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文化血脉传承的人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saru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乡市文艺界,娄兴华是一个有文化传承的人。
  由他执掌的“善也堂”(创始于道光二十九年)即将在北京前门外的文玩牙角木石雕刻店立号,一百多年的根雕艺术血脉在他身上汩汩流淌。
  作为善也堂的第五代掌门人,他使善也堂成为新乡的“名堂”,成为省商务厅授予的河南老字号。2018年,善也堂又被省文旅厅命名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省级文化产业专项扶持项目。
  一
  1971年出生的娄兴华,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他长发披肩,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时尚的青年画家。
  我是喜欢丹青能手的,当几位协会主席进来的时候,我对新乡的同志说,我给这位绘画的主席谈吧!
  新乡的同志笑了,说,他是大画家,不过是把画画在了木头上,他是木雕工艺美术大师!
  他在愉快的笑声中坐下来,对我们侃侃而谈。原来,他不是美协主席,而是新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对于木雕的深刻热爱,源自他做木匠的堂哥。少年时期,他就很羡慕那些平常甚至丑陋的木头,在堂哥的手上很快就成为光鲜可爱的家具,有些还要被雕刻上花鸟虫鱼,成为美轮美奂的艺术品。
  一个暑假,他成了堂哥的跟屁虫。一次,在堂哥去一边抽烟歇息的工夫,他悄悄地拿起堂哥的雕刻刀,在一段废弃的木头上很快地就刻画出一只像模像样的小鸟来。
  那个暑假,长大当木匠成为他的人生理想。但是,父母嫌他的理想太小,希望他长大能到大城市里去生活。
  娄兴华高中毕业没有去学木匠,而是当兵去了首都北京。复员后,又在北京做起了生意,使他有机会去逛古玩市场。那些根雕,那些从事根雕的艺人,再次点燃了他内心对木雕的渴望,为能跟那些艺人学上两手,他成了文玩市场的常客。
  二
  使他与木雕结下终生渊源的转折点是1994年。
  那一年,在老家,有朋友介绍他认识了新乡市执掌“善也堂”的木雕艺人刘定国先生。他有幸多次观看了刘定国先生的创作过程:刀片飞舞,娴熟如行云流水;刀片飞舞,又似播种如绣花。操刀者自醉,观者亦情不自禁地坠入艺术之境。初生牛犊不怕虎,站在经营的角度,娄兴华与刘定国先生大胆探讨,畅谈自己的思路与灵感。
  看着这个如痴如醉又颇有见地的小伙子,无儿无女的刘老先生认定机缘到来了。
  在善也堂祖师爷的牌位前,行过三拜九叩之礼之后,26岁的娄兴华成为刘定国老先生的门徒。
  刘定国是善也堂的第四代掌门人。在兵荒马乱的日伪时期,北京善也堂第三代掌门人王化卿流落中原,幸得刘定国祖上的救济与帮助。刘定国七岁那年,爷爷做主让他认王化卿为义父,多年后,这善也堂的第四代掌门人公开身份,把一身精绝的手艺如数传授。善也堂也由创始地的北京移迁落地河南新乡。
  娄兴华拜师第四代掌门人刘定国先生后,遂如鱼得水,专心致志打磨技艺3年余。3年时间,对于一个天赋与英气逼人的勤奋者来言,手艺绝对可以精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1997年,娄兴华成为善也堂的第五代掌门人。
  三
  如何把先师一脉传承下来的根雕文化发扬光大,一度成为聪明人娄兴华思考的一个问题;他决定更好地为自己充电、充实自己,拿到了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学历。为了拓展视野和人脉,他还专攻了郑州大学一年的MBA专业并结业。
