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学科,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师和课程实施过程中课时量的保证。但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它作为学校自主进行开发的课程,越来越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和老师们的关注。较之于以往的其他学科课程,它承担着管理、指导、评价的功能,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为综合实践活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突破课堂时空的局限,让活动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真正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主动地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获得最直接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社团活动;主题活动;以生为主;以学定教
我们学校地处绍兴的“城乡结合部”,在一个全新的工业开发区。这一地区既保留了农村的文化特征,也体现了新城市建设的缩影。这里有山、有水、有花、有草;这里有一幢幢高楼大厦,一个个高档小区,一条条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公路;这里有广袤的实践基地;这里有丰富的家长资源。这些恰恰就是我们农村学校开学综合实践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既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同时它还是一门发展性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回归学生本性,解放学生个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精神所在——以生为主,以学定教。体现学生活动时的自主性,体现学生为活动的主人,体现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体现学生对开展活动有自己的主意,体现学生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有主见。这充分说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学生本位的课程。因此课程中,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选题立项、拟订方案、查阅资料、调查研究、撰写报告、成果交流、小组合作、评价反馈等,都要让学生唱主角,学生说了算,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就是新时代所要求的学生的学习文化,这种文化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知識教育模式。而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之所以开展得有声有色,主要是依托社团活动,在各个领域找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一、关注现象,从学生的个人生活中发现主题
每天在学校门口,我们只要留心观察,都会发现学生们早点的种类大多数是包子、煎饼、面包、饼干,少数喝奶的同学喝的也都是乳酸饮料,更有甚者拿着一些油炸、麻辣小食品当作早点。我们的学生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每天上午的学习任务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和精力,这样的早餐状况实在令人担忧,可见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学生自己甚至他们的父母都还没有把早餐重视起来。于是学生就围绕“早餐的学问”为主题来开展活动。我们成立早早乐亲子社团,引导学生开展了《不吃早餐害处多》《“我们的早餐”现状的调查》等综合实践活动,通过采访、问卷调查等活动形式,使学生了解吃早餐的必要性。调查组的同学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书,提出了建议,实践组的同学还学会了自己亲手制作营养美味早餐呢!天天吃早餐,健康更快乐。这是每一个学生活动后的最大收获,这些收获对学生来说会长久地留存在他的记忆之中。此外,我们还根据学生中“小胖墩”日渐增多的现象,引导学生生成“营养”主题,我校的“小可爱”社团就是通过让学生根据这一主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营养与健康”“营养过剩的研究”“营养从哪里来”等小课题进行研究,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二、探索童真,从学生的个人喜好中提炼主题
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有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有自己喜欢的儿童食品,也有自己喜欢的游戏。这些兴趣爱好对每个孩子来说虽有一定的个性,但对于整个少年儿童群体来说也存在与成人不同的共性。抓住这些共同的兴趣爱好,也就找到了孩子们感兴趣的主题活动资源。
