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疆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适用新疆外贸特点的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在新疆高职院校培养国贸学生的课程中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核心课程,根据新疆外贸特点,按照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课程内容分成五个学习项目,并采用情景式教学法组织教学,运用国际贸易模拟软件虚拟公司环境,进行仿真教学,最后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顶岗实习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
【关键词】边境小额贸易企业论证会学习项目学习情景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8-0038-02
凭借着新疆的地缘优势、丰富的资源和稳定的社会环境,2008年新疆外贸额突破200亿美元跃居西部第一,这意味着新疆外贸已经开始扮演带动西部外贸崛起的排头兵角色。新疆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急需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国际贸易从业人才。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新疆外贸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容,就是边境小额贸易和面对中亚市场的加工贸易。而在以往高职院校开设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课程内容只涉及一般贸易,旨在向学生传授一般贸易合同的知识和技能,这远远不能满足新疆对外贸易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新疆的对外贸易行业进行了市场调研和召开企业论证会后,确定了面对新疆外贸企业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就业岗位有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岗位,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形成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确定了国贸专业的五门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报关业务操作、报检业务操作、外贸单证实操、进出口业务综合实训。
《国际贸易实务》的课程定位是高职高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外贸业务员、报关员、报检员、外贸跟单员等外贸岗位必修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训,使学生掌握进出口合同的基本知识,培养国际贸易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学会进出口合同洽谈、草拟、签订和进出口合同的履行流程等国际贸易基本技能,是一门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基本职业能力的课程。本课程也是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等行业岗位职业资格考试的基本内容。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不断的探索,摸索出了一套较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实践证明效果较好,解决了教与学中的许多问题,深受师生好评。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个简单介绍:
一、教学内容项目化
《国际贸易实务》的传统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先按教材章节的顺序进行理论教学,然后考试及实习。这种教学体系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根据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满足课程的教学需求和学时安排,同时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我们改革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特点,根据外贸行业外贸业务员的岗位职责所需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将课本内容重新整合,将教学内容项目化,按学习单元进行教学。
按每个项目的不同要求来教学,理论与实际结合更紧密,课堂教学和实际操作训练更相互融合。打破了以往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模式,教变得更灵活,学变得更容易,枯燥的专业内容变得更有味。
在多年的教学积累中我们发现,学生真正能做到掌握和运用目标知识和技能,往往需要四个阶段的训练,即了解任务、跟学操作、独立操作、项目实战。我校结合新疆外贸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了一般贸易出口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一般贸易进口合同签订和履行、边境小额贸易出口合同签订和履行、边境小额贸易进口合同签订和履行、出口加工贸易合同签订和履行等五个学习项目。
学习项目一:一般贸易出口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中,要求学生能描述进出口贸易洽谈的基本内容,能理解进出口合同各条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能描述进出口合同洽谈的程序,能描述签订一般贸易出口合同的步骤,能草拟签订简单的一般贸易出口合同,了解出口贸易流程。这是认识规律的第一阶段:了解进出口合同签订的基本内容。
学习项目二:一般贸易进口合同签订和履行,要求学生能以进口商的角色,运用学习项目一中了解的知识技能,模仿上一学习项目,洽谈和签订一般贸易进口合同,理解进口合同各条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洽谈程序和履行流程。这是认知规律的第二个阶段:跟学操作。
学习项目三:边境小额贸易出口合同签订和履行,增添了边境小额贸易方式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知中亚五国和俄罗斯市场的人文、习俗、消费习惯,熟悉边境小额贸易的内容和特点,了解边境小额贸易运输方式,贸易习惯,运用学习项目二中的知识,独立完成边境小额贸易出口合同签订、履行流程。这是认知规律的第三个阶段:独立操作。
学习项目四:边境小额贸易进口合同签订和履行,要求学生以进口商的角色,自己确定目标产品和市场,及所有贸易条件,草拟签订边境小额贸易进口合同、履行流程。这是认知规律的第四个阶段:项目实战。
最后简单介绍学习项目五:加工贸易合同签订内容和履行流程。
通过这种学习项目由普式到特式,课程内容有反复但又各有特性的课程内容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独立完成操作的能力逐渐变强,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由详到简,学生逐步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
那么这五个学习项目在教学中应该如何组织呢?
