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根据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诊断的发展轨迹,开展课堂教学诊断,构建教学管理部门评价反馈体系,形成教师自主诊改、全校协同改进的校本教学诊断机制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改进策略:“协同共进”是诊断与改进课堂教学的目标策略;“师生互动”是诊断与改进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评价反馈”是诊断与改进课堂教学的激励机制。
[关 键 词] 数学课堂;教学诊断与评价;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1-0112-02
“诊断”这一词语原是医学用语,在课堂教学中的诊断我们称为“教学诊断”。课堂教学诊断主要是研究师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和结果。本校通过对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诊断与评价的策略研究,旨在唤起教师的课堂教学主动诊断及改进的意识,并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诊断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机制。开展课堂教学诊断,构建教学管理部门评价反馈体系,形成教师自主诊改、全校协同改进的校本教学诊断机制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改进策略。
一、“协同共进”是诊断与改进课堂教学的目标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的诊断与改进在于转变观念和改进行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教研活动、课堂教与学的行为、师生课后时间的利用等依然受到“考试”的影响。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重在对整节课的把握,重在所有人的发展,所以我们要以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协同共进”作为诊断点,把师生是否能得到发展作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指标。
(一)构建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由于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教师改变传统课堂授课形式,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有时课堂出现一些生成性的东西,即使和我们预设的不一样,我们也不能武断地打断学生的发言,而应停下来就孩子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思维,作为教者也收获了更多专业体会,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课堂應怎样改进。
(二)更新教学观念,改变课堂的教学行为
“学为主导”的观念应有相应的具体教学行为的支撑才会实现。“学为主导”观念不断强化,又会激发教师在各自的教育情境中创新教育方法,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我校数学备课组设计数学任务单的集体备课活动中,由于教师教学观念落后,过去都是备课组先集中,备课组长根据教学进度要求进行任务分工,规定格式模板和上交时间,并就怎么教进行交流,关于怎样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本节课要学习的核心、需要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哪些旧知才能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关键、依据学生的原有认知可以设计哪几类练习等问题都不在研讨之列。在学校推出“学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要求后,教师的观念逐渐改变,教师的行为也跟着发生改变:备课组集体研讨设计任务单,都是就每一章的内容围绕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这个核心问题进行深度研讨的过程,教师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研讨活动既激烈又和谐,每次活动都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思维大碰撞,专业能力的大提升。这样设计的任务单充分考虑了学生原有认知基础和发展因素,又集中教师智慧。这种集体备课形式是在观念转变后所有成员的主动选择和自觉行动。
二、“师生互动”是诊断与改进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
在中职数学课堂诊断与改进的研究进程中,教学到底应该是“教为中心”还是“学为中心”?这是我们在以转变观念和改进行为为目的的最深层的观念冲突最应该思考并研究的一个问题,曾经有很多数学老师都宣称自己的数学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是“以学定教”。在一段时间内,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师生课后时间的利用等,都受到以前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发展、学校组织的备课组或教研组活动都被“一切为了考试”所主宰。老师平时上课只注重教与考试相关的内容,不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的扩充,不去拓展学生的思维,不去关心新知的教学是不是采用的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式。教师在这种以学科为中心的观念和实践之下,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就很难具体实现。有时候一些大型的听评课活动,也是基本围绕教师的教学和教学内容而展开,很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这就非常不利于实质上课堂教学的诊断与改进。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师生互动更是直接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是“灌输”的过程,教师满堂讲授,学生被动听,被动记,师生缺乏主动交流,即使有,也限于我问你答形式,教学效果不怎么理想。而师生互动式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在课堂上各种互动时有发生,不仅有语言上互动,也有行动上的互动。笔者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教与学”课堂组织形式,它包含“民主、自由、平等”的教育理念,课堂上师生认同对方的积极课堂行为,并且课堂气氛活跃,时不时在思维碰撞中产生闪亮的智慧火花,师生在互动中协同提升。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体验,学校层面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同年级的学习体验交流会,每一个学科老师都参与,会后进行认真的反思,教师的思维模式真正被来自学生的体验报告所触动,不断改变以往教师过于重视课堂教学内容和自己的教学进度,而忽视学生具体的学习体验的习惯。在诊断与改进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同时注重观念转变和行为改进的主动练习,在课堂上注重与学生互动,在互动中协同共进,才能真正起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作用。 再者,在不断改进全校教研活动质量的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基础,不仅依赖于个每一个教师个体对数学学科的研究和实践,也依赖于教研情境中以每一个备课组和学科组为单位的数学学科教师团队的共同研究。就如我们学校所研究的任务单导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前合理设置任务单,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最巧妙的任务单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数学情境,帮助学生把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或者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上升为对数学的理性思考,再通过数学练习的设置把这样的理性思考应用到问题解决中,最终使这些理性思考能够在更广泛的数学情境中实现知识迁移。在这样的师生深度互动中,老师和学生一同成长,学生得到的不仅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方法,促使其掌握数学学习技能,培养数学学科素养。在改革进程中的学生个体、教师个体,以及备课组或年级组的全体老师都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和全校老师的教学方式,都在原有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评价反馈”是诊断与改进课堂教学的激励机制