爱玩游戏是孩子们最大的一个共同点。但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课余游戏项目非常单一,缺少创新与变化,有些还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如何玩得开心?玩得安全?”于是学校开设“抖空竹”“足球小将”“花样跳绳”“踢毽子”等社团,我们综合实践老师就可以以“抖空竹”为主题,引领学生进行“空竹相关知识调查”“空竹基本动作的设计”“空竹花样动作的创编与展示”等探究与实践。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课间孩子的玩中多了一份探究和创新,更增添自信与快乐。
除去玩,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可能就是吃了,特别是那些对他们胃口的儿童食品,我们首先展开调查,罗列出孩子们普遍感兴趣的儿童食品,成立了“趣味童字号”系列社团。这些社团中,有喜欢糖果的孩子组成的“开心糖果社”,有喜欢吃水果布丁的孩子组成的“水果布丁社”,有喜欢吃坚果的孩子组成的“坚果贝贝社”,有喜欢鸡蛋的孩子组成“乐蛋园社”等。这些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研究并开展了许多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
三、亲近自然,从学生的课余生活中生成主题
花花草草、鸟兽虫鱼向来是儿童的另一类玩伴,大自然为学生的学习探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广阔的空间。于是我们学校成立了小石年生态园,指导老师带领他们在里面种种蔬菜,养养花草,探究种植的本领。也曾经因为他们喜欢小动物,在生态园里安置一个小羊的家,专门成立社团照顾他们一家三口的“饮食起居”。于是孩子们就研究生成了一个个“羊儿最适宜的居住环境”“羊儿的饮食特点和喜好食物”的主题活动,并成立了羊羊保护协会。
除此之外,他们还成立了“番茄与鸟”“芥菜飘香”“小鱼儿社团”“虫宝宝社团”孩子们在自然生活中寻找活动主题,自主自信快乐实践和收获着。
四、立足校园,从精彩的校园生活中创新主题
学校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块必经之地,是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立足校园生,从活动中寻找出主题并加以创新,设置学生熟悉、资源多、研究坡度小、可操作性强的主题内容。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组织一些活动,如学博会、教博会、读书节、科普节、安全教育周、亲子运动会等等,这些传统的活动植根于学校,我们可以从这些活动内容上挖掘,还可以从学校的重大事件中选取,引导学生拓展成能让人“心动”的课程资源。 我校是一所以饮食教育特色的农村小学,学校在健康饮食教育方面有很多先进的做法。学校开展的班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学博会等,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和目标基本是一致的,它们可以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制订活动方案、有效实施活动计划;他们还主动去采访、调查、实践、体验,从中获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合理分工的意识和能力。
五、发扬传统,从特色节日活动中挖掘主题
中华民族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在今天这些传统节日越来越被重视的时代背景下,依托这些节日资源,可开展一些以传承节日文化活动为主题的研讨。
如依托端午节文化,成立探究“五黄食品”和“端午习俗”文化,开展主题为“粽情飘香话端午”的实践活动。在依托元宵节文化,开展主题为“包出颗颗炙热心,品尝同学暖暖情”的主题活动,另外,挖掘清明节、三月三、中秋节等节日文化活动,这些以传统节日为依托的主题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还让学生度过了一个個快乐而有意义的传统节日。
六、融入家庭,从温馨的家庭生活中寻找主题
家庭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迈进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饮食起居、休闲娱乐、消费与理财、家庭劳作、老人赡养等都是家庭生活的内容,以充满情感的家庭生活为着眼点,可以不断生成有特色的活动主题。每个家庭每天都要消费,我们可引导学生生成“消费”这一主题。学生通过“小鬼当家”“一月消费知多少”“家庭消费类型研究”“如何合理消费”“家庭开支记录”等小课题的研究,体验如何当家理财及家务劳动的艰辛与乐趣。
七、走向社会,从七彩的实践体验中形成主题
绍兴是千年石城,古街、古桥等乡土资源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得天独厚的活动资源。我们学校附近也有一条千年老街,依托老街文化,我们成立了“小脚丫走老街”小社团,社员们到老台门、老弄堂、青石板上走一走、看一看、拍一拍、画一画忙得不亦乐乎,老台门、老弄堂这些深厚的古迹文化底蕴的发掘与欣赏,成了社团的主要活动目的。
绍兴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不乏绍兴独有的传统技艺文化。诸膨米胖、扯白糖、弹棉花、辟竹筅帚等技艺都是孩子们颇感陌生又充满向往的技艺。挖掘这些资源开展社团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们在老作坊中过足了“学徒”瘾,还能让他们经历了一次精神上的寻根之旅。
立足生活而高于生活,源于生活更创新生活,亲近生活然后指导生活,生活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享受,它实践活动于真实,实践活动于愉悦,实践活动于发展。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自然生活、社会生活等生活领域入手,提炼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从事研究的道路,这种研究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是没有本本和框框限制的研究,是一种思想解放与文化创新的研究,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思想有多远,我们的教师所带领的学生就能走多远”。
