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的快乐与感伤:关于时间的叙述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ang_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外学者浦安迪在《中国叙事学》中称中国明清小说为“奇书文体”,认为这种“奇书文体”的时空布局是以中国文化特有的时间经验和空间经验为基础构架布局,特别注意节令的时间处理,在节令中安排人物活动,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通过节令变化象征人生经验起落的美学意义。确实,节令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积累而成的把握时间的方式,浸透着中国人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生活智慧,延续、传承着中华文明最稳定、最动情,也是最敏感的因子。在没有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前现代”历史中,冬去春来,花开花落,日出日落,月缺月圆,那时候白天是亮堂的,夜晚是漆黑的,天空是鸟儿撒欢的乐园,山野是秋风跳舞的场所……四季周而复始,岁时节令变化指导着农业种植,也实际安排着人们的生活節奏。进入现代文明以后,工业技术和后工业技术催生了多样化发明创造,人们的生活空间和生活节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城市作为现代文明的集约地,在提供了太多方便的同时,也把人们捆绑在狭小的空间和局促的时间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许多人开始幻想着“诗与远方”,走上了寻觅的道路,而怀旧——在情感上回到农业文明的生活中,成为文学艺术家寻觅诗与远方的主要方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许多散文作者突然回归“传统文化”,以岁时节令为线索,感怀童年生活时代的乡村生活,追忆乡土风情人物的纯净和淳朴,实现短暂“疏离”现代生活节奏、慰藉心灵的目的。《岁时帖》也是这样一篇散文。
  《岁时帖》是一篇关于时间经验的叙述。作者从“清明”开始写起,度过立夏、端午、中秋、冬至、腊八、祭灶、祭祖来到春节,笔墨记叙大半年的岁时年节。岁时年节,指向相对固定的日期(所指时间),是一年中普通的一天。同时,岁时年节又不仅仅是所指时间,而是包含着丰富的情感记忆和生命价值,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具有强大而深邃的能指功能。清明节的时间位置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用阴历来算正处于阳春三月,正是踏青的好时节,而踏青郊游与扫墓祭祖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所以清明又称为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气和节日叠合在一起,固定的时间(阳历四月五日)乘着情感的翅膀,飞跃千年,横跨九域,凝聚炎黄子孙情的共同情感。中秋节的所指时间是阴历八月十五,全球华人和汉字文化圈的民众,在这个月圆之夜,赏天上明月,祈求世间团圆美满,游子寄托思乡之情,离人倾诉别离之伤,拜月赏桂,吃团圆月饼,饮桂花酒,赋诗作词,行之弥远。当陈烽选择“岁时”作为叙事经络的时候,并没有陷入集体经验的“宏大叙事”,而是选择浙东乡村生活着的人物,以及他们在岁时年节的活动。母亲、父亲、彩英阿婆、阿红、阿毛娘、阿伟、村子里的叔叔婶婶兄弟姐妹,这些出现在岁时年节“时间”中的人物,既沐浴在中国岁时年节文化的氛围中,也是中国乡村文明的传承锁链上的一个一个小小的点。他们从长辈那里继承了岁时年节仪式规范和情感经验,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自我生命价值的一部分,并在20世纪的浙东乡村这个具体的时空域界中,在日常生活中,按部就班从容不迫地践行着中华岁时年节文化积淀的深厚内涵。也许,正是因为有这些父亲母亲彩英阿婆等人的不息传习,中国岁时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浓厚情感,才能一代一代地行走在乡村的日常生活中。就此而言,这些乡村的普通人,既是一个一个具体人物,也是身处于中华文明“深层结构”中历史的传承者。
