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校外音乐;课程资源;中小学生;音乐素养;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B)—0035—01
一、校外音乐课程资源的界定
校外音乐课程资源指除校内课程资源以外的所有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两个方面。
社会资源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人才资源,包括周边的艺术教师及文艺团体的演员等;第二是机构、环境资源,包括社区的文艺组织机构等;第三是活动资源,包括社区的文娱演出活动、民族歌舞活动等;第四是民俗资源,包括在所在地域长期传承、带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各种音乐表演形式及适合少年儿童的传统节目。
家庭是中小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音乐教育是中小学生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家庭音乐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有一定音乐素养的家长和亲友、家居环境氛围、音乐器材、家庭文娱活动等。
二、校外音乐课程功能分析
1.促进中小学生智力发展
首先,音乐教育对中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有较大的作用,有利于右脑的进一步开发。其次,音乐教育在形象思维活动的带动下,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左脑的开发。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往往很少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每个学生在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当时的情绪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而校外音乐活动虽然没有系统严谨的教学形式,但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学生在活动中能尽情地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更好地发展智力。
2.提高中小学生审美修养
有目的地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外音乐活动,可以触及中小学生的情感深处,在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中小学生社会经验少,缺乏正确的分辨能力,而社会上一些不良环境的消极影响,使许多学生喜欢上了流行歌曲,大唱情歌。为了及时制止一些庸俗的流行歌曲在学校里传播,校外青少年宫可以开展以“歌唱祖国”为主题的歌咏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修养。
三、利用校外音乐课程资源,提高中小学生音乐素养策略
1.家庭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家长们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经验。在教育活动中,音乐教师可以依据课程目标,与条件适合的家长联系,使家长直接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或音乐课外活动中。音乐课程的内容非常广泛,音乐教师不可能在每一个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这就可以把有艺术特长的家长请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来,这样既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弥补了音乐教师自身在某些艺术领域的不足。
2.家庭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及音乐教师要充分挖掘家庭中的音乐活动资源,让其成为学校音乐课程的延伸和补充,鼓励家长把对学生的音乐教育寓于家庭的音乐活动当中,充分利用家庭拥有的人力资源、现有的音像设备和音乐器材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如举行小型的家庭演唱会,或者家长可以带领学生去欣赏音乐会、观看文艺演出、参加文艺活动,帮助学生制作简易的乐器,与学生共同探讨音乐学习方面的问题等等。在开展家庭音乐活动的同时,不仅培养了中小学生的演唱、演奏、表演能力,而且活跃了家庭气氛,促进了家庭成员间的交流。
3.社区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社区中存在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环境资源,在音乐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学生应充分挖掘社区中的音乐课程资源。
首先,要全面分析和筛选社区资源,建立社区音乐课程资源信息库。社区内存在着丰富的音乐资源,但这些资源并非都具有开发和利用的价值。学校和教师应依据音乐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筛选出能为学校音乐课程所用的课程资源,建立社区音乐课程资源信息库,以备学校便捷高效地开发利用。
其次,要充分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发挥社区的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的优势,为音乐课程的实施服务。学校、教师应充分联系社区中的各界人士,发挥社区的人才优势,请他们走进学校、走进音乐课堂。同时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社区的文化设施资源、社区的艺术环境资源、社区的文化艺术活动资源等,让这些成为学生音乐课堂活动的延伸和拓展。
再次,要积极引导学生服务社区。在对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学校、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服务于社区。例如,学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节日或双休日为社区表演文艺节目、开展联谊活动等;组织学生成立社区广播小组,每天在放学后或双休日为社区播放音乐、发表对音乐作品及音乐事件的评论;组织学生通过利用社区的黑板报、读报窗、宣传廊等,为社区群众普及音乐文化知识。
〔中图分类号〕 G633.9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09(B)—0035—01
一、校外音乐课程资源的界定
校外音乐课程资源指除校内课程资源以外的所有课程资源,主要包括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两个方面。
社会资源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人才资源,包括周边的艺术教师及文艺团体的演员等;第二是机构、环境资源,包括社区的文艺组织机构等;第三是活动资源,包括社区的文娱演出活动、民族歌舞活动等;第四是民俗资源,包括在所在地域长期传承、带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各种音乐表演形式及适合少年儿童的传统节目。
家庭是中小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音乐教育是中小学生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家庭音乐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有一定音乐素养的家长和亲友、家居环境氛围、音乐器材、家庭文娱活动等。
二、校外音乐课程功能分析
1.促进中小学生智力发展
首先,音乐教育对中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有较大的作用,有利于右脑的进一步开发。其次,音乐教育在形象思维活动的带动下,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左脑的开发。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往往很少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每个学生在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当时的情绪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而校外音乐活动虽然没有系统严谨的教学形式,但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学生在活动中能尽情地表现自己,增强自信心,更好地发展智力。
2.提高中小学生审美修养
有目的地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外音乐活动,可以触及中小学生的情感深处,在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中小学生社会经验少,缺乏正确的分辨能力,而社会上一些不良环境的消极影响,使许多学生喜欢上了流行歌曲,大唱情歌。为了及时制止一些庸俗的流行歌曲在学校里传播,校外青少年宫可以开展以“歌唱祖国”为主题的歌咏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修养。
三、利用校外音乐课程资源,提高中小学生音乐素养策略
1.家庭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家长们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经验。在教育活动中,音乐教师可以依据课程目标,与条件适合的家长联系,使家长直接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或音乐课外活动中。音乐课程的内容非常广泛,音乐教师不可能在每一个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这就可以把有艺术特长的家长请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来,这样既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弥补了音乐教师自身在某些艺术领域的不足。
2.家庭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及音乐教师要充分挖掘家庭中的音乐活动资源,让其成为学校音乐课程的延伸和补充,鼓励家长把对学生的音乐教育寓于家庭的音乐活动当中,充分利用家庭拥有的人力资源、现有的音像设备和音乐器材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如举行小型的家庭演唱会,或者家长可以带领学生去欣赏音乐会、观看文艺演出、参加文艺活动,帮助学生制作简易的乐器,与学生共同探讨音乐学习方面的问题等等。在开展家庭音乐活动的同时,不仅培养了中小学生的演唱、演奏、表演能力,而且活跃了家庭气氛,促进了家庭成员间的交流。
3.社区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社区中存在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环境资源,在音乐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学生应充分挖掘社区中的音乐课程资源。
首先,要全面分析和筛选社区资源,建立社区音乐课程资源信息库。社区内存在着丰富的音乐资源,但这些资源并非都具有开发和利用的价值。学校和教师应依据音乐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筛选出能为学校音乐课程所用的课程资源,建立社区音乐课程资源信息库,以备学校便捷高效地开发利用。
其次,要充分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发挥社区的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的优势,为音乐课程的实施服务。学校、教师应充分联系社区中的各界人士,发挥社区的人才优势,请他们走进学校、走进音乐课堂。同时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社区的文化设施资源、社区的艺术环境资源、社区的文化艺术活动资源等,让这些成为学生音乐课堂活动的延伸和拓展。
再次,要积极引导学生服务社区。在对社区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学校、教师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服务于社区。例如,学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节日或双休日为社区表演文艺节目、开展联谊活动等;组织学生成立社区广播小组,每天在放学后或双休日为社区播放音乐、发表对音乐作品及音乐事件的评论;组织学生通过利用社区的黑板报、读报窗、宣传廊等,为社区群众普及音乐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