  2013年,娄兴华把爱好当事业,在新乡市红旗区成立占地4500平方米、展厅面积1000平方米的善也堂根石艺术文化中心,将善也堂品牌商标保护注册,又将公司主营改为文化产业,并把传统木雕原材料由原来已经市场流通量很少的海南黄花梨、印度小葉紫檀转向了本地太行山上的崖柏,使木雕产品结合本土特色生产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努力总有回报,在娄兴华孜孜不倦,不断拓展艺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思路的努力下,善也堂获奖的木雕作品也多起来:2016年12月《轿顶山》获得第三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金奖;2017年11月《太行人家》获第八届根艺奇石艺术展金奖;2017年11月《盛世中华,万里长城》获中国南太行崖柏根石艺术节特等奖;2017年11月《八仙过海》获中国南太行崖柏根石艺术节特等奖;2017年12月《挂壁公路》获第四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创意奖;2017年12月《中国梦》获第四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金奖;2018年4月《牧野雅韵》作品获中原文博会“老家礼物”银奖;2018年2月,娄兴华“太行物语·匠心之旅”根雕艺术巡展在平原博物院三楼书画厅展出。2018年经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资助在全国进行了“匠心中国梦风骨太行魂”专题个人巡展;2018年8月作品《匠心中国梦·风骨太行魂》入选中国文联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 2018年获得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奖励10万元创作基金;2019年获得新乡市政府10万元财政创作补贴;2018年经市科技局批准,和河南科技学院合作成立了新乡市首家文化+科技的“新乡市木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出任主任,2019年申办的中国木雕传承与研究基地也在审批阶段;《厚重河南》《诚信河南》《好客河南》《腾飞河南》系列作品获河南旅游商品大赛金奖……
  中宣部原副部长、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胡振民亲笔书写堂号“善也堂”,原文化部副部长潘震宙挥笔题书“百年传承”,著名作家刘震云老师为延津老乡娄兴华题字“根系南太行,百年善也堂”……
  “善也堂”在第五代非遗传承人、掌门人娄兴华的手中,张开腾飞的翅膀。
  四
  2019年12月,新乡市文联各协会换届,原本为新乡市根石艺术学会会长的娄兴华又走上新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的岗位。到任不久,便碰上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带领民协的广大会员,积极加入新乡市文联党员战“疫”先锋队到社区卡点值班轮岗;积极捐赠财物,向市红十字会和相关部门捐赠现金及口罩等物品近25万元。同时,积极创作抗“疫”题材作品,其中,他的反映抗“疫”主题系列木雕作品《众志成城》《守护者》《斩魔》《回归》等成为艺术精品,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对于未来,娄兴华有明确的目标:2年内进入省内行业第一方队;4年内争创全国先进地市级协会;举办首届中国(南太行)民间文化艺术节;争取全国有影响的民间文艺盛会在新乡举办。
  采访结束时,娄兴华主席与我们握别。我们坚信在新乡市文联的坚强领导下,这双有力的手一定会为新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刻画出一个色彩绚烂的未来!
