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
欢它的英文名字《A Simple Life》,影帝、影后和最佳导演强势组合演绎的平凡生活,我们管它叫《桃姐》,一部取材于真实人生、讲述主仆之间不离不弃,胜却亲人的情感电影。
他们俩 我们俩
“桃姐”是谁?桃姐是侍奉了梁家将近60年的老佣人,自己年过70,还伺候着50多岁却依然单身的少爷Roger。Roger说,她“不算亲戚,是一个老工人,在我们家快做了60年了”。
电影开篇,桃姐为Roger盛上饭,Roger头也不回的接过来,一种很自然的主人情态。如果不是桃姐中风,她与Roger那母子般的情谊大概还会酝酿许久。
就像每个老人一样:早上还好好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意外发生。一天,桃姐如常到街市买菜,回寓所煲汤、做好满桌的饭菜,等待从内地出差回家的Roger,桃姐看着窗外的街景打发时间,不知不觉间竟昏迷在地上,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身在医院,桃姐中风了!
中风后,桃姐的一只手臂不能活动自如,必须利用物理治疗尽量恢复活动能力。Roger在百忙工作中为桃姐找合适的老人院,桃姐出院来到陌生的老人院。身为制片人的Roger常到老人院探望桃姐,而且仍保持着互相揶揄调侃的习惯。在这种调侃揶揄中,主仆已然成了地位平等的“母子”,Roger也说“这是我的干妈”。
平实的语言,琐碎的生活,让人心生感触的情节,那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不要怪笔者,在人们讨论《桃姐》的意义时,眼睛却先瞥向别处,因为一老一少的故事就像曾经的《我们俩》。
《我们俩》讲的是一个孤独老人和一个女孩的故事。一个孤独老人一辈子住在空荡荡的简陋四合院里,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天,因为寻求住处,这个女孩闯进了这里,她的到来给这个空间带来了变化。在生活过程中,两人的关系从房东、房客最后成为亲密的朋友,梳头、整理房间、一起过年,老太太甚至希望这位女孩成为自己的孙媳妇。从互相排斥、警惕到互相关怀,产生友谊,到最后甚至有那种要相依为命的感觉。
《我们俩》的导演是马俪文。同样的女导演,同样毫无血缘关系的两代人的絮絮叨叨,都能够在现实中找到原型,都触动着人们心中的那份亲情线,都有人老心孤独的时刻,不同的是前者是“他们俩”,后者则是“我们俩”。
马俪文说过,她要关注别人所没有关注到的地方。《桃姐》的导演许鞍华同样是在关注别人所没有看到的地方,或是别人看到了却不一定能够表达出的温情。
《桃姐》上映,人们没看到预期的煽情,而是于生活的细腻中体味着情感的厚重。这种所有人都不陌生的厚重让市场反应良好。
各类电影节,《桃姐》拿到手的奖项数不胜数: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第15届爱沙尼亚塔林黑夜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最佳电影FICCJuryAwardFICC评审团奖,第18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电影、最佳女主角,《青年电影手册》2011年华语十佳电影第一名。在第六届亚洲电影大奖的颁奖典礼上,许鞍华更是凭借《桃姐》获得了终身成就奖。
平凡生活中的点滴,年老岁月的无情,却如此大受欢迎,因为,其实无关雇主与佣人,《桃姐》的真实寓意是“他们俩”的“A Simple Life”,简单、平凡的生活。人们往往会忽略这些本该关注的平凡生活中的琐碎。当身边的长辈渐渐老去,当自己也即将面临岁月之殇,我们会去细细体味那年老时独特的韵味吗?
