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交流课的设计与思考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uan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交流阅读感悟,启发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思考。
  2.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让学生理解“好孩子”的内涵,激发学生“做好孩子”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这个月,我们班阅读的书籍是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大家看完了吗?请你用一两句话谈谈你的阅读感受。(学生交流)
  二、走进文本,说说书中人和事
  作者黄蓓佳说过这么一句话:
  每一部书都是一段生命,一种面孔,一些梦想。
  1.读完这本书,在我们心中留下了哪些面孔呢?(学生交流)
  2.这本书的主要人物是金玲,那么金玲是个怎样的孩子,谈谈你的看法。(学生交流,并将特点让学生板书在黑板上)
  (善良、粗心、有爱心、有主见、自信、有梦想、有责任心、善解人意……)
  三、走出文本,品品书后道和理
  黄蓓佳为什么要写这本书你知道吗?法国作家莫泊桑说过这么一句话:
  小说家想要给我们一幅生活的确切的图画,他的目的不是讲故事来娱乐我们或打动我们,而是迫使我们去思索、理解那更深的、隐藏在故事背后的意义。
  读完这本书,你思索最多的是什么问题?(学生交流)
  1.讨论:怎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出示(书中片段):
  邢老师翻过身,两眼凝视房顶,半天才悠悠地说:“你真是个奇怪的孩子。你善良、正直、宽容、大度,又有一颗悲天悯人的高贵心灵,艺术上的感觉又这么敏锐,为什么学习成绩偏偏提不上去呢?你整天心里在想些什么呢?能告诉老师吗?”她回过头,盯紧了金玲的眼睛。
  金玲避开邢老师的凝视,轻声说:“我什么都不想,只想做个好孩子。”
  邢老师说:“你已经是好孩子了。”
  金玲咬住嘴唇,表示不信。
  邢老师又说:“真的,你已经是好孩子了。一个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的学生,凭什么不能称为好孩子呢?老师现在已经想得很通,好孩子的内涵太丰富,它不全是由100分组成的。老师相信你将来能做成了不起的事,是一个外表平凡而灵魂伟大的人。好好努力吧,金玲同学,好孩子!”
  邢老师伸出一只瘦削的手,把金玲胖胖的软软的小手一把抓住,捂在自己胸口。
  金玲嘴角一翘,不好意思地笑了。一边笑,一边眼泪又止不住地往下滚。
  ——节选自《老师病了》
  (1)自由阅读。
  (2)交流怎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想做好孩子就是好孩子。
  2.因为金玲只想做个好孩子,所以她就是个好孩子。好孩子不一定十全十美,好孩子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我想只要我们想做好孩子,你就一定是个好孩子。正如一支《好孩子》歌中所唱到:
  好孩子,好孩子,阳光下快长大,人群中别害怕,天鹅来自丑小鸭。好孩子,好孩子,风雨中快长大,要善良讲真话,青蛙会变王子的。去吧,去爱吧,泪水不要再滑落。多么多么多么地希望,有梦想去实现吧,再高再黑的山谷,展翅就能穿越它……
  (1)欣赏歌曲。
  (2)齐读歌词。
  四、走进内心,写写自己心里话
  我想做好孩子,我想这应该是此时此刻我们每个孩子共同的心声。我们都想变成一只白天鹅,只不过,我们现在还只是一只丑小鸭,一只让同学心烦,让老师生气,让家长担心的丑小鸭。因为我们和金玲一样,不是十全十美的孩子。或许,我们缺少一点责任心,或许缺少爱心,或许缺少一点梦想,或许缺少一份自信,或许我们有时还不够善解人意,但今天这节课,也许会让我们找到我们身上缺少的东西,找到了,并能尽力弥补,我想我们就是真正的好孩子。那么你要做个怎样的好孩子呢?
