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ARTI 大城市新鲜人
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不只表象,Sfcim会、创业项目更是吸引年轻人的理由。他们无法抗拒大城市的美丽,义无反顾地奉献出芳华岁月成就属于自己的小生活,究竟是苦还是甜,我们采访了10位奋斗在的年轻人,听他们讲自己与大城市的不解缘。
改变的是看待世界的角度
侯丹青43岁
建筑师、“我宅”创始人现居地:中国北京生活时间:10年
侯丹青出生在海滨城市大连,大学在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学习环艺。她骨子里是个“游牧民族”,很难在特定城市也做过几个跨度大的行业:在大连当过5年大学老师,在上海做过2年室内设計师,在北京做了6年建筑师,现在是“我宅”创业团队的主理人。“如果你是个好奇心重的人,很容易对舒适期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感到聞卷,寻求变化是我对生活的终极追求。”
回顾一路迁徙的足迹,侯丹青待过的城市比较接近当时的人生状态:大连是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简单干净;沈阳是艺术启蒙时期,兴趣和喜好都在那时形成;上海代表了她躁动的青春,充满对未知世界的渴望,容易被外物吸引,新旧事物碰撞产生奇异的火花,每天都很亢奋,却不太持久;北京则是沉淀,理性和感性达到平衡,能包容新事物,不会盲目跟风,开始认识和发现自己,并逐渐表达自己。
她看重一个城市中个人发展的可能性、城市的文化以及志同道合的朋友圈,能在北京生活这么久自有原因:社会资源丰富,无论工作机会、展
出展览、艺术表演都比较多。另一方面,北京是容易融入的城市,碰到有意思人的概率很大,任何奇葩的人都能找到同类,容易获得价值认同感。
“对城市的认知是复杂的过程,每次身份转变、更换行业都能让我对北京有不同的认知改变。”在北京她曾是建筑师,之后准备去英国读书,等待出国的空当期诞生“我宅”。后来改造胡同的过程让她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北京和自己,生活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变化,整个生命都在提速。如今她不仅是一个建筑师,还是创业者。她每天都在巨细靡遗地处理事务,把生活从每天对着电脑勾画梦想,变成把梦想兑现的日子。不再纠结于设计的形式,而是关心盈利模式,身边逐渐聚有相同创业梦想的同类。“人生变得复杂是好事,我经历了抓狂、焦虑、惊恐、崩溃、抱怨、孤独,逐渐走向平静、淡定、从容、友爱,并希望有一天我和我的伙伴们能快乐地工作。”
不解缘:“在北京碰到创始人的概率比中奖率还高。‘我宅’让我结识了很多创业团队,大多数核心人物来自海归,头脑清晰,有敏锐的洞察力,惊人的行动力。曾有一个面包旅行的合伙人,跟我们聊过一次北京民宿的概况,随后就创立了一个民宿托管公司,半年后就拥有了100多个店。城市的活力在于有活力的人,他们是让我们留下来的原因。”
心安处便是家
王晓申
26岁
Meeting someone、Aye by meeting someone餐厅创始人
现居地:中国北京
生活时间:2年
生于上海,在纽约读书工作六七年,在洛杉矶生活六七年,在盐湖城生活4年,如今在北京住了2年;在美国全境做过导游,在加州从事金融行业,如今在北京成为网红餐厅的老板……经常变换生活的城市,变换从事的行业,已是王晓申生活的一部分。
在洛杉矶时,他住在海边,过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日子。“加州真是一个特别懒散的地方,四季如春,没事在海边晒晒太阳。金融行业每天工作8-10小时,稳定有规律,感觉未来十年、二十年的生活,一眼就能看得到。”来北京本是旅游,却在前门杨梅竹斜街看上一个胡同的小院,王晓申想那就在北京住下开家店吧。没有思前想后,对他来说走到哪儿,感觉应该在这儿住一段时间,就停下来。
在四个城市生活过,每个城市对他没有什么太大区别。“此心安处是吾乡,你把这个地方当家了,任何地方都没有什么区别。我属于离不开花花世界的人,希望生活节奏快一些,内容丰富一些。”他在美国吃麦当劳,在中国也吃麦当劳,但他在北京的生活开销比美国高很多,吃穿住行都高。而更大的变化是生活节奏变快,人际关系更复杂。如今他每天20个小时在工作,每天接触更多更广的人,倒也乐在其中。王晓申在加州的社交以工作对象、中国人为主,夏天出海钓鱼、划船、登山,冬天滑雪、打猎,主要是各种户外运动。在北京他能接触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人,社交是各种人文活动、酒吧、KTV等等。
“每个人看重的不一样,每个人幸福感的来源不同,没有高低之分,有人觉得家庭亲人重要,有人觉得理想重要,有人觉得体验不同的生活比较有吸引力,比如我。”他的幸福感就来源于做喜欢的事、看不同的世界。未来十年内他打算留在北京,“很多人在一个城市待腻歪了,总有这样那样的顾虑。不管你是什么年龄,还是要多尝试新东西,要勇敢一点儿,努力尝试你心中想过的生活。”
不解缘:“我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北京的胡同、四合院,第一次来正巧赶上黄昏晚餐时,金色落日、阵阵饭香,这样的烟火气正合我意。我也喜欢北京人,比较热情、豪爽,打起交道来很舒服。” 还好有酒有朋友
JasonLiu24岁
Bistro 3餐厅创始人、主厨
现居地:中国北京
生活时间:1年
在朋友的邀约下,Jason在2017年从台北飞到北京,加入“北漂”大军。尽管他年少就开始工作,也曾在名厨手下历练,但现如今一个人到陌生的城市全力冲事业,未知的市场和未知的食材,在寸土寸金的三里屯经营一间网红餐厅,绝对是巨大的挑战,Jason曾经压力大到胃溃疡。这个在台北不喝酒的小伙子,在北京与朋友的回忆里大多是时间是醉的。
“每次与朋友见面时互相谈心、吐苦水,这对于我来说,就是在这令人窒息的环境里的解药。”Jason笑说。相较而言,他在台北的生活更单纯,除了上班时间,剩下时间会陪伴家人,会在家看电影放空,会去咖啡厅一待就是一整天。如今他是工作狂,每天12小时都花在工作上,睡眠6-7小时,应酬社交1-3小时,剩下不多的时间他会看书让脑子沉淀。而和台北比起来,北京的消费水平更高,“我在这里的收入的确高了不少,但提到幸福感呢,还是台北高些,毕竟家人都在那里,有时还是会想念他们。”
北京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不过好在北京有一帮朋友让自己暂时忘却烦恼。餐厅刚开时一切很不顺利,朋友们一直拉他去吃饭,每天盯着他,怕他工作超时,给了他支撑心灵的力量。“人生很多事无法选择,但生活方式可以选,在每个城市活出自己的生活态度很重要。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一线二生活对我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城市能给我什么。”冲刺事业选择压力和机会都大的一线城市,退休则选择让自己放下心防的城市,比如台南或苏州,那时有一定经济基础、有人文、有美景美食,就足够了。
实现梦想的舞台
翟一霖
23岁
意大利YLIN文化传媒创始人
现居地:意大利米兰