二、教学组织情景化
以学习项目一:一般贸易出口合同签订和履行为例,剖析外贸业务工作过程。一笔业务分为出口前的准备、贸易洽谈、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四个阶段的工作,《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就是以这四个阶段的工作为基本学习任务,向学生传授交易前准备工作、贸易洽谈、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的流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并将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贯穿于其中。
在第一个学习项目一般贸易出口合同签订的内容组织上,因为学生此时正处于认知的第一阶段:认识任务。因此课程组为学习项目一设计了11个学习任务:出口目标市场调研、建立业务关系、洽谈货物的名称数量质量包装、洽谈货物的价格、洽谈货物的装运条件、洽谈货物的保险、洽谈货物的结算方式、洽谈货物的检验、争议的预防与处理、草拟出口合同、签订出口合同、履行出口合同等。
为满足实训教学,课程组为这五个学习项目设计了相应的实训学习情境,分别是:学习情境一:新疆中基国际贸易公司向美国班路公司出口番茄酱;学习情境二:新疆中基国际贸易公司从澳大利亚的G公司进口啤酒大麦;学习情境三:新疆中基国际贸易公司出口新疆地产葡萄干到中亚国家;学习情境四:新疆中基国际贸易公司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口某个产品;学习情境五:新疆中基国际贸易公司在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的家具加工厂家为俄罗斯的X公司加工一批家具。共27个实训任务,与课程学习任务一一对应。实训总课时80课时,占总课时的62.5%。
将每一个学习任务的教学过程分为了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任务描述,第二阶段知识学习,第三阶段实训任务书布置,第四阶段学生活动与问题讨论,第五阶段分组展示成果质量评定,第六阶段教师点评、小结。在进行完为期16周128节课时的校内学习后,还安排了一周的校外实训,使学生能够在校外实训基地观察进出口业务工作过程,体验工作岗位责任,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在第三阶段实训任务书的布置,应用实训学习情境,以一个虚拟的人物“王敏”和公司“新疆中基国际贸易公司”,设定王敏为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刚毕业的学生,应聘进该公司,由教师扮演业务经理,学生扮演“王敏”,将学生以五人一组分成若干个组,在交易前准备工作、合同洽谈和签订学习部分,由业务经理给各组下达任务,外贸业务员以组为单位上交完成的任务。在合同的履行学习部分,由组内五个学生分别扮演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出口银行、进口银行等五个角色,根据合同的内容,完成合同的履行流程。由业务经理根据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各组的工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裁判;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真实的业务背景下,自主完成课程所有的学习任务,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学习积累知识。通过以上教学设计,课程组教师将外贸业务工作搬进了课堂,今天的课堂教学就是将来的实际工作,教学与实践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三、实训环节仿真化
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通过模拟教学软件创建了虚拟企业的仿真教学环境。利用国际贸易实训室的进出口模拟教学软件,搭建一个虚拟封闭的小型国际贸易市场,并设计了相应的网站。学生可以在网站上模拟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进出口企业,模拟操作进出口交易前的准备、贸易的洽谈、进出口合同的签订、合同的履行操作的全部程序。
学生在仿真的虚拟公司环境中进行进出口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流程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优化了教学过程,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与外贸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体验真实工作任务的需要,还委派自身业务人员来指导学生实习,定期的企业实习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了质的提高。
实践证明,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上述几方面的改革后,不但减轻了教师黑板上喉干舌燥费力不讨好的教学压力,改变了单一的枯燥无味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气氛,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 薛荣久.国际贸易.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边境小额贸易企业论证会学习项目学习情景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8-0038-02
凭借着新疆的地缘优势、丰富的资源和稳定的社会环境,2008年新疆外贸额突破200亿美元跃居西部第一,这意味着新疆外贸已经开始扮演带动西部外贸崛起的排头兵角色。新疆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急需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国际贸易从业人才。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新疆外贸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容,就是边境小额贸易和面对中亚市场的加工贸易。而在以往高职院校开设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课程内容只涉及一般贸易,旨在向学生传授一般贸易合同的知识和技能,这远远不能满足新疆对外贸易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新疆的对外贸易行业进行了市场调研和召开企业论证会后,确定了面对新疆外贸企业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就业岗位有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岗位,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形成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确定了国贸专业的五门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报关业务操作、报检业务操作、外贸单证实操、进出口业务综合实训。
《国际贸易实务》的课程定位是高职高专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外贸业务员、报关员、报检员、外贸跟单员等外贸岗位必修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训,使学生掌握进出口合同的基本知识,培养国际贸易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学会进出口合同洽谈、草拟、签订和进出口合同的履行流程等国际贸易基本技能,是一门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基本职业能力的课程。本课程也是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等行业岗位职业资格考试的基本内容。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不断的探索,摸索出了一套较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实践证明效果较好,解决了教与学中的许多问题,深受师生好评。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个简单介绍:
一、教学内容项目化
《国际贸易实务》的传统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先按教材章节的顺序进行理论教学,然后考试及实习。这种教学体系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根据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满足课程的教学需求和学时安排,同时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我们改革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特点,根据外贸行业外贸业务员的岗位职责所需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将课本内容重新整合,将教学内容项目化,按学习单元进行教学。
按每个项目的不同要求来教学,理论与实际结合更紧密,课堂教学和实际操作训练更相互融合。打破了以往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模式,教变得更灵活,学变得更容易,枯燥的专业内容变得更有味。
在多年的教学积累中我们发现,学生真正能做到掌握和运用目标知识和技能,往往需要四个阶段的训练,即了解任务、跟学操作、独立操作、项目实战。我校结合新疆外贸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设计了一般贸易出口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一般贸易进口合同签订和履行、边境小额贸易出口合同签订和履行、边境小额贸易进口合同签订和履行、出口加工贸易合同签订和履行等五个学习项目。
学习项目一:一般贸易出口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中,要求学生能描述进出口贸易洽谈的基本内容,能理解进出口合同各条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能描述进出口合同洽谈的程序,能描述签订一般贸易出口合同的步骤,能草拟签订简单的一般贸易出口合同,了解出口贸易流程。这是认识规律的第一阶段:了解进出口合同签订的基本内容。
学习项目二:一般贸易进口合同签订和履行,要求学生能以进口商的角色,运用学习项目一中了解的知识技能,模仿上一学习项目,洽谈和签订一般贸易进口合同,理解进口合同各条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洽谈程序和履行流程。这是认知规律的第二个阶段:跟学操作。
学习项目三:边境小额贸易出口合同签订和履行,增添了边境小额贸易方式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知中亚五国和俄罗斯市场的人文、习俗、消费习惯,熟悉边境小额贸易的内容和特点,了解边境小额贸易运输方式,贸易习惯,运用学习项目二中的知识,独立完成边境小额贸易出口合同签订、履行流程。这是认知规律的第三个阶段:独立操作。
学习项目四:边境小额贸易进口合同签订和履行,要求学生以进口商的角色,自己确定目标产品和市场,及所有贸易条件,草拟签订边境小额贸易进口合同、履行流程。这是认知规律的第四个阶段:项目实战。
最后简单介绍学习项目五:加工贸易合同签订内容和履行流程。
通过这种学习项目由普式到特式,课程内容有反复但又各有特性的课程内容设计,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独立完成操作的能力逐渐变强,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由详到简,学生逐步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
那么这五个学习项目在教学中应该如何组织呢?
