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正是这样一个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坚持四个统一的良好载体,为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空间。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充分发挥德育功能
1.目前德育的现状:
众所周知,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是在几代人的宠爱下生长的。他们往往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很差;模仿能力强,创新意识差;对内过于自大,对外缺乏自信;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关注关心周围的意识差;功利思想重,团队合作精神差。这不仅是他们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所致,多年来我们的教育者用空洞的事例或知识进行说教和单调地灌输,要求学生必须这样,不要那样,不仅没有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反而培养了不少没有个性,没有创造性的,甚至奴性的,自卑的学生。这正是我们的德育教育缺乏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表现。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德育功能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课程标准)它改变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它首先是对学生的思想,人格,学力,研究力,实际的操作能力,以及创造力等多方面进行培养的综合课程。学生能自主选择课题其实就是需要自信,独立,创新和对周围的关注。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收集材料,运用信息去解决问题,又需要学生的实际活动能力,认真求索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等方面的良好品质,这些正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要更好发挥德育功能。
二、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阵地,加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文件。针对目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强调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本,也没有统一的学习方式,更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跳一跳,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奇思妙想,开动脑筋,认真求索,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困难,就有可能成功。这就给那些各个层面的学生不同的发展机会,有相应的收获。对于那些见了陌生人就害怕的独生子女,这一开放性课程尤其是调查走访活动,使他们学会了与人交往,克服了害怕的心理,培养了他们独立自信的品质。例如在《市区交通事故多发点分布调查》课题中,就有很多同学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正如有一位同学在结题的体会中说,我们学会了如何请教路人问卷,如何有礼貌的和他人交往,还有的同学说在统计分析数据时知道了什么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于自我为中心的同学来说,通过活动使他们能充分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团结协作的力量,要完成课题就要发挥每一个同学的长处,为课题着想,不能斤斤计较,有时与同学可能为某个问题争吵,但为了顾全大局又必须握手言和,共同努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能使他们将学科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数学的统计学,物理,地理,历史,生物等学科知识都会在不同课题中有相应的应用,使所学的知识活化在实践活动中,而且使他们认识到不仅要有文化知识,更要注意实践能力的提高。对于平时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自己的课题中有时会显示出他非凡的能力,发挥不同的作用,为自己重新找回自信心有极大的帮助,而这一品质又可以迁移到学科学习中,促进成绩的提高。例如:在《植物向光性的实验研究》中的王晓同学通过此次课题地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他始终如一地观察,记录,查找资料,与同学合作一起写出了结题报告,在活动中他表现出了一些良好的品质,得到老师和同学们多次表扬和肯定后,他学习的积极性也比以前好多了,并且一直努力地学习,因为他感觉到在课题研究中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这些真让我们感觉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提高德育教育的魅力。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地正确指导,提高德育教育的时效性
1.激发学生创新欲望。老师要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见解,主张,更要有个性的发展。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就要鼓励他们多思考,多设想,并去创新研究。我校的“校园之音”广播的开办给了广播站全体成员发挥了创新能力的机会。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在校的课余时间多了,可是学生却觉得无聊,后来有学生建议开办一个广播站,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这一想法得到校领导的允许和称赞,因此安排了两位指导老师负责此项活动。当老师召集一些学生参加时,有的同学面露难色,老师及时鼓励他们,不用担心,万事开头难,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只要我们群策群力,一起想办法,相信我们会成功的。大家受到了鼓舞,士气高涨,信心百倍。其实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只要感兴趣他们的积极性就能被调动起来。