生活时间:6年
翟一霖17岁起就独自一人去意大利寻找音乐梦,在小提琴故乡克雷莫纳读音乐学院,毕业后选择米兰生活,这座融合了中世纪和现代文化的城市,既有博物馆、音乐会,又有唐人街的中餐厅和中国超市满足她的中国胃,更重要的,“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实现梦想的舞台,米兰都有。”
翟一霖和留学伙伴创办了YLIN文化传媒,主营中意文化交流活动,举办各种大师班、音乐会及国际游学项目。“意大利给了我实现梦想的平台,让我结识了我的团队成员,让我觉得很幸福。”|
对比国内和意大利的生活,她最大的感受是生活方式的不同。意大利的生活节奏相对比较慢,在意大利人看来只有疯狂的工作却没有享受生活是不对的。即便欧洲经济大环境下降,意大利人还是倾向于在圣诞节、复活节和8月份的夏季去滑雪、海边晒太阳、山上避暑等等度假旅行。所以这让翟一霖在工作中就会全神贯注投入,工作之余则会让自己放松沉静下来,看看书、听听音乐、背上书包去旅行,看不同人的生活方式。
不解缘
我特别喜欢米兰市中心Duomo大教堂后面的一家咖啡馆,因为它既有欧式的风情又有现代的装修,還会经常放一些轻松、的音乐,也会时常开设主题party,在那里我也结交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朋友,倾听每一个人的故事。
怪人爱北京
中野阳
366岁
居酒屋“七麺町”老板
现居地:中国北京
生活时间:18年
中野阳说自己是怪人,来北京是觉得北京的音乐很厉害,一来便是18年。上学、做音乐、演戏、模特、做音乐厂牌、演出酒吧经理等,现如今上班的同时和朋友开了家日本居酒屋“七麺町”。“我不喜欢旅游,不喜欢换环境,就喜欢在北京。北京生活的节奏对我已经是最适合的了,家人、朋友都在北京,舍不得离开。”
18年前北京好多平房、自行车,城市总在改建,给人的感觉是混沌。中野阳很喜欢摇滚乐,那时的北京城像座火山,酷酷的,他很喜欢那种混乱的感觉。十八九岁来到北京,对生活没有太多要求,“我适应能力比较强,从来没觉得不方便。”唯一他觉得奇怪的是日本人喜欢泡漂,北京的很多房子没有浴池。当年他只带了几个行李箱,生活简单,不爱买衣服,吃的东西每天是固定的,不爱出去玩儿,爱待在家,爱好只有研究乐器和电路,没有太大的开支。
中野阳到北京变化最大的是社交。虽然他喜欢宅和工作,一天24小时,工作15小时,看书、研究东西、睡觉。社交是一个月一次去朋友的酒吧,在自己的居酒屋里和客人交流。但他的朋友很多很有趣,做音乐、录音、画画、做首饰,改车、做衣服、编辑、搞投资,做乐器、做玩具、做餐饮等等。朋友们都会有自己的空间,他很喜欢去拜访聊天。和日本的朋友比,在北京奇怪的、搞艺术的朋友多,大家的生活状态和大多数人不一样。朋友们都很爱喝酒,他就陪他们一起暍酒到早上,周一挣扎着去上班。“我开居酒屋也是很喜欢和不同的人交流,每天有不同的客人,还有朋友们来喝酒吃饭,对我来说是很幸福的事情。”
在北京他有几个不同的身份,尝试做不同的事情,将来还有很多事情想去做。在日本生活了18年,在北京也生活了18年,北京已经是他的第二家乡。“我也去过中国的很多城市,每个地方的食物很有特色,人人都很亲切,但每次下飞机回京第一感觉是:“我回家了!真的离不开北京了,能给我安宁和有不停变化的城市,我爱北京。”
不解缘:“雍和宫五道营胡同的School Bar,北京最好的演出场地,我的最爱;新源里的TINY酒吧,北京最好的精酿啤酒酒吧;鼓楼东大街的餐厅鼓楼吃面、666摇滚店,好多和音乐相关的有意思的地方。”
成为世界公民
Alessandro Dassi
40岁
ThomasCook托迈酷客
CEO兼总经理
现居地:中国上海
生活时间:2年
Alessandro Dassi是意大利人,在米兰学习长大,在二十歲出头的时候,他曾是意大利国家篮球联盟的专业篮球运动员。大学毕业后,他在英国伦敦工作生活了15年。2年前,因为工作原因,他带着英国妻子、两个女儿到上海,成为旅行公司ThomasCook托迈酷客的首席执行官兼总经理。不同国家城市生活的背景,让他在托迈酷客旅行社的工作如鱼得水。
上海与伦敦都是大城市,有很多相同点,国际化的酒吧、餐厅,都让他愿意花时间去走走,享受美食。在他看来浦西的生活就像伦敦一样繁华,但是为了家人小孩,他选择住在有更多绿地、学校,更安静的浦东。上海和伦敦都是高消费的大城市,他之前觉得伦敦租房很贵,来到上海之后发现也不便宜,但伦敦的食物会贵些,总体生活成本很高。在伦敦他喜欢走在街头寻找餐厅、咖啡馆,伦敦比上海小,很多地方可以步行走到。他喜欢去听音乐会、现场演奏,也喜欢伦敦SOHO的主题酒吧、剧院和博物馆。在上海他们有司机,不用自己开车,这让他觉得很幸福。在伦敦他总是上班相对晚些,加班到很晚。如今他成了一只早起的鸟,习惯早上很早去上班,晚上不会走得很晚,很好地稍着工作和生活,周末一家人会去浦西看演出或逛博物馆,和家人在一起变得非常重要。
在上海他发现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比伦敦更容易。伦敦是个孤独的城市,世界各地的人到伦敦来了又走,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更难。上海有很多外国人,大家所处境遇相似,都背井离乡来到这里,社会地位、阶级相近,有很好的工作,是各方面的专家,朋友很快就像家人一样,这让Alessandro感到惊喜,也更享受如今的生活。在伦敦的15年,他习惯了英伦的文化及礼仪,在上海中西文化差异很大,文化、语言不同,对他都是挑战,但是有了过去的经历,他的宽容度、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和耐心都有了大幅提升,正在拥抱新事物、新文化。
他出生成长于意大利,却展露出更多英国人的严谨和绅士。在异国异乡生活久了,与不同国家的人打交道,他最大的感触就是越来越包容,拥有更开放的思想,更容易接受不同的文化,这也让他在旅行公司,为人们提供丰富旅行资源的工作更得心应手。“多元文化的挺内,让我成为了一个可以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居住生活的人,世界公民。”
不解緣
从复兴公园起,有很多不同风格的建筑。有摩登的也有老上海风格的,有强烈的对比,我喜欢在这里走走放松。还有复兴公园,老年人在里面跳广场舞、下棋、写书法,还有一些有意思的活动,我喜欢让市民们聚在一起活动的点子。开放、和谐的社区,让我看到了上海与众不同的一面。
在欧洲放飞自我
28岁
欧菜雅欧洲大区产品经理
现居地:法国巴黎
生活时间:4年
施沐华曾是个“北漂”的女白领,从湖南长沙到北京读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在北京工作近三年,做公关行业,那时候事业心很强,经常加班到深夜。后来她感到局限,去法国读研究生,又工作了1年半,短短4年,她的生活方式被欧洲洗礼。“在欧洲,人更自由了。我越来越觉得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她笑称如今的作息像老年人,每天10点半就睡,早上6点起。上班前多出的2个小时,可以跑步、看书。6、7点下班,还有时间去看艺术展。法国的法定工作时间是7小时,她在欧菜雅公司做产品经理,有很多的时间去做工作之外的事情。在北京时,工作忙到每年的年假从没请过一次,如今在巴黎每年有30多天年假。吴哥窟、佛罗伦萨、布达佩斯、布拉格……每月她都能有个美丽的小旅行。闲暇的日子,她还报了画画班。“国内的朋友说,国内这几年变化很大,会有一种紧迫感,怕被赶超。在法国的这在偷一点儿懒,但丰富了人生。”
