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更好地提高测定食品样品中抗氧化剂时的前处理质量。 [方法] 考察了用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含油脂食品中的抗氧化剂BHA、BHT、TBHQ的前处理方法的研究与改进。[结果]样品经过甲醇涡旋振荡提取、冷冻过滤净化的方法处理后能有效去除油脂及各类杂质,试验回收率在95%~101%,检出限均为 1 mg/kg。[结论] 试验前处理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精密度高、回收率高等优点,适合开展大批量产品检验工作。
关键词 BHA;BHT;TBHQ;气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 S-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9-266-02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是常用的加于植物油中的抗氧化剂。其能有效地延缓油脂的氧化过程,提高食品的稳定性,显著地延长油脂及富脂食品的货架期。TBHQ更能抑制几乎所有细菌和酵母菌生长,对黄曲霉等危害人体健康的霉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抗氧化剂在当今食品行业中普遍应用。在GB/T5009.30-2003中的BHA、BHT的检测方法中,样品要经过层析柱过滤[1]。溶剂选用不合理(二硫化碳毒性大,极易挥发),检测工作量大,接触毒物多,处理过程除油脂效果差,回收率低,色谱柱也会很快报废。而在GB/T 23373-2009 《食品中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与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测定》中[2],样品提取油脂后,要先过0.45 mm滤膜,然后经过凝胶渗透色谱装置净化,才能进行检验。样品处理过程繁复,试剂多且毒性大。凝胶渗透色谱装置在各实验室中不普及且一次处理样品量不多,不适合大批量开展检测工作。
为了更好地提高样品的前处理的质量,笔者结合实际中的抗氧化剂的添加使用情况,特对其前处理方法进行研究与改进。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原理
甲醇提取样品中的BHA、BHT、TBHQ。处理(涡旋提取、冷冻分离、过滤等)定容后经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
1.2 材料 供试样品:月饼、花生油、调和油、人造奶油,市售。主要试剂:乙醚,分析纯;甲醇,分析纯;BHA标准品,纯度≥99.0%;BHT标准品,纯度≥99.3%;TBHQ标准品,纯度≥99.0%。BHA、BHT、TBHQ标准储备液(1 mg/ml):准确称取BHA、BHT、TBHQ各100 mg于10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4 ℃冰箱中避光保存。
BHA、BHT、TBHQ标准使用液:分别吸取标准储备液0.5、1.0、1.5、2.0、2.5、5.0 ml于一组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此标准系列浓度为50、100、150、200、250、500 mg/L。现用现配。
主要仪器:气相色谱仪,附FID检测器;涡旋振荡器;冰箱。
1.3 样品前处理 脂肪提取:称取样品200 g,置于250 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无水乙醚至浸泡完全,放置过夜,快速滤纸过滤后,减压回收溶剂,残留脂肪备用。称取2.00~5.00 g 脂肪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10~20 ml甲醇,涡旋振荡混合3 min后置于冰箱中冷冻分层。冷冻分层后(1~2 h),溶液用中速滤纸过滤,滤液转移到25 ml容量瓶中,用少量冷冻甲醇分数次冲洗,定容(此过程一定要保证在低温时过滤完成,除油脂效果最为有效)。
1.4 色谱条件
[3] 色谱柱:毛细管柱 19091J-413 HP-5,内径0.320 mm,长度30 m,膜厚0.25 μm。柱温:100 ℃(不保留),20 ℃/min到200 ℃(不保留),然后2.5 ℃/min到210 ℃(不保留),最后30 ℃/min到300 ℃(保留1 min)。不分流进样,进样口温度和检测器温度:250 ℃。 气流条件:流速1.0 ml/min,H2:30 ml/min,空气:400 ml/min,尾吹:25 ml/min。
1.5 测定 进样1 μl标准系列中各浓度标准使用液于气相色谱仪中,测定不同浓度BHA、BHT、TBHQ的峰高,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高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同时进样1 μl试样溶液,测定峰高与标准曲线比较定量。
1.6 结果计算 按下式计算:
X=A×50m×1 000
式中,
X为试样中BHA、BHT、TBHQ含量(mg/kg);
A为待测试样中BHA、BHT、TBHQ含量(mg/L);
m为试样质量(g)。
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其中100 mg/L的BHA、BHT、TBHQ标准样品色谱图见图1。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BHA、BHT、TBHQ在10~500 mg/k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BHA:y=1.241 1x+0.347 2,相关系数r=0.999 95;BHT:y=1.307 8x+0.154 7,相关系数r=0.999 96;TBHQ:y=1.229 3x+0.225 8,相关系数r=0.999 92。
分别用月饼、花生油、调和油、人造奶油进行试验,其结果及加标回收率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各供试样品的试验回收率在95%~101%,证明此方法精密度高,加标回收率高,具有可操作性。
3 结论
样品经处理后上机测定具有精密度高、快速、干净、回收率高等优点,该方法适合开展大批量检测工作。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卫生防疫站.GB/T 5009.30-2003 食品中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2] 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GB/T 23373-2009 食品中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与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3] 叶坚,余涛.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BHA、BHT、TBHQ[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6):1082-1084.
