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与自然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驯虎人本来也像驯象人一样成功,他让小虎从小吃素,直到小虎长大。老虎不知肉味,自然不会伤人。驯虎人的致命错误在于他摔了跤之后让老虎舔净他流在地上的血,老虎一舔不可收,终于将驯虎人吃了。
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
虎曾经被习惯绑住,而驯虎人则死于习惯(他已经习惯于他的老虎不吃人)。
习惯几乎可以绑住一切,只是不能绑住偶然。比如那只偶然尝了鲜血的老虎。
另类天使
邓笛
喝酒时,朋友苦恼地说,有人暗中算计了他。他给我讲了他的故事。
“这个可爱的天使!”我笑着说。
“对于这样的卑鄙小人,我揍他的心都有,你还说他是一个可爱的天使?”朋友嗔怪道。
“你以为天使是什么样?”我问,“是背上长着羽毛翅膀的可爱宝贝?是穿着洁白纱裙的美丽少女?还是耐心慈祥的幼儿园老师?”
“难道不是吗?”朋友反问。
“天使还会以其他面貌出现在你的面前。”我笑答。
“魔鬼的面貌吗?”朋友问。
我清了清嗓子,像诗人一样吟道:“当你遭人暗算时,那是你事业欣欣向荣;当你遭人诋毁时,那是你生活蒸蒸日上。因为你埋头向前飞奔,浑然不知自己的幸福,所以上帝便派了这样的天使给你提醒。”
朋友大笑,举起杯,说:“感谢天使!”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所以当遇到困难和不幸时,不要愤怒,不要恼火,因为在那背后等待着你的是收获和成长。
为退路做准备
一个年轻人要去征服高山。临行前,去向登山好手请教应该带些什么东西才好。
那位好手告诉他,如果是攀登路径不熟的高山,除了必备的指南针,还应该有一把小刀、一捆绳索、一盒用塑料包好的火柴、一点儿盐巴、一块儿透明塑料布和一支哨子。
年轻人觉得没必要,这位好手对他说:“这些东西大多数不是为你的前进淮备的,而是预备你的退路,‘有退路’是必要的条件。”
“小刀,在前进时可以切割猎物,削竹成剑,被毒蛇咬伤时,可以用来将伤口切成十字,以便吸出毒血。
“绳索,在前进时可以帮你攀爬;在朋友遇险时,可以用来营救;在编制担架时,可以捆绑。火柴,前行时,可以引火煮食;遇险时,可以取暖,熬过山上寒冷的夜晚。
“透明的塑料布,前进时,可以遮雨;困在深山时,可以御寒;缺水时,可以用它来收集地面的水汽。
“盐巴,前进时,可以烹调美食;困顿时,可以消毒和补充体力。
“至于哨子,前进时可以用来招呼队友;喊不出声音时,可以让救援人员找到你。”
在人生的路途上,前进固然可喜,后退也未尝不可。最重要的是,在前进时知道自制,免得只能进而不能退;后退时则要知道自保,使得退去重整之后,能够东山再起!
留个缺口给别人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留个缺口给他人,并不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强。实际上,这是一种管理的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
博士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
逆向思维的魅力
日本有一位家庭主妇对煎鱼时总是会粘到锅上感到很恼火,煎好的鱼常常是烂开,不成片。有一天,她在煎鱼时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不在锅的下面加热,而在锅的上面加热呢?经过多次尝试,她想到了在锅盖里安装电炉丝,这一从上面加热的方法,最终制成了令人满意的煎鱼不糊的锅。
天一法师有三个弟子。大弟子是个懒汉,屁股一旦落座,一时半会儿你别指望他会站起来。二弟子天生好动,最受不了寺院的清静。三弟子讨厌诵经却喜欢听鸟唱歌。面对这三个毛病多多的弟子,一般人是心生不满、愁眉不展,但天一法师采取缺点逆用法,作出了这样的巧安排:让大弟子间晨钟暮鼓,天天坐堂诵经;让二弟子拖钵到山下化缘;交代三弟子寺内遍植林木,让百鸟落巢栖息。让三人各得其所,实施后效果好极了。
遇到事情,如果只是一味地按照常理,顺着人们因循守旧的思维习惯去考虑问题,往往会陷入惯性思维的沼泽地而难以自拔,这时不妨逆着人们惯常解决问题的思路,站在事物相对的另一个角度来考虑,或许答案就在其中,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一根小小的柱子,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重的大象,这不荒谬吗?可这荒谬的场景在印度和泰国随处可见。那些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就用一条铁链将它绑在水泥柱或钢柱上,无论小象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小象渐渐地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
驯虎人本来也像驯象人一样成功,他让小虎从小吃素,直到小虎长大。老虎不知肉味,自然不会伤人。驯虎人的致命错误在于他摔了跤之后让老虎舔净他流在地上的血,老虎一舔不可收,终于将驯虎人吃了。
小象是被链子绑住,而大象则是被习惯绑住。
虎曾经被习惯绑住,而驯虎人则死于习惯(他已经习惯于他的老虎不吃人)。
习惯几乎可以绑住一切,只是不能绑住偶然。比如那只偶然尝了鲜血的老虎。
另类天使
邓笛
喝酒时,朋友苦恼地说,有人暗中算计了他。他给我讲了他的故事。
“这个可爱的天使!”我笑着说。
“对于这样的卑鄙小人,我揍他的心都有,你还说他是一个可爱的天使?”朋友嗔怪道。
“你以为天使是什么样?”我问,“是背上长着羽毛翅膀的可爱宝贝?是穿着洁白纱裙的美丽少女?还是耐心慈祥的幼儿园老师?”