法国的起薪比较高,最低收入接近1500欧,涨薪相对慢很多,升职也慢,整体比较安逸。巴黎相比北京、上海,租房和饮食会贵一些,但有了一定收入基础后,消费日常保养品、衣服,同等品牌国外要便宜划算,所以整体收支也算是平衡。另外还有一大变化是人情世故。法国人更直接,她学会了“say no”和表达个人真实的感受。“不会那么绕弯子,_定要直白说清需要什么。开会也比较没有职级观念,老板也想早点儿回家,不在乎你说的直接不够委婉。”
“能够选择生活的城市是特别好的事,人更自由了。特别在欧洲,几年换一个国家、城市工作变得非常可能。”她也很喜欢伦敦、佛罗伦萨和北欧的,也许以后也会搬过去。
不解缘:“我特别喜欢协和广场和杜丽乐花园,秋天特别美。秋天是巴黎一年最美的时候,满地都是金黄色的落叶,公园还会有室外的当代艺术展,非常好看;奥赛博物馆,喜欢印象派的可以去;卢浮宫旁边的装置艺术博物馆,展览有意思,比如最近在举办DIOR的百年展。” 适应一座城市,坚持住
35岁
作家、诗人
现居地:德国柏林
生活时间:3年
这个曾经被认为是“中国80后的代表”的少女作家,在山东莱州农村长大,八岁从老家来北京上学,之后一直在北生活、写作,大概生活了22年2015年春树决定搬到柏林。-度她对北京很失望,当时雾霾很严重,再加上对北京太熟悉了,想换一个生活环境。选择柏林的原因很现实,去美国的签证有点儿难,想去巴黎,巴黎太贵了。柏林的物价比较便宜,以前她旅行去过几次,还算有点儿了解。“选择一座城市首先还是看自己能否承担那里的生活成本,其次是整座城市的人文气息、气候、环境等大因素,有没有更多朋友也得考虑。跟谈得来的朋友在一起,环境就不那么重要了。”
如今春树在柏林就是过日子,去大学听课,写自己的东西。到柏林后生活变化太大,一度她很迷失,用了很长时间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包括没办法像在国内一样随时出门吃饭和点菜,朋友也比较少。后来慢慢交了新朋友,开始写新小说,恢复了写作状态。生活成本上,柏林和北京的房租水平差不多,柏林的蔬菜水果、交通出行比较贵。在柏林,她大部分时间自己做事,有时间约朋友见面逛画廊、暍咖啡。她喜欢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去健身房,刚开始有点儿孤独,现在习惯了。
北京和柏林的差异就是亚洲和欧洲的差异。北京机会很多,几乎每天都有新鲜事。柏林的全球化则体现在各种族和多样化社会事物上,包括不同民族混合的婚姻。比如对待两性平等、弱势群体和动物权利等,柏林做得更好在这里,内心变得简单了,没有杂事需要浪费心情。总的来说忙与闲开始保持一个平衡。”
一生为爱流浪
31岁
“旮昇招待所”所长
现居地:中国上海
生活时间:4年
他叫魏桥,大家更爱叫他小桥、小桥所长。家乡在重庆,大学考到上海,去了巴黎学服装设计,在北京估做了高端品牌公关,兜兜转转又回到上海,他梦想最先开始的地方。这一次,他和朋友开了一家名叫“旮旯招待所”的咖啡啤酒馆。“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每个城市其实都差不多,哪里有你的朋友、你的爱,哪里就是你的家。”他搬去北京,只是为了友谊超过20年的发小,想在她结婚前,陪伴她走完青春的“最后”一段路程。而重新回到上海,除了因为工作,也是因为北京的发小们都有了各自的爱情。他觉得自己好像在某种意义上完成了历史使命,终于可以进入人生的新阶段。
经常有朋友问他,喜欢住在北京、巴黎还是上海?他从来都回答,“当我此刻在明我最爱的就是哪里,活在每一个当下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很多年前小桥就开始断舍离,在生活及物质上没有太多要求。他更愿意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人和事上。小桥说自己一生为爱而生、为情而活,关于城市的记忆,往往都是关于人、关于爱的。
在生命中不断地跟人聚合、離别,然后顺带的,跟一座座的城市重逢,留下回忆。“我想我还会去其他城市生活,可能是台北、东京、伦敦、纽约,或是重新回到巴黎。我们久别重逢、彼此温暖、依依东望,感受到各种爱的最高可能性。”
不解缘
五观堂素食(新华路店)是我最爱的餐厅,也是我叫外卖最多的地方。 之所以喜欢这里是因为所有的食物都少油少盐,也不像其它仿荤的素食馆过度加工,他们只是很单纯地在做一道又一道清淡的菜。虽然我是个重庆人。但平淡无奇跟断舍离或许正好符合我当下的心境吧。
不再和时间赛跑
叶天雄
34岁
蓝带受训厨师、美食评论人、品牌咨询顾问
现居地:法国巴黎
生活时间:3年
叶天雄曾是忙碌的奢侈品公关,在北京的10年生活稳定。后来他到巴黎读了1年MBA,又回上海工作3年,做过Tiffany的公关总监。之后却又出于兴趣到巴黎蓝带学了1年法餐,如今在巴黎生活到了第3年。“节奏变慢了,变得更像生活了。”巴黎给他的改变,不仅是生活成本、社交圈,更是节奏上的松弛,精神上、情感上的富足。
巴黎的生活便捷、有品质、精神生活丰富。生活成本没有太大变化,租房贵一点儿,吃饭贵,他就在家煲汤、做饭。和急速发展、时事造人的上海不同,巴黎已发展得很成熟,人们没有投机取巧的机会,就脚踏实地过自己的生活。“巴黎垃圾清洁工、服务生也有人能做一辈子,并有自己的尊严。巴黎人很傲慢,他们的骄傲来自对自己的认可。巴黎的厨师不是为了投资而开餐厅,而是出于热爱,他们往往十三、四岁就帮厨,厨房还保留着传统的阶级制度。“巴黎人对传统的坚持和遵守,有时让我觉得顽固、不与时倶进,但在这里你不用与世界赛跑,不用每天赶着在手机上把一切完成。”巴黎人也用手机APP,但只作为生活的辅助。他现在会为了一餐花2个小时买菜、甜点和奶酪,每一样都有他常去的店,感受到像匠人一样真正的技艺和气场。“手机确实很有效率,但我们需要那么多效率吗?”
在国内时,忙里忙外都为了工作,那时他最不喜欢的是每天早上看微信,“微信24小时有人盯着你,是对个人生活莫大的侵犯。”在国内他有无数工作上的社交应酬,现在没有不必要的社交,大家都公事公办。
他在巴黎开了私厨,经营美食公众号“法范儿”,还
为品牌做咨询顾问,事情通过邮件就能推进,时间都是自己的。上午健身,下午工作,其他时间看书,一个人去看展览,每周去卢浮宫上一芳艺术史课。“一个人能完成很多事情,自己乐在其中,不用和别人有过多的交流,精神情感上依然很富足 对新生活的改变叶天雄全盘接受,没有任何不适。“我的好奇心非常强,很喜欢旅行,喜欢不一样的东西,有一点儿探险的心态,我觉得—切新的东西简直是太好了。人钱非是一场经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的人一生像一条线,我希望活在一个橄榄形中,每一个面、每一个点都去体验一番。”
不解缘:“巴黎是最艺术的城市,美国人喜欢艺术是喜欢其投资价值,真正懂得艺术的是巴黎。巴黎人骨子里懂得欣赏艺术本身,会给生活赋予艺术的属性,他们的手工艺特别有艺术价值,巴黎的摄影师会像艺术家一样创作,他们的艺术思想更有价值。”
新城市迁徙轨迹
有的人出生于小城镇,对大城市充满憧憬,奔赴至那里组建家庭与实现梦想;有的人出生在大城市,却因工作而搬到另一个陌生的大城市生活。城市中的人走走停停,似乎换一座城的理由有千千万,人口流入来源无迹可循?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找到在大数据方面能力强悍的百度地图慧眼平台,问问城市里的人都去哪儿了?