关键词 BHA;BHT;TBHQ;气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 S-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19-266-02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是常用的加于植物油中的抗氧化剂。其能有效地延缓油脂的氧化过程,提高食品的稳定性,显著地延长油脂及富脂食品的货架期。TBHQ更能抑制几乎所有细菌和酵母菌生长,对黄曲霉等危害人体健康的霉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抗氧化剂在当今食品行业中普遍应用。在GB/T5009.30-2003中的BHA、BHT的检测方法中,样品要经过层析柱过滤[1]。溶剂选用不合理(二硫化碳毒性大,极易挥发),检测工作量大,接触毒物多,处理过程除油脂效果差,回收率低,色谱柱也会很快报废。而在GB/T 23373-2009 《食品中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与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测定》中[2],样品提取油脂后,要先过0.45 mm滤膜,然后经过凝胶渗透色谱装置净化,才能进行检验。样品处理过程繁复,试剂多且毒性大。凝胶渗透色谱装置在各实验室中不普及且一次处理样品量不多,不适合大批量开展检测工作。
为了更好地提高样品的前处理的质量,笔者结合实际中的抗氧化剂的添加使用情况,特对其前处理方法进行研究与改进。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原理
甲醇提取样品中的BHA、BHT、TBHQ。处理(涡旋提取、冷冻分离、过滤等)定容后经气相色谱氢火焰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
1.2 材料 供试样品:月饼、花生油、调和油、人造奶油,市售。主要试剂:乙醚,分析纯;甲醇,分析纯;BHA标准品,纯度≥99.0%;BHT标准品,纯度≥99.3%;TBHQ标准品,纯度≥99.0%。BHA、BHT、TBHQ标准储备液(1 mg/ml):准确称取BHA、BHT、TBHQ各100 mg于10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4 ℃冰箱中避光保存。
BHA、BHT、TBHQ标准使用液:分别吸取标准储备液0.5、1.0、1.5、2.0、2.5、5.0 ml于一组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此标准系列浓度为50、100、150、200、250、500 mg/L。现用现配。
主要仪器:气相色谱仪,附FID检测器;涡旋振荡器;冰箱。
1.3 样品前处理 脂肪提取:称取样品200 g,置于250 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无水乙醚至浸泡完全,放置过夜,快速滤纸过滤后,减压回收溶剂,残留脂肪备用。称取2.00~5.00 g 脂肪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10~20 ml甲醇,涡旋振荡混合3 min后置于冰箱中冷冻分层。冷冻分层后(1~2 h),溶液用中速滤纸过滤,滤液转移到25 ml容量瓶中,用少量冷冻甲醇分数次冲洗,定容(此过程一定要保证在低温时过滤完成,除油脂效果最为有效)。
1.4 色谱条件
[3] 色谱柱:毛细管柱 19091J-413 HP-5,内径0.320 mm,长度30 m,膜厚0.25 μm。柱温:100 ℃(不保留),20 ℃/min到200 ℃(不保留),然后2.5 ℃/min到210 ℃(不保留),最后30 ℃/min到300 ℃(保留1 min)。不分流进样,进样口温度和检测器温度:250 ℃。 气流条件:流速1.0 ml/min,H2:30 ml/min,空气:400 ml/min,尾吹:25 ml/min。
1.5 测定 进样1 μl标准系列中各浓度标准使用液于气相色谱仪中,测定不同浓度BHA、BHT、TBHQ的峰高,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高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同时进样1 μl试样溶液,测定峰高与标准曲线比较定量。
1.6 结果计算 按下式计算:
X=A×50m×1 000
式中,
X为试样中BHA、BHT、TBHQ含量(mg/kg);
A为待测试样中BHA、BHT、TBHQ含量(mg/L);
m为试样质量(g)。
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其中100 mg/L的BHA、BHT、TBHQ标准样品色谱图见图1。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BHA、BHT、TBHQ在10~500 mg/k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BHA:y=1.241 1x+0.347 2,相关系数r=0.999 95;BHT:y=1.307 8x+0.154 7,相关系数r=0.999 96;TBHQ:y=1.229 3x+0.225 8,相关系数r=0.999 92。
分别用月饼、花生油、调和油、人造奶油进行试验,其结果及加标回收率如表1所示。
由表1可见,各供试样品的试验回收率在95%~101%,证明此方法精密度高,加标回收率高,具有可操作性。
3 结论
样品经处理后上机测定具有精密度高、快速、干净、回收率高等优点,该方法适合开展大批量检测工作。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卫生防疫站.GB/T 5009.30-2003 食品中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2] 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GB/T 23373-2009 食品中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与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3] 叶坚,余涛.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BHA、BHT、TBHQ[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6):1082-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