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双性化常指一个人兼备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特征,能助力小学生获得人格的健康成长和较高的社会适应水平。我国在实施小学双性化性别教育的道路上,起步较晚,还处于初始阶段,针对小学双性化性别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内部和外部的诸多困境,如理论实践研究短缺、性别刻板印象的束缚等问题,文章分别从家长、教师、学校、社会双性化性别教育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性别教育;小学;双性化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了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专业教材、专业师资等的缺失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学生家长的疑虑等诸多原因[1],小学阶段的性教育仍面临种种阻力以致长期处于缺失状态。然而,日本、英国等国的儿童从学龄前期或小学低段就开始接受性教育,并将性教育纳入教育体系,配套出版性教育启蒙图书,为学生制定了一套系统的性教育方案。
性別是群体分类的一种基本标准,由于生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的综合影响,男性和女性在生理表现、性格特征、认知表现、优势领域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小学阶段的儿童身心发育是否健康,与性别教育的正确施行与否有着重要关系。小学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完成性别定型化,先后获得性别稳定性和一致性,性别角色认同也逐渐突出[2]。小学儿童在同化性别角色知识的同时,不断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望来调整自己的概念和行为,形成了一些性别刻板印象。
为了让小学生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发展关键期,有学者提出施行“双性化”性别教育。从心理学的概念上讲,双性化常指一个人兼备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既有男性化的果敢、坚强、条理清晰、逻辑分析能力强等特征,又有女性化的温柔、亲切、细致等特征,即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稳,既勇敢又谨慎,既敏感又豁达。因此,建立兼具两性之长的双性化性别模式,能让小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日渐形成大胆而不大意、勇敢却不鲁莽的双性化人格及处事风格,促进小学生人际交往,获得人格的健康成长和较高的社会适应水平。同时,双性化性别教育过程中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男女两性平等的眼光审视男性和女性人格,丢弃性别偏见,克服性别刻板印象,摈弃不合理的性别观念,这也促进着民主、平等的两性教育的发展。
在一直认为两性类别对立化的西方传统观念下,西方学者依托时代的发展,敏锐地提出心理素质的“双性化”既不是性错位、性混乱,也不是异性癖、同性一体的同义语,而是一种兼具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性人格类型[3]。1964年,罗西(A.S.Rossi)最早正式提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之后,贝姆(Bem)、司本斯(Spence)、斯比尔斯(Sperce)等许多学者借助调查测量对双性化人格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心理健康、适应能力、受同伴欢迎等方面,双性化者往往优于性别典型化者。一直以来,国外关于“双性化”的研究不仅注重其理论的深入探讨,而且自制各种量表,注重不断深入的实证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双性化是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3]。而国内的双性化性别教育和国外相比,起步较晚,处于初始阶段,发展道路还很漫长。
从人生发展历程来看,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处于一个尚未完全成熟、尚未定型的时期,是正确的性别意识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对小学生施行双性化性别教育尤为重要。而我国少有的双性化性别教育相关研究多针对中学和大学阶段的学生,鲜少对小学阶段的双性化教育作出系统、科学的研究探讨,因此供小学教育者学习、参考和借鉴的具有针对性的理论、实例匮乏,同时还存在理论过于宽泛,操作实施难度大等问题。
一、小学双性化性别教育的困境
(一)内部困境
1.理论知识、实践研究的短缺
国外与国内的性教育和性别教育的程度和深度发展不同步,这限制了我国参考借鉴国外双性化性别教育的范围和程度。并且,由于国内外文化、教育理念等的巨大差异,国外的双性化性别教育理论在国内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而国内双性化性别教育起步不久,针对小学阶段双性化性别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研究寥寥无几,可供教育者参考、分析的双性化教育理论或实践研究数量远远不够。
2.实现难度较大
双性化人格是较难实现的新型人类性别角色模式,一个人要想具备男女两性心理和行为上的优点十分困难,这对小学生本人的素质、教育者的能力和社会大环境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且,双性化人格中所要求的许多特征,如独立又合作、果断又沉稳等,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是相互抵触的,存在一定的对抗性,很难看到同一个个体身上同时具备男女两性之长[4]。
3.确切标准的缺乏
现在提倡的双性化性别教育多为一种理想教育期待,但究竟双性化性别教育要达到何种程度,小学生的性别角色塑造过程中出现何种信号就算达到理想目标,并没有确切的标准,难以进行明确界定说明[4],这难免导致教育“过度”,甚至出现“异化”现象,违背了双性化性别教育的初衷和本心。
(二)外部困境
1.传统观念和性别刻板印象的桎梏
长期以来很多人对性别、性别角色等有着根深蒂固的性别刻板印象,认为男性具有坚强、自信、能干、理智等品质,而女性只能具有敏感、柔弱、顺从等品质[5],或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女性地位低下,甚至对双性化性别教育存在一些偏见误区,如把双性化和“中性化”对等等,都不同程度地阻碍着对小学生双性化性别教育的传播和普及。
2.对双性化性别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认识理解不足