2.教育学生坦然面对挫折失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总要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亲自观察,调查,走访,收集材料等,总会遇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时需要做问卷调查时被拒绝甚至遭到讥讽,有时挨饿受冻,有时遭到父母的反对……在校园广播开办之初,由于缺乏经验,播放内容单调,形势单一,播音员发音不够准确,音色不够完美,学生不是很喜欢。广播站成员也感觉到不满意,更是感觉到压力,甚至有些人打了退堂鼓,此时的两位指导老师帮助他们分析了原因,共同讨论解决目前状况的策略,鼓励他们要勇于面对这一点点困难,广播站不但要办下去,而且要办好。广播站成员受到极大的鼓励和信任,他们积极主动地广泛听取听众(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善播出内容,逐渐提高播音质量。如果没有当初的坚持,今天的“校园之音”广播也就不会在同学们的耳边响起。
3.教育学生要注重团队精神。老师要启发学生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在活动中既不能事不关心,高高挂起,更不能为了功利而做。研究小组成员之间尽管会有些小矛盾,小摩擦,但必须以大局为重,发挥各自的特长,取长补短。正是同学们的精诚合作,广播站的开办从组稿到播出都是由学生自己安排设计的,每个成员身兼多职,虽然没有模式可循,无经验可鉴,又困难重重,但他们团结一心,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同学们满意的笑容。
4.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学习,丰富自我,改善自我,提高自我。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或课题研究中,小组成员都会相互学习,交流心得体会。也可以看见他们手握着笔和问卷调查老师,学生的身影。图书馆,电脑房都留下他们的足迹,在双休日他们更是忙着实地考察,走访等。在《市区交通事故多发点分布调查》中,课题小组成员足足利用几个星期双休日时间在重要交通路口调查,访问,拍照,又走访交通局,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写出了有价值的小论文,建议书,和倡议书。这正是学生对生命热爱的体现,是对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更是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的体现。“校园广播知音”的成员为了让听众满意,他们的责任心更强了,工作兢兢业业。更难得的是他们不局限于现状,尝试播放难度更大的新闻节目(身边的新闻)他们敢于自加压力,挑战自我,努力完善自我。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我们不断感觉到学校德育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利于培养他们的学力;从以自我为核心到团结协作,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从腼腆内向到礼貌大方,利于他们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从害怕困难挫折到刻苦钻研,持之以恒,利于培养他们品格和意志力的锻炼;从死记硬背到对事物的奇思妙想,利于培养创新思维;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关心市政,国家大事,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当然,教师必须具有创造精神,并能发挥自身的探究精神,教师以更宽容的,更理解的态度与学生一起求知,一起探究,让学生感悟失败是走向成功的阶梯,更相信“成功是成功之母”。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发挥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课程的实施确实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开辟了一片新空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
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充分发挥德育功能
1.目前德育的现状:
众所周知,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是在几代人的宠爱下生长的。他们往往依赖性很强,独立性很差;模仿能力强,创新意识差;对内过于自大,对外缺乏自信;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关注关心周围的意识差;功利思想重,团队合作精神差。这不仅是他们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所致,多年来我们的教育者用空洞的事例或知识进行说教和单调地灌输,要求学生必须这样,不要那样,不仅没有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反而培养了不少没有个性,没有创造性的,甚至奴性的,自卑的学生。这正是我们的德育教育缺乏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表现。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德育功能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课程标准)它改变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它首先是对学生的思想,人格,学力,研究力,实际的操作能力,以及创造力等多方面进行培养的综合课程。学生能自主选择课题其实就是需要自信,独立,创新和对周围的关注。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收集材料,运用信息去解决问题,又需要学生的实际活动能力,认真求索精神以及团结协作等方面的良好品质,这些正是我们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要更好发挥德育功能。
二、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阵地,加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文件。针对目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强调中小学德育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本,也没有统一的学习方式,更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跳一跳,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奇思妙想,开动脑筋,认真求索,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困难,就有可能成功。这就给那些各个层面的学生不同的发展机会,有相应的收获。对于那些见了陌生人就害怕的独生子女,这一开放性课程尤其是调查走访活动,使他们学会了与人交往,克服了害怕的心理,培养了他们独立自信的品质。