学问题,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思维过程,有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点拨推理,有体现思维层次的拓展练习等,这些有目的、有计划的数学活动的开展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其他文献
古人云:少成乐天性,习惯成自然。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使人学习事半功倍,而好的阅读习惯并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培养而形成的。叶圣陶先生曾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掌握学生学好语文的技巧和了解学生学习习惯,否则,要学好语文就成了一种空谈。下面结合我们的
期刊
误区一:将单词作为单一内容进行操练教学,为“教”而“教”,使英语单词成为“碎片式花样教学”。  我在听课中发现,老师们常常把人教版PEP教材中的“Let’s learn”部分的内容当成单词课来上,一节课利用各种形式多样的游戏进行操练,有时候一节课仅仅5个单词,教师就设计了三个游戏,如:卡片游戏、击鼓传花游戏、找朋友游戏等,对这5个单词进行反复的操练。而形式的背后,老师们往往忽视了最关键的问题:学生
期刊
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涉及的面也很广。解答应用题既要综合运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还要具有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能力。所以,应用题教学不仅可以巩固基础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我从学生逻辑思维理解能力发展的角度和学生解题的实际出发,谈谈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一、先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一)读题是解答应
期刊
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有着良好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也是人们各方面走向成功的前提。所以在我们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使我感觉到,现在的低年级孩子他们在课堂上都有着不爱发言,说话声音小,胆怯,不愿意和他人交流的问题,对这样的现象我经过各方面的教学探索,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要让学生抛开胆怯的心理,让他们愿意与别人交流
期刊
做一名好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自从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范”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教师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俗话说的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的这条道路上,我们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法,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重视学生习惯的养成  教师的责任不应该只是教好学生的成绩,更要注意让学生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能够沟通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获取外部的信息和知识,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拓展人的视野,帮助人融入广阔的社会空间。”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是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我们山区学校缺乏学习资源,缺少阅读材料,文化氛围相对薄弱,而且大部分学生都不一定能读到自己想读的书,学生们的阅
期刊
班级文化对于打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尤其重要。班主任可以从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班级日常管理与教育的制度文化、班风建设的精神文化等方面入手,创建出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  一、在班级主题教育活动中探索“从经典走向经常”的主题文化  结合“新基础教育”要求,以班级主题教育活动模式的改革为切入点开展研究。  (一)根据学生发展需求来制定班级主题活动计划  叶澜教授指出:教育“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研究
期刊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引导,只有通过学生吸收才会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化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从而自觉自愿地投入,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最有效的途径。  一、关心爱护
期刊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做好思想教育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拿来就可以用的,它看似简单,其背后隐含的教育思想极其丰富,只有发展成为合作性的关系,才能提高小组的向心力及友谊,才能有效地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方法  1.同桌为一个合作小组——用于对话操练,互相检查练习  2.前后五人为一个合作小组——用于巩固单词,角色扮演,互帮互助  3.全班分为六个组——用于分组竞赛或单元、期末
期刊
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培养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因此,小学数学教育必须重视数学应用的教学,将应用意识的培养和应用能力的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上,使学生具有适应生活和社会的能力,使他们能亲身应用所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去思考和处理问题。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呢?  一、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首先应引导学生感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