建立校本的数学课堂教学自主诊断与改进机制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所需的职业教育质量保证的要求。笔者认为用好“评价反馈”最为关键,它是诊断与改进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抓手。在评价反馈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理顺工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二是要建立数据管理系统或平台,进行科学监测。三是要进行分类别指导,制定专门化评价诊改方案。我们在学科组开展听课活动时,一般会关注授课教师的课堂导入是不是很新颖;学生的求知欲是不是很强;学生有没有很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师生的互动氛围是不是很浓,一节课最后的课堂检测效果是不是很好,教师有没有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一些客观条件灵活运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不是很高,这位老师有没有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等。
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诊断与评价的策略研究的时候,不能只是埋头拉车,一定要适时抬头看路,在每一个研究的过程中,我校强调各部门重视研究过程中诊断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我们的教学管理部门或教研组实时采集与分析这些数据,及时通过数字化校园形成大数据教学信息平台,并且部门负责人要对教师和学生课堂的教与学进行客观的评价反馈,根据学生学习状态、学习达标率、教学测评结果、督导评估监测数据等因素形成课堂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先在自己的部門进行自我整改,再召开各专业部之间的阶段报告会,根据分析报告进行校级的再次诊改,动态分析教学质量的现状。在全校范围,进行教师对课堂教学诊断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改进效果与各专业部绩效考核紧密联系。对指标达成较好的师生进行表扬和奖励,笔者认为这种激励机制,不仅会促进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还会积极参与到本学科的教诊改工作。学生也会在课堂中扮演更为主动的角色,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只有全校教师共同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理念,建立学校自主诊断与改进运行机制,才能全面保障全校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自主诊断与改进运行机制的实现路径是要不断完善学校的教学诊断与改进方案,建构适合本校发展的内控体系,再搭建一个促进全校师生发展的教学诊断与改进要求的信息化平台,明确全校数学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目标,最终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适合全校师生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Z].2015.
[2]王红艳,吴志华,龚红英,等.国外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2(7):3-11.
[3]吴燕.为质疑而教:中美课堂教学的比较及其思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5):23,57-61.
编辑 张 慧
[关 键 词] 数学课堂;教学诊断与评价;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1-0112-02
“诊断”这一词语原是医学用语,在课堂教学中的诊断我们称为“教学诊断”。课堂教学诊断主要是研究师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和结果。本校通过对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诊断与评价的策略研究,旨在唤起教师的课堂教学主动诊断及改进的意识,并构建课堂教学质量诊断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机制。开展课堂教学诊断,构建教学管理部门评价反馈体系,形成教师自主诊改、全校协同改进的校本教学诊断机制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改进策略。
一、“协同共进”是诊断与改进课堂教学的目标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的诊断与改进在于转变观念和改进行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教研活动、课堂教与学的行为、师生课后时间的利用等依然受到“考试”的影响。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重在对整节课的把握,重在所有人的发展,所以我们要以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协同共进”作为诊断点,把师生是否能得到发展作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指标。
(一)构建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由于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人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教师改变传统课堂授课形式,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有时课堂出现一些生成性的东西,即使和我们预设的不一样,我们也不能武断地打断学生的发言,而应停下来就孩子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思维,作为教者也收获了更多专业体会,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课堂應怎样改进。
(二)更新教学观念,改变课堂的教学行为
“学为主导”的观念应有相应的具体教学行为的支撑才会实现。“学为主导”观念不断强化,又会激发教师在各自的教育情境中创新教育方法,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我校数学备课组设计数学任务单的集体备课活动中,由于教师教学观念落后,过去都是备课组先集中,备课组长根据教学进度要求进行任务分工,规定格式模板和上交时间,并就怎么教进行交流,关于怎样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到本节课要学习的核心、需要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哪些旧知才能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关键、依据学生的原有认知可以设计哪几类练习等问题都不在研讨之列。在学校推出“学为主导”的课堂教学要求后,教师的观念逐渐改变,教师的行为也跟着发生改变:备课组集体研讨设计任务单,都是就每一章的内容围绕如何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这个核心问题进行深度研讨的过程,教师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研讨活动既激烈又和谐,每次活动都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思维大碰撞,专业能力的大提升。这样设计的任务单充分考虑了学生原有认知基础和发展因素,又集中教师智慧。这种集体备课形式是在观念转变后所有成员的主动选择和自觉行动。
