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碱湖型页岩油资源前景广阔,但因多源混积使得其储层不同于经典页岩油储层,“甜点”储层的成因异常复杂。碱湖型页岩油“甜点”的研究是陆相页岩油亟需补充的内容。基于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全岩X射线衍射和地层微电阻率成像(FMI)测井等资料分析,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碱湖型页岩油开展了“甜点”分类与主控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主要矿物成分和含量可将风城组的碱湖沉积划分为7类细粒沉积岩,按页岩油赋存
【基金项目】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重大专项(2019E-2601,2019E-2602)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碱湖型页岩油资源前景广阔,但因多源混积使得其储层不同于经典页岩油储层,“甜点”储层的成因异常复杂。碱湖型页岩油“甜点”的研究是陆相页岩油亟需补充的内容。基于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全岩X射线衍射和地层微电阻率成像(FMI)测井等资料分析,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碱湖型页岩油开展了“甜点”分类与主控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根据主要矿物成分和含量可将风城组的碱湖沉积划分为7类细粒沉积岩,按页岩油赋存的岩石类型可将“甜点”分为混合型、内源控制型、陆源供给型3种类型。混合型“甜点”主要受岩石结构、有机质丰度、裂缝和溶蚀作用等因素综合控制;内源控制型“甜点”主要受岩石成分、裂缝和溶蚀作用等因素控制;陆源供给型“甜点”主要受岩石结构、矿物成分和溶蚀作用等因素综合控制。三类“甜点”在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呈规律性展布,分别分布在玛湖凹陷前陆斜坡浅湖区、前陆凹陷深湖区、陡坡与深湖过渡区。混合型“甜点”是玛湖凹陷风城组碱湖型页岩油勘探开发的首选目标。
其他文献
柴达木盆地西部坳陷的英雄岭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上段(E3~2)页岩油获勘探重大突破。下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时期属于典型的咸化湖盆,通过岩芯观察和X射线衍射全岩、地球化学、储层物性分析,发现在此环境下形成的页岩及页岩油具有明显的特性:(1)页岩以碳酸盐岩矿物为主,岩性以纹层状云灰岩和层状灰云岩为主;(2)烃源岩具有低TOC、高转化率的特点,游离烃含量高,具有明显的石油“超越效应”,而且页岩的含油性和生烃
<正>页岩油储层按照储集空间类型可以分为裂缝型和基质型(姜在兴等,2014)。基质储集空间以纳米级孔隙为主,具有富含有机质、矿物成分复杂、低孔低渗的特点。同时陆相页岩油含蜡量偏高,粘度大,滞留烃占比高,易堵塞孔隙(杜金虎等,2019)。为了更好地研究页岩储层中纳米级孔隙系统,通过洗油预处理去除页岩样品内部可溶有机质至关重要。
传统学习情境下,教师主要通过对学生学生行为和情绪变化以及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以确保教学质量。目前对于学生的评价依旧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由于老师精力有限,存在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不够及时;第二,评价角度单一,无法综合考虑影响学习评价的因素;第三,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性不强,导致评价效果不佳,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智慧课堂的时代己经到来,图
为了提高对应用CO2开发页岩油藏机理和规律的认识,系统论述了CO2在页岩油藏中的提高采收率机理,包括CO2对页岩油的快速增能、降黏、解堵、萃取和储层改造等机理;详述了CO2开发页岩油的技术特点和储层动用特征。随着CO2在页岩油藏注入量的增加,CO2与页岩油混合的p-T相图两相包络线区域变大,临界点上移,增加了页岩油藏的溶解气驱能量。由于页岩油藏中裂缝充分发育,CO2驱表现出严重的气窜,而CO2吞吐
如何客观评价页岩油层中的孔隙流体,准确测量和定量表征页岩油及致密油储层含油饱和度与可动油含量等参数,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技术难题。通过率先在国内引入车载移动式全直径岩心核磁共振测量仪,开展了页岩油岩心现场测试分析和评价研究工作,实现了现场对钻井取心进行连续、高精度、无损的快速核磁共振扫描,弥补了核磁共振测井和室内岩心实验的不足,填补了国内页岩油全直径岩心现场测量技术空白。结合现场岩心描述、其
中高成熟度页岩油是中国陆相页岩油获得规模突破的最现实领域.中国陆相页岩油存在3个“美中不足”:油质偏重、甜点区偏小、连续分布偏差.在页岩油储层中找准“甜点段”是陆相页岩油高效勘探开发的关键.文章针对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夹粉砂岩型(Ⅱ类页岩油)与纯页岩型(Ⅲ类页岩油)开展研究,识别出源内容烃层、供烃层和滞烃层三类地层单元,构成源内“页岩油系统”.源内容烃层岩性以粉砂岩为主,容留外部运移来的烃类,孔隙连
研究目的:立足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我国群众体育赛事活动的巨大需求,梳理我国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安全管理的现状,总结其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相应优化路径,以期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有益的参考,促进我国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安全水平的提高。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体育赛事管理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深入了解我国群众体育赛事安全管理现状与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群众体育赛事安全管理经验及我国
为了提高二维核磁共振(NMR)在页岩油储层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从NMR实验室岩心分析、井场移动式全直径岩心扫描、测井三类不同应用场景出发,分析了页岩油储层T2-T1二维NMR响应特征及影响因素.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分别提出了页岩油储层的T2-T1二维NMR测量参数优化方法.实验室岩心NMR分析除了关注磁场强度、测量序列外,还需要注意回波间隔(TE)和回波组数的选择.井场移动式全直径岩心NMR扫描时,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页岩油在页岩纳米有机质孔隙中的流动规律。在OPLS全原子力场下模拟了353 K、30.7 MPa条件下正辛烷在石墨烯狭缝的流动特征,并分析了驱替压力、温度、页岩油组分、变截面比例等4个影响因素对正辛烷在有机质壁面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正辛烷在有机质孔隙速度剖面为活塞状,滑移长度远远大于孔隙尺寸;随驱替压力和驱替温度的提高,孔隙内流体流速增加;轻质组分含量高、重质组分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