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扶贫研究文献综述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vl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脱贫攻坚是一项世界性的任务。在我国,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自上个世纪的农村扶贫开发提出以来,学术界和相关组织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就加强了有关脱贫攻坚的研究,为脱贫攻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将对我国有关农村扶贫研究的文献进行归纳梳理,以期对当前的脱贫攻坚提供一定的文献思路。
  关键词:农村扶贫;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1.我国扶贫阶段理论研究
  杨占国、于跃洋在《当代中国农村扶贫30年(1979~2009)述评》一文中将我国的扶贫历史划分为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大幅度减贫阶段(1978—1985)。该阶段的扶贫主要是以农村体制改革为主,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生产积极性与主动性空前高涨,通过解放生产力,在短短的几年里,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农民收入迅速提高;此外,国家还通过鼓励农民发展非农产业和进城务工,发展多样化的合作经济,农民通过经营和务工增强了收入。此阶段,虽然国家没有明确的出台扶贫政策,但因体制的改革,我国绝对贫困人口有了大幅度减少。
  第二阶段是大规模开放式扶贫阶段(1986—1993)。该阶段国家专门出台扶贫政策与措施,主要以贫困县为基本单元,以在国家支持下的自然资源开发性生产建设脱贫为主。这一阶段建立了较为完善扶贫机构及组织——扶贫办公室体系,同时,扶贫从解决温饱转到提高贫困人群和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第三阶段是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该阶段以国家颁布《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为标志,使我国的农村扶贫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对象、措施和时间阶段。这一阶段国家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调整了贫困县并开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同时开始了东部发达地区对中西部的对口帮扶。
  第四阶段是“大扶贫阶段”(2001—2010)。该阶段主要的特征开始呈现出“工业反哺农业”和扶贫“整村推进”,标志着扶贫单元从县向村过渡;同时开始了产业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和生态移民扶贫。该阶段我国贫困地区及农村的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吴国宝在此基础上认为,以2011年出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至2020)》为标志,我国扶贫工作进入了第五个阶段。随着,《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出台,该阶段的农村扶贫将进入扶贫到村到户为主的精准扶贫为主要特点,力求实现我国农村的彻底脱贫。另外,李鵾、叶兴建则在这五个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加入了1949年至1977年计划经济时期的救济式扶贫阶段。
  2.对贫困与传统扶贫的研究
  2.1贫困概念与致贫原因研究。肖立新认为贫困包含了因经济、文化、社会资源的缺乏而处于社会不可接受的最低生活水平或生活状态,以及缺少摆脱这种状态的必要的机会和能力。张晓霞和陈琦在《农村人力资本贫困及其质量策略》一文中引入人力资本的概念,指出农村贫困在很大程度上贫困人口在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同时认为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江亮演认为贫困就是缺乏生活资源,使人无法适应所属的社会环境,无法维持基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现象。康晓光认为贫困就是一种生存状态,使人们无法获得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无法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王晓毅从社会学的角度认为贫困问题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是指收入低、物质条件极差、就业不充分、精神和外界压力大的一种生活环境。姜德华则从自然资源角度分析了贫困发生的原因和贫困的分布状态,在《中国的贫困地区类型及开发》中指出引发山区贫困的过程或者因素是资源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以及自然生态脆弱。陈南岳认为生态贫困是因为生态环境脆弱导致当地的生存条件差,土地生产力低。
  2.2传统农村扶贫开发的研究。许源源在《中国农村反贫困中的政府责任》一文中,从政府责任的角度认为,政府应该从促进经济发展、利益调整、创造脱贫机会等3个方面着手调整政策推动扶贫开发,同时认为政府应该承担和落实在农村扶贫中“科学利用扶贫资金、调动农民参与扶贫积极性”等责任。《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的制度创新》通过分析我国西部农村贫困地区的特点及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要建立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实施教育扶贫计划等措施的建议。李淑媛《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科学发展》以江西省为例,通过分析扶贫工作的调整,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扶贫对象的识别机制,确定扶贫重点村,突出民生工程,切实改善民生,更好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赵曦、成卓在《中国农村反贫困治理的制度安排》中,从制度经济学出发提出,制度和治理是扶贫的关键,必须通过全面分析我国现行的农村扶贫制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法律制度、完善政策体系、建设传达机制、实施扶贫计划等构成的扶贫结构,以制度化规范化的扶贫方式来开展农村贫困治理。宋英俊《新阶段扶贫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窥要》认为新阶段农服扶贫工作既有问题也有新机遇,扶贫措施应从切实改善贫困人口生活生产条件入手,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与贫困人口转移、产业扶贫与搬迁扶贫等相结合式扶贫。王亚玲《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对策研究》在对我国农村贫困特点进行分析和概括的基础上,认为当前的农村扶贫面临难度增大、贫困标准太低、地方财政困难等难点,从而在扶贫政策、改变投资结构、改革扶贫资金瞄准机制和管理机制、实现开放式与发展式相结合的扶贫等方面开展扶贫。李卫明《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如何有效衔接》在分析了农村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在各自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建議采取建立健全农村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完善农村低保生活保障制度,调整扶贫开发政策的措施,从而实现农村扶贫与低保制度相对接以提高农村扶贫的效果。吴维玮《庆农村扶贫开发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衔接研究》在分析了农村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对接过程的有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对象识别机制、建立低保对象和扶贫对象追踪管理机制和退出机制、完善分类扶助落实有针对性的帮扶政策、完善扶贫开发配套措施等实现农村扶贫开发与低保制度相衔接机制以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