听专家聊迁徙
高艾凤
慧眼资深产品经理
Q:身为分析师,您如何看待现阶段的人口迁徙?在做数据分析的时候,有没有好玩的发现?
A:人口迁徙指的是人群在城市间的流动情况,在一年不同的阶段,人口迁徙反映出来的现象是不同的,比如节假日期间人口迁徙主要目的是旅游和探亲,普通工作日人口迁徙目的是商务出差、旅游、看病、探亲等,比如现阶段春运期间的人口迁徙,目的就是外出就业人员的返乡、亲人团聚等。春运期间的人口迁徙是特别有意思的,这个数据可以揭示许多城市发展的特点。举几个例子来说,我们知道一个城市对外来人口吸引力越强,那么城市活力就越大,我们可以通过春节前城市人口的迀出量来对城市活力进行排名,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这个数据可以作为选择安家、择业城市的依据;再比如通过迁徙数据,我们可以挖掘出哪些城市之间联系比较紧密,辅以一定的算法,我们可以挖掘出全国的城市群的分布以及城市群内部核心城市,这个数据与国家划定的城市群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城市群发展情况等。
Q:从数据结果来看,会影响现在城市人口流入的因素都有哪些?有规律可循吗?
A:从结果来看,我们发现影响城市人口流入的因素主要在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机会以及一些教育、医疗等的资源,就业机会这个因素是苏州、东莞等城市人口流入排名较为靠前的主要因素。
Q:城市拥堵指数会影响人们对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吗,进而让人远离某个城市?
A:城市拥堵作为人民日常生活面临的重要问题,确实会影响到生活幸福指数,也会降低城市吸引力水平,而且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公众对城市拥堵的问题会越来越看重,其他条件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会选择远离拥堵严重的城市。
Q:请预测一下2018年城市人口迁徙的趋势或是更未来的趋势分析。
A:因为城市的发展变化是缓慢渐进的,总体上我们认为2018年城市人口迁徙与之前变化不大,但是受不同城市人才政策影响,我们认为看重人才、提早布局争抢人才的城市会逐渐展示出人口抢夺的成果,人口吸引力慢慢会提升。
PART Ⅱ 新城市追寻人
有人选择在大城市市拼搏奋斗,而也有人跟随着全新工作环境、惬意生活活氛围而停留驻足在新热门城市——杭州、成都、重庆、武汉……我们采访了8位选择驻扎在这些城市的年轻人,他们也许刚刚技术大城市惫的奔波,也许跟随着行业的迁徙而至,或者干脆生长在此、从未想过离开,你会发现,生活的精彩度一点儿都不会差。
幸福来自归属感
金浩森
摄影师、别止民俗主理人
现居地:杭州
生活时间:5年
金浩森的幸福感发自肺腑:在温州出生,18岁来到杭州学画,毕业后去过北京漂了3年寻梦,麵影师也去过世界的许多城市,但最终还是回到了杭州这个带给他归属感、幸福感的城市。
他的家乡泰顺是一座小县城,空气特别好,大家除了—日三餐不会有别的烦恼。北京节奏很快,空气也糟糕,工作和生活幸福感人也比较容易浮躁。杭州则介于这两者之间,你可以在忙碌的生活里找到特別放松的方式减压。在北京做摄影师时,他接触的多是媒体、经纪人、艺人的圈子,即使是赴约的短短一段路,谈论的也是各种局,几乎没有私人的时间。北京的社交活动特别多,他不太擅长交际,看起来丰富和有趣的北京,他也过得单调和无聊。如今在杭州,他每天有2个小时健身,2个小时阅读,其他所有的工作和生活,都基于这两个时间去安排,平衡而轻松。
在北京做自由摄影师,金浩森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时间在全世界拍照,每次回到北京,他都会没有归属感,感觉那里没有家的安定感。回杭州定居后,他生活很像老年人,节奏很慢。他在杭州开了家别止咖M陳]民宿,平时有空会去院子里种种花,料理植物。偶尔去各地工作,回杭时总是一件很期待的事情,有一种家的归属感。不用像在北京一样,-定要去参加很多聚会,他在杭州的朋友非常固定,基本都是约到自己的店或者各自的家里,烧菜小酌,更像过生活。
杭州节奏慢但是不落后,G20后城市的建设和配套都到了一线城市的水准。他喜欢这个城市的气质和素质,去寺庙后山喝茶,杭州的车都会礼让行人,附近有很多优秀的民宿和咖啡馆,适合休闲度假。去年他做了金浩森摄影学院,慢慢把拍摄工作分配给团队去执行,自己主要负责教课,有更多的时间享受这座城棘来的幸福感。
“前些年很多人远离北上广去大理或者周游世界,事实上,综合孩子的教育、医疗的配套等各种因素来考虑,未必是长远之计,但短暂地体验人生的多种可能,我觉得也挺有趣的。”金浩森去过全世界很多地方,体验过很多城市的饮食、文化和气质,最后选择在杭州定居。这里生活很简单,身边的人也很友善和简单。有时候他工作也会很忙碌,但休息的时候又特别放松,所有的忙碌和放松,都是自己可以掌握的,这是他喜欢的状态。
西湖边,秋天的时候会经常去那儿散步,看看日落,山里也隐藏了一些不错的私房菜,而和朋友一起去吃,再找个茶园喝茶度过一下午。可能這是我一直爱这座称市的原因,幸福来得很容易。我的咖啡馆和民宿也在西湖附近,平常早晨醒来,天气好的时候会开车去店里,喝一杯咖啡,看一会儿书,晒晒太阳。”
他乡有知己,便是第二个家
房凯
33岁
摄影师、
Namoo Flower主理人
现居地:杭州生活
时间:2个月
房凯是个超爱家乡哈尔滨的北方人,连大学都是在家乡读的。毕业后成为摄影师,工作关系随时会在某个国家、城市待上一段时间,他工作过的城市很多——三亚、深圳、上海,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哈尔滨。因为朋友和工作的原因,他南下来到杭州生活,一个点火就着的北方人到了温文尔雅的南方,人竟然变得平静起来。
哈尔滨四季分明,春秋干燥,人的性格也跟着躁动,很多时候难以平常心处理问题。在杭州的几个月,他体会到了平静。杭州城里的汽车不允许按喇叭,人与人讲话相对轻声细语,所有事都可以在早茶和下午茶,用一杯茶的时间来交流清楚。情绪没有很大波动,他眉头的川字也渐渐变淡。杭行州就像是一个什么都懂的年轻人,温文尔雅、体面得体,却不乏崇尚自然,这正是他摄影和花艺所追求的格调。
杭州的生活成本比哈尔滨略高,但是能买到在哈尔滨买不到的东西。支出增加也节省了很多时间,比如出国时不用再转机,能从杭州、上海直飞。杭州看似古朴却科技发达,他已经许久不放钱在身上,可在哈尔滨还暂时做不到。社交圈生活上,房凯每天和老朋友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也有机会认识新朋友,而最大的不同是自己和几个老朋友开始天天健身,拥有了一种全新的健康生活才是他在这里铸就的第一个夙愿。“到陌生的城市生活,我最大的动力是朋友。他乡若有知己,这乃是人生一大幸事。没有好朋友,我可能没那么大的勇气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下去。”
这些年他的很多朋友都选择南下,更好的环境、更适合自己节奏的生活,都是让他们离开的原因。房飢把杭州看作第二家乡。杭州有湖有江跟哈尔滨很像,有的时候置身杭州,他就感觉好像没有离开过哈尔滨。1月杭州下了雪,他更觉得自己没有离开家乡。“我真正离开哈尔滨了吗?貌似感觉还没有。我只是找到一个有朋友,又和家乡节奏一致的地方继续工作生活。”
回归自然创造生活
Gil Gonzalez Foerster
50岁
作家、私厨主理人
现居地:大理
生活时间:3年