“难道不是吗?”朋友反问。
“天使还会以其他面貌出现在你的面前。”我笑答。
“魔鬼的面貌吗?”朋友问。
我清了清嗓子,像诗人一样吟道:“当你遭人暗算时,那是你事业欣欣向荣;当你遭人诋毁时,那是你生活蒸蒸日上。因为你埋头向前飞奔,浑然不知自己的幸福,所以上帝便派了这样的天使给你提醒。”
朋友大笑,举起杯,说:“感谢天使!”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所以当遇到困难和不幸时,不要愤怒,不要恼火,因为在那背后等待着你的是收获和成长。
为退路做准备
一个年轻人要去征服高山。临行前,去向登山好手请教应该带些什么东西才好。
那位好手告诉他,如果是攀登路径不熟的高山,除了必备的指南针,还应该有一把小刀、一捆绳索、一盒用塑料包好的火柴、一点儿盐巴、一块儿透明塑料布和一支哨子。
年轻人觉得没必要,这位好手对他说:“这些东西大多数不是为你的前进淮备的,而是预备你的退路,‘有退路’是必要的条件。”
“小刀,在前进时可以切割猎物,削竹成剑,被毒蛇咬伤时,可以用来将伤口切成十字,以便吸出毒血。
“绳索,在前进时可以帮你攀爬;在朋友遇险时,可以用来营救;在编制担架时,可以捆绑。火柴,前行时,可以引火煮食;遇险时,可以取暖,熬过山上寒冷的夜晚。
“透明的塑料布,前进时,可以遮雨;困在深山时,可以御寒;缺水时,可以用它来收集地面的水汽。
“盐巴,前进时,可以烹调美食;困顿时,可以消毒和补充体力。
“至于哨子,前进时可以用来招呼队友;喊不出声音时,可以让救援人员找到你。”
在人生的路途上,前进固然可喜,后退也未尝不可。最重要的是,在前进时知道自制,免得只能进而不能退;后退时则要知道自保,使得退去重整之后,能够东山再起!
留个缺口给别人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留下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的听众七嘴八舌地答道。
他对这些回答未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句号。你们问我为什么会取得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句号,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留个缺口给他人,并不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强。实际上,这是一种管理的智慧,是一种更高层次上带有全局性的圆满。
博士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
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
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
逆向思维的魅力
日本有一位家庭主妇对煎鱼时总是会粘到锅上感到很恼火,煎好的鱼常常是烂开,不成片。有一天,她在煎鱼时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不在锅的下面加热,而在锅的上面加热呢?经过多次尝试,她想到了在锅盖里安装电炉丝,这一从上面加热的方法,最终制成了令人满意的煎鱼不糊的锅。
天一法师有三个弟子。大弟子是个懒汉,屁股一旦落座,一时半会儿你别指望他会站起来。二弟子天生好动,最受不了寺院的清静。三弟子讨厌诵经却喜欢听鸟唱歌。面对这三个毛病多多的弟子,一般人是心生不满、愁眉不展,但天一法师采取缺点逆用法,作出了这样的巧安排:让大弟子间晨钟暮鼓,天天坐堂诵经;让二弟子拖钵到山下化缘;交代三弟子寺内遍植林木,让百鸟落巢栖息。让三人各得其所,实施后效果好极了。
遇到事情,如果只是一味地按照常理,顺着人们因循守旧的思维习惯去考虑问题,往往会陷入惯性思维的沼泽地而难以自拔,这时不妨逆着人们惯常解决问题的思路,站在事物相对的另一个角度来考虑,或许答案就在其中,问题就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