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对新时代小学班级德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从教师和学生角度进行了阐述。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应对策略,如丰富形式手段、提升教师素养、联合家庭教育、转化德育目标及树立德育理念等,以为小学班级的德育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德育建设;爱国主义;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9-0087-02
引 言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的德育建设已经成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维度之一。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建设,可以在班级中形成温暖纯良的风气,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为其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和人生道路选择奠定坚实基础。
一、新时代小学班级德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师方面,首先,许多教师的德育理念十分落后,对德育不重视,认为只要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就可以了。还有一些教师缺乏同理心,认为小学生年纪尚小,长大后很多事情“自然就明白了”。其次,一些教师有进行德育工作的热情,但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在面对现实纷繁复杂的情况时经常没有手段去解决。再次,一些教师开展德育的手段过于机械生硬,形式过于单一,主要是采用口头说教的方式进行教育,不符合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导致其对德育心生厌烦。最后,教师缺乏与学生平等沟通的环节,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发布命令,学生接受,这种被动接受的方式使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学生也不愿意向教师打开心扉[1]。
在学生方面,因为每个学生的家庭出身、成长环境和性格不同,导致学校德育问题十分复杂。教师对不同的学生要花很多时间才能了解,并且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制订不同的策略,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加大了德育工作开展的难度。
二、新时代开展小学班级德育建设的价值
1.培养理性思维
新时代小学生具备较强的个性特点,为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培养其集体与社会意识,小学班级应开展德育建设。具体来说,借助德育,小学生可养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利用实践可提升理性思维能力,道德判斷主要依托于道德行为、道德意志与道德情感等,因此道德教育可帮助学生树立某种观念。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与学校,因而其家长与教师则担负着培养其思想与行为的责任。利用德育中的实例,学生可了解到正确或错误的行为方式,从而提高自身理性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日后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2.促进自我教育
教师在加强德育建设的过程中,小学生应自觉遵守相应规则,并主动改掉错误行为习惯。在开展德育时,教师需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地位,才能将其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在教师的引导与影响下提高其知识水平与思想水平。在此过程中,除了需要教师的教育或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小学生的自我教育十分关键,他们可以运用自主意识,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3.增强快乐功能
基于传统观念,德育的功能仅为奖励或表扬,该行为虽包含在德育中,但此类教育更为重要的功能属快乐功能。也就是说,小学生在展现道德信念或道德理想的过程中应带有崇高感,感受或体会到快乐与幸福,此教育方法才能让其由被动地改变转化为主动地执行,使其意识到道德规范并非是限制与约束,而是主动地实现自我发展与肯定的要求,从而更好地接受。小学生在学习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若能改善其内心体验,其在课堂中的学习会更加主动。
4.促进学生成长
在开展德育时,不仅要将学生当成课堂主体,还要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促进其健康成长。现如今,学生的个性越来越强,教师应了解并掌握其性格特征,尊重其个性。传统德育更注重书本知识与学生的成绩,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与学生间不同的个性却较为忽视,教师在开展德育时既要坚持课程的内在要求,又要充分利用每名学生的个性,提升其自我教育能力,改善其行为控制与思想转化的方法,培养德育思维与理念,促进成长。
三、加强新时代小学班级德育建设的措施
1.丰富教育形式,开展多样化活动
新时代进行德育建设要使用新手段、新形式,利用丰富有趣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有效地进行后续工作。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设备,每周播放一集《中华美德故事》动画片,在观看后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对剧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判,并请一些学生上前表达自己的看法,讲一讲自己认为哪些行为是可取的。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习到许多典故知识,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出价值判断的能力,提升其道德水准。
德育活动还可以以节日为载体,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比如,在清明节,学校可以组织小学生去当地的烈士陵园开展祭奠先烈的活动。在活动之前,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先自行查询当地烈士陵园中的烈士的英勇事迹,举办主题班会进行学习交流。活动之后,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使小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从而对眼前的生活更加珍惜。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生德育的内涵也更加丰富,不仅要对基本的文明礼仪、道德行为、爱国情感有所教育和培养,还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爱护环境、绿色生活的理念。比如,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号召全球家庭将不必要的电灯和耗电产品关闭一小时,以此来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进行这项活动,在活动前,教师向学生介绍节能减排的好处以及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并且号召学生带动家长一起完成这项倡议,活动后还可以举办主题班会,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此外,在世界环保日、植树节等节日,教师也可以举办相应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提升教师素养,营造德育环境