  《岁时帖》是一篇关于民俗风情的叙述。在乡村,农业生产与乡村生活是随着岁时节令变化的,陈峰记述了浙东乡村与节令相关的生产和生活习俗,绘制浙东民俗风情画卷。清明时节,全球炎黄子孙祭祖,各地因地制宜,产生了诸多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对江南乡村而言,最重要的生产活动当然是采茶,抓紧时间采摘明前茶,城里爱喝茶的人士翘首期盼的啊,商家们早就制定了明前茶销售计划。清明节祭祖,远在城里的叔叔回到家乡,全家人忙碌而快乐着。做麻糍的习俗流传已久,当季的艾叶与蒸熟的糯米混合在一起,还有松花粉撒在上面,绵软如婴儿皮肤,香气满满。一家人带上麻糍、塌豆腐、炒蛋、粉丝羮、油煎小黄鱼,来到祖宗坟前一份给祭奠宗族,一份敬献土地公公。立夏是进补的时节,吃茶叶蛋,还有拄蛋比赛;吃田螺,眼睛会大而明亮;吃山笋健脚劲,焖倭豆饭,吃乌米饭,年轻后生补充身体能量,健康成长。“五月白糖搵粽子”,端午节晒雄黄酒,插蕲艾,挂菖蒲。中秋佳节提前半个月做各种馅的苏式月饼,炖煮鸭子芋艿,还有“桂花蒸”之夜。冬至时节晒太阳,晾被褥,磨糯米粉,各家忙忙碌碌准备冬储。腊月时节“浆板睡进被窝里”,蒸年糕拉开迎接新年的序幕。这些关于风俗的记述,让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特别是各种江南美食,勾人馋虫,对于孩子更有吸引力。在作者平稳有致的叙述中,让我们看到江南乡村日常生活细节,也感受到作者一种难舍的眷恋。这种眷恋,是对即将逝去(或者已经逝去)生活的一种怀念,也许是一种旧梦重温。踏入往昔梦境中,感受着童年时代的风趣、淳朴,一梦醒来,却不免感伤,有点“追忆逝水年华”的味道。时间,过滤了曾经丰富多彩的日子,淘洗着人,也淘洗着事。当进入工业时代、商业时代、信息时代的时候,那种自给自足、乐在其中的乡村生活场景,也就日渐稀少。许多并不遥远的“过去”鲜活生动的民俗活动,已经进入了博物馆、展览馆,有些成为旅游景区、人造“古镇”的旅游表演节目,这些民俗事项已经不是“活”在日常生活中,而是被“保护”起来,像金丝雀被“圈养”了。当童年、少年时期亲身参与的民俗活动进入博物馆、展览馆的时候,是不是意味着“人”也即将进入属于自己的“博物馆”?这样说来,民俗叙事何尝不是一种时间叙事,也许是一种更为感伤的时间叙事。
  “时间永远是我们的敌人”,爱·摩·福斯特这句话即便不是针对人类所有时间观念而说的,也在很大程度上道出了人类对时间和生命的恐惧又无奈。由于时间的一维性,具有不可逆的特点,人类在漫长的进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地通过实践获得自由,但始终无法跳出时间的限制。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农业社会,自然界时间法则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然时间决定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命联系,自然既是人类的敌人,也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的上帝。在人类一切关于生命的记忆中,融合自然大道的“天人合一”与超越自然限制的“人定胜天”长期并存,农业社会那种迂缓舒适、自由娴雅的节奏和情怀,常常通过文艺作品传达出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处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进入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之后,缅怀、追忆农业社会条件下的生命体验,钩沉乡村生活的童年情感,借以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复归”,在怀旧的快乐和伤感中,短暂地梳理“当下”生活和生命状态。于是,催生了《岁时帖》这一类文学作品,用怀旧的笔墨书写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快乐,带着伤感的情绪向那些乡村的人和事告别,传达时代风云变幻中个体或群体的情感记忆。
  看来,人还是敌不过时间。然而……
其他文献
山城攸县,乡贤甚众,偶遇,周身洋溢着魏晋文人的风流之气,我姑且称之为新时代的“风流”。  何为风流?李白嗜酒,大醉,吟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是为风流。明人张岱,晚年著《陶庵梦忆》回忆年少过往,叹息“疏影横斜,远映西湖清浅;暗香浮动,长陪夜白黄昏”,闲适之心,不失为另一番风流。而早在公元三世纪,《列子》里就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杨朱》篇,反映了人们的外、内两个层面的“风流”:“生民之不得