岁月之韵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桃姐”,《桃姐》亮相,所有人都在问:自己的“桃姐”是谁?就连电影主创做客访谈节目也不能绕开这个问题。我们心里的“桃姐”是谁?是自己渐渐衰老的父母还是周围与自己并不相干、却触动了我们心灵的老人,或者就是多年后的我们自己。
恕笔者孤陋寡闻,如果不是地铁站里那些铺天盖地的宣传画,如果不是《桃姐》低调的温情也吸引人,笔者可能不会关注许鞍华,不会关注叶德娴。
许鞍华是华人电影女导演的代表人物,一直以来以拍片题材多样化著称,她通常被认为是“女权主义者”,尤其关注女性的生活艰辛。就连刘德华也说:在许鞍华的戏里,女孩是比较容易获奖的,但男生基本就不要想了。就连华仔这次也甘当了“绿叶”。
以前是为女人平反、现在是为老人平反,这次许鞍华关注的是“老人”,因为她说:“现在年老了,遇到双重歧视:又老又是女人。”
在我们看来,老人在年老后搬去老人院是一件很凄凉的事情,桃姐所在的老人院也似乎不如人意,几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没有丝毫的私人空间。但“惨绝人寰”也许并不是那些老人所想的,就像桃姐说的“我在这里很好”,甚至主人给桃姐的一切也比不上她的葬礼上老人院院友的深深鞠躬来得真切,那是一种心心相惜。
许鞍华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对这个环境比较陌生,平时看到的画面都比实际上漂亮,看着MV、广告长大,看到没有装饰过的现实可能不会接受,不是拍的惨,而是实际生活就是这个样子。
在许鞍华的眼里,“桃姐”是自己父母的结合体。当大家都因这部电影重新审视老人、为自己的年老岁月苦苦冥思时,身为本片的导演,许鞍华却并不是为了解答困惑而拍《桃姐》,倒是拍完后无意间解答了问题。她以前想象老人院是惨绝人寰的地方,但她在老人院拍片的时候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就好像一个小孩不了解大人是怎样的、他们的处境和心态是怎样的。你中年的时候按照惯性想老年,会觉得他们很惨,可是你真的到了老年,想法就会有所改变。
也许接受衰老比接受不再青春要容易,因为承认自己衰老了,所以很坦然地接受着别人的关心与爱护。在生命即将终结的阴霾下,有寂寞、有不安、有不舍,但更多的则是一种“生有时,死有时”的淡定。
影片中刘德华扮演的梁少Roger推着已经中风、蜷缩在轮椅上的“桃姐”在街头晒太阳,Roger转动着轮椅询问桃姐:好不好玩,怕不怕,要不再快一点?桃姐高兴地像小孩子一样:不怕不怕,快一点快一点。
不再年轻是一种失去,然而接受衰老则是一种获取,失去总比得到痛苦。当我们年老时,我们喜欢一一细数着自己不能再年轻的种种细节,我们会突然身体不适,我们会不能自如出行,我们会容易忘事,我们会絮絮叨叨,我们会需要其他人的帮助,我们想象着自己失去了很多,所以我们恐惧了。但当我们明白那是生活的必然,我们欣然接受他人的宠爱与照顾。
许鞍华说,当自己老了,就白天出去拍戏,晚上再回老人院。一切没有变,只是身边多了年老的朋友。接受衰老,也接受衰老的乐趣。
在电影中当Roger一帮老同学“扫荡”完桃姐搬去敬老院前为Roger做的牛舌时,他们给桃姐打了一个电话,其中一个人在电话中对桃姐说:“桃姐,我们想你了!”
“桃姐”,我们想你了!想你温暖的时刻,想你我一起的岁月!
结语:谁的人生不需亲情搀扶?年幼时需要别人搀扶着呀呀学步,年老时更需要依偎着别人前行,有爱情相伴,有友情护航,有亲情搀扶,再孤独、寂寞难熬的岁月,也能变成幸福快乐的日子。
欢它的英文名字《A Simple Life》,影帝、影后和最佳导演强势组合演绎的平凡生活,我们管它叫《桃姐》,一部取材于真实人生、讲述主仆之间不离不弃,胜却亲人的情感电影。
他们俩 我们俩
“桃姐”是谁?桃姐是侍奉了梁家将近60年的老佣人,自己年过70,还伺候着50多岁却依然单身的少爷Roger。Roger说,她“不算亲戚,是一个老工人,在我们家快做了60年了”。
电影开篇,桃姐为Roger盛上饭,Roger头也不回的接过来,一种很自然的主人情态。如果不是桃姐中风,她与Roger那母子般的情谊大概还会酝酿许久。
就像每个老人一样:早上还好好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意外发生。一天,桃姐如常到街市买菜,回寓所煲汤、做好满桌的饭菜,等待从内地出差回家的Roger,桃姐看着窗外的街景打发时间,不知不觉间竟昏迷在地上,醒来时发现自己已身在医院,桃姐中风了!
中风后,桃姐的一只手臂不能活动自如,必须利用物理治疗尽量恢复活动能力。Roger在百忙工作中为桃姐找合适的老人院,桃姐出院来到陌生的老人院。身为制片人的Roger常到老人院探望桃姐,而且仍保持着互相揶揄调侃的习惯。在这种调侃揶揄中,主仆已然成了地位平等的“母子”,Roger也说“这是我的干妈”。
平实的语言,琐碎的生活,让人心生感触的情节,那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不要怪笔者,在人们讨论《桃姐》的意义时,眼睛却先瞥向别处,因为一老一少的故事就像曾经的《我们俩》。
《我们俩》讲的是一个孤独老人和一个女孩的故事。一个孤独老人一辈子住在空荡荡的简陋四合院里,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天,因为寻求住处,这个女孩闯进了这里,她的到来给这个空间带来了变化。在生活过程中,两人的关系从房东、房客最后成为亲密的朋友,梳头、整理房间、一起过年,老太太甚至希望这位女孩成为自己的孙媳妇。从互相排斥、警惕到互相关怀,产生友谊,到最后甚至有那种要相依为命的感觉。
《我们俩》的导演是马俪文。同样的女导演,同样毫无血缘关系的两代人的絮絮叨叨,都能够在现实中找到原型,都触动着人们心中的那份亲情线,都有人老心孤独的时刻,不同的是前者是“他们俩”,后者则是“我们俩”。
马俪文说过,她要关注别人所没有关注到的地方。《桃姐》的导演许鞍华同样是在关注别人所没有看到的地方,或是别人看到了却不一定能够表达出的温情。
《桃姐》上映,人们没看到预期的煽情,而是于生活的细腻中体味着情感的厚重。这种所有人都不陌生的厚重让市场反应良好。
各类电影节,《桃姐》拿到手的奖项数不胜数: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第15届爱沙尼亚塔林黑夜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最佳电影FICCJuryAwardFICC评审团奖,第18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电影、最佳女主角,《青年电影手册》2011年华语十佳电影第一名。在第六届亚洲电影大奖的颁奖典礼上,许鞍华更是凭借《桃姐》获得了终身成就奖。
平凡生活中的点滴,年老岁月的无情,却如此大受欢迎,因为,其实无关雇主与佣人,《桃姐》的真实寓意是“他们俩”的“A Simple Life”,简单、平凡的生活。人们往往会忽略这些本该关注的平凡生活中的琐碎。当身边的长辈渐渐老去,当自己也即将面临岁月之殇,我们会去细细体味那年老时独特的韵味吗?