  出示:我要做 的好孩子
  1.学生交流。
  2.小练笔。
  【教后思考】
  近年来,我校的孩子每月坚持阅读一本经典著作。当然,这得感谢“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组给我们的启发。
  为了让孩子人人都有一双不平庸的眼睛,我校组织几位语文骨干教师从经典的儿童读物中优选了100本书籍,结合各年级段的特点,分别落实到六个年级的十二个学期,希望通过六年的坚持和努力,让它们陪伴着我校的孩子一起走过六年的小学生活。
  这个月,我和我班的孩子一起阅读了黄蓓佳的《我要做个好孩子》,经过一周的准备,今天在我校的多媒体教室上了一节阅读公开课,总体感觉,基本达成了我预设的教学目标。
  对于这节课,我预设了两大目标:一是让孩子们知道,不经过思考的阅读是无效的,为此,我借用了莫泊桑的一句话,作为桥梁,让孩子们从这里得到启发,并由此学会思考;二是要将“我要做个好孩子”植根于学生的内心,让孩子们理解只要想做好孩子就是好孩子,然后启发学生思考:我想做什么样的好孩子。
  在交流中,当听到孩子们发自内心地说“我想做自信的好孩子,我想做不贪小便宜的好孩子,我想做诚实的好孩子,我想做有梦想的好孩子,我想做不让家长和老师担心的好孩子……”的时候,我内心顿时产生了一丝莫名的感动。说实话,有些孩子平时的表现确实一般,有些甚至是让我每天操心的,但这节课,他也能与文本产生共鸣,我想,孩子们的想法是真实的,因为,他们也确实想做好孩子。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每个班都有一些让老师操心的孩子,有些甚至于让老师们束手无策。当然,这些孩子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由问题家庭引起的,问题家庭背后的问题孩子确实难以转化。但也不是没有转化的可能,只要将孩子向善的心理激发出来,我想,再差的孩子都有可能成为好孩子。因为,真正的教育其实就是唤醒。
  课外阅读交流课,不是简单的故事复述,这样的复述哪怕一遍又一遍,对于孩子们来说也只是过眼烟云,它不会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更不会与文本产生共鸣。学生的心灯需要我们老师来点燃,当点燃的一刹那,孩子们震撼了,这种震撼也许会让孩子们终生难忘。
  但愿我们所有语文老师都能成为点亮孩子心灯的人。
其他文献
傍晚,比尔探长带着一天工作的疲倦,刚踏进家门,连水还没有来得及喝一口,桌子上的电话又骤然响起。比尔探长职业般灵敏地抓起话筒。“是比尔探长吗?我是里特太太,里特被绑架了。”比尔探长来不及过多地询问情况,便开车朝里特家赶去。  车未停,便已看到里特太太和邻居们在等候了。比尔探长一边询问情况,一边让巴格等警员立即赶来增援。很快,警长就对整个案情有了大致的了解:接到里特先生的电话,知道里特先生马上要回来,
9月18日 晴    假如我在海底生活,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  每天清晨,我在大贝壳里伸个懒腰爬起来,用温暖的海水洗洗脸,穿好漂亮的衣服就去上学。  “嗖——”的一声,海马公共汽车来了。这是一种不排废气的公共汽车,不会污染大海。它载着我来到学校,接着我便开始了一天的课程。章鱼老师是教音乐的,她虽然教的很好,可是她一次教得太多,我们都学不过来了;还有虾老师,他是教跳远的,只见他稍一用力就能跳
博士小城堡特邀主持人简介:  郭鸿贞,现任山西省太原市通宝育杰学校语文教师。从教多年来,对语文教学情有独钟,曾参加市、区教学观摩,被评为太原市骨干教师,曾参加国家级田家炳德育课题的研究。还多次被评为市、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等。    随着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了,宇航员杨利伟描述他在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翟志刚乘神舟七号出仓太空漫步时,看到的地球只有篮球大
元氏一中始建于1952年,六十年薪火相传,几代一中人孜孜不倦地探索教书育人的真理。正如很多事物发展的规律一样,一中的发展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在历经高低反复的颠簸之中,学校的育人事业有了令人欣慰的突破和进展。  学校德育的困惑  2009年,一中的发展在跨越到一个平台后,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样进一步实现跨越式发展?当时感觉学校发展遇到了很多困惑:  一、抓反复、反复抓的怪圈。总体感觉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