【参与文献】
[1]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2]田慧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活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社团活动;主题活动;以生为主;以学定教
我们学校地处绍兴的“城乡结合部”,在一个全新的工业开发区。这一地区既保留了农村的文化特征,也体现了新城市建设的缩影。这里有山、有水、有花、有草;这里有一幢幢高楼大厦,一个个高档小区,一条条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公路;这里有广袤的实践基地;这里有丰富的家长资源。这些恰恰就是我们农村学校开学综合实践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既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同时它还是一门发展性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回归学生本性,解放学生个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精神所在——以生为主,以学定教。体现学生活动时的自主性,体现学生为活动的主人,体现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体现学生对开展活动有自己的主意,体现学生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有主见。这充分说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学生本位的课程。因此课程中,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选题立项、拟订方案、查阅资料、调查研究、撰写报告、成果交流、小组合作、评价反馈等,都要让学生唱主角,学生说了算,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就是新时代所要求的学生的学习文化,这种文化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知識教育模式。而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之所以开展得有声有色,主要是依托社团活动,在各个领域找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一、关注现象,从学生的个人生活中发现主题
每天在学校门口,我们只要留心观察,都会发现学生们早点的种类大多数是包子、煎饼、面包、饼干,少数喝奶的同学喝的也都是乳酸饮料,更有甚者拿着一些油炸、麻辣小食品当作早点。我们的学生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每天上午的学习任务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和精力,这样的早餐状况实在令人担忧,可见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学生自己甚至他们的父母都还没有把早餐重视起来。于是学生就围绕“早餐的学问”为主题来开展活动。我们成立早早乐亲子社团,引导学生开展了《不吃早餐害处多》《“我们的早餐”现状的调查》等综合实践活动,通过采访、问卷调查等活动形式,使学生了解吃早餐的必要性。调查组的同学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书,提出了建议,实践组的同学还学会了自己亲手制作营养美味早餐呢!天天吃早餐,健康更快乐。这是每一个学生活动后的最大收获,这些收获对学生来说会长久地留存在他的记忆之中。此外,我们还根据学生中“小胖墩”日渐增多的现象,引导学生生成“营养”主题,我校的“小可爱”社团就是通过让学生根据这一主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营养与健康”“营养过剩的研究”“营养从哪里来”等小课题进行研究,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二、探索童真,从学生的个人喜好中提炼主题
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有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有自己喜欢的儿童食品,也有自己喜欢的游戏。这些兴趣爱好对每个孩子来说虽有一定的个性,但对于整个少年儿童群体来说也存在与成人不同的共性。抓住这些共同的兴趣爱好,也就找到了孩子们感兴趣的主题活动资源。
爱玩游戏是孩子们最大的一个共同点。但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课余游戏项目非常单一,缺少创新与变化,有些还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如何玩得开心?玩得安全?”于是学校开设“抖空竹”“足球小将”“花样跳绳”“踢毽子”等社团,我们综合实践老师就可以以“抖空竹”为主题,引领学生进行“空竹相关知识调查”“空竹基本动作的设计”“空竹花样动作的创编与展示”等探究与实践。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课间孩子的玩中多了一份探究和创新,更增添自信与快乐。