例如在《市区交通事故多发点分布调查》课题中,就有很多同学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正如有一位同学在结题的体会中说,我们学会了如何请教路人问卷,如何有礼貌的和他人交往,还有的同学说在统计分析数据时知道了什么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于自我为中心的同学来说,通过活动使他们能充分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团结协作的力量,要完成课题就要发挥每一个同学的长处,为课题着想,不能斤斤计较,有时与同学可能为某个问题争吵,但为了顾全大局又必须握手言和,共同努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能使他们将学科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数学的统计学,物理,地理,历史,生物等学科知识都会在不同课题中有相应的应用,使所学的知识活化在实践活动中,而且使他们认识到不仅要有文化知识,更要注意实践能力的提高。对于平时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自己的课题中有时会显示出他非凡的能力,发挥不同的作用,为自己重新找回自信心有极大的帮助,而这一品质又可以迁移到学科学习中,促进成绩的提高。例如:在《植物向光性的实验研究》中的王晓同学通过此次课题地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他始终如一地观察,记录,查找资料,与同学合作一起写出了结题报告,在活动中他表现出了一些良好的品质,得到老师和同学们多次表扬和肯定后,他学习的积极性也比以前好多了,并且一直努力地学习,因为他感觉到在课题研究中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这些真让我们感觉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提高德育教育的魅力。
三、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地正确指导,提高德育教育的时效性
1.激发学生创新欲望。老师要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见解,主张,更要有个性的发展。只要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就要鼓励他们多思考,多设想,并去创新研究。我校的“校园之音”广播的开办给了广播站全体成员发挥了创新能力的机会。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在校的课余时间多了,可是学生却觉得无聊,后来有学生建议开办一个广播站,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这一想法得到校领导的允许和称赞,因此安排了两位指导老师负责此项活动。当老师召集一些学生参加时,有的同学面露难色,老师及时鼓励他们,不用担心,万事开头难,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只要我们群策群力,一起想办法,相信我们会成功的。大家受到了鼓舞,士气高涨,信心百倍。其实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只要感兴趣他们的积极性就能被调动起来。
2.教育学生坦然面对挫折失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总要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亲自观察,调查,走访,收集材料等,总会遇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时需要做问卷调查时被拒绝甚至遭到讥讽,有时挨饿受冻,有时遭到父母的反对……在校园广播开办之初,由于缺乏经验,播放内容单调,形势单一,播音员发音不够准确,音色不够完美,学生不是很喜欢。广播站成员也感觉到不满意,更是感觉到压力,甚至有些人打了退堂鼓,此时的两位指导老师帮助他们分析了原因,共同讨论解决目前状况的策略,鼓励他们要勇于面对这一点点困难,广播站不但要办下去,而且要办好。广播站成员受到极大的鼓励和信任,他们积极主动地广泛听取听众(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善播出内容,逐渐提高播音质量。如果没有当初的坚持,今天的“校园之音”广播也就不会在同学们的耳边响起。
3.教育学生要注重团队精神。老师要启发学生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在活动中既不能事不关心,高高挂起,更不能为了功利而做。研究小组成员之间尽管会有些小矛盾,小摩擦,但必须以大局为重,发挥各自的特长,取长补短。正是同学们的精诚合作,广播站的开办从组稿到播出都是由学生自己安排设计的,每个成员身兼多职,虽然没有模式可循,无经验可鉴,又困难重重,但他们团结一心,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同学们满意的笑容。
4.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学习,丰富自我,改善自我,提高自我。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或课题研究中,小组成员都会相互学习,交流心得体会。也可以看见他们手握着笔和问卷调查老师,学生的身影。图书馆,电脑房都留下他们的足迹,在双休日他们更是忙着实地考察,走访等。在《市区交通事故多发点分布调查》中,课题小组成员足足利用几个星期双休日时间在重要交通路口调查,访问,拍照,又走访交通局,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写出了有价值的小论文,建议书,和倡议书。这正是学生对生命热爱的体现,是对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更是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的体现。“校园广播知音”的成员为了让听众满意,他们的责任心更强了,工作兢兢业业。更难得的是他们不局限于现状,尝试播放难度更大的新闻节目(身边的新闻)他们敢于自加压力,挑战自我,努力完善自我。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我们不断感觉到学校德育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利于培养他们的学力;从以自我为核心到团结协作,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从腼腆内向到礼貌大方,利于他们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从害怕困难挫折到刻苦钻研,持之以恒,利于培养他们品格和意志力的锻炼;从死记硬背到对事物的奇思妙想,利于培养创新思维;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关心市政,国家大事,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当然,教师必须具有创造精神,并能发挥自身的探究精神,教师以更宽容的,更理解的态度与学生一起求知,一起探究,让学生感悟失败是走向成功的阶梯,更相信“成功是成功之母”。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发挥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一课程的实施确实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开辟了一片新空间。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