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环境的作用下,国土空间和生态系统管理有了新的变化,文明建设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建设方向,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成为了生态建设的主要类型。根据国土空间的具体特征,表现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较为复杂,它展现了全新的生态建设方向,促进了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的转型和发展。本文针对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的具体现状,提出了全新的解决策略,希望为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新时代;国土整治;生态修复;转型思考
随着全球性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也面临着各种资源约束问题,环境的污染也更加严重,需要及时改变生态系统的退化现状。在传统文明的形态之下,需要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这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形成了全新的发展道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 新时代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内涵
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生态修复的关键期,通过生态产品的全面供应,解决了生态环境的具体问题。根据国土空间的具体概念,作为生态系统恢复的整体方向,形成了一定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它具有较强的全局性和战略性,是社会经济多重属性的综合表现,必须要加大开发和保护力度。国家空间规划是党和国家新时代形成的重要政策方向,它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是开展生态修复活动的重要保证。
在全新的时代环境下,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它促进了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的转型,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辩证关系:一是整治和修复的关系。国土整治主要是针对品质不高的空间进行全面规划,通过生态的整体修复,形成更加完整的空间功能;两者之间相互依靠互相发展,其目标是促进国土资源的全面优化,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是局部与系统的关系。国土空间是一个整体的结构,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变化和系统表现,有传统的线性思维,发展到生态的非线性思维,它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整治形态,形成了多种要素的基础保障模式。
2当前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存在不足
2.1整体综合理念滞后
国土空间是国土各部分之间生态关系的互相联系和作用,它需要有整体的观念,系统性地对国土治理和生态修复进行全面分析。从当前的实践环节中,相关工作呈现了分散形式较为严重,并没有考虑到整治修复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的将项目进行融合,导致了生态修复的碎片化,更加突出其维护的相关区域,形成的产品供给能力相对较弱,不能全面展现出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其形成的修复结果相对较差。同时,已有的整治修复工程,在实施环节缺少布局和安排,从而不能科学的开展自然系统的保护。此外,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当中,可以借鉴中国传统的生态治理理念,从而促进生态理论的发展和进步。
2.2 理论基础体系欠缺
当前而言,国土整治和与生态修复的概念不够全面。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需要借助传统的自然学科和经济学科,因为理论体系的不完善,全面影响了后期的实践活动,无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近年以来,合理的解决模式,被认为可以有效的应用到气候变化的治理当中,然而在具体的实践环节,却缺少理论和实践的支撑。2020年10月,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对于自然生态的解决能力进行了全面分析,它提出了温室效应和灾害能力的解决方案,指出在生态保护过程当中要提供更加完善的技术供应链,在林业、农业、渔业等系统生产中,要全面减少碳的排放量,并提升系统的抗灾能力。
2.3 技术支撑相对薄弱
当前在开展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过程中,缺少更加有效的监测体系,形成的技术能力相对缺乏。例如在水林田的保护修复工作中,更关注施工的整体进度和和资金的使用情况,并没有对整个工程的指标进行分析,无法体现工程的整体方向和基础目标,从而无法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价标准。在全新的时代环境下,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中需要合理性的开发资源,并对资源进行合理评价,形成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要全面展现生命共同体的修复理念,要展现生态安全格局,建立更加完善的自然修复生态体系,从而全面平衡生态系统的整个服务功能。从技术上来讲,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没有全面利用数据信息进行技术装备,缺乏长期的科学规划和有效检测,另一方面没有对基础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
3 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转型的路径和策略
3.1提升理论体系,激发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新动能
为了促进生態文明的发展,推动绿色进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自然资源部提出了自然资源的发展战略,建立更加完善的地球生态系统,引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构建更加完善的自然资源调查体系。同时,要加强科研单位和管理部门的实践活动,通过传统学科理论的基础应用,引进国外更加完善的新理论和新技术,从而建立更加完善的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基础体系,特别是要提升生态的恢复功能,集中能力解决自然生态问题,从而在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中展现出全新的自然活力。
3.2加强技术支撑,提高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有效性
在技术应用环节要结合生态修复的具体特征,采用合理的评价体系开展检测工作,首先要引入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系统,通过无人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对地外工作进行自然监督,从而建立更加完善的生态修复平台,全面提升组织的监测能力;同时要加强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的评价体系的研究,特别是要对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和开发,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态系统服务方案,构建更加完整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3.3完善机制建设,筑牢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保障基础
一是要构建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的治理制度。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要求,在与国土空间规划过程当中,要根据区域的整治修复条件,建立更加完善的协调管理体系,从而制定更加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二是要建立更加稳定的资金供应渠道,从而鼓励引导多方参与自然生态修复工作。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三是要加强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的公共参与积极性。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中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众为基础,形成更加完善的修补机制。
总结
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效率在不断的提升,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然而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所以我国有必要对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进行全面思考,建立更加完善的生态建设体系,从而保障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建立更加完善的生态保护体系,为社会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生态条件。
参考文献
[1]程功,吴左宾.县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框架及实践[J].规划师,2020,36(17):35-40.
[2]本刊编辑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规划编制的思考学术笔谈[J].城市规划学刊,2019(05):1-13.