许多教师在上岗前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十分努力,但对小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还远远不够,很多教师只是为了考试进行死记硬背,没有真正将理论知识记忆在心里。要发展小学班级的德育,就需要教师重拾课本,对小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进行重新学习,从理论层面了解学生产生德育问题的原因和背后的逻辑,由此思考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同时,教师要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有机结合,根据实际情况的严重程度来调整德育方式。不过惩罚不是目的,教师要以教育为主,用耐心平和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到问题所在,并及时进行反思。 小学生接触到的主要是教师和家长,并且他们对教师的行为举止有很强的模仿性。因此,教师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身体力行地开展德育,利用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学校也可以利用宣传栏和每周的升旗仪式开展一些德育工作。通过日积月累的熏陶,学生会自然地按照德育所提倡的要求来管理自己,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3.借助家庭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建设
小学生的德育不能仅靠学校一己之力,还要依靠家庭的支撑作用。家长要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要对孩子进行良好示范,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教师要与家长多沟通,向其阐明德育的重要性,并与之交流一些教育方法。双方通过网络平台随时进行沟通,协同进行孩子的德育[2]。学校可以举办一些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德育活动,比如,重阳节去养老院慰问老人,通过亲子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
4.转化德育建设目标
在进行德育建设时,教师需将理念与实践相结合,以便增强小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应明确教学思想,德育距离生活并不遥远,其就在日常生活间。教师应设置合理的德育建设目标,将其与实践活动进行巧妙结合,促进學生的理解。一方面,班级内部在进行日常管理时,可适当增加德育类评比。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其诸多行为依靠模仿而来,教师应在班级中树立榜样,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当地上出现木屑或纸团时,教师可主动拾起,或对做出该行为的学生予以表扬,强化其认识,从而使其准确判断出行为的合理性,并按照道德观念或正确方式去做[3]。思想品德课中含有诸多理论与故事,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书本中的知识,使其明白故事中的行为来源于生活,从而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进而加强德育的建设。
5.树立科学的德育理念
教师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除了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还需时刻树立科学的德育观念,当前的德育更加注重精神与心灵的沟通,开展德育时,师生需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与相互尊重。当教师发现学生的某一优势或闪光点时需予以发大,并及时鼓励,此方式是最为直接与有效的。在课余生活中,教师要增加师生交流沟通的频率,这有利于发现问题并适时解决。在德育理念上,教师应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将学生的综合表现纳入考核体系范畴中,而对家长,也需主动沟通,双方合作挖掘学生的潜能。若学生表现较优异应立即表扬,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并适当引导其关注身边的小事,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例如,某小学德育教师教授《好孩子》一课时,让学生分别扮演了教材中的不同角色。在表演中,学生了解到了正确的德育理念,德育理念也可以更好地被学生应用到生活中。
结 语
在进行小学班级德育建设工作前,教师要提升自身的道德知识和素养,设计多种多样的德育活动,与家长一起做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进而促进其健康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马文起.浅析小学班级德育活动的开展与德育氛围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72.
[2]陈美榕.“以德载人”——小学班级管理的德育之道[J].名师在线,2019(16):88-89.
[3]慕 莉.小学班主任德育方法探究[J].甘肃教育,2020(8):32.
作者简介:张 峰(1973— ),女,山东菏泽人,一级教师,本科。
关键词:德育建设;爱国主义;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29-0087-02
引 言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的德育建设已经成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维度之一。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建设,可以在班级中形成温暖纯良的风气,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为其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和人生道路选择奠定坚实基础。
一、新时代小学班级德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师方面,首先,许多教师的德育理念十分落后,对德育不重视,认为只要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就可以了。还有一些教师缺乏同理心,认为小学生年纪尚小,长大后很多事情“自然就明白了”。其次,一些教师有进行德育工作的热情,但由于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在面对现实纷繁复杂的情况时经常没有手段去解决。再次,一些教师开展德育的手段过于机械生硬,形式过于单一,主要是采用口头说教的方式进行教育,不符合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导致其对德育心生厌烦。最后,教师缺乏与学生平等沟通的环节,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发布命令,学生接受,这种被动接受的方式使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学生也不愿意向教师打开心扉[1]。
在学生方面,因为每个学生的家庭出身、成长环境和性格不同,导致学校德育问题十分复杂。教师对不同的学生要花很多时间才能了解,并且要针对不同的情况制订不同的策略,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加大了德育工作开展的难度。
二、新时代开展小学班级德育建设的价值
1.培养理性思维
新时代小学生具备较强的个性特点,为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培养其集体与社会意识,小学班级应开展德育建设。具体来说,借助德育,小学生可养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利用实践可提升理性思维能力,道德判斷主要依托于道德行为、道德意志与道德情感等,因此道德教育可帮助学生树立某种观念。小学生的生活环境主要是家庭与学校,因而其家长与教师则担负着培养其思想与行为的责任。利用德育中的实例,学生可了解到正确或错误的行为方式,从而提高自身理性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日后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2.促进自我教育
教师在加强德育建设的过程中,小学生应自觉遵守相应规则,并主动改掉错误行为习惯。在开展德育时,教师需将学生置于课堂主体地位,才能将其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在教师的引导与影响下提高其知识水平与思想水平。在此过程中,除了需要教师的教育或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小学生的自我教育十分关键,他们可以运用自主意识,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3.增强快乐功能
基于传统观念,德育的功能仅为奖励或表扬,该行为虽包含在德育中,但此类教育更为重要的功能属快乐功能。也就是说,小学生在展现道德信念或道德理想的过程中应带有崇高感,感受或体会到快乐与幸福,此教育方法才能让其由被动地改变转化为主动地执行,使其意识到道德规范并非是限制与约束,而是主动地实现自我发展与肯定的要求,从而更好地接受。小学生在学习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若能改善其内心体验,其在课堂中的学习会更加主动。