  3.精准扶贫的研究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的理念和中央出台《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以来,不同学者和地方从精神扶贫的定义、扶贫对象瞄准问题、实施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实践。
  4.文献述评
  通过对以上有关扶贫研究文献的梳理后,可以发现:上世纪的研究文献,虽对贫困、反贫困的定义各有侧重点,但是其基本的内涵都是集中在贫困人口的生存、发展等物质和精神需要核心问题上的。进入本世纪,有关扶贫的措施的研究就慢慢地涵盖了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生态扶贫等等。但大多呈现出离散化、单一化的特征,很多研究存在着就单一问题谈单一问题的特征,缺乏系统性。有关精准扶贫研究的更甚,重在介绍各地区经验和作法,理论研究文献相对不多。但这些研究为我们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可以借鉴和参考的思路,比如“产业扶贫”“社保兜底”“教育扶贫”等研究成果已经成为了各地脱贫攻坚的主要举措。我们有理由坚信,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将取得圆满成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将指日可待。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现有的西藏文化当中,中原文化自清朝时期开始与西藏文化呈现出了融合的趋势。然而在清朝以前,中原地区与西藏地区的文化往来甚少。为探究其中原因,本文从文化、政治以及格局三方面对清朝中原文化向西藏地区的传播条件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文物视野;清朝中原文化;西藏;传播条件;探析  引言:  长期以来,历史文物是研究历史真相的关键所在。为充分研究西藏地区的历史文化,不仅要参考历史文献资料,更要从文
期刊
摘 要:基因工程抗体是继多克隆抗血清和细胞工程抗体(杂交瘤单克隆抗体)之后出现的第三代抗体。基因工程抗体是按人类设计所重新组装的新型抗体分子,可保留或增加天然抗体的特异性和主要生物学活性,去除或减少无关结构,从而可克服单克隆抗体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缺陷。现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的临床诊断、预防、基础理论研究等领域。本文介绍了基因工程抗体的分类及其研究进展。  关键词:基因工程抗体;抗体;发展  1简介  抗
期刊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证券行业蓬勃发展,很多公司通过上市的方式来融得更多的资金。虽然我国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为证券行业有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公司为了实现效益最大化,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做文章,扰乱市场秩序。本文围绕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探究,文章不仅阐述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概念和意义,而且还指出了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上所存在的几
期刊
摘 要:在房价持续飙升的情况下,政府连续颁布了大量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用来调节房地市场,使其变得稳定、遏制投机,多元化的住房形式也悄然而生,对传统房地产市场形成了庞大的打击。为了使企业能够稳定发展,市场竞争力得到强化,目前房地产的重点是做好内控管理,成本支配管理、成本结构完善是内控管理的核心。本文研究了房地产企业成本支配管理的重要性,发现房地产成本支配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并提出了房地产成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科技计划体系的角度分析科技综合实力,探讨科技与经济的融合性,研究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科技政策需求和不足,从而提出不断积聚壮大创新主体队伍、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和企业资金、构建以产业创新为导向的科技计划体系等建议,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关键词:创新能力;科技计划;科技发展;政府支持  科技计划体系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业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政府的科技
期刊
摘 要:随着当今我国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我国的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对用电的需求量逐渐加大,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发电站和供电公司为了提高电能的输送效率,开始在供配电系统中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这样,在更好地满足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电能的需求的同时也提高了供电的效率。下面本文将浅析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交流。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研究  引言: 
期刊
摘 要:汽车声品质的评价方法主要从主观评价和和客观评价两个方面进行,主观评价是从声学、统计学及心理学等多方面,通过专门的评审软件获取人们对声音的主观感知结果,客观评价主要是从物理声学和心理声学参量两方面进行计算评价。本文主要对声品质的主观评价做一定总结。  关键词:声品质;主观评价;客观评价  人是声音的接受者和感受者,人对声音的评价决定了声品质的优劣。从研究之初到如今汽车声品质研究已趋于成熟的进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电力企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客观上导致了为电力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离退休人员增多。因此,随着社会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做好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电力企业离退休职工的重要性也令人满意。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企业离退休职工的现状,并探讨了相应的社会管理措施。  关键词:离退休员工;社会化管理;策略  一、引言  随着电力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增
期刊
摘 要:基于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铁路信号系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而作为车站集中联锁中的重要组成,轨道电路的实际运行状态关乎到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而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使得轨道电路分路产生不良事件,进而造成严重的危害,影响到铁路运输的实际效果。基于此,本文针对铁路信号系统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危害及其防治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铁路信号系统;不良危害;轨道电;防治措施  当前轨道列车
期刊
摘 要:乡村振兴既要塑型,又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五大振兴之一,不仅对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柱和文明滋養,而且对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分析德州市当前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探寻最佳路径选择。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精神文明  一、德州市乡村文化振兴现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新战略。文化振兴作为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