其他文献
隆冬的巴塘草原,天寒地冻,气温骤降至-21℃,战马的嘶鸣声传向天际……  2020年1月1日清晨,第76集团军某旅玉树骑兵连连长尼都塔生在刺骨的寒风中牵马整齐列队,例行组织升国旗仪式,官兵们神情肃穆、庄严敬礼,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升起了新年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听着回荡在山梁间那雄壮的国歌,连长尼都塔生显得格外激动,他双眼炯炯有神,黝黑的脸庞上留下的训练疤痕清晰可见。望着那面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尼都塔
期刊
5月4日上午,上饶市孝文化促进会举行隆重集会,200余名与会者一致倡议设立“中华母亲节”,以孟子诞辰日——农历四月初二为“中华母亲节”。  是日上午,在上饶带湖山庄市孝文化促进会所在地,举行了中华母亲文化节活动。原江西省副省长孙希岳与夫人亲临会场并作主题发言。200余名志愿者和爱心孝心人士、省市媒体记者等共同倡议以孟母为代表,将孟子诞辰日设立为“中华母亲节”。  老省长孙希岳作了發言,他说,传统节
期刊
2020年5月11日,方城县小史店镇妇联专职副主席郭金梅给傅老庄村送去了南阳市颁发的“和睦家庭”示范户门牌。  小史店镇妇联专职副主席郭金梅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平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和前提,几千年来,学习和传承德孝文化对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德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和谐文化,是构建中华社会人伦关系的重要调节器,实乃中华之根。新形势下,我们就应该把弘扬德孝文化上
期刊
治国平天下,应由孝亲始;人无德不立,村无孝不兴。  弯下身子,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把路上掉的垃圾认真地丢进垃圾箱内,这种行为让人肃然起敬。4月3日,在河南省方城县清河镇草场坡村,今年77岁的村民高长山正在村中的主干道上捡着垃圾,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坚持义务清扫村内的垃圾成了常态。  “人心散、环境差。”现任村支书牛建恒说起以前的草场坡村很是尴尬。在两年前,草场坡村还是全镇有名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村里
期刊
4月21日上午,继前一天考察陕西省柞水县金米村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在锦屏社区、镇卫生院、中心小学和茶园考察当地脱贫攻坚等情况。  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就脱贫攻坚这个主题赴地方考察调研。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赴陕西考察并主持召开了第一场脱贫攻坚座谈会——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决胜决战之年,习近平再次回到陕西,其背后深意不言而喻。  在锦屏社区
期刊
少年的作家梦  20世纪80年代初,赵文辉还是太行山下一个青涩的少年,但是他的精神生活却不青涩。  在学校的时候,他喜欢大声地读书背书,经常把喉咙弄得嘶哑;不是他刻意地发奋,而是课文中的故事吸引了他。冬夜,村子里来了说书艺人,在寒冷的大街上,他蜷缩在听书的人群里,但心里却挺热乎,为评书的情节激动着,总是最后一个离场。几天后这讲书人去下一个村子时,赵文辉还要跟着艺人的脚步听上几个晚上不可。  说书艺
期刊
新乡市文联成立于建国初期,下辖22个团体会员。拥有国家级会员384人、省级会员2221人、市级会员4538人,以及2000人的文艺志愿者队伍等共万余人。  2019年12月,新一届新乡市文联党组立足发展,深化改革,圆满完成了所属文艺家协会的换届工作,新乡文艺界以全新的面貌投入到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伟大建设中。疫情期间,在新乡市文联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各文艺家协会纷纷以不同的艺术表达,化笔为枪,创作了2
期刊
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的新乡大地上,有一个人称书法界“获奖专业户”的书法奇才,他与古为徒而不泥古,不断地否定自我又不断地肯定自我、超越自我,逐步形成自己特有的书写风格,成为全国中青年的代表人物,走进了书法界的一流阵营。  他,就是王乃勇!  王乃勇是中共党员,新乡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草委会副主任,多次担任全国书法展评委,中国书法家协会
期刊
在嵩山脚下的登封市有一个红色革命家庭,全家57口人中就有26名是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3名是中共预备党员,其中有博士、硕士研究生6个,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3个。家庭中建立了“家庭临时党支部”,办起了“共产党员家庭日记馆”,这些在登封市、河南省甚至全国都是屈指可数的,这就是退休干部王春玉的家。  筹建“家庭临时党支部”  2018年5月,在王春玉家的一次家庭党员会议上,有人提出要建立家庭党支部,经过大
期刊
见到戚琳之前,从新乡市文联那里得知,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戚琳在整个新乡市文艺家协会主席中最为“独特”——唯一的女主席,唯一的三届市政协常委,唯一的民建市委委员,美丽而有能力。  戚琳从事的是医疗行业,与摄影的跨度大了些。但在新乡市文艺家协会错综复杂的换届历程中,戚琳凭借多年来在新乡市摄影界的优势,在会员大会选举中脱颖而出,全票通过。  2019年5月18日,戚琳走马上任,成为新乡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开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