Gil Gonzalez Foerster曾去过世界各地,深入了解过很多糟糕的事,如毒品、战争、暴力。他曾是专门调査报道非法交易、非法贩运的记者,为调査他去了很多国家,如土耳其、意大利、巴塞罗那。2004年他来到中国报道三峡,为了写中国、亚洲的报道,他几乎去了亚洲所有国家。曾在成都、北京生活,来大理前他厌倦了大城市的生活,最终在大理古城附近找了一个遗世独立的小村子,寻找自我、写小说、给人做饭。“大理让我有时间去探索内在、追寻自我,而不是探索外在世界。我希望有归属感,而不是在飞机上睡醒都不知道自己在哪儿。”
妈妈来自德国,爸爸来自西班牙,他在法国出生、长大、读书。复杂的出身背景和职业经历,四处旅行,他一直过着没有归属感的生活。20多岁时Gil只想待在大城市,生活在改变,人对事物的感觉也在变。他终于厌倦了中国的大城市、环境污染,不想待在北上广。他说,大城市当然有很多有趣的人做着有趣的事,但你去见一个人还要提前预约,如果没有好理由他们不会见你,在大理见到有意思的人很简单。在大城市收入很重要,你想晚上约朋友,社交费用很高,在大理重要的不是花钱,而是与朋友相见。这里有很多思想开放的人,大家不是追随父母的生活、别人的生活,而是去创造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生活。
他并不喜欢过于商业化的大理古城,他更爱宁静的小山村。他在这里写小说、做私厨,创造着自己的生活。食物对他而言是重要的创造物,他不是厨师,不用料理技艺去做食物,而是用创意、用感情做食物,通过食物去分享自己,寻找共鸣。
Gil小时候生在大山、长于大山,这个小山村对他来说很原生态,很美。大部分时间Gil待在户外,和自然形成了-种新的关系。在这里生活变得更加自然,生活变成一种享受。“这里让你努力去寻找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
精彩度:“美丽的自然,早上起来房间里投射进来的几缕阳光、小鸟、小动物,抬眼就能望到一望无垠的大山,自然的清新环境是我爱这里的理由。这里不像北京,冬天需要暖气夏天需要空调,这里都没有,能最大限度地感受自然,身体和自然更加紧密相连。” 保持低调的北欧心
张毅
35岁
“大智门睥酒屋”合伙人、高级西餐师
现居地:武汉
生活时间:3年
在芬兰学习酒店管理3年和做西餐8年,在挪威酒店工作1年,芬兰俨然已经是张毅的第二故乡。回到武汉又创业3年,他依然坚持着很多北欧的生活习惯:去健身房健身,下班后喝咖啡,减少社交,保留更多私人空间,以谦卑、低调的方式做好自己。
本想回家乡的酒店做高管,机缘让他碰到了如今一起开“大智门啤酒屋”的合伙人,开始了忙碌而充实的创业路。武汉在高速发展,一度让他觉得非常不适应。在芬兰,他每天工作8小时,4-6小时留给自己,4-6小时留给家庭;如今他每天工作12-15小时,个人和家庭的时间明显减少。北欧的每一天更多是生活,每个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回到武汉,生活忙碌得都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脚步。人情世故、亲戚朋友、生意伙伴……不得不让自己去适应环境,生活变得忙碌而复杂。他让自己像在北欧一样减少社交,为了有更多私人空间,去做更好的自己。
谈到生活现实,无论是创业做生意,还是做餐饮窗里培训,武汉的经济收入都远低于芬兰,在芬兰月收入大概3000-4000欧元,一大部分收入用作旅游、充实自己。现在他的开销涉及房贷、家庭、社交、学习等。在芬兰张毅享受着酒店每月的健身运动补贴,武汉的健身房开销远高于芬兰,在芬兰大家出去都AA制,在武汉有时都不知道钱花到哪里了。比在北欧幸福吗?他很少这么去比较,回国后的生活发生巨大的改变,他也无数次想回到北欧。但他没有放弃,也无悔当初的选择。
“哪里又会一帆风顺呢?我从未想过要通过创业赚多少钱,但想通过自己的专业,感染和影响越来越多注重品质生活的人群。能和家乡一起成长,也是一种幸福。”
精彩度:“闲睱的时间,我会去从小长大的那条咖啡一条街——黎黄陂路喝咖啡。一群海归偶尔会聚在这里,一起谈谈生活,回归到真实的生活里。”
“新一线城市”成长空间大
成于思
30岁
书店创业者
现居地:重庆
生活时间:11年
与其说成于思是个创业者,不如说他更是个追逐梦想的人。离开深圳地产开跳选择到重庆从事书店和文化相关产业的创业,不变的是想营造和改变城市的梦想,因为“不想重庆被说是文化沙漠。”
重庆是他爷爷奶奶的故乡,大学8年也在这里度過,成于思对重庆充满了感情。并非是顺应逃离“北上广”的风潮,在他看来,选择从北上广深离开不是逃避奋斗、贪图享乐,而是重庆、成都、武汉、杭州这些“新一线城市”机会更多,成长空间更大,机会成本更低,很适合建立事业。
选择一座城市生活,他看重的因素是城市规模要足够大、城市特征要足够鲜明。一方面希望生活能足够便利,方便获得自己喜欢的物质或文化产品,另一方面生活方式要特别。而作为创业者,他又很在乎所从事行业的市场规模大小、市场发展阶段,在这座城市创业的机会成本是否合适和发展空间是否可观。来到重庆他的生活并没有更悠闲,反而更忙更累,但更有成就感和成绩。重庆的整体收入比深圳低,但重庆房价低,可支配收入多很多,相对消费力强很多。和快速启动发展的重庆一起,他的事业和人生也在快速成长。在创业很短时间内就做出了一些成绩,这是在深圳做企业职员时,所不能做到的。在重庆这样的城市,有更高的“时间与事业发展的支出收入”性价比。他能预见在不远的将来,自己的企业可以达到更好的发展和更高的高度。
成于思并不是个工作狂,到了重庆他的生活方式变得更有滋有昧。重庆年轻人号称“晚上8点才是一天的开始”,他的朋友有很多夜猫子,到了晚上大家就喜欢出去玩儿。到重庆后,他的社交对象不再是业务往来的朋友,范围更广泛,社交活动除了吃饭聊天、看电影,周末约早茶,还有一起去酒吧,一起去周边的自然区域或者城市做短途旅游,或者一起看话剧和看重庆的足球、橄榄球队比赛等等。
“重庆人大多数性格都很率真,该土的时候是真土,该雅的时候又很雅、不做作,相处起来很真实和简单。”这样少了交流成本,效率更高。
精彩度:“我爱这座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南滨路的滨江公园,隔江看到的对岸就是江北嘴和渝中半岛漂亮的天际线和城市景观,绿化状况好、人也不多,在这里跑步比在深圳的红树林跑步更舒服。比如303剧场,这是重庆本土小剧场,每周周末有很多小型话剧演出,特别喜欢他们排的一系列以传统和现代结合的话剧。再比如山城步道的老街区,很多人并不知道这儿,重庆城存留下的唯一的城门——通远门在这附近,还有以前建在悬崖上的老城墙,留下了很多清代和民国时期的老建筑,在这边穿行还可以看江,我求婚也是在这边求的。”
事业前景事唯一标准
肖思泽
28岁
创业者
现居地:成都
生活时间:2年半
创业者会怎么选择一座城市?肖思泽的回答大概是一个典型——创业的事情适合在哪个城市发展。18岁在昆明长大,大学本科硕士在天津度过了6年,在北京、上海、昆明都生活过,在不同城市迁徙生活,似乎已成为生活的一种常态。以事业为重的他,选择成都创业并没有考虑生活成本、社交圈,看重的只是事业的前途和发展空间。-般人说起成都想到的是麻辣的美食、悠闲的茶馆、打着麻将的龙门阵,对他来说这里事忙碌工作的地方。