[3]王威,贾文涛.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J].中国土地,2019(05):29-31.
关键词:新时代;国土整治;生态修复;转型思考
随着全球性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也面临着各种资源约束问题,环境的污染也更加严重,需要及时改变生态系统的退化现状。在传统文明的形态之下,需要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这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形成了全新的发展道路,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 新时代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内涵
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处于生态修复的关键期,通过生态产品的全面供应,解决了生态环境的具体问题。根据国土空间的具体概念,作为生态系统恢复的整体方向,形成了一定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它具有较强的全局性和战略性,是社会经济多重属性的综合表现,必须要加大开发和保护力度。国家空间规划是党和国家新时代形成的重要政策方向,它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是开展生态修复活动的重要保证。
在全新的时代环境下,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它促进了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的转型,形成一个更加完整的辩证关系:一是整治和修复的关系。国土整治主要是针对品质不高的空间进行全面规划,通过生态的整体修复,形成更加完整的空间功能;两者之间相互依靠互相发展,其目标是促进国土资源的全面优化,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是局部与系统的关系。国土空间是一个整体的结构,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变化和系统表现,有传统的线性思维,发展到生态的非线性思维,它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整治形态,形成了多种要素的基础保障模式。
2当前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存在不足
2.1整体综合理念滞后
国土空间是国土各部分之间生态关系的互相联系和作用,它需要有整体的观念,系统性地对国土治理和生态修复进行全面分析。从当前的实践环节中,相关工作呈现了分散形式较为严重,并没有考虑到整治修复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的将项目进行融合,导致了生态修复的碎片化,更加突出其维护的相关区域,形成的产品供给能力相对较弱,不能全面展现出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其形成的修复结果相对较差。同时,已有的整治修复工程,在实施环节缺少布局和安排,从而不能科学的开展自然系统的保护。此外,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当中,可以借鉴中国传统的生态治理理念,从而促进生态理论的发展和进步。
2.2 理论基础体系欠缺
当前而言,国土整治和与生态修复的概念不够全面。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需要借助传统的自然学科和经济学科,因为理论体系的不完善,全面影响了后期的实践活动,无法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近年以来,合理的解决模式,被认为可以有效的应用到气候变化的治理当中,然而在具体的实践环节,却缺少理论和实践的支撑。2020年10月,联合国气候行动峰会,对于自然生态的解决能力进行了全面分析,它提出了温室效应和灾害能力的解决方案,指出在生态保护过程当中要提供更加完善的技术供应链,在林业、农业、渔业等系统生产中,要全面减少碳的排放量,并提升系统的抗灾能力。
2.3 技术支撑相对薄弱
当前在开展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过程中,缺少更加有效的监测体系,形成的技术能力相对缺乏。例如在水林田的保护修复工作中,更关注施工的整体进度和和资金的使用情况,并没有对整个工程的指标进行分析,无法体现工程的整体方向和基础目标,从而无法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价标准。在全新的时代环境下,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中需要合理性的开发资源,并对资源进行合理评价,形成更加完善的评价体系;要全面展现生命共同体的修复理念,要展现生态安全格局,建立更加完善的自然修复生态体系,从而全面平衡生态系统的整个服务功能。从技术上来讲,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没有全面利用数据信息进行技术装备,缺乏长期的科学规划和有效检测,另一方面没有对基础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
3 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转型的路径和策略
3.1提升理论体系,激发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新动能
为了促进生態文明的发展,推动绿色进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自然资源部提出了自然资源的发展战略,建立更加完善的地球生态系统,引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构建更加完善的自然资源调查体系。同时,要加强科研单位和管理部门的实践活动,通过传统学科理论的基础应用,引进国外更加完善的新理论和新技术,从而建立更加完善的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基础体系,特别是要提升生态的恢复功能,集中能力解决自然生态问题,从而在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中展现出全新的自然活力。
3.2加强技术支撑,提高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有效性
在技术应用环节要结合生态修复的具体特征,采用合理的评价体系开展检测工作,首先要引入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系统,通过无人机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操作,对地外工作进行自然监督,从而建立更加完善的生态修复平台,全面提升组织的监测能力;同时要加强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的评价体系的研究,特别是要对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进行评估和开发,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态系统服务方案,构建更加完整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3.3完善机制建设,筑牢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保障基础
一是要构建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的治理制度。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新要求,在与国土空间规划过程当中,要根据区域的整治修复条件,建立更加完善的协调管理体系,从而制定更加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二是要建立更加稳定的资金供应渠道,从而鼓励引导多方参与自然生态修复工作。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三是要加强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的公共参与积极性。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中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众为基础,形成更加完善的修补机制。
总结
工业文明以来,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效率在不断的提升,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然而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所以我国有必要对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进行全面思考,建立更加完善的生态建设体系,从而保障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建立更加完善的生态保护体系,为社会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生态条件。
参考文献
[1]程功,吴左宾.县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框架及实践[J].规划师,2020,36(17):35-40.
[2]本刊编辑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规划编制的思考学术笔谈[J].城市规划学刊,2019(05):1-13.
[3]王威,贾文涛.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J].中国土地,2019(05):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