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中国优势”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ex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其实是中国当前的优势,而非问题所在。
  在中国数十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并存的现象,且常因其“高歌猛进”的态势,被长期诟病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但实际上,认真分析国情后会发现,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其实是中国当前的优势,而非问题所在。
  当下,中国经济处于深度换挡的“三期叠加”时期,宏观经济的持续下行已经引发了全球各国的高度关注,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还有多少发展后劲,已深刻影响着全球竞争格局,乃至全球经济的未来走势。
  那么,在早年的改革红利、人口红利逐渐减弱的今天,中国是否可以利用前述“三高”作为优势?如何深度剖析“三高”背后的根本原因,重新审视“中国优势”?又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再造新的“中国优势”?
  “三高”从何而来
  在中国,高储蓄的形成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制度,二是人口结构变化。
  首先,是改革开放释放了制度红利。
  改革开放使得全社会各类生产要素的能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尤其是劳动要素。随着农村家庭联创承包责任制的展开,按劳计酬、工厂承包和股份制等制度的不断改革,生产率随之提高。而后,随着收入增加和边际消费率下降,居民储蓄率呈现出上升趋势,企业和政府储蓄也随着企业制度改革和政府财税体制改革的推进而快速增长,制度红利不断释放。
  其次是人口红利。中国高储蓄的形成及高储蓄、高消费的关键影响因素,主要是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
  人口红利意味着在社会人口结构中,生产者占比增加,消费者占比减少,进而社会剩余增加。改革开放后,中国人口红利持续地集中释放,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人口抚养比快速下降,社会劳动力剩余快速上升,导致储蓄增加。所以,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是促成高储蓄现状的一大因素。
  进一步说,宏观经济层面上,有了高储蓄就要求有高投资。在经济发展层面上,有了高储蓄就可以进行高投资。经济发展的速度取决于资本,而资本的形成源自于储蓄,储蓄是资本的源泉,储蓄、投资和增长,三者相辅相成。因而高储蓄支撑下的高投资,造就了经济高增长的奇迹,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三高优势”,创造了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发展这一“中国奇迹”。
  如何再造“中国优势”
  然而,前述“中国优势”产生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之下,由特殊的人口结构带来,这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因此,在特定的条件下再造中国优势,并把中国优势利用好,是现阶段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再造中国优势有三大途径。
  其一是扩投资。充分利用现有的高储蓄优势,将其充分有效地转化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所需的各种基础设施,尤其是应对未来人口结构老龄化,更需要扩大与老龄化相关的投资,要提高投资效率,避免资源浪费。
  第二是推改革。如前所述,高储蓄一部分源于制度红利,而现阶段我国还有很多阻碍经济发展的制度掣肘,需要深化改革,释放出制度红利的最大潜能。
  第三是促创新。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是再创中国优势的关键举措,而所谓创新也离不开投资,即是利用现在的高储蓄、高投资来推动创新发展,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加大重点领域研究的投入力度。
  可以说,通过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这三大优势,能够提升并再造中国现有的优势,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八个方面亟待纠偏


在中国,高储蓄的形成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制度,二是人口结构变化。

  事实上,中国经济当下最大的问题,既非经济下行的表象,也非宏观政策的积弊,而是一部分主流经济学的方向和观点问题,总体上可归结为以下八个方面:
  其一,一些官员和学者将高储蓄、高增长看作是问题,而非中国的优势。
  其二,一些观点往往将中国和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把高储蓄的来源归结为低消费,得出中国现在高储蓄、低消费的结论。
  其三,混淆经济增长的动力。把潜在增长与现实增长等同起来,因此片面地以为通过刺激消费可以刺激增长。实际上,现实增长和消费成正比,而潜在增长和消费成反比。
  其四,害怕高投资,将高投资与投资效率低下、存在腐败和带来环境问题等混为一谈。
  其五,混淆诸如经济结构如何调整、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来源等基础性问题,以及简单理解宏观经济失衡等问题。
  其六,忽略房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把这些产业排除在实体经济之外。
  其七,运用行政思维去简单判断产能过剩,并指望借助行政方式去消除过剩。
  其八,对现阶段中国发展的重要性放松,轻视发展仍是硬道理。
  只要对上述问题冷静思考、客观分析,中国经济势必会走上更理性的发展道路,中国的新优势也势必会逐步形成。