众多小学教育者对双性化性别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降低了他们的双性化性别教育认识水平,造成其对于前沿倡导的双性化性别教育完全未曾涉及或一知半解,对相关概念内容了解不全面、不科学,认为双性化就是要把男女生培养成“男不男,女不女”的个体,使得小学双性化性别教育指导水平远远不达标。
3. 男女师资比例极不协调
关键词:性别教育;小学;双性化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了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专业教材、专业师资等的缺失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学生家长的疑虑等诸多原因[1],小学阶段的性教育仍面临种种阻力以致长期处于缺失状态。然而,日本、英国等国的儿童从学龄前期或小学低段就开始接受性教育,并将性教育纳入教育体系,配套出版性教育启蒙图书,为学生制定了一套系统的性教育方案。
性別是群体分类的一种基本标准,由于生理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的综合影响,男性和女性在生理表现、性格特征、认知表现、优势领域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小学阶段的儿童身心发育是否健康,与性别教育的正确施行与否有着重要关系。小学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完成性别定型化,先后获得性别稳定性和一致性,性别角色认同也逐渐突出[2]。小学儿童在同化性别角色知识的同时,不断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望来调整自己的概念和行为,形成了一些性别刻板印象。
为了让小学生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生理和心理的成长发展关键期,有学者提出施行“双性化”性别教育。从心理学的概念上讲,双性化常指一个人兼备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既有男性化的果敢、坚强、条理清晰、逻辑分析能力强等特征,又有女性化的温柔、亲切、细致等特征,即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稳,既勇敢又谨慎,既敏感又豁达。因此,建立兼具两性之长的双性化性别模式,能让小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日渐形成大胆而不大意、勇敢却不鲁莽的双性化人格及处事风格,促进小学生人际交往,获得人格的健康成长和较高的社会适应水平。同时,双性化性别教育过程中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男女两性平等的眼光审视男性和女性人格,丢弃性别偏见,克服性别刻板印象,摈弃不合理的性别观念,这也促进着民主、平等的两性教育的发展。
在一直认为两性类别对立化的西方传统观念下,西方学者依托时代的发展,敏锐地提出心理素质的“双性化”既不是性错位、性混乱,也不是异性癖、同性一体的同义语,而是一种兼具男女两性人格优点的综合性人格类型[3]。1964年,罗西(A.S.Rossi)最早正式提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之后,贝姆(Bem)、司本斯(Spence)、斯比尔斯(Sperce)等许多学者借助调查测量对双性化人格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心理健康、适应能力、受同伴欢迎等方面,双性化者往往优于性别典型化者。一直以来,国外关于“双性化”的研究不仅注重其理论的深入探讨,而且自制各种量表,注重不断深入的实证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双性化是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3]。而国内的双性化性别教育和国外相比,起步较晚,处于初始阶段,发展道路还很漫长。
从人生发展历程来看,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处于一个尚未完全成熟、尚未定型的时期,是正确的性别意识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对小学生施行双性化性别教育尤为重要。而我国少有的双性化性别教育相关研究多针对中学和大学阶段的学生,鲜少对小学阶段的双性化教育作出系统、科学的研究探讨,因此供小学教育者学习、参考和借鉴的具有针对性的理论、实例匮乏,同时还存在理论过于宽泛,操作实施难度大等问题。
一、小学双性化性别教育的困境
(一)内部困境
1.理论知识、实践研究的短缺
国外与国内的性教育和性别教育的程度和深度发展不同步,这限制了我国参考借鉴国外双性化性别教育的范围和程度。并且,由于国内外文化、教育理念等的巨大差异,国外的双性化性别教育理论在国内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而国内双性化性别教育起步不久,针对小学阶段双性化性别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研究寥寥无几,可供教育者参考、分析的双性化教育理论或实践研究数量远远不够。
2.实现难度较大
双性化人格是较难实现的新型人类性别角色模式,一个人要想具备男女两性心理和行为上的优点十分困难,这对小学生本人的素质、教育者的能力和社会大环境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且,双性化人格中所要求的许多特征,如独立又合作、果断又沉稳等,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是相互抵触的,存在一定的对抗性,很难看到同一个个体身上同时具备男女两性之长[4]。
3.确切标准的缺乏
现在提倡的双性化性别教育多为一种理想教育期待,但究竟双性化性别教育要达到何种程度,小学生的性别角色塑造过程中出现何种信号就算达到理想目标,并没有确切的标准,难以进行明确界定说明[4],这难免导致教育“过度”,甚至出现“异化”现象,违背了双性化性别教育的初衷和本心。
(二)外部困境
1.传统观念和性别刻板印象的桎梏
长期以来很多人对性别、性别角色等有着根深蒂固的性别刻板印象,认为男性具有坚强、自信、能干、理智等品质,而女性只能具有敏感、柔弱、顺从等品质[5],或受传统观念影响认为女性地位低下,甚至对双性化性别教育存在一些偏见误区,如把双性化和“中性化”对等等,都不同程度地阻碍着对小学生双性化性别教育的传播和普及。
2.对双性化性别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认识理解不足
众多小学教育者对双性化性别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降低了他们的双性化性别教育认识水平,造成其对于前沿倡导的双性化性别教育完全未曾涉及或一知半解,对相关概念内容了解不全面、不科学,认为双性化就是要把男女生培养成“男不男,女不女”的个体,使得小学双性化性别教育指导水平远远不达标。
3. 男女师资比例极不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