二、“师生互动”是诊断与改进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
在中职数学课堂诊断与改进的研究进程中,教学到底应该是“教为中心”还是“学为中心”?这是我们在以转变观念和改进行为为目的的最深层的观念冲突最应该思考并研究的一个问题,曾经有很多数学老师都宣称自己的数学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是“以学定教”。在一段时间内,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师生课后时间的利用等,都受到以前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专业素养的发展、学校组织的备课组或教研组活动都被“一切为了考试”所主宰。老师平时上课只注重教与考试相关的内容,不进行相关数学知识的扩充,不去拓展学生的思维,不去关心新知的教学是不是采用的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方式。教师在这种以学科为中心的观念和实践之下,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就很难具体实现。有时候一些大型的听评课活动,也是基本围绕教师的教学和教学内容而展开,很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这就非常不利于实质上课堂教学的诊断与改进。
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构建的双向活动,师生互动更是直接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是“灌输”的过程,教师满堂讲授,学生被动听,被动记,师生缺乏主动交流,即使有,也限于我问你答形式,教学效果不怎么理想。而师生互动式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在课堂上各种互动时有发生,不仅有语言上互动,也有行动上的互动。笔者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教与学”课堂组织形式,它包含“民主、自由、平等”的教育理念,课堂上师生认同对方的积极课堂行为,并且课堂气氛活跃,时不时在思维碰撞中产生闪亮的智慧火花,师生在互动中协同提升。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体验,学校层面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同年级的学习体验交流会,每一个学科老师都参与,会后进行认真的反思,教师的思维模式真正被来自学生的体验报告所触动,不断改变以往教师过于重视课堂教学内容和自己的教学进度,而忽视学生具体的学习体验的习惯。在诊断与改进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同时注重观念转变和行为改进的主动练习,在课堂上注重与学生互动,在互动中协同共进,才能真正起到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作用。 再者,在不断改进全校教研活动质量的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基础,不仅依赖于个每一个教师个体对数学学科的研究和实践,也依赖于教研情境中以每一个备课组和学科组为单位的数学学科教师团队的共同研究。就如我们学校所研究的任务单导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前合理设置任务单,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最巧妙的任务单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数学情境,帮助学生把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或者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上升为对数学的理性思考,再通过数学练习的设置把这样的理性思考应用到问题解决中,最终使这些理性思考能够在更广泛的数学情境中实现知识迁移。在这样的师生深度互动中,老师和学生一同成长,学生得到的不仅是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方法,促使其掌握数学学习技能,培养数学学科素养。在改革进程中的学生个体、教师个体,以及备课组或年级组的全体老师都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和全校老师的教学方式,都在原有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评价反馈”是诊断与改进课堂教学的激励机制
建立校本的数学课堂教学自主诊断与改进机制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所需的职业教育质量保证的要求。笔者认为用好“评价反馈”最为关键,它是诊断与改进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抓手。在评价反馈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理顺工作机制,落实主体责任。二是要建立数据管理系统或平台,进行科学监测。三是要进行分类别指导,制定专门化评价诊改方案。我们在学科组开展听课活动时,一般会关注授课教师的课堂导入是不是很新颖;学生的求知欲是不是很强;学生有没有很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师生的互动氛围是不是很浓,一节课最后的课堂检测效果是不是很好,教师有没有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一些客观条件灵活运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不是很高,这位老师有没有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等。
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诊断与评价的策略研究的时候,不能只是埋头拉车,一定要适时抬头看路,在每一个研究的过程中,我校强调各部门重视研究过程中诊断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我们的教学管理部门或教研组实时采集与分析这些数据,及时通过数字化校园形成大数据教学信息平台,并且部门负责人要对教师和学生课堂的教与学进行客观的评价反馈,根据学生学习状态、学习达标率、教学测评结果、督导评估监测数据等因素形成课堂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先在自己的部門进行自我整改,再召开各专业部之间的阶段报告会,根据分析报告进行校级的再次诊改,动态分析教学质量的现状。在全校范围,进行教师对课堂教学诊断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改进效果与各专业部绩效考核紧密联系。对指标达成较好的师生进行表扬和奖励,笔者认为这种激励机制,不仅会促进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还会积极参与到本学科的教诊改工作。学生也会在课堂中扮演更为主动的角色,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只有全校教师共同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理念,建立学校自主诊断与改进运行机制,才能全面保障全校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自主诊断与改进运行机制的实现路径是要不断完善学校的教学诊断与改进方案,建构适合本校发展的内控体系,再搭建一个促进全校师生发展的教学诊断与改进要求的信息化平台,明确全校数学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的目标,最终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适合全校师生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Z].2015.
[2]王红艳,吴志华,龚红英,等.国外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2(7):3-11.
[3]吴燕.为质疑而教:中美课堂教学的比较及其思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5):23,57-61.
编辑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