二、教学组织情景化
以学习项目一:一般贸易出口合同签订和履行为例,剖析外贸业务工作过程。一笔业务分为出口前的准备、贸易洽谈、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四个阶段的工作,《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就是以这四个阶段的工作为基本学习任务,向学生传授交易前准备工作、贸易洽谈、签订合同和履行合同的流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并将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贯穿于其中。
在第一个学习项目一般贸易出口合同签订的内容组织上,因为学生此时正处于认知的第一阶段:认识任务。因此课程组为学习项目一设计了11个学习任务:出口目标市场调研、建立业务关系、洽谈货物的名称数量质量包装、洽谈货物的价格、洽谈货物的装运条件、洽谈货物的保险、洽谈货物的结算方式、洽谈货物的检验、争议的预防与处理、草拟出口合同、签订出口合同、履行出口合同等。
为满足实训教学,课程组为这五个学习项目设计了相应的实训学习情境,分别是:学习情境一:新疆中基国际贸易公司向美国班路公司出口番茄酱;学习情境二:新疆中基国际贸易公司从澳大利亚的G公司进口啤酒大麦;学习情境三:新疆中基国际贸易公司出口新疆地产葡萄干到中亚国家;学习情境四:新疆中基国际贸易公司以边境小额贸易方式进口某个产品;学习情境五:新疆中基国际贸易公司在乌鲁木齐出口加工区的家具加工厂家为俄罗斯的X公司加工一批家具。共27个实训任务,与课程学习任务一一对应。实训总课时80课时,占总课时的62.5%。
将每一个学习任务的教学过程分为了六个阶段,第一阶段任务描述,第二阶段知识学习,第三阶段实训任务书布置,第四阶段学生活动与问题讨论,第五阶段分组展示成果质量评定,第六阶段教师点评、小结。在进行完为期16周128节课时的校内学习后,还安排了一周的校外实训,使学生能够在校外实训基地观察进出口业务工作过程,体验工作岗位责任,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在第三阶段实训任务书的布置,应用实训学习情境,以一个虚拟的人物“王敏”和公司“新疆中基国际贸易公司”,设定王敏为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刚毕业的学生,应聘进该公司,由教师扮演业务经理,学生扮演“王敏”,将学生以五人一组分成若干个组,在交易前准备工作、合同洽谈和签订学习部分,由业务经理给各组下达任务,外贸业务员以组为单位上交完成的任务。在合同的履行学习部分,由组内五个学生分别扮演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出口银行、进口银行等五个角色,根据合同的内容,完成合同的履行流程。由业务经理根据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各组的工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裁判;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真实的业务背景下,自主完成课程所有的学习任务,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学习积累知识。通过以上教学设计,课程组教师将外贸业务工作搬进了课堂,今天的课堂教学就是将来的实际工作,教学与实践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三、实训环节仿真化
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通过模拟教学软件创建了虚拟企业的仿真教学环境。利用国际贸易实训室的进出口模拟教学软件,搭建一个虚拟封闭的小型国际贸易市场,并设计了相应的网站。学生可以在网站上模拟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进出口企业,模拟操作进出口交易前的准备、贸易的洽谈、进出口合同的签订、合同的履行操作的全部程序。
学生在仿真的虚拟公司环境中进行进出口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流程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优化了教学过程,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与外贸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体验真实工作任务的需要,还委派自身业务人员来指导学生实习,定期的企业实习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了质的提高。
实践证明,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上述几方面的改革后,不但减轻了教师黑板上喉干舌燥费力不讨好的教学压力,改变了单一的枯燥无味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气氛,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 薛荣久.国际贸易.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