过去从事航空行业,作为职员每天工作八九个小时,2年多前他选择到成都创业,每周工作时间超过100小时,平均每天14小时以上,经常忙碌到晚上10点多钟。对此他甘之如饴:“用了更多时间在工作上,在解决问题里得到更高级的享乐。”而现在选择在成都创业,也是因为成都有华西、有电子科技大学和散落在全国的川籍优秀年轻人,正适合他要做的科技和医疗方面的创业,“从北京搬离,远离风口,筚路蓝缕,适合一家伟大公司的前10年。”他喜欢看成都那些散落在街边的小小医疗店,它们很不完美,但思泽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把小店改造成普通人都敢去看病的基础医疗设施。为了成就大众的事业,也为了修炼自我,高节奏的工作频率和极少的私人时间,这些对他来说是必须。 “如果还在工作,关注城市的房价和流入人口;如果不需要工作了,更看重城市的餐厅、博物馆和出太阳的天数。”他这么说着,后者可能是许久之后,创业成功有钱有闲的某一天,那时候他也许会去伦敦的博物馆,也许会去不同的餐厅享受美食。如今一切生活都为工作让路,生活作息以工作为重,社交生活围绕创业相关的合作者。
精彩度:“成都的地铁其实很有趣。你仔细看成都的地铁路线图,会发现南边地铁线很长。成都的南部是现在的富人区和高新区,那里是成都发展最迅猛的地方。看着成都的地铁,就像在告诉自己,事业的未来发展空间有多么大。”
PART Ⅲ城市候鸟族
候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在城市间迁徙,而有些人也不停地在繁华都市、惬意小城之间穿梭,不管是想深究生活影冬的向往,还是追寻让内心平静的所在,他们就像鸟儿一样难以停下脚步。
一手红尘,一手仙境
高每文
38岁
公关
现居地:深圳
生活时间:2年
高每文的老家是湖北宜昌,從小看着长江三峡长大的她特别喜欢有山有水的地方。武汉大学毕必她选择到深圳工作,原因是“听说那边暖和”。她是典型的狮子座,想到什么就去做。在深圳生活了6年多,立业成家,有了新工作机会就去了北京5年,两个大城市的忙碌有声有色。一次她在工作庆功宴上昏倒,被送到了医院,这让她很触动,开始考虑要不要慢下来。发现意外怀孕的时候,她把自己关在家里3天,后来拿着医院的B超单,她给大理一个要转让客栈的老板打了电话。
就像是老天给的礼物,她成为了大理洱海边一家叫青岗舍的客栈里的老板娘。在大理除了吃饭、睡觉,日子闲得就跟神仙一样,基本天天都是社交。“当地人天天挂嘴边的就是:有空过来闲噶!闲,就是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除了工作。”她“社交”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村口卖菜的奶奶、小面馆老板、邻居大姐、客栈掌柜,还有很多大理新移民……打理客栈她也花了很多心思,每天大着肚子去城里买鲜花装饰在房间,带着客人去买菜、打鱼,和客人敞开心扉彼此分享生活。
选择再次回到深圳,一方面是她喜欢忙碌的生活,大理太悠闲安逸,会觉得太早过了退休生活,另一方面孩子渐渐长大,教育更适合在深圳这样的大城市。回到深圳生活了快2年,大理的客找交给妹妹打理,但她假期也会经常回大理,并开始想在大理买房。“我从来没有厌倦大城市,我喜欢大城市,也喜欢我的工作和生活,去大理只是一个调整和机缘。如今对大理还是会怀念和想念,大理可能是我未来的生活方式对她来说,红尘可以,仙一点儿也行。在大城市中她会化精致的妆去工作,回到大理村里她就粗布衣服、扎着辫子,给客人做早餐,带着小朋友去看水鸟,在两种角色中切换自如。
生活的成本深圳最高,北京其次,大理最低,但她选择一个城市,考虑生活成本并不多。“生活成本肯定有高有低,高一定有它的道理,比如天气、教育、生活方式,让你觉得值得。”当年去大理,她卖了一套深圳的房子,很多人和她说你卖亏了。她说我不亏,我过了3年有趣、丰满的生活,蓝天白云、自由自在,没有任何工作的压力,已经很值了。她总能由衷喜爱自己生活的城市。高每文说:“我是一个容易接受改变的人,环境固然重要,但很多时候重要的是你的心态,你的圈子是要靠自己去营造的。”如果你本来就是一个很开心的人,在哪里都可以过的很开心。
推荐:“海岸城、Cocopark,是我固定去逛街的地方,吃喝玩乐什么都有;丹桂轩,一个老字号的广东餐厅,朋友来了都带他们去,是一个环境特别好的湖边餐厅,我十几年前就开始去这家店了,有十几年的感情在。”
推荐:“地坛公园,我刚来北京的时候会经常去,小的时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直觉得自己也能像史铁生一样写出那么感情至深的文字;朝阳公园也是我常去的地方,晚上的时候坐在长椅上看夕阳很美;24小时健身房,不去健身的借口也没了,乐刻一类的互联网健身房到处都是。”
精神的闪光始终在
牟松松
27岁
财经记者
现居地:北京
生活时间:2年
牟松松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长大,大学考到武汉读书,大学毕业马上可以签一家上海做ERP的咨询公司,签约当天晚上他回想着一起面试的人,谈论房子车子,觉得很无聊。因为对教育和理念传播感兴趣,也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感兴趣,牟松松决定去山里支教。他在云南楚雄市大姚县铁锁村的小学支教了2年,除了数学基本都教。一年多之前,他回到北京工作,辗转之后,如今是某产业媒体的财经记者。
选择来北京,重要的是北京曾给他留下更包容的印象,彼此不同的意见和观点都能以各种方式存活下来。他也曾去别的城市面试过,“北京的文化性是其他城市没有的,无论是751、798、地坛公园,其他城市不可能再像北京一样容纳如此之多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下的产物。”
如今做记者并非最理想,但他想探寻更多未知性的、值得了解的事物。对生活成本,牟松松说得很实在。在云南支教住学生宿舍,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支教补贴,每月除了花500元左右在食物,剩下的多买书或存下。现在北京月收入10000元左右,租房和生活费花掉一半。在山里支教,他2小时都在学生身上,备课和査资料3小时,其他时间和支教的队友聊天和上网。如今他工作9-10小时,睡眠7小时,看书2-3小时,剩下的社交时间多数是同事或朋友。在山里的时候,所有的感情变得更清晰和深刻,一个小小的乡村也有人际交往上的钩心斗角、也有权谋、也有斗争,是微型的、更封闭的社会。在大城市中,大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疏离的,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级别,并不涉及太多的利益纠葛。 “如今行动上更忙碌了,但是想法不多,替代想法的是焦虑。”过去他是相对内敛的人,现在变得更放得开,但同时也比以前稍显浮躁。认识了很多自己想认识的人,但他觉得这座城市始终没有改变他。人性更复杂、消费欲望更强烈的同时,精神的闪光之处始终存在,要不断去找,不要让时代过于强硬地改变你。可以短暂地庸碌一时,但如果习惯了,那生活在北京和生活在别处就毫无区别了。”
非主流城市进化记
从情怀式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到如今签证在手,说走就走,中国人的出国进化史似乎来得有那么点儿短。在旅行上,聪明的中国旅行者已经完成了一轮打卡,转而去往一些蚊和小众的目的地;不满足于短暂的旅行,从旅行中获取生活方式的灵感,人们也渐渐开始在一些非主流城市定居和生活;在出境商务这一块,出国工作与随之而来的移民和定居也不再鲜见,不少早几年出国的人们甚至见证了几年间非主流城市当地华人社区的从无到有,再到颇具规模。
比利时安特卫普
被低估的时尚之城