4.促进学生成长
在开展德育时,不仅要将学生当成课堂主体,还要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促进其健康成长。现如今,学生的个性越来越强,教师应了解并掌握其性格特征,尊重其个性。传统德育更注重书本知识与学生的成绩,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与学生间不同的个性却较为忽视,教师在开展德育时既要坚持课程的内在要求,又要充分利用每名学生的个性,提升其自我教育能力,改善其行为控制与思想转化的方法,培养德育思维与理念,促进成长。
三、加强新时代小学班级德育建设的措施
1.丰富教育形式,开展多样化活动
新时代进行德育建设要使用新手段、新形式,利用丰富有趣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有效地进行后续工作。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设备,每周播放一集《中华美德故事》动画片,在观看后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对剧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判,并请一些学生上前表达自己的看法,讲一讲自己认为哪些行为是可取的。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习到许多典故知识,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出价值判断的能力,提升其道德水准。
德育活动还可以以节日为载体,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比如,在清明节,学校可以组织小学生去当地的烈士陵园开展祭奠先烈的活动。在活动之前,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先自行查询当地烈士陵园中的烈士的英勇事迹,举办主题班会进行学习交流。活动之后,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使小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从而对眼前的生活更加珍惜。
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生德育的内涵也更加丰富,不仅要对基本的文明礼仪、道德行为、爱国情感有所教育和培养,还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爱护环境、绿色生活的理念。比如,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号召全球家庭将不必要的电灯和耗电产品关闭一小时,以此来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进行这项活动,在活动前,教师向学生介绍节能减排的好处以及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并且号召学生带动家长一起完成这项倡议,活动后还可以举办主题班会,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此外,在世界环保日、植树节等节日,教师也可以举办相应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提升教师素养,营造德育环境
许多教师在上岗前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十分努力,但对小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还远远不够,很多教师只是为了考试进行死记硬背,没有真正将理论知识记忆在心里。要发展小学班级的德育,就需要教师重拾课本,对小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进行重新学习,从理论层面了解学生产生德育问题的原因和背后的逻辑,由此思考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同时,教师要将理论与实际进行有机结合,根据实际情况的严重程度来调整德育方式。不过惩罚不是目的,教师要以教育为主,用耐心平和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到问题所在,并及时进行反思。 小学生接触到的主要是教师和家长,并且他们对教师的行为举止有很强的模仿性。因此,教师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身体力行地开展德育,利用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学校也可以利用宣传栏和每周的升旗仪式开展一些德育工作。通过日积月累的熏陶,学生会自然地按照德育所提倡的要求来管理自己,努力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
3.借助家庭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建设
小学生的德育不能仅靠学校一己之力,还要依靠家庭的支撑作用。家长要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要对孩子进行良好示范,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教师要与家长多沟通,向其阐明德育的重要性,并与之交流一些教育方法。双方通过网络平台随时进行沟通,协同进行孩子的德育[2]。学校可以举办一些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德育活动,比如,重阳节去养老院慰问老人,通过亲子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
4.转化德育建设目标
在进行德育建设时,教师需将理念与实践相结合,以便增强小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应明确教学思想,德育距离生活并不遥远,其就在日常生活间。教师应设置合理的德育建设目标,将其与实践活动进行巧妙结合,促进學生的理解。一方面,班级内部在进行日常管理时,可适当增加德育类评比。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其诸多行为依靠模仿而来,教师应在班级中树立榜样,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当地上出现木屑或纸团时,教师可主动拾起,或对做出该行为的学生予以表扬,强化其认识,从而使其准确判断出行为的合理性,并按照道德观念或正确方式去做[3]。思想品德课中含有诸多理论与故事,教师在教授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书本中的知识,使其明白故事中的行为来源于生活,从而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进而加强德育的建设。
5.树立科学的德育理念
教师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除了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还需时刻树立科学的德育观念,当前的德育更加注重精神与心灵的沟通,开展德育时,师生需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与相互尊重。当教师发现学生的某一优势或闪光点时需予以发大,并及时鼓励,此方式是最为直接与有效的。在课余生活中,教师要增加师生交流沟通的频率,这有利于发现问题并适时解决。在德育理念上,教师应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将学生的综合表现纳入考核体系范畴中,而对家长,也需主动沟通,双方合作挖掘学生的潜能。若学生表现较优异应立即表扬,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并适当引导其关注身边的小事,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例如,某小学德育教师教授《好孩子》一课时,让学生分别扮演了教材中的不同角色。在表演中,学生了解到了正确的德育理念,德育理念也可以更好地被学生应用到生活中。
结 语
在进行小学班级德育建设工作前,教师要提升自身的道德知识和素养,设计多种多样的德育活动,与家长一起做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进而促进其健康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马文起.浅析小学班级德育活动的开展与德育氛围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72.
[2]陈美榕.“以德载人”——小学班级管理的德育之道[J].名师在线,2019(16):88-89.
[3]慕 莉.小学班主任德育方法探究[J].甘肃教育,2020(8):32.
作者简介:张 峰(1973— ),女,山东菏泽人,一级教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