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期间,河北省沧州市黄骅市吕桥镇何桥村村民徐福林一直在他的小饭馆里忙得不可开交。每天凌晨5点多他就起床,选主料、煮肉、炖肉、熏肉、晾肉、扣碗……每一个环节,徐福林做起来既干净利落,又一丝不苟,生怕因一个小小的疏漏而不能达到心中的完美境界。徐福林做的菜叫“何桥八大碗”,因它出自吕桥镇何桥村,共有8个碗盛放菜肴而得名。
徐福林介绍,“八大碗”的前身为清朝盛行的满汉全席之一的“下八珍”,属汉族菜系,后来流传至民间。徐福林的爷爷徐连玉小时候家境贫困,兄弟姐妹多,经常吃不上饭。为了生计,他来到吉林省某地主家打长工。当时,“八大碗”在东北三省已十分盛行,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均用“八大碗”招待宾客。徐连玉在地主家的厨房帮忙,经常看见厨师做“八大碗”,他觉得这是一门谋生的手艺,于是拜他为师,开始苦学烹饪技术。后来,徐连玉身体欠佳,怕手艺失传,就把此手艺传给徐福林的叔叔徐云忠。1976年,徐福林从部队退伍回乡,叔叔正式把“八大碗”技艺全部传给了他。渐渐地,“何桥八大碗”逐渐在黄骅一带叫响了。说到徐福林的手艺,那可谓人人称绝,徐福林本人也被村民选为村里的红、白理事会厨师班长,村里的婚丧嫁娶宴席,全部用“何桥八大碗”招待。
“何桥八大碗”的菜分别是六道猪肉、一道鸡肉和一道鱼肉。而六道猪肉各有各的特点,可细分为松肉、方肉、丸子等,做法多样,味道也各不相同。
徐福林的饭馆不大,每次只能容纳四五桌食客,但几乎每天都是座无虚席。很多人从百里之外慕名前来享用“何桥八大碗”,一为口味,二为特色。大家品尝着被切成薄片、蒸得酥软的五花肉和手工捏制、被煎得滴油的肉丸子,享受美食的同时禁不住陶醉其中。
如今,“何桥八大碗”逐渐在周边地区流传开来,为了能吃上最美味、最正宗的“何桥八大碗”,近到黄骅市区,远到天津、北京的食客,纷纷慕名而来。很多品尝过“何桥八大碗”的人将其菜肴拍下来,发到网上,来共同分享这独具特色的美味。
去年,“何桥八大碗”被评为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人,徐福林也有自己的心事:“自己都六十好几的人了,身体大不如从前,谁能接下俺这副‘担子’,老祖宗留下的手艺不能从俺这断了根啊!”
虽忧心忡忡,但徐福林始终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不断改进工艺,为了开拓“何桥八大碗”的市场,他用真空塑料包装,外面加上精美的礼盒,使桌上的佳肴变身成为馈赠礼品。
徐福林介绍,“八大碗”的前身为清朝盛行的满汉全席之一的“下八珍”,属汉族菜系,后来流传至民间。徐福林的爷爷徐连玉小时候家境贫困,兄弟姐妹多,经常吃不上饭。为了生计,他来到吉林省某地主家打长工。当时,“八大碗”在东北三省已十分盛行,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均用“八大碗”招待宾客。徐连玉在地主家的厨房帮忙,经常看见厨师做“八大碗”,他觉得这是一门谋生的手艺,于是拜他为师,开始苦学烹饪技术。后来,徐连玉身体欠佳,怕手艺失传,就把此手艺传给徐福林的叔叔徐云忠。1976年,徐福林从部队退伍回乡,叔叔正式把“八大碗”技艺全部传给了他。渐渐地,“何桥八大碗”逐渐在黄骅一带叫响了。说到徐福林的手艺,那可谓人人称绝,徐福林本人也被村民选为村里的红、白理事会厨师班长,村里的婚丧嫁娶宴席,全部用“何桥八大碗”招待。
“何桥八大碗”的菜分别是六道猪肉、一道鸡肉和一道鱼肉。而六道猪肉各有各的特点,可细分为松肉、方肉、丸子等,做法多样,味道也各不相同。
徐福林的饭馆不大,每次只能容纳四五桌食客,但几乎每天都是座无虚席。很多人从百里之外慕名前来享用“何桥八大碗”,一为口味,二为特色。大家品尝着被切成薄片、蒸得酥软的五花肉和手工捏制、被煎得滴油的肉丸子,享受美食的同时禁不住陶醉其中。
如今,“何桥八大碗”逐渐在周边地区流传开来,为了能吃上最美味、最正宗的“何桥八大碗”,近到黄骅市区,远到天津、北京的食客,纷纷慕名而来。很多品尝过“何桥八大碗”的人将其菜肴拍下来,发到网上,来共同分享这独具特色的美味。
去年,“何桥八大碗”被评为沧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人,徐福林也有自己的心事:“自己都六十好几的人了,身体大不如从前,谁能接下俺这副‘担子’,老祖宗留下的手艺不能从俺这断了根啊!”
虽忧心忡忡,但徐福林始终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不断改进工艺,为了开拓“何桥八大碗”的市场,他用真空塑料包装,外面加上精美的礼盒,使桌上的佳肴变身成为馈赠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