有位有趣的比利时博主在Instagram上建立了一个名为Ugly Belgian Houses的账号,账号的注解是“Because most Belgian houses suck,even mine”(大部分的比利时房子都很丑,其中也包括我的),其不定期地上传一些丑萌或者造型怪出天际线的建筑物,还收获了4万多粉丝。但是到了同样在比利时境内的安特卫普,走在大街上,却经常可以看见一些新艺术风格(Art Nouveau)的建筑,其中还有一些颇有些来头,比如坐落在Cogels Osylei街50号的向日葵大楼,1900年由朱勒·霍夫曼(Jules Hofman)建造,自上而下每一层的窗户均为花卉造型装饰,但又全然不同。
曾经有个久居欧洲的“老炮”和我说过,安特卫普绝对是欧洲最被低估的城市之一。亲身来过这里之后确实发现是个很有意思的目的地,时尚是这里另外一个重要的注脚,走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大大小小的时装店铺已经成为了时尚对于这个城市重要意义的实证,这里有着比之欧洲许多大型城市还要密集的店铺数量。
城市里还有一间全球数一数二的时装博物馆——安特卫普时尚博物馆,博物馆所处的地段也有着强烈的社区性:围绕在博物馆附近的是六君子之一Dries Van Noten等比利时时装设计师的店铺,以及法兰德斯时尚研究院和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时装设计部门这样的机构学府。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在这里生活很舒适,夏季的时候也不会太热,还可以吃到季节限定、鲜美和平价的青口贝,当地的做法是白葡萄酒白灼,自然鲜美,好吃得停不下来。
心动点:鲁本斯故居
说起来是故居,其实规模如宫殿。因为鲁本斯除绘画外也精通建筑,自行照意大利文艺复兴宫殿样式设计了自己的宅邸,并把立面雕饰与庭院都用自己最擅长的巴洛克风格做了设计。在这里,你可以亲眼看到不少大师的绘画原作和手稿。
芬兰拉普兰
在魔幻世界里养老
提起芬兰,不少人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是首府城市赫尔辛基,但北部拉普兰地区却很少有人提起。这里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极光随处可见,被許多人称作“魔法奇妙世界”。
而在芬兰民间传说中,拉普兰也常常被人们与神秘联系起来。许多北欧的神话都源于居住在这里的萨米人万物有灵论的古老信仰。萨米人是北极的部落,也是欧洲唯一的原住民。在萨米人的神话里,任何事物都有灵魂。岩石、树木、狐狸、驯鹿、天空中的北极光,甚至驯鹿牧民手中的刀,一切都有其知识和智慧。这里美好的大自然也有着治愈疲惫困惑心灵的奇妙能力,未来也许可能成为中国人出国养老的出口。
拉普兰位于挪威北部、瑞典北部、芬兰北部和俄罗斯西北部,它有四分之三处于北极圈内,所以每一眼都是张风景大片。如果要从赫尔辛基去拉普兰地区,有两种最简单的方式,从赫尔辛基到凯米的飞机,只需1个小时出头,或者过夜可达的火车。
心动点:雪橇穿行
坐着梦幻般的雪橇在刚下完大雪阳光充沛的冬日森林中穿行,是一定可以在拉普兰梦想成真的一件事情,唯一和幻想中不太一样的是一群狗狗吠叫起来有那么一点儿不可爱,主人解释是因为它们对于要拉雪橇车这件事实在是太兴奋了。值得提醒的是,必须要牢记握住缰绳的正确位置,否则双手就会麻木,还有翻车的危险。
《智族GQ》读数据
出国养老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的数据,2007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04亿;到本世纪40年代,将达到峰值3.2亿。在国内养老刚需的压力下,部分老年人也在寻找国外养老生活的出口,目前比较热门的有地理位置相对比较近的东南亚、成熟的美国和澳洲等。对于中国老人来讲,在东南亚生活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几乎每个东南亚城市都有唐人街、华人聚居区。在一些地方,单靠中文生活也没有问题。像在马来西亚的槟城,华人银行和医院比比皆是。另外,一些更加非主流的目的地也越来越受到考虑,芬兰因为在养老服务方面的经验和创新,外加自然条件优越,也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喜爱。 出国工作
根据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提供的数据,2016年,中国派往境外的出国务工人员为49.4万,到年底还留在国外的各类出国务工者为100万左右。中国累计派出的劳务人员已有850万。在澳大利亚珀斯地区,有一个“山东移民村”。在那里,生活着来自山东济南一个村庄的上百号村民。这些村民凭着电气焊手艺,在澳大利亚出国打工赚外币。
智利圣地亚哥
生活在离中国最远的地方
曾经有人说,如果没办法走完南美洲广袤的土地,可以去一次智利,这个狭长的国家跨越了38个纬度,不仅有沙漠、雪山、湖泊、森林,也有企鹅、海狮、秃鹰、羊驼、美洲豹,还有一群热情开朗和心地善良的智利人。这里四季如春、风景秀美,是个适宜居住、生活、工作和娱乐的城市。融合了欧洲的大气、美洲的奔放与当地土著人的淳朴,居民多为印欧混血人种,十分多元化。而当地人对妇女、儿童、动物的尊重与保护,也令人对这里更加心动向往。
不过,虽然这里是地球上最狭长的国家,却也是离中国最远的国家。从中国坐飞机到智利,按照目前已开通的航线,即使不转机,最快也要30个小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智利政府公布的最新一期全国经济社会特征调査(CASEN)指出,智利共有465319名移民,其中69.1%的人聚集在大城市。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发达的东部,就有很多中资企业的入驻,主要以车企和科技公司为主流。
心动点:鳗鱼杂绘汤与鸡尾酒
智利人还懂得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馈赠,这里的海昧菜单几乎和这个国家的海岸线一样长,诺贝尔奖得主、诗人聂鲁达曾经歌颂过这里的鳗鱼杂烩汤(Caldillo de Congrio),是来智利必吃的菜肴。更毋庸置疑智利价廉物美的葡萄酒了,还有一种叫Pisco Sour的鸡尾酒也值得一试。
英国贝尔法斯特
低成本天堂
也许是因为在伦敦、伯明翰、利兹、格拉斯哥、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等城市的衬托下,贝尔法斯特显得有点儿默默无闻。但是今年拿下2018年《孤独星球》(LonelyPlanet)“十大最佳旅行地区”的榜首位置之后,这个城市似乎等待着人们的再度发现。
《孤独星球》这样描述贝尔法斯特:“这座城市各大街区都遍布着大大小小的酒吧、餐馆,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纷繁忙碌的老码头如今已变成了生机勃勃的泰坦尼克区,拥有高档的酒店以及闻名遐逆的博物馆。”
从居住生活方面来看,贝尔法斯特可以说是非常宜居了。城市非常干凈,自然风光很棒,还是英国少有的“吃货的天堂”,坐落着有百年历史的“英国常春藤”名校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重点是,这里是英国治安最好的地方、犯罪率全英最低城市之一,生活非常安全。而且这座城市还吸引到众多的开发项目,如微软、花旗集团、庞巴迪宇航集团和富士等世界著名企业。此外,贝尔法斯特的生活成本较低,每年大约5500~7500英镑,可以说是全英生活成本最低的城市之一了。
