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河北科技大学公布了针对“韩春雨事件”的学术调查和處理结果,称“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同时表示正在退回“基于撤稿论文所获得的科研项目、绩效奖励、荣誉称号、社会任职等”。
“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指的是韩春雨团队之前发表的研究结果不能重复,而研究结果不能重复已成为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早在2011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布莱恩·诺赛克等人牵头,全球250多名科学家参与,对2008年发表在3家顶级心理学期刊上的100项心理学研究结果进行重复研究。2015年该项重复性研究完成,结果仅有39项研究结果可以再现,61项研究结果无法重现,不可重复率达到61%。
此后,诺赛克等人又再次组织了由多个国家研究人员参与的一次重复性研究,对2010~2015年发表在《自然》和《科学》上的21篇心理学论文的结论进行重复性研究,结果是不可重复率为38%。
不仅是心理学研究结果有很高的不可重复率,生物医学研究也位居不可重复率“排行榜”前列。拜尔医学的研究人员对发表在世界著名科学期刊上的67个实验项目的数据进行重复研究。结果显示,仅有21%的实验项目(14个)可重复,其他实验项目数据不能重复或仅能重复部分数据。另一项研究表明,今天在全球一流的学术期刊CNPS上发表的论文的结论至少有一半不可重复和检验。
研究结果不能重复固然有很多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源自结果的“假阳性”和“膨胀效应”。简单地说,前者就是假结果,后者则是夸大结果。诚实的学术研究应该是,研究者对首次结果进行多次重复验证后才予以发表。但实际情况是,研究者并没有经过重复检验或研究就急匆匆地发表结果,或即便重复检验了却选择其中的一种结果发表。
如此行为的动机众所周知,一是获得科学研究的首先发现权,二是借此可获得更多的资源,包括获取巨额经费、得到高薪职位、掌管科研机构和提高声誉。不过问题的核心是,不可重复结果的研究是否都是造假,以及造假是否有主观(有意)和客观(无意)之分?如果认定不可重复的结果都是造假,那么将如何对待和处置科学研究中一半的甚至更高比例的不可重复结果?
“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指的是韩春雨团队之前发表的研究结果不能重复,而研究结果不能重复已成为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早在2011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布莱恩·诺赛克等人牵头,全球250多名科学家参与,对2008年发表在3家顶级心理学期刊上的100项心理学研究结果进行重复研究。2015年该项重复性研究完成,结果仅有39项研究结果可以再现,61项研究结果无法重现,不可重复率达到61%。
此后,诺赛克等人又再次组织了由多个国家研究人员参与的一次重复性研究,对2010~2015年发表在《自然》和《科学》上的21篇心理学论文的结论进行重复性研究,结果是不可重复率为38%。
不仅是心理学研究结果有很高的不可重复率,生物医学研究也位居不可重复率“排行榜”前列。拜尔医学的研究人员对发表在世界著名科学期刊上的67个实验项目的数据进行重复研究。结果显示,仅有21%的实验项目(14个)可重复,其他实验项目数据不能重复或仅能重复部分数据。另一项研究表明,今天在全球一流的学术期刊CNPS上发表的论文的结论至少有一半不可重复和检验。
研究结果不能重复固然有很多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源自结果的“假阳性”和“膨胀效应”。简单地说,前者就是假结果,后者则是夸大结果。诚实的学术研究应该是,研究者对首次结果进行多次重复验证后才予以发表。但实际情况是,研究者并没有经过重复检验或研究就急匆匆地发表结果,或即便重复检验了却选择其中的一种结果发表。
如此行为的动机众所周知,一是获得科学研究的首先发现权,二是借此可获得更多的资源,包括获取巨额经费、得到高薪职位、掌管科研机构和提高声誉。不过问题的核心是,不可重复结果的研究是否都是造假,以及造假是否有主观(有意)和客观(无意)之分?如果认定不可重复的结果都是造假,那么将如何对待和处置科学研究中一半的甚至更高比例的不可重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