期刊
1  何伟明想起了那只鸟,那只栖息在漂浮着的树枝上的鸟。一个巨大的漩涡将树枝拖进了水底,鸟一声惊叫,飞了。何伟明想,我要是那只鸟就好了,可惜我不是,我是那根树枝。何伟明翻了个身,旁边妻子轻微的鼾声在寂静里格外清晰。他打开手机看了下,四点四十三分。今夜无眠。翻看微信朋友圈,第一条是何丽发的:只有黑夜,只有黑夜属于我,我用整个夜晚端详黑夜的模样。看发布时间,两小时前。看来她也失眠了。  我的婚姻走到尽
期刊
一  女儿一起床就开始整理,她把行李箱放到客厅中央的地上,两边摊开,然后一一地找东西,一一地往箱子扔。她一边找着一边嘴里哼着歌:有三只乡下老鼠要到城里去……  女儿首先要找的当然是她的衣服,然后是洗脸台上用品,再然后是书桌。我看到她抽出一本书一边翻着一边走到行李箱边上,将那本书轻轻塞到箱子的最底下,又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  我在厨房给她煎鸡蛋。暑假开始以后,她突然很喜欢吃煎鸡蛋了,而且很喜欢自己煎
期刊
漫步在浙东北仑绵长的海岸线上,看东海潮起潮落,闻波涛声声不息,凭海风亲吻脸庞,任思绪随风飞扬,此情此景不禁令人心旷神怡。我作为从小生长在海边的北仑人,尽管对家门口的海很熟悉,但每次来到海边,我的内心深处仍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激情。  面对大海,我的脑海里常常会想的很多,但每次思想中,总会条件反射般地跳出一个“盐”字来。此时此地的这个“盐”字,不仅只是咸的化身,更有一种给人亲近和厚重沉甸的感觉。  
期刊
对一个作家来说,情况可能是:写虚容易,“务实”难;传奇化笔法容易,于平常中见出不平常来难。因为,毕竟写作不是仅仅靠想象就能完成,在这当中,对生活的观察、体会和揣摩,也是必不可少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似乎莫不如此。某种程度上,如何处理虚和实的关系,对于小说这样的叙事文体而言始终是其核心问题。谢志强和他的《艾城奇人异事》,情况似乎既是也不是。  一  就虚和实的关系论,贾平凹的作品是典范,他是通过实来写虚
期刊
萨瓦多尔·夸西莫多(Salvatore Quasimodo,1901-1968),20世纪意大利著名诗人、评论家、翻译家,“隐逸派”三杰之一,生于西西里岛的一个铁路雇员家庭,早年攻读工程和数学,由于对文学的酷爱转而研习古希腊罗马文学,后来在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教授意大利文学,成为“隐逸派”领袖人物之一。他著有诗集《水与土》(1920-1929)、《消逝的笛音》(1930-1932)、《厄拉托与阿波罗
期刊
《文学港》杂志社有一位工作人员叫俞永富,我是知道的。文学杂志社里的人,通常是作家,也有人会诙谐地说是“坐家”,料想他应该就是一个文弱书生,或是像我这样的一个“宅男”。不知何时,我们加了微信,一看他在朋友圈发的图片,倒是刷新了我的“作家观”:能用烟头烫脚上不知何故而溃烂的伤口,由此“以毒攻毒”起到疗伤效果。我突然就想起了硬汉作家海明威。然后,留意他朋友圈久了,发现他喜欢跑步,而且是跑量惊人,一个月能
期刊
说道地,人们通常想到的是实在、纯粹的意思,古籍中出现的多是此类或与此相似。可是在黄岩话中,它又别有所指。我们管宅院中房与房之间或房与围墙之间所围成的露天空地叫道地,也就是其他地方所说的天井。  为什么管天井叫道地,已不得而知。汉马融《围棋赋》:“诱敌先行兮往往一室,捐碁委食兮遗三将七。迟逐爽问兮转相伺密,商度道地兮碁相连结。”此中的道地是指棋子行走的路数。想起古道,或是泥路,或是石头堆砌而成,不知
期刊
南宋淳熙六年(1179),在四川蛰居多年“燕饮颓放”的大诗人陆游接到孝宗皇帝的诏谕,要他去京城临安面对。于是,他在二月间携妻将雏离开成都,买舟东下,踏上出川之路。船到归州,已是端午,他感时而赋,作了两首绝句,其一为《楚城》:“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两千多年来,不知道多少个诗人笔下出现过屈夫子傲岸清癯的身影,当代才子余光中在《淡水河边吊屈原》:“青史上
期刊
要去俞源村,我立时来了兴致。  我也姓俞,生长在一座偏隅的小岛上,村名就叫俞家,俞姓为一大姓。曾经,我欲想探究本家的渊源,寻访一下宗脉所在。明清的两次海禁,岛上的人们都被迁徙大陆,解禁后,才有少部分原住民陆续来到岛上,伴随而来的更有新的移民。至今虽才二百九十年的时间,却早已不知从何而来,或曰镇海,或曰慈溪、余姚,虽大致以为是宁波地区,但众说纷纭,难以确认具体方位。这么多年来,我寻宗问祖的欲念自然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