这里是地球上最狭长的国家,却也是离中国最远的国家。从中国坐飞机到智利,即使不转机,最快也要30个小时。
心动点:巨人堤道(Giant’s Causeway)
因造型前卫、科幻且蔓延入海的玄武岩柱而闻名。这里从贝尔法斯特驱车前往需要1个小时左右,沿途可以看到一些古城堡。
日本仓敷
满足你的小情调
如果厌倦了大城市,想寻一个值得细细品昧的地方居住,那么仓敷非常合适。
仓敷是冈山县南部一座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小城,邻近濑户内海,古时与奈良、京都齐名。很多人觉得它名不见经传,可是只要来过,就会念
现代的仓敷美观地区两岸房屋仍以黑瓦屋顶、白色墙壁为主,还留存江户时期的建筑风格,故有“白璧之町”的美称。游览仓敷川,除了步行,乘坐小船也别有风情,两岸白色的墙壁、翠绿的柳树和湛蓝的天空相映成趣,与在岸上欣赏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致。站在船头,随着轻舟缓缓前行,仿佛一路穿越了江户、明治、大正、昭和年代。
心动点:大原美术馆(Ohara Museum of Art)
仓敷除了有着“日式水乡”的美称之外,还是日本第一家西洋美术馆——大原美术馆的所在地。由实业家和藏家大原孙三郎创立,1930年建馆至今美术馆已历经三代,馆内设施也从当时单一的主馆,到如今拥有了分馆、工艺东洋馆、児岛虎次郎纪念馆。主馆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藏有诸多名家作品,渚如库尔贝的《秋天的海》、柯罗的《风景》、西涅克的《风车》、塞尚的《浴女》和《风景》、莫奈的《睡莲》、马蒂斯的《女儿画像》、葛雷柯的《受胎告知》、毕加索的《鸟笼》、德加的《戴帽子的女人》和《穿红衣的舞蹈女子》、夏加尔的《在巴黎上空盛开的鲜花》等,
能在这个清雅的小城看到这么多西洋艺术的顶尖真品,真是非常惊艳。
非主流城市向往者
你向往什么样的生活?是灯红酒绿的商业大城市还是田园风情的偏远小镇?有这么一批新鲜人,他们远离主流大城市,选择了不一样的非主流城市,从一开始的懵懂不适应到现在的悠哉惬意,他们全部接纳。听他们说说向往的城市生活,也许,你的想法也会有所改变。 步履不停的海牙艺术之旅
王超
28岁
职业策展人
现居地:荷兰海牙
生活时间:3年
关于城市,王超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理解,也因此制作过一个颇为动人的艺术装置。
现在,王超居住的这个城市叫海牙,距离阿姆斯特丹坐普通列车只需要半个小时。从荷兰乌得勒支艺术学院毕业之后,王超便选择了在这里工作和生活。
比起知名的阿姆斯特丹,王超说海牙的生活更加轻松自在,而且物价也较阿姆斯特丹更低。王超开玩笑地说,由于被游客长期攻占,现在全荷兰人都认为除了阿姆斯特丹的其他地区才是真正的荷兰。平时不工作的时候他也喜欢出门逛逛,街头巷尾总有很多古董店、艺廊和设计品店,王超表示也“常有斩获”,正发愁若是有一天要带回国,该如何是好。美术馆也是常去之处,在当地著名的莫里茨皇家美术馆里,王超说小时候课本上的著名艺术作品举目皆是:维米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伦勃朗的《尼古拉斯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等。
城市之中也经常发生一些艺术活动,比如火车站之内摆放的钢琴旁的快闪、就在街头发生的时尚艺术跨界的走秀,还有去年海牙为了纪念由蒙德里安等人创立的“荷兰风格派”诞生100周年,特意筹划了一场持续一整年的,从市政厅到街头巷尾发生的“格子”艺术盛会。
现在的王超主要负责一些中荷文化艺术项目的执行和完成,这不仅是自己的兴趣所向,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导师的期待,到目前为止,他负责了去年12月底到今年1月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举办的中国灯光艺术节(China Night Festival),最近几个月正在紧张地筹备着“旅荷华侨历史回顾展”。
“梵高曾经说过I dream of painting and then I paint my dream,我也有过类似的梦,梦里我步履不停,因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所以我选择离开了朝九晚五的城市上班生活,来到荷兰学艺术。”王超说:“这里艺术的体制和系统都比较完善,因此沟通成本很低,也没有多余的人情世故。”
新发现:“我喜欢大城市多过小城市,因为人与人的连接点会更多,能创造出更多的故事和可能性。在海牙我特别喜欢席凡宁根海滩,从海牙市中心到这里只需要10分钟电车车程。这里每年有各种大型的国际活动,比如国际烟花节和风筝节,海滩周围也有美术馆,是自然风光与人文风光的完美结合。”
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所以我选择离开了朝九晚五的城市上班生活。
非典型北欧生活
老Dan叔
30
商业分析
现居地:挪威奥斯陆
生活时间:7年多
住在挪威奥斯陆应该看到过很多次极光吧?老Dan叔答曰:“一次都没有看到过哎。”在奥斯陆从事商业分析的老Dan叔在这里已经生活了7个多年头了,他说喜欢这里相对冷漠的人情世故,工作压力也很小,4点之后的时间基本都是自己的了,加班也是极少的。如今的生活方式也渐趋稳定,周一至周五的朝九晚四、雷打不动的每周运动健身,平日里也就在家遛狗、看电视和吃零食,时不时约见三五好友大快朵颐,或者背个包出门旅游,是老Dan叔心里最地道的北欧生活。
但是回想当年刚刚落地奥斯陆,心情并非如此平静。他至今对刚来奥斯陆的那一天记忆犹新,他说当时刚下飞机雪是没过膝盖的,城市里也没什么高楼,环顾四周就好像来到了国内三四线城市的感觉,当下心情非常复杂。
老Dan叔解释说挪威因为得益于天然的自然资源,在经济贸易上没有北欧的其他邻国那么开放,对接触外界事物和文化的积极性也不是很高。这两年欧洲经济危机,挪威的经济多少也受到影响,经济结构也跟着发生了变化,这都是这几年慢慢改变的事情。7年前,奥斯陆没有任何有规模的华人社区,到现在街头的一些奢侈品店也开始雇佣一些黄皮肤的店员来专门服务中国客人。他说:“所以我算是见证了奥斯陆从比较彻底的村,到现在相对城市的样貌。”
新发现:“奥斯陆是一个有城市文化,但又和自然贴得很近的地方。在奥斯陆市政厅对面的码头,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广场,隔壁有一个商业街,是我在奥斯陆最喜欢去的地方之一,夏天的时候风景特别好,船来船往,非常有生活气息。来这边久了,多少受他们户外文化的影响,周末我经常去徒步或爬山。从奥斯陆市中心出发,坐地铁30分钟就可以到山里了,我会推荐四季皆宜的Nordmarka区,这里不仅有群山环绕的美丽湖泊,也有着高度适宜的群山。”
在维也纳生活3年之后,刘洋豆子坦言当初决定出国只是想了有大半年之久,现在觉得应当早点儿出来,逃离一下舒适圈。
30岁开启的维也纳时光
刘洋豆子
33岁
酒店营销顾问
现居地:奥地利维也纳
生活时间:3年
“我30岁才出国,才发现世界有那么多不同,比如有一种水只有维也纳有,不来你一辈子都不知道,来了之后你发现,原来你喜欢它。”刘洋豆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