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unal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在阅读范文中充分感受美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由于审美对象的显现是以课文为主的,所以,课文内容是学生耳听、眼看、口读的最直接感知的材料,而阅读范文则成了激发学生美的情趣、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
  1.激发美的情趣。学生美的情趣是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出来的。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为学生对课文的感知和体验创设一种情境,指出一种导向,为其接受机制创造美的情绪氛围,诱发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实践证明:朗读课文是激发情趣的关键。通过朗读,课文中美学意蕴得到了初步的揭示,美学价值得到了相应的发掘。
  2.树立美的意识。学生美的意识是在美的情趣激发以后,潜移默化逐步确立起来的。教师要分外珍惜,精心呵护,要在阅读范文上下功夫,花气力。阅读范文既有教师富有魅力的范读,更有学生富有表情的朗读。如前者是导径的灯,后者则是寻路的杖。学生在寻路之时则能把教材中优美的诗歌、散文,动人的小说、戏剧,通过声情并茂地反复吟诵,体味出作品的美感,从而进入作品中特定的意境,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醉其盲,心同其情”的艺术效果,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发现美、感受美。
  3.增强美的感受。范读不仅要再现课文的情境,更要能深刻体会课文的情趣,只有真正体会到课文的情感,才能获得最真切的感受。中学生正值青春萌动期,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宣泄。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因势利导,使其从作品中吸取营养,产生爱心,升华美感。比如,教学课文《春》,教师通过舒缓、欣喜的语调,再现了坚韧的青草、温柔的春风、湿润的春雨、璀璨的春花等形象,使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景。
  
  二、在课文分析中正确鉴赏美
  
  中学语文课文中包容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如苏州园林的优美、松树风格的崇高、小桔灯的朴实等等。教师通过对文章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的挖掘和分析,一方面唤起学生情感,调动学生想象,一方面又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1.抓住美的语言。高尔基曾经说过,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因此,分析作品首先要抓住作品的优美语言,在领略其语言美中获得美的享受。如《荷塘月色》,以细腻委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富有诗意的图画,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淡淡的喜悦,交织着淡淡的哀愁,而这种朦胧隽永的情绪都是通过对荷塘及月色的描写传达出来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韵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当教师讲析到这段文字时,一幅光彩相间、淡雅朦胧、明暗相宜的月色荷塘显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语言的中介使他们感觉出景物中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意境,激起了活跃的想象,升发出喜悦和满足。这正是美的语言产生的奇妙效果。
  2.抓住美的形象。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典型形象的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和塑造学生的心灵,具有启发人、感动人、鼓舞人的艺术魅力。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她外貌温柔美丽,心地慈爱,爱孩子,关心孩子的甘苦,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排除痛苦悲伤,是一位老师的美好形象,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这是通过生动而丰满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都是课文审美鉴赏的关键。抓住人物形象,并深刻体验其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情感,细心揣摩,反复品味,必能使学生作出富有情感的审美评价,从而使审美鉴赏跃上一个新台阶。
  3.抓住美的意境。分析意境美,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把“言外之意”恰当地表现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所刻意追求的意境。实践证明,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课文《荷塘月色》的重点就是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要让学生想象出在清幽、寂静的夜里那流水一般的月光,月光下那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淡雅。然后,在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心中对生活美的回忆,从而加强了对《荷塘月色》作者创设的意境的理解。
  再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给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的分析点拨,学生读着这雄伟的诗句,仿佛看到了历史上的无数英雄豪杰,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和英勇奋斗的雄姿。通过联想和想象,学生不仅会感受到诗人描写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雄奇景色,浮现出一条历史人物的丰满画廊,也进一步鉴赏到词句的意境美。
  (责任编辑 吕 行)
其他文献
美术课程改革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改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主角的现象,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实话实说》的主持人崔永元曾在访谈中说:“谈话节目的主持人首先是一个正常人,不是因为他学问有多高,长得有多好看,地位有多高,家里有多少积蓄,就因为你是一个平民,有和他们一样的心态,你们可以平等对话,人家才选你做这件事儿。”主持人说这段话给我们的启发是美术课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整体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也更加广泛.整体思想就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将要解决的问题看作一个整体,通过对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已知条件和要求综合考虑后,得出结论.整体思想作为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在解题过程中经常使用,若使用得恰当,就能提高解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计算.因而在处理代数式的运算、方程、几何计算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思想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数学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整个身心就会处于积极投入的状态,出现惊人的学习热情.这种热情会刺激学生愉快地学习,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享受,变“苦学”为“乐学.我经过多年的实践归纳出了有关“兴趣教育”的几点做法.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感人心者先乎
本文通过对我国传统的翻译标准的分析,认为该标准具有模糊性和人文性,更适用于外国文学作品翻译.对于非文学作品的翻译.可遵循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语言通顺的标准.
《隋朝富川列女蒋氏塚西观寺碑》是潇贺古道贺州段目前发现最早的石刻之一,其书法艺术价值较高,引起了清朝学者谢启昆的关注,但未能收获好评。谢启昆的评判虽有失偏颇,但可以
为贯彻十八大“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的精神,规范“防水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单层屋面系统施工和喷涂施工技术培
2013年1月31日,“顺德区政府质量奖暨广东省名牌产品颁奖大会”在顺德区政府大楼举行。广东科顺化工实业有限公司两类涂料产品——“CKS科顺牌高分子涂料”和“CKS科顺牌聚脲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是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创新教育是指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的教育,它的本质就是遵循人的创新活动规律和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新型人才为宗旨的教育。而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关系到民族的兴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动力。因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
当前课堂改革的关键和基本要求就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质量包括两个方面,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课堂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教师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布鲁纳强调指出:“探究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研究的课题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问题发生兴趣,他做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地步。”只有
一、对考试大纲中实验部分的解读  2010年化学高考考试大纲中对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要求是这样描述的: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另外,在必考内容部分对化学实验基础还做出如下具体要求:  了解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了解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