除去玩,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可能就是吃了,特别是那些对他们胃口的儿童食品,我们首先展开调查,罗列出孩子们普遍感兴趣的儿童食品,成立了“趣味童字号”系列社团。这些社团中,有喜欢糖果的孩子组成的“开心糖果社”,有喜欢吃水果布丁的孩子组成的“水果布丁社”,有喜欢吃坚果的孩子组成的“坚果贝贝社”,有喜欢鸡蛋的孩子组成“乐蛋园社”等。这些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研究并开展了许多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
三、亲近自然,从学生的课余生活中生成主题
花花草草、鸟兽虫鱼向来是儿童的另一类玩伴,大自然为学生的学习探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广阔的空间。于是我们学校成立了小石年生态园,指导老师带领他们在里面种种蔬菜,养养花草,探究种植的本领。也曾经因为他们喜欢小动物,在生态园里安置一个小羊的家,专门成立社团照顾他们一家三口的“饮食起居”。于是孩子们就研究生成了一个个“羊儿最适宜的居住环境”“羊儿的饮食特点和喜好食物”的主题活动,并成立了羊羊保护协会。
除此之外,他们还成立了“番茄与鸟”“芥菜飘香”“小鱼儿社团”“虫宝宝社团”孩子们在自然生活中寻找活动主题,自主自信快乐实践和收获着。
四、立足校园,从精彩的校园生活中创新主题
学校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块必经之地,是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立足校园生,从活动中寻找出主题并加以创新,设置学生熟悉、资源多、研究坡度小、可操作性强的主题内容。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组织一些活动,如学博会、教博会、读书节、科普节、安全教育周、亲子运动会等等,这些传统的活动植根于学校,我们可以从这些活动内容上挖掘,还可以从学校的重大事件中选取,引导学生拓展成能让人“心动”的课程资源。 我校是一所以饮食教育特色的农村小学,学校在健康饮食教育方面有很多先进的做法。学校开展的班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学博会等,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和目标基本是一致的,它们可以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制订活动方案、有效实施活动计划;他们还主动去采访、调查、实践、体验,从中获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合理分工的意识和能力。
五、发扬传统,从特色节日活动中挖掘主题
中华民族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在今天这些传统节日越来越被重视的时代背景下,依托这些节日资源,可开展一些以传承节日文化活动为主题的研讨。
如依托端午节文化,成立探究“五黄食品”和“端午习俗”文化,开展主题为“粽情飘香话端午”的实践活动。在依托元宵节文化,开展主题为“包出颗颗炙热心,品尝同学暖暖情”的主题活动,另外,挖掘清明节、三月三、中秋节等节日文化活动,这些以传统节日为依托的主题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还让学生度过了一个個快乐而有意义的传统节日。
六、融入家庭,从温馨的家庭生活中寻找主题
家庭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迈进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饮食起居、休闲娱乐、消费与理财、家庭劳作、老人赡养等都是家庭生活的内容,以充满情感的家庭生活为着眼点,可以不断生成有特色的活动主题。每个家庭每天都要消费,我们可引导学生生成“消费”这一主题。学生通过“小鬼当家”“一月消费知多少”“家庭消费类型研究”“如何合理消费”“家庭开支记录”等小课题的研究,体验如何当家理财及家务劳动的艰辛与乐趣。
七、走向社会,从七彩的实践体验中形成主题
绍兴是千年石城,古街、古桥等乡土资源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得天独厚的活动资源。我们学校附近也有一条千年老街,依托老街文化,我们成立了“小脚丫走老街”小社团,社员们到老台门、老弄堂、青石板上走一走、看一看、拍一拍、画一画忙得不亦乐乎,老台门、老弄堂这些深厚的古迹文化底蕴的发掘与欣赏,成了社团的主要活动目的。
绍兴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不乏绍兴独有的传统技艺文化。诸膨米胖、扯白糖、弹棉花、辟竹筅帚等技艺都是孩子们颇感陌生又充满向往的技艺。挖掘这些资源开展社团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们在老作坊中过足了“学徒”瘾,还能让他们经历了一次精神上的寻根之旅。
立足生活而高于生活,源于生活更创新生活,亲近生活然后指导生活,生活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享受,它实践活动于真实,实践活动于愉悦,实践活动于发展。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自然生活、社会生活等生活领域入手,提炼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从事研究的道路,这种研究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是没有本本和框框限制的研究,是一种思想解放与文化创新的研究,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思想有多远,我们的教师所带领的学生就能走多远”。
【参与文献】
[1]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2]田慧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活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