  必须意识到,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就不会有正确的政策实施;没有正确的政策,社会就不敢投资,实体经济就很难发展;若实体经济发展缓慢,稳定的经济增速就难以维持,进而导致经济发展后劲匮乏,进入恶性循环。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刻反思,重新审视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将政策理论引向正确的道路。唯有如此,宏观经济政策才能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创造出一个稳定健康的经济环境。
  (本文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市中心支行行长,由本刊实习记者龚琬茹据其发言整理)
其他文献
为什么说QE时代已经过去?首先,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已经出现。其次,综合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经济指标来看,美联储加息是重要的事情。  后QE时代,全球经济和金融将会产生什么变化?  后QE时代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全球经济进一步地板块化。第一个板块,英国和美国,经济会持续改善。第二个板块,欧洲和日本,为经济增长速度仍然非常低迷的发达经济体。第三个板块,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南非,俄罗斯,现在经济情况非常糟糕
期刊
地产投资“熄火”后,谁能接过投资“接力棒”?要使中国投资保持在比当前高的水平上,新的投资领域不仅增长速度要足够快,体量也要足够大。  按发改委的介绍,信息电网油气网络、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等“七大类工程包”2015年1-5月投资增长18.1%,累计完成投资3.1万亿。  从体量和速度两个角度,能够同时超过房地产行业的投资领域只有制造业和基础设施领域,但制造业投资增长本身受经济周期影响较直接,难以作为
期刊
“1150万元,成交!”9月8日,在浙江省德清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敲响了浙江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的第一槌。从“食之无味”到成为“香饽饽”,这是一块农村荒地直接拍卖入市带来的蜕变。  作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之一,浙江省德清县一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拍卖入市引起了各方关注。这是自十七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这项改革举措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享有和国有建设用地同地、同价、同权入市的突
期刊
景区摘牌的威力
期刊
有贬值预期时,人民币国际化的业务增长速度可能显著放缓,甚至陷入停滞。  自8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施中间价汇改以来,很多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不是盯住美元,而是跟随人民币贬值。这反映出我国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和制造业大国的影响力。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由于和中国的经贸关系更加密切,实际上已潜在盯住人民币。人民币已具备成为国际货币的基础。然而,此次汇改后,离岸市场短期看空人民币汇率的预期更加强烈。人民币离岸汇
期刊
我认为,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开发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将着重发挥以下四方面主要功能:一是由于各直接参与者是一点接入,因而起到了将境内外直接参与者连接起来的作用,缩短了清算路径;二是采用国际通用报文标准,实现了与国际主流清算系统的良好对接和匹配;三是涵盖了有人民币清算需求的大部分时区,实现了跨时区清算;四是与境内外币支付系统、证券清算系统等互连互通,能够实现跨境清算所需的人民币和外币同步支付
期刊
中国城市化的基本国情是“农业人口多”,这是巨大的历史包袱,但也意味着“城市化的后劲足和可持续性强”。  十八届五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十三五’城镇化指标”备受关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据此估算在“十三五”时期年增长率需保持1%以上。而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14年16至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连续第三年出现了绝对数
期刊
为加强证券期货市场监管,规范程序化交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10月9日发布《证券期货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管理办法》要求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建立程序化交易接入核查制度,与客户签署接入协议,对程序化交易系统接入进行持续管理;要求证券期货交易所制定相关程序化交易系统接入管理标准,明确风险控制要求。证券业、期货业协
期刊
全球经济持续萎靡,正在逐步失去增长动力。  当前,全球经济正在逐步失去增长动力,或者至少是增长动力持续不足。  2008年的金融海啸,可谓是全球经济的一个分水岭。迄今,金融海啸波及到的所有国家,几乎都实施了挽救危机和恢复经济的各种可能的、创新的政策措施,期望尽可能减少危机损失、尽快恢复经济增长。所有这些措施里,最引人注目、最具创新意义也最具争议的,非量宽政策莫属。但尽管如此,全球经济的复苏迄今却依
期刊
过去的超高速增长,实际上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带来资源加快消耗、生态环境破坏、效率低下和产能过剩等问题。“十三五”规划要改变超高速增长率,实现中高速增长率的常态,改变硬性的增长指标,改为弹性指标,用预测值代替目标值。  在众多改革中,最重要的有四方面:    第一,市场主体的改革,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市场主体。第二,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主要解决初次分配的合理性问题,包括农民土地的确权和土地流转,劳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