岁月之韵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桃姐”,《桃姐》亮相,所有人都在问:自己的“桃姐”是谁?就连电影主创做客访谈节目也不能绕开这个问题。我们心里的“桃姐”是谁?是自己渐渐衰老的父母还是周围与自己并不相干、却触动了我们心灵的老人,或者就是多年后的我们自己。
恕笔者孤陋寡闻,如果不是地铁站里那些铺天盖地的宣传画,如果不是《桃姐》低调的温情也吸引人,笔者可能不会关注许鞍华,不会关注叶德娴。
许鞍华是华人电影女导演的代表人物,一直以来以拍片题材多样化著称,她通常被认为是“女权主义者”,尤其关注女性的生活艰辛。就连刘德华也说:在许鞍华的戏里,女孩是比较容易获奖的,但男生基本就不要想了。就连华仔这次也甘当了“绿叶”。
以前是为女人平反、现在是为老人平反,这次许鞍华关注的是“老人”,因为她说:“现在年老了,遇到双重歧视:又老又是女人。”
在我们看来,老人在年老后搬去老人院是一件很凄凉的事情,桃姐所在的老人院也似乎不如人意,几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没有丝毫的私人空间。但“惨绝人寰”也许并不是那些老人所想的,就像桃姐说的“我在这里很好”,甚至主人给桃姐的一切也比不上她的葬礼上老人院院友的深深鞠躬来得真切,那是一种心心相惜。
许鞍华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对这个环境比较陌生,平时看到的画面都比实际上漂亮,看着MV、广告长大,看到没有装饰过的现实可能不会接受,不是拍的惨,而是实际生活就是这个样子。
在许鞍华的眼里,“桃姐”是自己父母的结合体。当大家都因这部电影重新审视老人、为自己的年老岁月苦苦冥思时,身为本片的导演,许鞍华却并不是为了解答困惑而拍《桃姐》,倒是拍完后无意间解答了问题。她以前想象老人院是惨绝人寰的地方,但她在老人院拍片的时候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就好像一个小孩不了解大人是怎样的、他们的处境和心态是怎样的。你中年的时候按照惯性想老年,会觉得他们很惨,可是你真的到了老年,想法就会有所改变。
也许接受衰老比接受不再青春要容易,因为承认自己衰老了,所以很坦然地接受着别人的关心与爱护。在生命即将终结的阴霾下,有寂寞、有不安、有不舍,但更多的则是一种“生有时,死有时”的淡定。
影片中刘德华扮演的梁少Roger推着已经中风、蜷缩在轮椅上的“桃姐”在街头晒太阳,Roger转动着轮椅询问桃姐:好不好玩,怕不怕,要不再快一点?桃姐高兴地像小孩子一样:不怕不怕,快一点快一点。
不再年轻是一种失去,然而接受衰老则是一种获取,失去总比得到痛苦。当我们年老时,我们喜欢一一细数着自己不能再年轻的种种细节,我们会突然身体不适,我们会不能自如出行,我们会容易忘事,我们会絮絮叨叨,我们会需要其他人的帮助,我们想象着自己失去了很多,所以我们恐惧了。但当我们明白那是生活的必然,我们欣然接受他人的宠爱与照顾。
许鞍华说,当自己老了,就白天出去拍戏,晚上再回老人院。一切没有变,只是身边多了年老的朋友。接受衰老,也接受衰老的乐趣。
在电影中当Roger一帮老同学“扫荡”完桃姐搬去敬老院前为Roger做的牛舌时,他们给桃姐打了一个电话,其中一个人在电话中对桃姐说:“桃姐,我们想你了!”
“桃姐”,我们想你了!想你温暖的时刻,想你我一起的岁月!
结语:谁的人生不需亲情搀扶?年幼时需要别人搀扶着呀呀学步,年老时更需要依偎着别人前行,有爱情相伴,有友情护航,有亲情搀扶,再孤独、寂寞难熬的岁月,也能变成幸福快乐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